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宗岗简介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毛宗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632年(壬申年)

逝世日期:1709年(己丑年)

职业:清初文学批评家

主要成就:对《三国演义》进行删改

代表作品:《三国演义》

字:序始

号:孑庵

人物简介

2

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此即120回本,它取代旧本广为流行。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据记载,此书系毛宗岗与其父合作评改。

批注《三国》

3

刘备第二次访问卧龙岗时,来到诸葛亮的草堂,抬头看见中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于是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毛宗岗在这副对联下批了一句话:“观此二语,想见其为人。”在这时,诸葛亮虽然还没有出来,但对联却道出了他处世的态度、俭朴的生活,以及不凡的抱负。

在弘治本《三国演义》里,原来没有这副对联,是毛宗岗增补进去的。后人都说补得好,好就好在给草堂添上了风雅的色彩,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草堂主人的“为人”,起到了未见其面先知其人的作用。据《蜀梼杌》记载,我国最早的对联来自五代后蜀主孟昶,内容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副对联。《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三国时期并没有贴对联的习惯。

毛宗岗为什么要加上这么一副对联?当然是出于更真实地刻画诸葛亮的形象。看来,他不但熟读了诸葛亮的作品,对他的为人也了如指掌。

诸葛亮曾写有一篇《诫子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诫儿子,要注意思想和学问修养,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而在这篇《诫子书》中,最著名的就是这样几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宁静”,就是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淡泊”,就是不务虚荣,安贫乐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志向始终如一。有了志向,还须学习,“非学无以广才”,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要学习好,须要明确的方向和动力,这就是“志”,“非志无以成学”。很明显,诸葛亮草堂的这副对联,就是从这段话中提炼出来的。

实际上,这两句话也是诸葛亮的座右铭,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书里批道:“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诸葛亮出山之后,受到刘备的重用,当了西蜀的丞相,位极人臣。可是,他仍始终保持着昔日草堂的淡泊生活,矢志不移地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他除公家供给的俸禄之外,别无他求。经常是“家无余财”,“妾无副服”。也就是说,除了身上穿的,妻子连多一套的衣服都没有。用功的时候,诸葛亮更是全神贯注,废寝忘食,“食不知味”。临终,又提出对自己的丧事从简,不要厚葬。由此可见,在当时,诸葛亮的的确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毛宗岗增补的这副对联,不仅使茅庐生辉,也让人对诸葛亮肃然起敬,堪称点睛之笔。而且这两句对后人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大部分是依据毛宗岗本为底本,毛宗岗依据明代版本加以修订成通行本,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就是毛宗岗修订的版本。由于毛本流传已久,文字亦有许多优点,较便于一般大众阅读。因此成为目前最为通行的版本,尽管毛本亦有一些缺失,但是仍不减其影响力。

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改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成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其修改和评语,依据朱熹的《通鉴纲目》,增强了尊刘黜曹的封建正统观念,艺术分析也多本八股文作法,不脱当时评点派习气。

收起 ∧

《三国演义》原文

4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人谓魏得天时、吴得地理、蜀得人和,乃三大国将兴,先有天公、地公、人公三小寇以引之。亦如刘季将为天子,有吴广、陈涉以先之;刘秀为天子,有赤眉、铜马以引之。以三寇引出三国,是全部中宾主;以张角兄弟三人引出桃园兄弟三人,此又一回中宾主。

今人结盟,必拜关帝;不知桃园当日,又拜何神?可见盟者,盟诸心,非盟诸神也。今人好通谱,往往非族认族;试观桃园三义,各自一姓:可见兄弟之约,取同心同德,不取同姓同宗也。若不信心而信神,不论德而论姓,则神道设教,莫如张角三人,同气连枝,亦莫如张角三人矣。而彼三人者,其视桃园为何如耶!

齐东绝倒之语,偏足煽惑愚人,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已。且安知南华老仙天书三卷,非张角谬言之而众人妄信之乎!愚以为裹黄巾、称黄天,由前而观,则黄门用事之应;由后而观,则黄初改元之兆也。

百忙中忽入刘、曹二小传:一则自幼便大,一则自幼便奸;一则中山靖王之后,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补充资料

5

毛宗岗(生卒年不详),字序始,号孑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著作为《三国志演义》。他的父亲毛纶,字德音,号声山,曾尝批评《琵琶记》,被称为“第七才子书”。

根据毛纶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总论》,关于《三国演义》的修订与评点是由他们父子共同完成的。毛氏父子对于《三国志演义》的批注,直接受到金圣叹的影响。毛宗岗假托获得了《三国志演义》的古书,然后通过它对罗贯中的原作进行修改,最终定为一百二十回本,这明显是仿效金圣叹对《水浒》处理的例子。毛氏修改后的《三国志演义》的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观念比原作大大增强,这充分体现在《读三国志法》一文中,这一正统观念始终贯穿在修订后的全书中。

毛宗岗的小说理论着重探讨了关于历史小说的创作问题。他认为历史小说的创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因为历史小说涉及要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关于历史小说的虚实问题,历来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要完全尊重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毛宗岗批评本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 “拥刘反曹”倾向——兼论刘备的仁义
毛宗岗批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有第一百二十一回?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一首小诗意味深长 诸葛亮做的是什么梦?
周瑜,大公无私的小心眼(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