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城墙的城门有“里十三,外十八”之说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书中提到的“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南京人简称为“里十三,外十八”。

  “里城门十三”指的是京城13座城门——朝阳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历来没有争议,而关于外郭城门的数量、名称、形状等,说法不一。

  近日,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南京明外郭》揭秘明朝都城南京外郭城垣的重重谜团。

  朱棣一句戏言

  朱元璋便下令修建外郭

  在明朝南京都城的宫城、皇城竣工,以及京城城墙接近完工的时候,朱元璋又开始了第三期工程的建设,这就是明朝南京都城外郭城垣的修建。外郭环绕在京城四周,规模宏大,周长号称“一百八十里”,实际约为60公里。

  据《南京民间故事》记载,相传当年南京城修好后,朱元璋颇为得意。有一天,他带着马娘娘和众皇子登上紫金山,欣赏他的杰作。在山顶上,第四子朱棣信口说道:“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到紫禁城。”朱元璋听后,觉得朱棣说的在理,于是下令修筑了外郭城垣,将紫金山包了进去。从这则民间故事中不难看出朱元璋修筑外郭城垣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目的,因此将京城城墙之外的一些制高点,如钟山、幕府山、聚宝山等全部囊括在内。

  最新研究发现

  外郭城门里有个新名字

  ——石城关

  关于明朝南京城外郭城门的数量、名称,史料记载五花八门。有说“15城门”,“16城门”,还有说是“18城门”的。

  洪武二十八年(1395)成书的《洪武京城图志》 记载的南京外城门有16个,即“沧波、高桥、上方、夹岗、凤台、大驯象、小驯象、大安德、小安德、江东、佛宁、上元、观音、姚坊、仙鹤、麒麟”。

  而清代张廷玉修撰的《明史》记载的明朝京城外郭也是16个,与《明太祖实录》相比,多出了一个小安德门和江东门,少了一座金川门。

  而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迄今为止记载明代南京城门最为系统、完整的两部珍贵文献——明朝范景文修、张可仕纂《南枢志》和徐必达领修、施沛等人协纂的《南京都察院志》,共同出现了一个新的城门名字——石城关,这是当代城墙研究的著作中从未提及的一个城门名字。

  “外十八城门”应称为“外十八门关”

  南京外郭城门到底有多少座呢?又叫什么名字呢?

  经过长期调研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研究员朱明娥牵头的“南京明外郭城垣研究”课题组确定明朝南京外郭城门有18座——江东门、驯象门、安德小门、安德大门、凤台门、双桥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石城关。据《南京都察院志》卷22《职掌十五·城垣》记载:“外城石城关,城门一座,荒僻。把总官二员,军余二十名。”南京大学教授蒋赞初说,课题组将鲜为人知的“石城关”列为明外郭城门之一,堪称一个新发现。

  该课题组还首次提出了明朝“外十八城门”应该称为“外十八门关”的说法。因为在《南枢志》和《南京都察院志》中,凡是提到外郭18座城门,一律称作“外十八关”或“外城一十八门关”。

  外郭城垣居然不是闭环

  利用天然屏障,有两个缺口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都城南京的外郭城垣的西北据山襟江,东南阻山带岗,逶迤曲折,形成一个不规则的菱形环绕在京城四周,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这明外郭城垣不仅是个不规则的形状,而且还不是一个闭环。

  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前后三次来到南京,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有对外郭城垣的描述:“第三重和最外层的墙是不连续的。有些被认为是危险的地点,他们很科学地利用了天然防御。”

  那这两个缺口在何处呢?课题组发现,外郭西部的石城关至西北部的外金川门之间,利用护城河和长江支流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其次,外郭西部的江东门与西南部的驯象门之间,也无城墙连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城墙上的民间书法
南京老城区41:南京新老城门
沧波遗迹
走城墙
同为四大古都,古城墙的命运竟有天壤之别
我所知道的南京(二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