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戏骨于洋:幼年丧父,晚年痛失爱子,老两口将歌唱家儿媳当女儿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生老病死乃是人间常态,无人能够强留。正常老去称为喜丧,不必为其忧愁。但有很多人意外夭折,父母尚在人世,妻子孩儿尚在人间,却撒手而去。
这对常人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老师,就是幼年丧父,老年丧子,一生承受了极大痛苦。
于洋
那么失去了儿子后的于洋,是怎样度过这段悲伤的时期呢?
优秀的儿子
于洋老师的儿子叫于晓阳,因自幼出生于艺术之家,所以受其熏陶,长大后也与父亲走了相同的路,但是与父亲不同。于洋老师是表演者,而于晓阳学的是导演。
父子二人同在一个圈子内,必不可免的会产生碰撞。就像普通家庭的父子关系一样,观念不同,选择不同,又都很倔强,不愿听从对方的想法。
因为都有自己的坚持,又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相应的影响力,有能力,不愿放下骄傲去迁就对方。
广告他只是个小司机,伺候的却是一个富太太,小人物一步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于晓阳
于洋和于晓阳父子二人性格倔强,因观念不同产生隔膜,但血浓于水,感情十分深厚。二人也一同参加过综艺录制《艺术人生》。
在节目中,于洋就曾坦白过他们父子之间的沟通方式,确实存在问题,因为性格原因都不愿意服软,又想把自己的思想和选择强加到对方身上,想要走到同一轨道上。
并非同一个时代的人,思想观念自然不同,若是强加自会谈崩,所以他们之间并不能像平常对待他人一样温和平静,总是坚持各执己见。
虽然思想观念不同,但父亲终归是父亲。于晓阳对父母亲还是非常孝顺 ,只要避免聊专业性话题,父子之间还是可以和平相处,并且他知道父亲的喜好,会为父亲准备惊喜,每次出差都会带各种各样的礼物。
并且在物质条件方面也让父母衣食无忧,从未让父母担心过。虽然于晓阳与父亲观念不同,但是在他那一代,也是非常优秀的人。
于晓阳曾参过军,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北影厂工作。在电影特技中照明,做过文学编辑,后来从事导演工作。
广告家道中落的男子从底层爬起,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巅峰,过上众美环绕的逍遥人生!×
于晓阳所走的每一步都为他后来打下坚实基础,不断的学习吸纳知识。
最开始从事导演工作时,也只是担任电影的导演助理到最后变成副导演,慢慢的变成执行导演参与拍摄多部作品。
由于晓阳执导的有《裂变》《老区新人》《阿凡提的故事》等众多优秀作品。
于晓阳从小便很有艺术天赋。他不只后期,在影视界有非常大的发展。
在小的时候,便开始展现他的才华,曾在数十家刊物上发表数百首诗歌,在80年代初他是最小,最年轻并且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闲暇时还写过散文、杂文,他写的文章中艺术气息浓重,并且涵盖许多思考性的问题。为此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还为他专门出了《于晓阳文集》,可见他是多么的优秀。
于晓阳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注一行,并且在这一行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他自小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代表。
在他决定走影视道路时,他便终其一生去探索和追求,如何拍电影,拍好电影,将这当成了他的终身事业和责任,不断的学习。
1987年,他所执导拍摄的《翡翠麻将》,影片一经播出,便火便中国,让他在中国影坛一举成名。
1993年于晓阳所指导的以造船工人生活为主旋律的电影《大海风》一经上映,获得众人好评并获华表奖。
之后又陆陆续续拍了很多部电影,并且他的每部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2000年,他被国家广电总局评定为国家二级电影导演。
永久离别
可惜天妒英才,在04年受领导委托开始筹备中韩合资电影《北纬30度》时,因舟车劳碌,身心疲惫,在回京的火车上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那一年的北京格外寒冷,但是于晓阳的母亲杨静却早早起床,因为他知道今天儿子回来,为了给儿子接风洗尘,很早就起床准备儿子喜欢吃的东西,满心欢喜等待儿子回来。
但是他并没有等到儿子回来的好消息,却迎来了儿子永远离开他们的噩耗。
当天在领导告诉他们于晓阳去世时,老两口伤心欲绝,于阳一边忍着泪水,一边还在安慰后辈们,没事的,生老病死乃是常态。
于晓阳的朋友伙伴见此,留下伤心的泪水,不知如何安慰二老,让他们缓解丧子之痛。
他的突然离世,让众人唏嘘不已,并为他举办追悼会来纪念这个才华横溢的导演。
于晓阳在工作、学业上从未让父母担心,但是他的婚姻却让父母操碎了心,经常对其催婚,并且态度非常坚决,以至于后来于晓阳为了躲避父母亲催婚,而不愿意回到家中。
于晓阳一直忙碌于事业,并不想那么早的成家立业,因为有了家庭,就注定有了牵绊。
直到遇到现在的妻子迪里拜尔,一个歌唱家,于晓阳被妻子深深吸引,毅然决然的步入婚姻殿堂。
而且不仅迪里拜尔还比于晓阳要大两岁,还曾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虽然并未留下任何子嗣,但婚姻坎坷。
这样的遭遇让迪里拜尔不得不再次慎重步入婚姻生活,于晓阳在知道迪里拜尔的经历后,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奋勇向前,展开猛烈追求。
在他强势的追求之下,迪里拜尔很快被其打动,决定与其步入婚姻殿堂,相伴余生。
在他们刚刚结婚时,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不看好他们这对儿夫妻,认为他们之间感情经历相差很大,并不合拍。
但于洋和妻子却十分开明豁达,他们尊重儿子的意见,也将迪里拜尔当成亲生女儿一般看待。并没有因为迪里拜尔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而生出意见,横加阻拦。
二位老人只希望儿子能够成家就好,有相伴余生之人,便不在乎其他,一且以儿子的意愿为主。
二人婚后生活一直很甜蜜,没有任何波折。所以在于晓阳去世的噩耗突然传来时,迪里拜尔表现非常激动,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整日以泪洗面。
于洋见儿媳妇如此,于心不忍,安慰迪里拜尔,鼓励她坚强起来,勇敢的去过接下来的生活,替逝去的于晓阳享受人生。
迪里拜尔看到父亲忍着丧子之痛,还要安慰她这个晚辈,无比愧疚,见父亲满头花白的头发,日渐消瘦的身体,迪里拜尔终于回过神来。
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在这样颓废下去,要撑下去,为逝去的丈夫,照顾他尚在人世的双亲。
迪里拜尔和于晓阳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以在于晓阳去世后,她选择独自一人生活,陪伴在于洋夫妇身边。
于洋夫妇见儿媳如此行为感到惋惜,只能更加对儿媳妇好,才能让逝去的儿子放心,对待儿媳妇比对待亲生女儿还要亲。
迪里拜尔是非常优秀的歌唱家,在数十个国家中举办演唱会,被称为“中国夜莺”。经常全国各地出差,后来决定在中国音乐学院任职。
空闲之际去看望于洋夫妇,每次带一些简单的吃食,陪伴二老聊聊天,说说话。于洋夫妇每次有什么好的东西,或者新鲜事物,都会叫儿媳来一起分享。
迪里拜尔将更多的时间都放在陪伴二老身上,缓解二老孤单的生活,为二老老年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与温馨,亲人的陪伴对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礼物。
于洋夫妇虽然失去了一个优秀孝顺的儿子,但是他们得到了一个同样优秀的女儿,这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多了一丝安慰。
想念子女
于洋和妻子并非只有一个儿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于静江。女儿于静江也是非常优秀,并且从事影视行业。
只不过女儿在公司退休之后,便全家搬迁至美国定居国外。而于洋夫妇因为不适应国外生活,人老之后便思念故土,喜欢在生长的地方生活,有朋友相伴。
所以他们二人在老年后便选择一家配套设施齐全,环境典雅的养老院去养老。并没有选择跟着女儿去国外居住在女儿身边。
于洋夫妇虽老年丧子,但是夫妻二人却白头到老。所以在老年时,夫妻二人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相互依偎在美好的夕阳中散步。
养老院也给于洋夫妇最精心的照料,在养老院中,生活滋润,有老伴相伴,又有三五好友相陪。
儿媳妇还实时前来探望,身边不缺说话唠嗑之人,老年生活不曾孤独,但这些终究比不过亲生子女在旁。
已是耄耋之年,身体大不如前。女儿身在国外得到消息后,便尽快赶到父母亲的身边尽心照料。
于洋夫妇与女儿
多年来一直与双亲聚少离多,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相处,也是十分珍惜。亲自照顾父母亲的衣食住行。
虽然现在技术十分发达,可以通过手机视频,但是手机中冷冰冰聊天,远不如亲自陪伴在身边。
二老在见到女儿之后,便紧紧的抓住女儿,不愿松开,可见十分想念。此时的于洋夫妇身上已经尽是管子,靠着机器维持生命。
女儿看父亲如此,流下泪水,想父亲一生遭遇众多打击,幼年丧父,老年丧子,十分痛苦,只希望父母亲能够安度晚年。
于洋出生在贫苦家庭,经历过苦难,父亲曾在闯关东中身亡,家乡又突遭横祸,只能随着母亲前往东北,求得生的机会。
随母亲来到东北长春,刚开始在孤儿院中受过虐待,也曾流落街头,凄苦无比。母亲为了养活于洋,去富人家做佣人挣一些辛苦钱。为了儿子以后能过更好的生活,于洋的母亲还送于阳去读书,学习知识,不可一辈子碌碌无为。
于洋在上学时正好赶上了一部儿童片,挑选演员,为了帮母亲减轻压力,他便积极前去应聘参加,因他表现良好就被选中为小演员。
自此之后他便开始半工半读,从小便接触电影表演。
并且在战争爆发时期,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此时的哥哥已经参加革命,受到哥哥的引导,于洋也走向革命道路,参加众多战争。
在国家安定之后,他便来到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因为有过童年表演的基础,很快就上手参演诸多作品,并且在演戏的过程中遇到了他相伴一生的妻子杨静。
当时的年代感情羞于表达,并且单位并不支持他们谈恋爱,所以一腔情感只能深藏心中。
但幸好二人心意相通,一起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顺利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孕育一子一女。并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于洋能够在电影中走出属于他的道路,也赖于他优秀的外形,先天的条件让他非常适合影视表演。
在电影镜头打来时,他那深邃的双眸,刚毅的双颊,宽阔的双肩和坚硬的体魄,深深刺中人的内心,让人们在他的表演之下无法自拔,深陷其中。
在那个年代所拍的影视中,他的身形无疑是非常完美并且贴合角色,有他所发展的空间,时代造就英雄,创造人才。
机会非常重要,于洋就是把握了时代的机会,在时代的急流中奋勇向前,创造了属于他的岁月。
于洋老师获得众多奖项,包括2022年的金银花奖有贡献的100位电影工作者还曾获得华鼎奖,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于洋与妻子
众多奖杯肯定了他一生的付出,在于洋老师最火的时候,那个年代粉丝也是非常热烈疯狂的写信,以表达真挚的喜爱与欣赏。
现在我们享受的一切,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他们曾经的打拼与苦难是我们不曾经历的,所以我们也不能泯灭他们的付出。
我们享受着当下也要深深记得,中国电影史能发展到如今辉煌岁月,离不开这些前辈的付出。
我们应该感谢前辈们为我们留下来的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这是我们应该尊敬的对象。希望现在社会的人能够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2岁老戏骨于洋:晚年痛失导演儿子,他将歌唱家儿媳当女儿宠
引产遗腹子酿血案,两亲家反目为仇谁之错
公婆看不起外地儿媳,对其肆意打骂,不料儿子竟带着儿媳搬出去住
老艺术家于洋病重插管治疗,女儿移居美国引热议,儿子已去世
陆小曼婆媳大战启示:决定婆媳关系好坏的根本,恰在男人身上!
老夫妇借出16万多迟迟要不回 状告儿子儿媳还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