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第二个层次
舞蹈音乐之间的第二个层次:「音乐为舞蹈服务」。
        这是和第一层次截然相反的艺术手段。编舞者首先考虑舞蹈的最终目的,是要展示什么:是故事情节?是心理情绪?还是思维观点?决定之后,要调动舞台上的一切手段,包括各种音乐和音响,去呈现自己的想象。这种情况下,音乐成为编舞家手上的众多工具之一,也就是说,音乐配合着舞蹈的进行,有需要的时候才出现,有点像电影中的配乐效果。        一般来说,聪明的编舞家会邀请音乐家或音响师来为音乐做把关工作,因为音乐家和音响师们可以为舞蹈提供背景音乐创作或特殊音响效果,并对如何剪裁音乐提出艺术上的专业意见。他们对音乐的认识,足以提供大量声音素材让编舞家选择,最后根据舞蹈的需要,剪辑成舞蹈的伴奏音响,我们称之为「音乐选辑」(Music Collage)。
        音乐选辑是音乐家或音响师专门为舞蹈演出而制作的声音,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音乐选辑虽然跟舞蹈丝丝入扣,却很难被音乐家们认为有什么艺术价值,更精确地说,有什么音乐上的独立价值。
        许多特别强调戏剧性的舞蹈家们宁可使用音乐选辑,也不愿意委约音乐家专门为舞蹈创作音乐,因为在创作过程里音乐家必然有自己的艺术表现欲望,未必愿意完全服从于编舞家的审美情趣,到最后是互相闹蹩扭的居多,我便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而使用音乐选辑的手段,编舞家们最低限度可以完全把音乐或音响控制在自己手上,要什么时候听见声音并听见什么声音,都由编舞家说了算,也减少许多艺术家之间的摩擦对抗。
        皮娜.鲍什(Pina Bausch)的舞蹈剧场便是使用音乐选辑,用到出神入化的例子。记得在北京演出的《穆勒咖啡厅》(Cafe Muller)中,她选用了英国作曲家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的歌剧中的多首女声咏叹调作为配乐。如天籁般的女声独唱,时而在幽暗中冉冉浮现,又嘎然而止,总是在舞蹈的骨节眼上出现和消失,挑逗着观众的情绪神经。皮娜.鲍什的舞者有跟着普赛尔的音乐翩翩起舞吗?没有,相反地他们的舞姿是跌跌撞撞,东歪西倒的,却在优美的女声旋律烘托下,变得像是一群堕落凡尘的天使。
        编舞家懂得利用音乐选辑的手段,获得许多创作方面不用受音乐制约的自由。可是自由是有代价的,就是编舞者必须要有更深刻细腻的艺术修养,否则舞蹈出来的效果会惨不忍睹。大家可以想象,一个财大气粗的暴发户,挥霍着使不完的钱去建造一栋房子,肯定会把房子建得金壁辉煌,却也必然俗气薰天。一个有着完全自由选辑音乐的编舞家,如果对音乐没有高度认识和理解,而单凭自己的喜恶而随便裁剪增删音乐的话,很容易便像那个暴发户,虽然展现了个性,却是叫人掩嘴失笑的个性,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叫做‘露馅’。
        前年的新加坡艺术节中便闹过笑话,艺术节请了三位来自不同地域的编舞家编创新作,条件是要用别个地域的作曲家的音乐来编舞。来自北京的一位编舞家挑选了一位香港作曲家的现成音乐作品,却在最后关头要求作曲家在音乐结尾处多加数十个音节。作曲家解释音乐的严谨结构和曲式,不宜多加音符,编舞家却因为舞蹈还没有跳完而强烈要求,最后作曲家为了完成这个交流项目而苦笑着在音乐上添上一笔蛇尾。在这里,编舞家沉溺在自己的舞蹈中,肆意地修改了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她的自我感觉良好,却让所有艺术节的观众发现,这个编舞家真的不懂音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学芭蕾,必须懂古典音乐?给学芭蕾的孩子,致跳芭蕾的自己!
流行舞为什么那么流行?
翁美玲深信香港仍会繁荣
中国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大全)
今晚我们赏舞 | 现代舞大师马克·莫里斯
舞剧《沙湾往事》:音舞相融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