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年中国GP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目的


    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整体欠佳, A股IPO通道全年关闭给投资市场施以较大压力,在募资困难、退出受阻等多重不利因素交互影响下,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持续低位徘徊。值得欣慰的是,在经历过2012年“寒冬”之后,企业估值逐步回归理性,2013年VC/PE投资呈小幅回暖态势。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3 年全年共披露募资完成基金245 支,募资完成规模256.23 亿美元,同比2012年分别下降13.4%和23.3%。投资方面,披露VC案例683起,投资金额47.34亿美元,同比2012年分别增加12.3%和11%;PE投资案例325起,投资总额215.9亿美元,同比2012年案例数量上升9.8%,投资规模下降3.6%。退出方面,受A股IPO关闭影响,2013年VC/PE背景中国企业IPO数量与融资金额大幅下滑,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仅为3.02倍,连续三年下滑。


    2013年,处于洗牌阶段的VC/PE市场整体尚未走出“严寒”,但部分领域已悄然“冰释”。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推进,注册发行体制改革及配套措施将彻底颠覆以往“临门一脚”的股权投资模式,开启新十年价值投资历程。未来,投资人如何判断市场走势、如何改变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动荡?投资模式及理念又将做如何调整?《投中集团 2014年中国GP调查研究报告》将予以揭晓。


    本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活跃在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境内外GP,力图展现GP对于中国市场的认知,分析境内外GP投资理念及未来预期。研究角度包括GP投资策略及市场判断、退出与投资回报、基金募资、管理团队及政策监管环境等。


    调查研究方法


    在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 掌握的大量GP资料及市场运行数据基础上,本报告编写团队进行了大量问卷调研,调研对象是活跃于中国大陆市场、有投资记录的GP。调研历时近3个月,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左右。


    数据来源

    本次调研之数据主要通过问卷形式获得,并结合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掌握数据。

    关于CVSource


    CVSource是投中集团旗下一款专注于中国私募股权、战略投资与并购等股权投资市场的在线信息产品,为VC/PE投资机构、有限合伙人、战略投资者,以及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及咨询公司等客户提供专业信息与数据解决方案,其内容包括:非上市企业分析及行业研究、私募股权市场分析、战略投资及并购市场分析、股权投资基金分析。


    1. 2013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综述


    基金募资方面,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3年全年共披露199支基金成立并开始募集,总计目标规模461.35亿美元。同比2012年全年(新成立基金数量为226支,目标规模为475.55亿美元)披露新成立基金数量及目标规模均有所下降。相比新基金成立情况而言,2013年全年基金募集完成情况也不太尽如人意,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3年全年共披露募资完成基金245支,募资完成规模256.23亿美元,同比2012年全年(完成基金283支,募资规模334.28亿美元)基金募集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所下降。


    创业投资方面,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3年全年国内市场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683起,投资金额47.34亿美元,同比2012年全年(披露608起案例,投资金额42.67亿美元)分别增长12.3%和11%。2011年中国VC/PE 投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进入2012年以来,VC投资市场迅速降温,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投资活跃度及投资规模仍保持较低水平,但2013年全年中国市场VC投资规模将略好于2012年。


    从2013年全年VC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依然是投资最活跃的行业,披露案例198起,占比约29%,其次分别是电信及增值和IT行业,分别披露案例126和103起,占比18%和15%。此外,制造业及医疗健康行业也表现活跃,分别披露案例70和41起,占比分别为10%和6%。


    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3年全年国内共披露私募股权投资(PE)案例325起,投资总额215.9亿美元,同比2012年全年(296起案例、投资总额224.01亿美元)案例数量上升9.8%,投资规模下降3.6%,单笔投资金额同比下滑12.2%。


    从PE投资整体行业分布来看,2013年全年PE投资涉及20个行业。其中,制造业投资最为活跃,披露案例55起,占比17%;其次分别是IT行业、房地产行业和医疗健康行业,分别披露案例36、30和30起,能源及矿业和和互联网行业分别披露案例26和20起,其他行业披露案例均在20起以下,电信及增值、农林牧渔、文化传媒、连锁经营等行业投资均较为活跃。


    投资退出方面,2013年,受A股新股发行全面停滞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活跃度相比上一年度出现大幅下滑,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显示,2013年,共有30家VC/PE 背景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合计融资534.96亿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69.07%和33.22%,融资金额创下近五年新低。


    2. 2014年中国GP市场调查发现


    2.1 GP投资策略与市场判断


    2.1.1 投资者关注行业


    根据调研结果,2014年中国VC/PE基金管理人所关注的行业与2013年GP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医疗健康、TMT、清洁技术、消费服务行业依然最受投资者关注,关注度均达到60%以上。


    与2013年调研结果相对比,医疗健康行业仍为投资者最关注的领域,主要原因是受人口老龄化、新医改政策的刺激等因素影响,医疗健康市场需求强劲增长。同时,在目前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表现疲软的形势下,医疗健康行业因其较强的抗周期性显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成为持续性投资热点;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同时伴随产生众多的投资机会,TMT行业的关注度较去年相比有所回升;此外,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清洁技术行业也同样受到投资者持续关注。


    与此前投中研究院进行的LP调研结果相比,医疗健康同样为LP投资者一致看好, TMT、清洁技术、消费服务受关注程度分居其后,可以看出,在行业投资价值的判断方便,GP与LP基本保持一致。



    图2.1.1-1 2014年GP投资中国市场的行业偏好


    2.1.2 GP对拟投资企业的评判标准


    对于未来如何判断拟投资企业的投资价值,44%受访者将企业“潜在的市场规模”视作判断企业投资价值的首要因素,占比最高;其次分别是选择“细分领域领军或垄断地位”、 “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性”和“优秀的企业创始团队”作为首要评价因素的投资者,占比分别为16%、11%和11%。

    相比上届调研,“潜在的市场规模”仍为投资机构最为关注的因素,并且占比不断增加,而“细分领域领军或垄断地位”成为仅次于市场规模的判断标准。随着市场投资空间的饱和,投资者更倾向于向细分领域进行深度挖掘,以发现潜在的优秀企业。此外,投资者对于企业“业绩的高成长”、“较明确的IPO预期”等因素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显示出目前Pre-IPO投资逐渐降温,VC/PE 投资机构向中早期投资进行转移的趋势。


    图2.1.2-1 2014年国内GP评价企业投资价值因素排序


    2.1.3 2013年中国VC/PE投资市盈率


    对于过去一年的VC/PE投资市盈率,44%受访者认为2013年平均投资市盈率为8-10倍;36%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的投资市盈率在10-12倍之间;10%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的平均投资市盈率为6-8倍,总体来看,高达92%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的平均投资市盈率在12倍以下。而在去年的GP调研结果中,有85%受访者认为此前一年的投资市盈率在12倍以下,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市盈率进一步理性回归。



    图2.1.3-1 国内GP对过去一年投资市盈率倍数之判断


    2.1.4 2013年被投资企业估值水平


    尽管上述调研已显示出2013年中国VC/PE投资市盈率已开始理性回归,但仍有相当比例投资者认为企业估值依然偏高。调研显示,38%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投资企业“估值水平普遍偏高,存在一定投资风险”,19%受访者认为“估值水平普遍正常,可以接受”,极少数(2%)受访者认为“估值水平普遍较低,存在大量投资机会”。此外,还有高达41%接受调研对象保留观点,认为“各行业与企业差异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图2.1.4-1 国内GP对过去一年投资项目估值水平之判断


    2.1.5 2014年国内GP可接受的投资市盈率


    对于未来投资市盈率,多数投资者可接受的P/E倍数在10倍以下。45%受访GP可接受市盈率为8-10倍,31%受访者可接受的市盈率是6-8倍,2%受访者希望市盈率在6倍以下。此外,有19%和3%受访者可接受的市盈率为10-12倍及12倍以上。与上届调研相比,GP可接受的投资市盈率变化不大,大部分还是集中在6-10倍之间。


    图2.1.5-1 2014年国内GP可接受的投资市盈率倍数


    2.1.6 2014年投资项目估值水平判断


    对于未来一年的投资市盈率走势,57%受访者“预计估值水平将趋于稳定”,“预计估值水平会继续提高”和“预计估值水平将出现下降”的GP分别占比11%。此外,还有21%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作判断”。


    图2.1.6-1 国内GP对2014年投资项目估值水平之判断


    2.1.7 2014年国内GP投资企业数量


    经历了2013年投资的小幅回暖之后,进入2014年中国VC/PE机构有望加快其投资节奏。调研显示,57%受访GP表示未来一年“预计增加投资企业的数量”,19%受访者“预计投资数量与往年无明显差异”,仅有3%受访者“预计减少投资企业的数量”。此外,还有21%的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作判断”。可以看出,随着投资估值的理性回归,VC/PE投资者迎来较好的投资时机,因此也开始主动加快投资节奏。


    图2.1.7-1 2014年国内GP投资企业数量调整策略


    2.2 GP退出与投资回报


    2.2.1 2013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整体回报水平

    在本次受调研GP中,45%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退出回报水平与预期无明显差异”,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而认为“退出回报水平低于预期”的受访者占比为24%,该比例相比上届调研有所下降,仅有16%受访者认为“退出回报水平超出预期”。此外,“过去一年未有项目退出”的受访者占到15%,相比上届调研有所增长,主要是受A股IPO全年关闭的影响。


    图2.2.1-1 GP对过去一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整体退出回报之判断


    2.2.2 2014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整体退出回报预期


    对于未来一年的退出回报水平,调研显示,56%受访GP“预计退出回报水平超过去年”,这一比例相比上届调研大幅增长,13%受访者“预计退出回报水平与去年无明显差异”。此外,10%受访者“预计退出回报水平低于去年”,另有21%的受访者保留观望,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作判断”。总体来说,随着A股IPO的重启及并购市场的火热,投资者对未来退出回报的预期较为乐观。


    图2.2.2-1国内GP对2014年整体退出回报之预期


    2.2.3 2014年国内GP可接受的退出回报率倍数


    对于2014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退出回报,40%受访GP可接受的退出回报率倍数(Multiple)在3-6倍之间,占比最高。15%受访GP预期未来回报率为1-3倍,13%受访GP预期未来回报率为6-9倍,预期回报区间在9倍以上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少。此外,还有相当比例(24%)的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作判断。与上届调研相比,受访GP预期回报倍数有所降低,主要集中于在3-6倍区间。


    图2.2.3-1 2014年国内GP可接受的退出回报率倍数


    2.2.4 上市退出途径


    对于2014年上市退出的途径,深交所创业板、中小板等境内资本市场依然是投资者最为青睐的退出场所,均有超过80%受访GP将其作为未来IPO退出渠道;对于境外市场,美股市场、港股市场都较受GP关注,均有超过30% GP将其作为退出渠道之一。


    2013年11月,国务院推出新三板扩容方案,明确将新三板挂牌企业范围扩充至全国,新三板市场也受到投资者较大关注,达到53%受访者将其作为可选退出渠道,同比去年大幅增长。此外,少量投资者对A股借壳上市、台湾证券交易所、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交易所给予关注,但均难以成为IPO退出的主流渠道。此外,经历了美国中概股“财务造假”危机后,OTCBB借壳转板退出方式已基本为投资者所抛弃。



    图2.2.4-1 2014年GP对于所投资中国企业上市途径选择


    2.2.5 其他退出途径


    在IPO退出受阻的形势下,面临退出压力的VC/PE基金不得不拓展多元化退出方式,通过并购(Buyout)、同业转让(Trade-Sale)等方式退出。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2013年共实现347笔并购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54.38亿美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3.21倍。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并购退出无论在案例数量还是规模上,相比2012年均出现明显增长,并购退出市场活跃度及并购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水平增长明显。


    对于具体的退出方式,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由大型企业进行现金收购成为GP的首选,89%受访者倾向这一退出方式;其次则是由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收购、由企业管理层/大股东回购或转让给同业机构等方式。此外,还有少数(10%)机构也接受通过现金分红方式退出。


    图2.2.5-1 2014年GP对于非上市退出途径之选择


    2.2.6 2014年预计基金内部收益率


    对于2014年预期的基金内部收益率(IRR),投资者依然抱有较高预期,43%受访GP预计未来一年基金IRR将达到20%以上,35%受访者预期在15%-20%之间,有22%受访者预计未来基金IRR在15%以下。相比2013年度调研,预期IRR在20%以上的GP占比有所下降,可见,目前低迷的市场现状确已对投资者预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图2.2.6-1 2014年国内GP管理基金内部收益率预期


    2.3 基金募集


    2.3.1 2014年新基金募集情况


    对于未来一年新基金募集情况,59%受访投资者计划募资新基金,21%目前已有新基金在募资过程中,10%暂不考虑募集新基金,而于最近一年完成新基金募集的GP占比相对较少,仅有7%。可以看出,在过去一年间,投资机构因为募资困难或主动放缓募资节奏等原因,真正完成募资的基金并不多,但对于未来的募资计划却相对激进。


    图2.3.1-1 2014年国内GP新基金募集情况


    2.3.2 2014年基金募资难度


    对于未来一年基金募资难度,受访者态度并不一致,其中30%受访GP认为未来募资难度将有所减小;而认为“募资难度大幅增长”、“募资难度小幅增长”及“募资难度基本不变”均占17%;另外还有19%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做判断。总体来看,相对去年,GP对未来基金募资氛围的预期有所回暖,认为募资难度有所减小的比例大幅增长。


    图2.3.2-1 2014年国内GP对未来基金募资难度之判断


    2.3.3 新基金募资所需时间


    对于未来新基金募资所需时间,53%受访GP预计基金募资完成需要3-6个月时间,19%受访者预计募资时间为6-9个月,13%受访者预计募资时间为9-12个月,预计其新基金募资时间在1年以上的GP占比13%。相比之下,预计募资时间少于3个月的GP占比仅有2%。可以看出,GP对未来新基金募资所需时间均有较谨慎的预期,三个月以上的募资时间为多数GP所接受。


    图2.3.3-1 国内GP未来一年新基金募资所需时间


    2.3.4 新募资基金币种


    对于未来新募集基金币种,有近六成GP未来计划募资人民币基金,其次是拟同时募集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的GP,占比达到26%;仅募集美元基金的GP占比为11%,另外有4%受访者“将根据未来形势再做判断”。可以预测,未来募资市场人民币基金仍将是主流,而双币基金策略也为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所采用。


    图2.3.4-1 2014年国内GP新募资基金币种


    2.3.5 新募资基金类型


    根据调研结果,未来创业投资(Venture)基金和成长型(Growth)基金仍将是市场主流,在本次调研中,64%受访者将创投基金作为其未来倾向的基金类型之一,45%受访者倾向于将成长型基金纳入其未来选择。随着并购基金日渐活跃,未来拟募资并购基金的GP占比达到42%,相比上届调研大幅增长。此外,部分GP也选择募资房地产基金、夹层基金或复合型基金,甚至少数GP计划募资母基金(FOFs)和基建基金,这也显示出目前GP基金策略的多元化。


    图2.3.5-1 2014年国内GP新募资基金类型


    2.3.6 新募资基金目标规模


    对于未来一年基金募集规模,GP策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1-5亿美元(6.6-33亿人民币)规模基金依然是GP募资基金的主流,47%受访者未来募资基金规模将在这一范围内,但该比例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而拟募资基金规模在1亿美元(6.6亿人民币)以下的GP比例有所增长,达到40%。此外,拟募资超过5亿美元大基金的GP相对较少,占比仅有13%。


    图2.3.6-1 2014年国内VC/PE基金募集目标规模


    2.3.7新募资基金业绩分成比例


    对于未来新募资基金的业绩分成比例(Carried Interest),本届调研结论与上一届调研基本一致,多数受访者仍倾向于业绩分成比例为20%,持该观点的GP占比达到63%;另有12%受访者倾向于业绩分成比例“基于业绩表现浮动”,该比例也与2013年调研基本持平。总体来看,GP对于业绩分成比例的观点比较稳定,并未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图2.3.7-1 2014年国内GP倾向的基金业绩分成比例


    2.3.8 新募资基金管理费率


    对于未来新募资基金的管理费率的态度,本次调研结果与上届调研相比出现一定差异:超过一半(51%)受访者倾向的管理费率是1.5%-2%,而在上届调研中,选择管理费率是1.5%-2%的GP占比仅为35%。其次是40%受访者倾向管理费率为2%-2.5%,另外倾向于采取浮动费率的GP占比较小,仅有7%。


    图2.3.8-1 2014年国内GP倾向的基金管理费率


    2.3.9 新募资基金投资周期


    对于未来新募资基金的投资周期,本次调研结果与上届调研相比基本一致:拟募资基金周期在5-7年的GP占比达到61%,其次选择基金周期在7年以上的GP占比达到31%,整体来看,拟募资基金运作周期在5年以上的投资者占比超过90%。GP 拟募资基金周期的延长,进一步验证了中国VC/PE投资向中早期投资转移的趋势,随着Pre-IPO投资机会的减少,VC/PE投资逐步回归价值投资本质。


    与此相对应,投中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LP市场调研》显示,LP对于基金投资也同样更具“耐心”,愿意投资基金周期在5年以上的LP占比也达到60%以上,显示出目前GP与LP市场预期及投资策略的一致性。


    图2.3.9-1 2014年国内GP倾向的基金投资周期


    2.3.10 LP的违约现象


    对于LP违约现象,本次调研中多数GP仍相对乐观。其中,47%受访对象认为“违约现象会持续存在,但均属于偶然现象”,27%受访者认为LP违约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影响市场整体运行”,仅有4%受访者认为“违约现象将会大量出现”,另有22%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做判断。


    图2.3.10-1 2014年国内GP对未来基金LP违约情况之判断


    2.3.11 新募资人民币基金的LP选择


    2013年,受市场低迷及政策收紧影响,个人投资者大量退场,政府引导基金取代个人投资者成为2014年人民币基金GP最为倾向的LP类型。根据调研结果,77%受访GP将政府引导基金作为LP之一,占比最高;其次是FOFs和个人投资者,关注度均为达到63%。此外,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保险公司也较受关注,均有超过50%的受访者将其作为可选LP。


    伴随着经济回升预期增强以及投资退出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基金募集氛围逐步回暖,预计2014年保险资金、引导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望加大股权投资市场投入的力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机构投资者大幅放开投资规模,其合作伙伴仍仅限于少数已产生合作或在洽谈过程中的优质投资机构,大多数中小型投资机构难以获得保险资金的青睐,只能在引导基金等领域尝试开展合作。


    图2.3.11-1 2014年国内人民币基金GP倾向的LP类型


    2.3.12 LP在人民币基金管理中扮演角色


    对于LP在人民币基金中的角色,过半数受访者(51%)都愿意接受LP适当比例跟投(Co-Investment),仅有15% GP不希望LP进行跟投,显示出GP更愿意与LP共担风险。在基金管理事务方面,同样有51%受访者“可以接受重要LP加入基金决策委员会”,23%受访者“不希望重要LP加入基金决策委员会”,可接受LP参与管理的GP相比去年有所增长,可以看出,面临基金困境,部分GP愿意让渡部分管理权以获取LP支持。由此结果也可以看出,中国VC/PE市场离发展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长远来看,管理事务的独立性应是成熟的GP所坚守的,不应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图2.3.12-1 2014年国内人民币基金GP对LP扮演角色之观点


    2.3.13 人民币基金募资渠道


    对于新人民币基金的募集,自行募集依然是GP首选,94%受访者将其作为可选募资渠道,这一比例相比去年有所增长,显示出GP对自有渠道的依赖有所加强。外部渠道来看,第三方理财机构和私人银行依旧是重要的募资渠道,均有57%受访者选择了此渠道。


    图2.3.13-1 2014年国内GP募资人民币基金选择渠道


    2.4 市场竞争


    2.4.1 2014年中国PE市场竞争状况


    对于未来市场竞争状况,经过2012-2013年市场“寒冬”洗礼后,有48%受访者认为“市场洗牌正在加速,将有大量基金退出市场”,持此观点的GP占比最高。19%受访者认为“基金数量变化不大,但退出回报下滑加剧市场竞争”,17%受访者认为“部分基金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有所缓解”,仅有8%受访者认为“将有更多基金加入PE市场,市场竞争将加剧”。总体来看,投资者认为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状态下,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将有所减少,在回报水平的下降的形势下,GP仍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图2.4.1-1 2014年国内GP对未来市场竞争情况之判断


    2.4.2 投资机构核心优势


    对于未来核心竞争优势的建立,本届调研结果与去年相比相同,超过60%的投资者将机构品牌及团队视为首要因素,其次是“增值服务或投后管理能力”,将其作为首要因素的GP占比15%。投资业绩及资本运作能力,也被视作构建GP核心优势的主要因素,但其重要性则相对靠后。


    图2.4.2-1 2014年国内GP构建核心优势之要素


    2.4.3 GP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调整


    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的调整,42%受访者计划维持现有投资关系团队规模不变,23%受访者则计划扩充现有团队规模;对于具体运作模式,35%受访者将保持现有管理模式,19%受访者将转变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另有21%受访GP拟“通过自建财富管理中心,为LP提供多样化服务”,这一趋势在2013年已经有所体现。


    图2.4.3-1 2014年国内GP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调整


    2.4.4 GP投后管理策略调整


    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加强,投后管理为更多投资机构所重视。本届调研中48%受访者计划“扩充现有投后管理团队”,30%拟维持现有团队规模不变;在此基础上,54%受访机构表示将投入更多人力与时间帮助企业成长。对于投后管理模式,21%受访者计划转变现有投后管理方式,9%受访者将保持现有投后管理方式。


    图2.4.4-1 2014年国内GP投后管理策略调整


    2.5基金管理团队


    2.5.1 基金管理团队扩充

    对于基金管理团队,计划扩充团队规模和正在招聘新成员的机构占比分别为43%和22%,而在上届调研中相应比例分别为24%和11%。可见,随着市场的回暖,有计划扩张团队规模的机构大幅增加。此外,有18%受访者明确表示不考虑扩充团队规模,还有部分机构保留观点,17%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再作判断。


    图2.5.1-1 2014年国内GP对于扩充投资团队规模之观点


    2.5.2 基金管理团队扩充规模


    对于有扩充团队计划的投资机构而言,其扩充幅度也相对较小,86%受访者团队扩充规模在10人以下;12%受访者团队扩充规模在10-20人,仅有2%受访机构的拟新增成员在20人以上。


    图2.5.2-1 2014年国内GP对于扩充投资团队规模之观点


    2.5.3 基金管理团队招聘职位


    在团队扩充的职位分布方面,一线投资人员仍是机构招聘的主要目标,78%受访GP计划招聘高级投资经理或投资经理;其次是分析师/研究员,35%受访机构拟招聘此职位;投后管理人员位居第三,33%受访机构拟招聘此职位,显示出GP正在加强其投后管理工作。此外,受访GP对于审计、法律等职位的需求也较为普遍,对VP以上级别高管人员的需求则相对较少。


    图2.5.3-1 2014年国内GP管理团队招聘职位分布


    2.5.4 选择基金管理团队新成员的判断标准


    对于选拔基金管理团队新成员的判断标准,本次调研中GP更为看重新成员的特定行业从业经历,27%受访者将其作为招募新成员的首要因素,这一需求主要基于投资机构对细分行业以及早期投资机会的看重。25%受访者将“项目资源”作为选择新成员的首要评价因素,此外,也有少数机构更看重项目操作与企业管理能力、学历背景、专业机构从业经历等因素。当然,上述要求与招聘的具体职位有关,不同职位的要求各有不同,比如对于一线投资人员,项目资源较为重要,而对投后管理人员,其项目操作与管理能力则更重要。


    图2.5.4-1 2014年国内GP选拔管理团队新成员标准排序


    2.6政策监管


    2.6.1 中国PE行业相关政策评价


    2013年6月,中央编办印发《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通知》明确,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实行适度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发改委负责组织拟订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的标准和规范;两部门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此次职能划分,证监会对VC/PE的管辖权得以明确,但在相关政策规范领域仍需多方共商制定。


    对于过去一年间中国VC/PE行业政策环境的改变,多数投资者对新增相关政策持肯定态度,70%受访者认为政策走向有利于促进PE行业规范运行;但同时也有21%受访GP认为政策干预过多,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仅有极少数GP认为当前政策监管力度不足。


    图2.6.1-1国内GP对过去一年中国PE行业政策之评价


    2.6.2 VC/PE行业政策仍待改进环节


    对于未来中国VC/PE行业政策走向,66%受访者希望在“券商PE业务相关规定”方面的政策能有所改进;其次,60%受访者希望“商业银行PE业务相关规定”有关政策能有所突破;对“险资投资PE相关规定”、“新三板市场建设”相关政策的关注也较为靠前。此外,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地方引导基金投资政策、外资基金项目审批与结汇、基金行政监管等方面相关政策也存在改进空间。


    图2.6.2-1 2014年中国VC/PE行业政策仍需改进环节


    3. 2014年中国GP市场调研总结


    调研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VC/PE投资市盈率进一步理性回归,未来或将维持稳定。基于以上判断,经历了2013年投资的小幅回暖之后,进入2014年中国VC/PE机构有望继续加快投资节奏。超过半数受访GP表示未来一年“预计增加投资企业的数量”。可以看出,随着投资估值的理性回归,VC/PE投资者迎来较好的投资时机,因此也开始主动加快投资节奏。


    2013年VC/PE投资回报水平继续下滑,但这一态势仍处于投资者预期之内,因此多数机构能理性应对。对未来投资回报水平,56%受访GP“预计退出回报水平超过去年”,13%受访者“预计退出回报水平与去年无明显差异”,而另有21%受访者认为需根据未来形势再做判断。总体来说,随着A股IPO的重启及并购市场的火热,投资者对未来退出回报的预期较为乐观。


    对于未来基金募集,59%受访投资者计划募资新基金,21%目前已有新基金在募资过程中,而于最近一年完成新基金募集的GP占比相对较少,仅有7%。可以看出,投资机构对于未来的募资计划相对激进。此外,相对去年,GP对未来基金募资氛围的预期有所回暖,认为募资难度将有所减小。


    对于基金管理团队,随着市场的回暖,有计划扩张团队规模的机构大幅增加。在团队扩充的职位分布方面,一线投资人员仍是机构招聘的主要目标,其次是分析师/研究员、投后管理人员。此外,受访GP对于审计、法律等职位的需求也较为普遍,对VP以上级别高管人员的需求则相对较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E分化加速,迎来黄金十年新起点
绕晕你的VC、PE、GP、LP都是啥
什么是GP、LP、PE、VC、FOF?
LP、GP、VC、PE名词解析
75%的投资者正在投资PE二级市场 LP正在减少GP关系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知识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