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游太白楼

何效杰 /文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上午阴云密布,我们一行四人从荷泽驱车直奔济宁。经过2小时驰骋,闻名中外的太白楼就矗立在我们眼前。

远观城墙之上的太白楼,是一座二层仿古朱红色建筑,翘角飞檐,凌空而立,蔚为壮观。太白楼位于济宁市太白中路中段、古运河北岸,是一座肃穆沉静、中西合璧的建筑,底层是高大宽敞的砖制台基,有城墙垛口。朱楹丹柱,飞阁曾楼,琉璃歇山瓦顶本是中国固有形制,四周圆拱游廊却有西洋风韵。

从正面台阶登上城楼,但见花木繁茂,浓荫密布。在太白楼正前方,耸立一方白色石雕,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李白仰望东侧星空,足踩大地,长髯飘飘,左手扶剑,右手擎杯。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太白楼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本是贺兰氏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携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迁居任城,居住楼前,每天到楼上饮酒消遣,挥笔赋诗,酒楼借此名扬,人生的辉煌也在此铸就。

步入一楼正厅,中间立有一尊李白半身铜雕像,上方横匾“诗仙醉圣”,北墙镶嵌的两副对联特别引人注目:“豪饮吐万丈长虹,醉吻涸三江之水”。四周墙壁上书有李白生平介绍。左为集李白诗句所得的对联:青天骑白龙,我欲因之梦吴越;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楼内藏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书的《清平调》三首狂草横轴和《送贺八归越》狂草横幅。有乾隆时期曲阜的孔继涑摹李白笔迹刻石《送贺八归越》诗贴,还陈列有明代祝允鸣手书的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另外还陈列着历代名家编撰的李白集和文章,以及当代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作品。乔羽题诗:

诗酒英豪说李白,古南池畔起高台,

我来已是千年后,犹见青莲次第开。

(李白铜像)

沿着木梯拾级而上二层,有二层回廊,墙壁上嵌着历代碑刻。二楼大厅现为书画展览,北壁上方镶有明代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字体丰硕,道劲豪放;下嵌着明代李汉章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线镌刻的“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线条流畅,体态浪漫,风流典雅。北墙上还镶嵌着两副对联,引人注目。

一联是罗振玉所书:

把酒临风看带郭 千家何处青山留 谢朓登高望远指布帆 一片当年春水别汪伦。

另一联是 王以敏 所书:

青天骑白龙 我欲因之梦吴越 长风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本联用楷体,略带行书意味,笔力挺拔,气势雄健。

漫步在青松掩映、古朴典雅的太白楼下,秋风拂面,红色的石榴花盛开在灰色的城头。四周院内,高大的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地,花墙环绕,台阶曲折,古朴典雅。碑碣林立,楼门向西,环以围墙。

在游廊和院内有《太白楼赋》、和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登太白楼》等刻石碑碣40余块。院子东侧一隅,在树木掩映下有一块珍贵的李白手书真迹“壮观”斗字方碑。

近观碑刻,每字两尺见方,洒脱而飘逸。据说这是李白初到济宁时,被这酒楼上登高望远所见的如诗如画风光所陶醉而挥笔写下的字迹,是当年古运河畔这繁华古都牵出诗人真实心情的写照。太白楼后,还有《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及2013年新建唐诗三百首碑。

(太白楼“壮观”碑)

目前,济宁市保存较完整的有兖州青莲阁和太白楼。太白楼,原名太白酒楼。元朝至元二十年,时兼任济宁监州的丞相冀德芳主持,将原始酒楼移到济宁州三丈八尺高的南城墙上。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酒楼”,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样式,移迁于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并将“酒”字去掉,更名“太白楼”,又历经清代、民国数十次较大重修,延续了明代建筑风格,又不失唐代楼阁的风韵。

从李白寓家,后经历代修葺,太白楼于1952年重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人考证:太白酒楼是天下第一座酒楼。因为在此之前,唐朝人称喝饮卖酒的地方为旗亭,李白将自己的家命名为酒楼。从那以后,天下皆酒楼。

这是李白的一首痛快无比的诗: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笔力雄浑,大气磅礴,爱酒如此,不愧为诗仙。

济宁是李白寓家时间最久,活动时间最长、遗留诗文也较多的地方。李白初到济宁,即被旖旎的风光所陶醉,挥笔写下了“壮观”二字,抒发了对古城的挚爱。

登楼四观,俯瞰仿古建筑群,古朴典雅,玲珑剔透;玉带桥南北跨越古运河,与新建居民小区连为一体。改造后的河南岸街更是一处靓丽的人文景观,酒楼餐馆,济宁名吃比比皆是。

太白楼广场彩砖铺地,古运河畔长廊曲折,游人络绎不绝。中国特色商业街——秀水城依河而建,店铺林立、商品荟萃、客商云集,为太白楼增彩添辉。古运河迤俪而过,河内舟来帆往,构成一幅悠远而又壮美的画面,令游人满怀对诗人的景仰和感怀之情,在此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夜幕下的太白楼绚丽多姿)

李白62年的人生旅途,从36岁到59岁,寄家济宁生活23年。女儿在此长大,儿子在此出生,妻子死在这里。在此度过人生的巅峰,也迎来了自己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五十多首诗篇遗留在此。

李白在太白楼上饮酒赋诗,在此“仰天大笑出门去”,得到玄宗皇帝的征召,赐金放还后又归于此。最值一题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会面,即李白与杜甫两颗巨星的碰撞,也发生在济宁;那时济宁的天空,一定光焰万丈,悠久的历史始终见证着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济宁,古为任城,辖内曲阜乃孔子之故里,邹城乃孟子之故里。元明清三朝,京杭运河自济宁穿城而过,使济宁尽得运河之便利,因此而愈发兴盛。故济宁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之美称。太白楼1987年建为李白纪念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纪念李白的古建筑中历史颇为悠久的一座,也是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等齐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太白楼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俨然已成为济宁市的一座地标性建筑,也是一代代济宁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真是来也匆匆,走也匆匆。我们徜徉在太白楼,追忆着李白曾经的足迹,感受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依依不舍的惜别太白楼,并相约适时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登太白楼
李白在济宁100问
这里就是李白的第二故乡!
祖国风光(1578)济宁太白楼
济宁太白楼
有缘千里来相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