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粟裕将军,晚年时回想起淮海战役,感慨地说:毛主席那一封电报,抵得
userphoto

2023.11.07 北京

关注
粟裕将军,晚年时回想起淮海战役,感慨地说:毛主席那一封电报,抵得上四五十万大军。



粟裕没有经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没有太多的军事理论,但是他在战场上的指挥一向可以镇定自若,其中淮海战役就是他的杰作。



大家也知道,淮海战役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准备打那么大。



刚开始我军设想的就是从江苏淮安、淮阴两地到江苏连云港一带的小范围内打一场“小淮海战役”



但最终是战场的变化,和毛主席的一封电报,彻底的将“小淮海”调整到了“大淮海”。



当时的具体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粟裕正指挥自己的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黄百韬的精锐部队作战,并最终将其合围于碾庄。



蒋介石得到消息之后,为了救自己的爱将黄百韬,所以就召集了共7个兵团的80万战力,将其部署与江苏、安徽一带,似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原本与黄百韬对战的粟裕,不得不在和黄百韬战斗的时候,抽调兵力应对前来增援的国名党军——李弥等人的部队。



粟裕一支部队面对几方人马,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极有可能稍不注意战局就会发生逆转。



此时,粟裕又得到消息,蒋介石召集的7个增援兵团中的第12兵团——黄维兵团要来了。



所以粟裕果断致电,将所有的情况都告诉毛主席。



在一战定乾坤的大决战中,很多的战术和战法也会变得作用有限。而我们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离不开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消息,随后给刘邓的中原野战军致电:昼夜兼程,阻击黄维兵团。



这一封电报解了粟裕可能被围之危,也正是毛主席的这一封电报,为我们后来的胜利埋也下了伏笔。



其实当时的中原野战军在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后,就已经元气大伤了,而且也没有什么过硬的武器,但他们要面对的敌人,黄维兵团却是武器精良。



关键时刻,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人向毛主席提出建议,



二人认为面对国民党援军陆续赶来和蒋介石的王牌兵团第12兵团加入战场,接下来我军的重心应该是先消灭黄维兵团。



因为那个时候的黄维兵团在战场上,进可速战,退可速遁,就有强大的活力,军队又不受到限制,不仅是对我军的一大威胁,会给我军造成很大的伤亡。



而且若让他离开,那想要再找时机消灭黄维兵团就难了。



所以刘伯承和邓小平建议抽调人手,把淮海战役的规模扩大化,最好直接将黄维兵团消灭。



毛泽东认真的对局势做了分析,最终下达了调整战略重心的命令。



所以毛主席立刻给粟裕发去电报,要求粟裕在解决碾庄的黄百韬兵团后,直接投入到新的战斗,配合中原野战军的行动,争取将黄维兵团剿灭。



不得不说,这步险棋,我们胜了,毛主席一封电报,我们以60万解放军对80万国民党军,取得了胜利。



这都有赖于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所以粟裕在晚年的时候,才会有:毛主席一封电报抵得上四五十万大军的感叹。

是的,毛主席在淮海战役中的战略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向我们展示了他伟大的军事思想和远见卓识。

毛主席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战场形势,下发正确的指示,与广大指战员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他不可替代的领袖魅力和英明决策的体现。毛主席的指示让我军顺利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歼灭,从而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粟裕将军的成功也离不开他自身的才华和勇气。他在战场上善于运用兵力,紧密配合,有条不紊地制定并执行战术。他的对敌作战勇猛果敢,对部队管理严格,赢得了战士们的信任和尊重。

综合来看,粟裕将军和毛主席的高超指挥,共同构成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之基。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精神风范,也值得我们在今天继承和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有总前委和书记,为何连常委都不是的粟裕却被认为第一功
淮海战役四:齐辰电横空出世,且看“战神”粟裕如何胜战
淮海战役,毛主席数次“微操”,让陷入困境的粟裕犹如拨云见日
谁才是淮海战役真正指挥者?粟裕明确对人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总前委与粟裕意见不一致,主席电令华野配合
淮海战役前,毛主席改了电报里4个字,粟裕事后赞叹:真是神来之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