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婚可以,同房不行 ”1925年,苏雪林被迫嫁人,任凭丈夫百般
userphoto

2023.02.06 北京

关注
任凭丈夫百般宠爱,她也不过夫妻生活,可102岁时却后悔莫及。
 
1897年,浙江瑞安县丞衙门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张宝龄与苏雪林娃娃亲订婚仪式隆重举行。这天正值苏雪林出生百日,门当户对,豪门联姻,张家与苏家结为秦晋之好。
 
可新娘子苏雪林却非常反感这门亲事,因为她从小就对知识孜孜以求。
 
可因为她是女儿身,父母毫不理会苏雪林的愿望。按照当时的封建习俗,“女子无才便是德”,父母只希望苏雪林遵循妇道、学做女红,为将来相夫教子早做准备。 
 
殊不知,苏雪林虽然她没有机会像哥哥们一样上学,但她把哥哥们的课文看了个遍,小小年纪就会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并熟读唐诗、宋词、元曲。
 
后来,在她16岁那年,在曾旅居日本的叔叔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苏雪林正式入学。
 
苏雪林高兴极了,她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令她无限向往而又长吁短叹。
 
可同时,她在就读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大学期间,在胡适、李大钊等人的新文化思想影响下,对封建世俗越发抵触。
 
为了逃避这种现象,1921年,苏雪林一开始瞒着家里,只身一人前往法国留学。
 
在这里,西方的人性自由,让苏雪林如沐春风,浪漫蒂克更令她心驰神往,她开始痛恨她的家世和被父母包办的婚姻。
 
彼时,她的“准丈夫”张宝龄,也是一名好学青年,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家境殷实、一表人才的张宝龄,被很多妙龄女郎追求,但张宝龄心里,只有父母为他指定的“准新娘”苏雪林。
 
两年后,因父亲病故,苏雪林被迫提前结束学业回国。可此时,母亲却想让她早点结婚。
 
“我反对包办婚姻。”面对母亲的苦苦哀求,苏雪林公然宣称道。直到母亲以死相逼,不得已苏雪林才答应了这门婚事。
 
婚后,儒雅斯文、帅气多金的张宝龄忠于婚约,对苏雪林宠爱有加,但苏雪林却固执地认为她的人生伴侣,应是她自主选择而非父母包办。
 
“我只是按婚约答应与你结婚,但并没答应与你同床。”面对张宝龄的各种献殷勤,苏雪林始终冷若冰霜、无动于衷。
 
然而张宝龄不放弃,心想自己的太太喜欢浪漫,为此,他参考西方设计理念,重金打造了一座船型“爱巢”,只为博美人欢心。谁知,苏雪林根本不领情,不愿与他同住“爱巢”。
 
为挽救他们“名不副实”的婚姻,张宝龄不遗余力、尝试了各种办法,但都未能改变苏雪林恨嫁包办婚姻的决心。无奈,张宝龄只好为爱放手,自己选择孤独终老。
 
而苏雪林在没有婚姻的羁绊之后,潜心创作,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文学成就推向了巅峰。《中国文学史》等作品蜚声海内外,被誉“冰雪聪明”,与文坛大家冰心齐名。
 
1961年,张宝龄因病去世。苏雪林惊闻噩耗后,伤心欲绝,发表悼文“我不是个合格的女人,我对不起他”,以寄托内心的哀思。
 
之后,孑然一身的她移居台湾,归隐田园。
 
然而102岁那年,苏雪林临终前幡然悔悟:如果岁月可回头,我宁可不要包办婚姻,只希望和张宝龄重新爱过。
 
至此,民国才女苏雪林和她悔之憾之的爱情故事落下了帷幕。
 
苏雪林和张宝龄的命运令人唏嘘扼腕。虽然,他们都是极其优秀的个体,但却未能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
 
婚姻需要智慧,更需要包容。遵从内心,放弃固执,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对此,你怎么看?
 
作者:麦子
编辑:青青
 
参考资料: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 《苏雪林自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婚36年拒绝同房,丈夫患病需要照顾,她冷笑:我是新女性,不能伺候你
苏雪林:与丈夫36年婚姻在一起4年!后半生为何与鲁迅结下半生缘
苏雪林:与丈夫各择一城,各自终老,一辈子未离婚,晚年才感内疚
才女的丈夫要求她做青菜豆腐汤,她却不会,最后分居,孤独终老
她与丈夫结婚24年不圆房,丈夫过世后守寡38年,102岁才说出实情
才女苏雪林结婚36年,不与丈夫同寝,一生无儿女,102岁道出实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