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世的袖珍小国与战争(四):比利牛斯山的磐石——安道尔

近世的袖珍小国与战争(四):比利牛斯山的磐石——安道尔

2015年2月19日 15:24
 

文/阎京生

安道尔公国——正式的名字是安道尔谷地领地(Principat de les Valls d'Andorra)——掩藏在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比利牛斯山脉中部的一个美丽的大盆地里,四周为雄伟而荒芜的高山所环绕。安道尔在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已经生存了十二个世纪之久。

安道尔的面积是467.6平方公里,大于欧洲另外三个袖珍国家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和摩纳哥的总和,但直到五十年代末为止,其人口还少于上述任何一个国家。安道尔在1959年时的人口只有5660人,而当时列支敦士登的人口是13760人,摩纳哥的常住人口超过两万,圣马力诺也有14500人。不过,如今安道尔的人口已经达到了84000人,超过了另外三个小国。

安道尔位于比利牛斯山的南坡,三条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夹着两个贯穿安道尔全境的大谷地,一条十分完备的公路也沿着这个方向横贯全境,从法国通往西班牙。安道尔北与法国的阿里埃日省和东比利牛斯省接壤,南与西班牙的莱里达省毗邻,当地人口大多是加泰罗尼亚人,他们的祖先是古时候来开垦瓦利拉河、奥迪诺河及其支流谷地的农民。安道尔人讲加泰罗尼亚语,但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承认为官方语言。

安道尔地图 

安道尔人温厚好客,勤劳刻苦,勇敢坚强。许多世纪以来,山区困苦的生活迫使他们为生存而奋斗,在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依靠畜牧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安道尔人的生活习惯中,特别是在那些偏僻的山村里,直到现在还残存着封建时代的痕迹。居民们的性格显得孤僻和沉默,这与巴尔干半岛黑山或保加利亚的山民非常相似。

在过去,安道尔男子的传统服饰是皮上衣、紧身裤、高筒靴和贝雷帽,束红色宽腰带。妇女的日常衣着和邻近的西班牙农妇差不多,寡妇也要终身穿黑色的衣服以示对亡夫的哀悼。直到70年代为止,这些山民都过着衣着朴素,膳食简单的生活。他们的日常伙食通常只有肉汤或橄榄油菜汤配面包,土豆烧羊肉或荤油焖土豆,以及咖啡。安道尔人大量饮用家酿葡萄酒、或从法国和西班牙走私来的廉价葡萄酒。他们饮酒时用一种特殊的细长颈玻璃瓶,脖子一歪,酒就流入口中。

安道尔人的饮食菜肴比较简单

山区生活的清贫还体现在人口上。几个世纪以来,安道尔的人口一直维持在四五千人的水平上。经常性的、有规律的人口外流几乎全部抵消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部分安道尔移民前往西班牙,主要是居住在加泰罗尼亚大区的首府巴塞罗那,那儿有一个规模颇大的安道尔侨民社团。另外一些安道尔人则移居法国。

安道尔本国的人口只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快速增长,特别是从1957年到1983年这段时间,每年的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在全部人口中,土生土长的安道尔人约占33%,西班牙移民后代占23%,葡萄牙移民后代占21%,法国移民后代占17%。根据传统的安道尔法律,要取得该国的国籍,必须在这里居住三代以上。安道尔全国81%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七个城市化的村镇中,其首都安道尔城(Andorra la Vella)的人口为24600人。安道尔的其余四十多个居民点只是一些小山村,通常只有五到七户人家,再就是零星散处各地的单独农舍。

安道尔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也可以说是平淡无奇。这里最早的居民是长颅的巴斯克人,他们是克罗马农人的直系后代,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印欧民族在新石器时代的入侵将这些巴斯克人驱逐到比利牛斯山脉中。接踵而来的是伊比尔人和凯尔特人,但他们大多把安道尔作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的踏脚石,翻过峰峦重叠、直插云天的安瓦利拉山口和卡萨山口,然后扬长南下。在这之后,安道尔的山谷又目睹了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的征服大军南下或者北上。在罗马时期,安道尔属于塔拉戈纳省。

阿兰人,苏埃弗人,汪达尔人,一股又一股日耳曼蛮族利用西罗马皇帝霍诺里乌斯的混乱统治,在406年越过莱茵河,渗入高卢。然后他们翻越比利牛斯山,劫掠西班牙。西哥特人在把罗马城洗劫一空后,也向迁都于拉文纳的霍诺里乌斯皇帝提议为他“收复”西班牙。不到两年的光景,已遭日耳曼人多次洗掠的西班牙再次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作为报答,西哥特人获得了统治比利牛斯山北边的阿基坦的权利。但是这些西哥特人挟其强大兵力,终于凌驾于其罗马主人之上。他们肆无忌惮地扩张其占有的领土,最终统治了卢瓦尔河与比利牛斯山之间的整个高卢,然后利用苏埃弗人在西班牙地区作乱的机会翻越比利牛斯山,征服了塔拉戈纳省、新迦太基省、贝蒂卡的大部分、新旧两个卡斯蒂里亚、阿拉贡和莱昂省,并把阿兰人和汪达尔人驱逐到北非。与此同时,日耳曼蛮族首领奥多瓦克在476年把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图拉下了宝座,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了,安道尔和西班牙的其他罗马省份一样成为西哥特人王国的领土。

公元506年,西哥特王阿拉里克二世在试图建立一个以图卢兹城为中心的高卢帝国时被法兰克王克洛维击败。意大利的东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二世大帝把阿拉里克二世年幼的儿子阿马拉里克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这样,西哥特王国在比利牛斯山脉以北的领土被并入法兰克王国,而坐落在山脉南麓的安道尔却仍然处在西哥特王朝的统治之下。那些身材高大、肤色白皙、金色头发扎成辫子的西哥特日耳曼蛮族与当地的西班牙-罗马人通婚,逐渐出现了现代的西班牙民族,包括加泰罗尼亚人(即阿拉贡人,安道尔人也属于其中的一支)、西班牙人(莱昂人和卡斯蒂里亚人)和葡萄牙人。

安道尔国徽。左上角是乌赫尔主教冠冕,右上角的黄底三道红杠是富瓦伯国的纹章,左下角黄底四道红杠是阿拉贡王国纹章,如今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标志,右下角的两头红牛是贝阿恩子国的纹章。底下的拉丁文意为“团结就是力量”

公元711年,从北非渡海前来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统称为摩尔人)跨过从前希腊人称为“赫克勒斯之柱”的海峡,踏上了直布罗陀山岩,在这里建立了桥头堡。接着他们从这里冲向阿尔黑西拉斯和加的斯,以这两个港口为踏板侵入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随后不久又征服了安道尔。712年,穆斯林军队又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西哥特人统治的阿基坦公国。据说这支伊斯兰远征军的本意是想要经过西班牙、法兰克和日耳曼,绕到君士坦丁堡的背后,攻下这座城市,并最终把地中海变成“伊斯兰的海”。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激励下,伊斯兰军队于719年占领了纳博纳,725年攻克卡尔卡松,726年进抵勃艮第地区,并向北渗入孚日山脉(法属阿尔萨斯的西界)。但是,穆斯林的进一步进攻很快就被击退。公元732年,摩尔人在普瓦蒂埃战役中被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率领的军队打败,接着被驱逐出比利牛斯山区。

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废黜了年幼无能的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自立为法兰克国王,从而开创了加罗林王朝。不久之后,教皇斯蒂芬二世又为他重新加冕,并赋予其“罗马副执政”的头衔(心怀感激的丕平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领土献给罗马教皇,从而导致欧洲最小的袖珍国家梵蒂冈的前身——教皇国的诞生)。768年丕平去世,继承者为他的两个儿子,查理和卡洛曼。不久卡洛曼也死了,查理遂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唯一统治者,即受到后世尊敬的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的梦想是把所有西方民族都包罗在一个巨大的基督教帝国之中。他在一生中都致力于完成这个使命。778年,查理曼率军南下,攻打西班牙。当时曾经有一支由马克·阿利莫加贝尔(Marc Almugaver)率领的游击队在山谷里活动。这支五千人的游击队引导法兰克军队穿过丰塔连特山口,出其不意地进入安道尔谷地,彻底击败了摩尔人的军队。不过,在这场战役的最后发生了一场灾难:在隆塞斯瓦列斯山口,信奉基督教的巴斯克人与穆斯林联手伏击了法兰克军队的后卫,查理曼大帝的侄子罗兰战死(这导致了法兰西古代著名史诗《罗兰之歌》的诞生)。

在查理曼建立的法兰克大帝国中,安道尔被并入西班牙边防区(Marca Hispanica)。这个边防区由一系列缓冲国组成,夹在法兰克帝国与摩尔人的伊斯兰教西班牙之间,包括巴塞罗那、巴斯克、潘普洛纳、鲁西永、赫罗纳等十六个伯国,安道尔谷地属于乌赫尔伯国。

公元800年前后的伊比利亚半岛

805年,查理曼大帝的儿子“虔诚者”路易为了酬谢安道尔谷地的居民对其父亲的帮助,颁布了一份《自由敕书》(Carta de Fundacio d’Andorra),授予瓦利拉河谷和奥迪诺河谷这两个谷地的牧民村社以独立的权利,这一年便成为安道尔的建国年。这份敕书现在依然存在,被锁在安道尔全国最安全的保险库中,鲜少拿出来向世人展示。不过据看到过这份文件的研究学者说,这份写在羊皮纸上的敕令很可能是十二世纪安道尔人自己伪造的赝品。

安道尔的国家档案援引民间传说称,在敕书中,路易用圣经中的名字“隐多耳”(Endor,源自圣经《撒母耳记》中隐多珥女巫的典故)来称呼这个地区,稍加变音,就成了这个国家的国名“安道尔”。但实际上安道尔这个名字更有可能来自巴斯克语的andurrial一词,意思是“石楠丛生的荒地”。

查理曼大帝死后,法兰克帝国迅速衰落,“虔诚者”路易并不是一个能干的军人和统治者,因此北欧海盗的侵袭日益猖獗。当路易还活着的时候,其儿子们就忙于内战,竭尽全力争夺帝位继承权;等他一死,内战马上更为激烈。两个小儿子“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联合起来,同哥哥罗泰尔进行了一场血腥的内战。通过后来的《凡尔登和约》,问题暂时得到解决。罗泰尔保留“罗马人的皇帝”的尊号,兼意大利、勃艮第和洛林的统治者;查理得到西法兰克,即今日的法国;路易得到日耳曼,即今日德国西部。

在这样一场混乱的局面中,旧西班牙防区的秩序也土崩瓦解。根据839年的文献《乌赫尔教堂落成纪要》,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将安道尔谷地赐予乌赫尔伯爵苏尼弗雷德一世。1133年,苏尼弗雷德的后裔埃尔门格尔六世伯爵又把这处谷地永久地“赠送”给了乌赫尔地方主教。不过,来自加泰罗尼亚的骑士阿诺德·德·卡波特置乌赫尔地方主教于不顾,在安道尔山谷强占了大片领地。1159年,乌赫尔主教与阿诺德签订条约,阿诺德承认安道尔的宗主权属于乌赫尔主教,但有权在这里修建堡垒据点。他利用这个机会建立了对安道尔的事实统治。

西班牙的乌赫尔大教堂,也是乌赫尔主教官邸

1185年,德·卡波特家族把安道尔的实际控制权转让给另一个加泰罗尼亚贵族,卡斯特利布罗家族。1208年,该家族的女继承人埃尔梅森达·德·卡斯特利布罗嫁给比利牛斯山北麓富瓦(Foix)伯国的统治者罗热尔-贝纳德二世,从而将安道尔的统治权作为嫁妆一同带了过去。

在十三世纪的大部分年岁里,富瓦伯爵和乌赫尔主教之间为了争夺安道尔的控制权,经常发生流血冲突。1278年9月,在阿拉贡王国国王佩德罗三世面前,双方签署了划分在安道尔的势力范围的条约,即《纳贡协议书》(Pareage)。按照协议,富瓦伯爵取得安道尔谷地的世俗统治权,而乌赫尔主教获得宗教统治权——事实上主教的权力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双方都有权任命自己的驻安道尔的代表。安道尔居民要向双方缴纳贡金(Questia)。

由于安道尔谷地十分贫穷,因此采用实物纳贡的形式,每年轮流向其中一名领主进贡4条火腿、40条面包(或者折成6块干酪和12只母鸡,视当年小麦收成而定)、以及一些葡萄酒——在葡萄歉收的年份也可用两条火腿代替。这笔贡金在1984-1985年的时候分别相当于960法国法郎(当时合130美元)和460西班牙比塞塔(2.5美元)。直到1993年安道尔加入联合国时,其议会才通过了新宪法,废除了延续七个多世纪的贡金制度。

1400年前后的伊比利亚半岛诸王国

阿拉贡王国在1396年和1512年曾两次吞并安道尔,但是不久之后都将其复国。1464年,纳瓦拉女王莱奥诺拉嫁给富瓦伯爵加斯东四世,两人对纳瓦拉王国实行共治。他们的孙子弗朗西斯继位成为纳瓦拉国王和富瓦伯爵后,安道尔的世俗宗主权转移到纳瓦拉国王手中。

纳瓦拉是横跨比利牛斯山南北的一个古老王国,其古代居民瓦斯孔人是现代巴斯克人和法国加斯科涅人的祖先,他们曾经在778年击败查理曼大帝的军队。810年,伊尼戈·阿里斯塔称王,建立了纳瓦拉王国。1000-1035年纳瓦拉国王桑乔三世在位时期,曾经对整个基督教西班牙建立了短暂的统治权,但他死后半岛又告分裂。1076-1134年,纳瓦拉曾处于阿拉贡王国的统治之下,后来又独立出去,接着在1234年又因为国王亨利一世(恩里克一世)的独生女胡安娜嫁给法国国王腓力一世而成为法国的属地。此后纳瓦拉国王一直由法国国王兼任,直至1328年法王路易十世的女儿胡安娜重新成为独立的纳瓦拉王国女王。

1483年,弗朗西斯的妹妹卡特琳继位成为纳瓦拉女王和安道尔女领主,翌年她嫁给了法国贵族让·德·阿尔布雷。两人有一个儿子,即纳瓦拉国王亨利二世。亨利娶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玛格丽特·德·瓦卢瓦,两人的独生女让娜与法国贵族旺多姆公爵安多万·德·波旁结婚,生下一个儿子,即纳瓦拉的亨利三世、法国波旁王朝始祖亨利四世。

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亨利二世于1559年在一场骑士比武中被长矛刺穿眼睛而死。他的三个最年长的儿子依次登基,成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这三个儿子健康状况都不佳,精神状态也令人担忧。弗朗索瓦二世登基一年后就死了,当时只有16岁;查理九世在位14年,活了24岁,也只有一个私生子。亨利三世在1574年即位前曾被波兰贵族会议选为波兰国王,还曾追求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甚至得到了后者的订婚戒指,但二人始终没有成婚。他后来与洛林公国的露易丝公主结婚,也没有孩子。1584年亨利二世的幼子安茹公爵弗朗索瓦去世,而亨利三世健康不好,已不可能再有后嗣,瓦卢瓦王朝绝嗣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按照法兰西王位继承规则,继承权将上溯至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玛格丽特,接着又延续到她的外孙子、纳瓦拉国王亨利·德·波旁身上。

为了巩固亨利·德·波旁的王位继承权,他的母亲让娜在1572年前往巴黎,与亨利二世的遗孀、法国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提婚,让亨利迎娶法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婚事商议成功后,让娜忽然发烧身亡,传说是被美第奇太后下令毒死的。当年8月,亨利带着亲随前往巴黎成婚。他本人是新教徒,同时也是法国新教徒的领袖。8月24日晚上,以敲钟为号,全巴黎城的天主教徒对新教徒发起大屠杀,史称“圣巴托罗缪之夜”。亨利本人由于答应皈依天主教而保住了性命。

纳瓦拉国王亨利三世、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1553-1610),兼领旺多姆公爵、富瓦伯爵、贝阿恩子爵、安道尔领主等十九个法兰西和纳瓦拉王国的领主头衔。他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开山鼻祖,其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来自外祖母玛格丽特,此外他的曾祖父波旁公爵安托万是卡佩王朝国王路易九世的远支后代,因此波旁家族可以算是卡佩王朝后裔。正因为如此,法国大革命当中将被废黜的路易十六称为“路易·卡佩公民”

1589年,法国瓦卢瓦王朝末代国王亨利三世遇刺身亡,亨利·德·波旁继位,成为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法国和纳瓦拉王位再次合二为一,安道尔的世俗宗主权也转到法国国王(兼纳瓦拉国王和富瓦伯爵)手中。

由于多代王室近亲通婚的缘故,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末代国王卡洛斯二世身患多种疾病,尽管结婚多次,但仍然没有后嗣。他的姐姐嫁给了神圣罗马皇帝、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一世,姑姑则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除此之外,路易十四和利奥波德的外祖父都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西班牙宫廷中亲法派势力的影响下,卡洛斯在临终遗嘱中把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立为自己的继承人,从而引发了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与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结成同盟,与神圣罗马帝国、英国、荷兰、普鲁士、葡萄牙和萨伏伊公国作战。安道尔尽管被夹在法国与西班牙同盟中间,而且两国都是其共同宗主,但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阿拉贡王国的继承者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这场战争中支持反法同盟一方,而安道尔人从种族上来说都是加泰罗尼亚人。在战争结束后,安道尔也因其中立而获救,避免了被法国或西班牙吞并的命运。

法国大革命在摧毁了本国的封建制度之后,也放弃了法兰西和纳瓦拉国王兼富瓦伯爵对安道尔谷地的封建权力。1793年,法国政府宣布拒收安道尔缴纳的贡品。这导致乌赫尔主教成为山谷居民独一无二的主子。安道尔人不堪凌虐,在1806年拿破仑·波拿巴登基成为法国皇帝之后向其发去请愿书,要求法国重新恢复对安道尔的共管权。拿破仑在1806年3月27日同意了这一请求,在确认安道尔自由生存权利的同时恢复了两国的传统关系。不同的是,安道尔的世俗统治权过去归属于富瓦伯爵这一爵位的拥有者,无论该人是兼任纳瓦拉国王还是兼任法兰西国王;如今这一统治权则归于法国的国家元首,从而跳过了安道尔谷地对富瓦伯国的附庸关系。1812年拿破仑吞并了加泰罗尼亚地区,将其划分为四个行政区,安道尔也被并入其中的塞格雷区。1814年拿破仑退位后,维也纳和会重新恢复了安道尔的独立。

建于1508年的“山谷大厦”(Casa de la Vall)一度是安道尔政府、议会、法庭、监狱和旅馆的集合体,现在为安道尔议会所使用   

在十九世纪中,随着德意志和意大利完成统一,欧洲的袖珍小国逐一凋零,只有像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这样夹在几个大国之间的小国还勉强保持了独立地位。1837年,安道尔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游客,法国作家米歇尔·谢瓦利埃。1848年,在巴黎的歌剧院中上演了一出名为《安道尔的山谷》的歌剧,这个被世人遗忘在角落里的袖珍小国开始慢慢变得知名起来。到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大部分西欧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怀着猎奇的心态前来探访安道尔山谷的幽寂古迹和中古民俗。

由于被闭锁在偏僻山区中,偏离商路,再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因此直到十九世纪末为止,安道尔的人口必须维持在三千人上下的水平。安道尔按照行政区划分为七个村社,其中安道尔城、恩坎普、圣朱利亚德洛里亚和埃斯卡雷德四个区是分布在南半部的“下游区”,这四个村社开垦得最好,在经济上最为重要,村民子女成年后可以留在家里继承家业;另三个区是分布在北半部的“上游区”,包括马赛纳、奥迪诺和加尼洛。由于当地土壤贫瘠,生活困苦,这三个区山民们的孩子在成年后通常离开父母,离开安道尔山谷,前往法国或西班牙自谋生路。

在安道尔不存在私人拥有的土地、牧场或森林。所有的耕地、草场、牧场、森林、矿藏或是直接归国家所有,或归村社公有,而村社则把份地和牧场分给公民个人使用。这也是必须限制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到夏天,牧民们就把成批的羊群赶到高山牧场,并在那里度过整个夏天,直到寒季来临。他们就在高山牧场上剪毛、挤奶,并把羊奶加工成奶油和干酪。安道尔的养牛业占次要地位,不同于具有类似自然条件的列支敦士登。在几条河谷中比较平坦的地方可以看到小块的耕地,种着小麦、黑麦、燕麦、黑麦、玉米、马铃薯和蔬菜等作物,还有大量耕地种植着烟草。法国和西班牙在十九世纪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后,烟草种植成了安道尔的一种重要行业,并成为国家极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其国内有一个非官方的制烟企业业主协会,向农民收购烟草,在当地的烟厂加工,然后走私出境,外销到两个邻国。在安道尔,这种走私被认为是正式的“过境贸易”。

安道尔人生活困苦,单靠农牧和狩猎无法谋生,这就迫使他们从事走私活动达几百年之久。在这里,走私并不认为是可耻的行为,相反却被认为是一种勇敢和豪迈的体面行为,并成为许多人的正式职业。安道尔政府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压力下曾经多次发布命令,禁止“过境贸易”,然而这些命令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安道尔山谷奥迪诺村的中世纪教堂钟楼和街道,如今是该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为了发展经济,安道尔人在1842年计划在恩坎普村修建一座赌场,吸引更多的欧洲游客前来游玩,但这个提议被乌赫尔主教以宗教的原因否决了。主教的这纸禁令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因为后者也不希望安道尔发展赌博业,因为法国本身在其西南靠近西班牙边境的比亚里茨城也有豪华的海水浴场和赌场,吸引欧洲上流社会的光顾,法皇拿破仑三世就经常来这里避暑。安道尔的赌场会与其形成竞争关系。

为了报复乌赫尔主教的禁令,安道尔人从1842年起停止向这位领主纳贡。1867年,在法皇拿破仑三世的调停下,安道尔代表与乌赫尔主教签署了新的宗主权条约《Nova Reforma》,主教的传统权力被大大地削弱了,此后仅限于掌管安道尔的教会事务。1868年安道尔公布宪法,首次召开了议会,即安道尔全国代表会议。根据宪法,安道尔是一个公国(更确切地说是与摩纳哥和列支敦士登一样的亲王国),但是就实质而言,安道尔是一个在法国和西班牙共同保护下的共和国。公国的最高权力——共主权属于西班牙乌赫尔地方主教和法兰西国家元首,在1870年以前是法皇拿破仑三世,1871年以后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根据1882年的法安条约,法国东比利牛斯省省长代表法国总统行使这一权力。

法国和西班牙的共主职权是由两国在安道尔的代表——行政长官们直接行使的。行政长官权力很大,掌管对外政策、财政、邮政和警察,有立法动议权,可以颁布法令和命令。他们还是上诉法院和民事、刑事法庭的法官。国内的代议机构是全国代表会议,由来自六个村社的24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议会从议员中选出一名议长,他同时又是总检察长。议会每年向法国东比利牛斯省长和西班牙乌赫尔主教推荐六名议员,由省长和主教从中选出两人担任行政长官。

安道尔的这部宪法还沿用中世纪的古老原则,规定只有家庭的家长才有选举权。此外公国没有军队,只有少数几名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安道尔居民有权携带武器,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动员民众担负警卫勤务。最后,1868年宪法还规定了安道尔的国旗图案,即蓝黄红三色旗。蓝红两色以及竖条构图均来自法国国旗,而黄红两色是西班牙国旗的图案。

安道尔国旗 

进入二十世纪后,安道尔的面貌开始发生改变。1913年,连通安道尔与西班牙的一条可以通行汽车的公路建成通车。翌年安道尔首次拥有了自己的国歌《查理曼大帝》。翻越比利牛斯山主峰通往法国的汽车公路也在这一年开工,但是由于所经路段地形险峻,因此这条公路直到1933年才开通。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4月8日,一群安道尔年轻人冲入国民代表会议会场,抗议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借给安道尔政府、用来开办赌场的16000比塞塔先进被挪用。其结果是国民代表会议被迫承认年满25岁的男子都普遍获得选举权,此外居民获得了使用村社土地、草场、森林和水源的某些便利。除此之外,安道尔护照和汽车驾照上的国名都被改成了“安道尔共和国”。当年6月,法国和西班牙驻安道尔代表对此提出抗议,并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安道尔议会拒绝了解散命令,此举导致法国对安道尔实行经济封锁。

8月18日,法国为了恢复总统对安道尔的共主权,派出60名宪兵占领了这个小国,逮捕了6名议员、36名警察和6名政府官员,并且扶植了一名行政专员,直接代表法国总统对安道尔实行统治。安道尔议会议长和副议长流亡到巴塞罗那,随后向国际联盟提出控告。8月到10月间,安道尔发生了多次反对法国占领的国民风潮,被称为“安道尔革命”。10月,在西班牙的抗议下,法国宪兵部队被迫从安道尔境内撤出。作为交换条件,安道尔议会在1934年6月取消国名中的“共和国”字号,重新改为“安道尔谷地及领地”。

安道尔境内没有铁路,但在离其边境两公里的法国小镇拉图尔·德·卡洛尔有一座火车站,从这里可以通往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并与法国的TGV高速铁路网相连。从安道尔城至巴塞罗那及图卢兹的长途汽车分别经CG1号和CG2号国际公路前往西班牙和法国,此外在安道尔境内还有三座商用直升机机场

1934年7月,安道尔发生了另一起有名的“非常事件”。一名38岁的白俄冒险家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斯科瑟廖夫(Boris Skossyref)趁安道尔国内局势不稳之机,试图攫取政权。这位鲍里斯一世1896年出生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1917年革命后一度为日本军事使团充当过翻译,1919年逃往欧洲,曾因为伪造支票而在英国受审。在这之后他继续在英国、荷兰等国游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国际骗子,还为波兰、捷克和法国的军事情报机关工作过。

1931年鲍里斯娶了一位比他大10岁的法国富孀,在把她的财产骗到手后将其抛弃,与一个名叫波莉·哈德的英国少女同居,并以“鲍里斯·斯科瑟廖夫-马弗罗索夫男爵”的头衔招摇撞骗。1934年5月他被西班牙马略卡岛当局驱逐出境后,带着情妇和一位美国妇女前往安道尔。后者名叫弗洛伦丝·马尔蒙,是一位美国亿万富翁的离婚妻子。

鲍里斯熟悉安道尔的历史和共主谱系,事先得到安道尔国内外一些有势力的人物的支持,并在安道尔议会中网罗了一伙同谋者。鲍里斯向安道尔议会解释说,法国奥尔良王朝继承人让·德·奥尔良(吉斯公爵)不仅是法兰西王位的合法所有人,也是纳瓦拉国王、富瓦伯爵、贝阿恩子爵的法定继承人,因此安道尔的宗主权应当属于吉斯公爵,而非当时的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伦。

鲍里斯向安道尔议会展示了一份吉斯公爵签发的“授权书”(当然是伪造的),任命他为“安道尔摄政者”。鲍里斯还向安道尔议会议长皮雷·托雷斯许诺说,他有一个宏伟的经济发展规划,可以通过马尔蒙夫人在美国亿万富翁当中的社交关系,为安道尔带来大量外国投资,并且将安道尔改为避税天堂,从而改善该国的经济条件,条件是让他成为安道尔的君主。

冒险家鲍里斯·斯科瑟廖夫

7月6日,鲍里斯宣布自己为“鲍里斯一世,安道尔谷地亲王,奥兰治伯爵,斯科瑟廖夫男爵,安道尔君主和信仰的保卫者”,安道尔议会在翌日以23:1的投票结果对此加以承认。也许是这次骗局出人意料地顺手,令鲍里斯有些飘飘然了。他对安道尔人民发表宣言,发布解散议会的命令,并任免官员。7月12日,他竟然给西班牙的乌赫尔主教发去一封信,宣布废黜后者对安道尔的宗主权,从而将这场可怜的、经不起推敲的骗局展现在世人面前。7月19日,乌赫尔主教向安道尔派去一支西班牙国民卫队,逮捕了“鲍里斯一世陛下”,这段堪称冒险故事的历史只持续了一个星期就宣告结束。

西班牙人先是把鲍里斯关在巴塞罗那的监狱里,随后转往马德里。当年11月,鲍里斯被西班牙当局驱逐出境,他拿着荷兰护照前往葡萄牙。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这位冒险家看到有机可乘,再次试图前往西班牙,于1937年初在法国边境上被捕。这一次他被关的时间可就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转入法国的韦尔内军事监狱。

鲍里斯·斯科瑟廖夫在1941年之后的下落是一个谜。有资料说鲍里斯在1942年被德国人释放,调往东线充当俄语翻译,战后在德国苏占区被捕,判处25年徒刑,后来因为是荷兰公民而在1956年被提前释放。也有资料说鲍里斯1944年病死于法国南部的佩皮尼昂集中营;还有资料称他并没有病死,而是被美军解放,1946年在柏林法占区被法国当局再次逮捕,关入西德科布伦茨的法国军事监狱,罪名是与德军合作,他最终在1989年去世。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安道尔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经济在这之前严重依赖于西班牙,而在这之后转向了法国。安道尔山民从法国向西班牙走私各种禁运物资,与此同时还在安道尔山谷中修建了第一条滑雪索道,以吸引来自法国的滑雪爱好者。

 坐落于山谷中的安道尔首都——安道尔城 

1936年9月,一伙来自巴塞罗那的西班牙共和国无政府主义煽动者进入安道尔,并发起政治运动,试图废黜安道尔议会,在当地建立无政府主义者政权。安道尔议会向法国政府提出紧急求援,法国在9月29日派出宪兵部队,驱逐了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随后关闭了安道尔边境。当年冬天,一支法国山地部队进驻安道尔境内。他们执行的并不是占领任务,而是由于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正常邮路中断而执行邮件投递任务的滑雪部队。

进入1937年之后,大批西班牙共和派难民涌入安道尔境内,并经这里前往法国。在比利牛斯山封山季节,这些人无法翻越山脉,便只能住在当地。有一段时间安道尔境内的难民数比本国公民还要多。当年10月,安道尔议会成员在一座有300名共和派难民的难民营中调查袭击事件时,遭到边境那一边西班牙国民军分子的枪击。1938年4月,法国政府向安道尔增派100名宪兵,协助疏散滞留在那里的一万多名西班牙难民。法国士兵用滑雪板翻越比利牛斯山,给难民们带去食物和药品。1939年8月,西班牙共和军的最后一批部队通过安道尔境内撤往法国。

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由于这一年正是安道尔向法国的纳贡年,依据1898年法安条约,安道尔自动卷入对德国的战争。但是这个国家当时全国的兵力只有10名民兵,而且在执行仪仗和礼仪任务的场合才召集起来。除了手中的长矛外,他们配备的唯一武器是胸前的徽章,上面写着“不得犯我”的格言。安道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丝毫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1919年6月,协约国签署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这一年恰好是安道尔向西班牙乌赫尔主教纳贡的年份,因此这个公国的名字在凡尔赛和约中被遗漏了,之后也没人想起来。所以呢,从法理上讲,安道尔此后仍然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1939年9月3日法国对德国宣战时,安道尔成为唯一一个理论上同时参加着两场世界大战的国家,一场是与德意志帝国及其继承者——魏玛共和国及纳粹德国——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另一场是与纳粹德国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由于当年是安道尔对西班牙的纳贡年,再加上安道尔本身是附庸国,没有作为国家最高主权之一的宣战权,所以从法理上讲安道尔并没有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25日,安道尔代表在柏林与德国签署条约,结束两国自1914年起的战争状态。

1940年法国投降后,第三共和国灭亡。亨利·贝当元帅在矿泉疗养胜地维希城组建了“法兰西国”政权,并于9月24日宣布继承第三共和国总统对安道尔的共主权。1942年11月德军进占法国南部“自由区”之后,一小支德军山地部队深入比利牛斯山脉,前进到靠近安道尔边境的卡萨山口地区。他们迷了路,想沿着山谷继续前进,但是在安道尔边境上遭到西班牙乌赫尔主教组建的一支地方民防部队的阻拦。

许多人对二战期间德军竟然没有入侵安道尔这个唾手可得的目标感到疑惑不解。其实即使是像纳粹德国这种野蛮强横、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强权,要想入侵另一个国家,至少也需要地缘地理、经济、甚或种族上的利益或理由来作为动机,而安道尔与这些理由均不沾边。纳粹德国没有入侵安道尔的动机,这与法国和西班牙在数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没有吞并这个蕞尔小国的理由恐怕是一样的:安道尔在二战当中的人口大约是5500人,居住在五百平方公里的贫瘠石头土地上,依靠山羊和土豆为生,主要的经济来源依靠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走私活动。占领这片弹丸之地对德国来说既没有经济上的利益,也不可能换来军事上的好处,因为安道尔边界的那一边是相对友好的佛朗哥西班牙法西斯政权,而对安道尔享有共主权的两位领主之一是西班牙的主教,入侵安道尔要冒得罪西班牙的风险。

纳粹德国没有入侵安道尔的另一个原因是地理和地形上的因素。从法国境内前往安道尔需要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只有一条1933年通车的山路,崎岖不平且难于补给,用两三门迫击炮便可完全加以封锁。而德军绕道西班牙进攻安道尔更是不可能的,如果佛朗哥这么轻易地便同意德国军队过境的话,那么对地中海和北非战局至关重要的直布罗陀要塞恐怕早就被德国军队拿下来了。

 冬季雪封的安道尔群山

1944年6月2日,戴高乐将他的法兰西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6月6日,盟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随后盟军又于8月15日发动了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龙骑兵”战役。希特勒下令德军死守法国西部的港口要塞,比如洛里昂、布雷斯特、圣纳泽尔和拉罗舍尔等地,卢瓦尔河流域以南的德军则处于被截断退路的状态,一有机会就找盟军部队投降。

1944年11月,法兰西临时政府主席戴高乐宣布重建法国对安道尔的共主权,他本人成为安道尔领主。戴高乐还下令向安道尔山谷派去一支部队,以整顿秩序、取缔走私活动。驻扎在安道尔边界附近的一小股德军山地部队为了躲避法军追剿而进入安道尔境内,试图前往西班牙,但他们一进入安道尔境内就放下武器请求拘留。历史在这里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一战当中的安道尔是德国的交战国,却没有看到一名德军士兵;二战中的安道尔是个中立国,德军却进入了它的领土。

二战后的安道尔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出现在法国的中南部、西班牙、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欧洲从总体上来说变得富裕了,城市和村镇以惊人的速度拓展,人口在战后的头20年里增加了一倍以上。甚至在最偏远的贫穷地区也很难再看到农民身穿传统服装,农民们从乡下搬走,送他们的孩子去上学。受到二战刚结束后从美国传来的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这些保守的欧洲人发展出消费和休闲的概念,赚取足够的钱之后就去黑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去度假。安道尔在二战后不失时机地发展起以滑雪为主的旅游业,在那条穿越其领土的柏油马路上甚至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在安瓦利拉山口,有一个法国高山俱乐部专门为登山队员和滑雪队员修建了招待所和训练场。

今日的安道尔城,现代化的银行和商业建筑鳞次栉比

安道尔的卡尔德亚天然温泉疗养地 

安道尔的人口在1964年首次突破1万人大关,达到10800人。那年前往安道尔的旅游者已经超过50万人次。除此之外,安道尔还利用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关税差额,继续大搞特搞“过境贸易”,从中取利。建于1939年的安道尔电台给国家带来不小的收入,这座功率60千瓦的电台能够对法国南部、意大利西部和西班牙进行广播。

安道尔矿藏丰富,地下的铁矿层在几个世纪前就开始开采。在恩坎普村社发现过银矿和铅矿,国内许多地方都有建筑用的板岩露出地面。安道尔还发现过玛瑙、碧玉、金绿宝石矿和彩石矿。安道尔还有许多矿泉和硫磺温泉,有些泉水的温度达65摄氏度,因此修建了许多矿泉疗养院。如今安道尔每年80%的收入来自旅游业,拥有270家旅馆和400多家餐馆,每年平均接待900万名外国游客。这个小小山国的人均GDP在2008年时竟高达34240美元,居全世界第28位(按照购买力换算的话是44900美元,居世界第九)。
2003年7月10日,安道尔公国的两位领主——法国总统萨科奇与西班牙乌赫尔主教胡安·维维斯在安道尔议会大厦共同宣誓,保证遵守安道尔宪法 

1993年3月14日,安道尔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宣布安道尔谷地领地成为一个独立、法治、民主和社会福利的主权国家。法国总统和乌赫尔主教继续担任安道尔的两领主,国家的最高主权则属于安道尔人民。法国与西班牙在6月3日承认安道尔为主权国家,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7月28日,安道尔加入联合国。

中国在1994年与安道尔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由驻西班牙大使兼任驻安道尔大使。由于对外关系侧重于邻国、欧盟与美国,再加上人口和外交经费的关系,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以及圣马力诺(1971年与中国建交,1991年升格为大使级)这四个欧洲袖珍小国派往中国的大使都是非常驻的,只有在出席特殊活动,比如递交国书或参加奥运会和世博会开幕式时,才前往中国。

安道尔议会所在地“山谷大厦”(经过翻新)及其内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道尔的国家元首,为什么由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共同担任?
微信上把自己国家设置为安道尔的人, 你们真的了解这个国家吗?
同时拥有两位外国元首的国家,国小民富,在中国有两千万“国民”
安道尔公国
法国总统为何兼任安道尔大公?
地理赏析 微信常客,安道尔公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