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人夏天穿什么?其实一点也不保守,穿着比现在的人还要开放

面对炎炎夏日,抬头望去都是一片热腾腾的,就连空气也似乎被热得扭曲了。即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如今,我们也不得不饱受酷暑的折磨,片刻离不得空调。

对此人们就不得不惋惜古人,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现代的高科技,面对炎炎夏日他们又怎么得了?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古代封建礼教特别严格,男女都不得裸露身体,也就是说,他们连最基础的脱衣散热都做不到。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束缚之下,古人难道真的会出现,穿着几层衣服面对炎炎夏日的尴尬局面吗?回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原来古人穿衣也从来不保守,有的衣服比我们还凉快。

在传统印象中封建礼教十分可怕,几乎遏制了人的大多数天性。例如,有女子落水,一位秀才伸手拉她,在救人的过程中发生了肢体接触,结果这名女子被逼得自杀,这可是在明代的真实记载。

到现在犹记得,在郑和下西洋中,永乐大帝的文官纷纷喊着,饿死是小失节是大,饿死几万百姓,成全一位县令的名节,这是值得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难想象古人会像现代人一样袒胸露乳,所以当炎炎夏日到来时,这些古人多数有可能穿着秋冬季节的衣服,面对着36度以上的高温。

那么问题来了,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事实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古代人也有开放的一面。

关于伦理道德和衣服的概念,其实古人也并不是一味的死板,他们也有变通的时候。道理很简单,因为孔老夫子就曾经强调过,礼不下庶人,其实就是说所有衣服和伦理的讲究,大多数都是针对贵族和统治者,只有这些人才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打扮。

所以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这些贵族们可不会愚蠢地穿着几层厚厚的衣服,面对那可怕的炎热。如果连贵族都不这么干,那么底层的民众自然也会山人自有妙计。

一般而言,关于夏天服装的变化,最早应该是从贵族方面开始改革推广的。

例如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古代人一般都穿开裆裤,但开裆裤也无法阻挡炎炎夏日,于是,那些贵族们就开始在开裆裤上下文章。第一个做出大胆改革的人是汉灵帝,此人也觉得衣服过于繁杂不方便,于是他在与嫔妃亲近的时候将开裆裤设置成了胫衣。

这个特殊的服装在当时可谓十分大胆,基本上就是将裤子的上半部分变成了条状,通透性达到了极致。所以这种服装在大夏天的时候,很快就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宝物。

当贵族们开始流行这种服装的时候,底层的老百姓也开始学习,毕竟有上行下效的中国传统。

当然,这种服装虽然得到了贵族的认同,但由于服装改革引起了一些社会事件,犹如早些年开始流行内衣外穿的风潮一般,这种服装遭到了道学家的猛烈抨击。

但话又说回来,道德不能当饭吃,面对炎炎夏日,人们还是各自做出选择,怎么凉快怎么来。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古人,并不完全被道德伦理所束缚,他们也敢于在大夏天类似现代人一样进行裸露,只是女性可能不方便一些。

客观的说,从汉灵帝时期的大胆尝试并没有停止,人们对于服装的删改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唐朝。相信大家也看过关于唐朝的电视剧,那里面的男人经常穿着宽敞的衣服,有的还喜欢穿着单薄的衣服起舞弄清影。

至于那些宫廷的贵妇们,那就更加夸张,这些女人们将自己的布料裁剪到了极致,以至于出现了酥胸半露的唐朝印象。

所以唐代的男男女女,面对炎炎夏日其实丝毫不恐慌,男的怎么宽敞怎么来,女人们也可以穿着很大胆的衣服,享受着凉爽的夏日,即使是道学家也不能阻止。

当然,中华还是讲究礼仪道德,所以不管人们怎么裁剪衣服,还是要讲究得体,并不会像现代人一样袒胸露乳。因此到唐朝时,女子和男子的暴露就已经达到了极致,但是炎炎夏日的温度一天比一天高,古人不得已,那么古人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古人开始从衣服的材质上下手。

关于古代的服装,其实从汉代开始我们就已经有了很高的制造技术,目前最为著名的就是汉代素纱单衣,这件衣服代表了我国古代衣服技术的高潮。记得有人感慨,用十几件素纱单衣盖着一张报纸,人们依旧能够看到衣服下的字。

所以,古人在炎炎,夏日开始改革服装材质,尽可能的采用通透性极好的服装。如果仅仅只是从贵族圈子来看,古人穿着三件衣服,可能比我们穿一件短袖还要凉快,凭借这手技术古人完全不需担心炎炎夏日的闷热。

而且,即使是古代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根据历史记载,有不少普通老百姓都是用葛布做衣服,这种衣服可能没有现代这么舒适,但的确在避暑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也有学者在史料中发现,古代人还想出了另一条妙计,他们用竹子编织成了一个竹衣,然后将竹衣穿在衣服内。虽然可能未必很舒服,但这样可以隔绝衣服,减少出汗,还能带来一丝丝的竹风,也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服装。

也有史书记载,到了明朝时期,古人的服装避暑又迎来了新高潮。明朝的衣服外衫不仅非常通透,而且里衫也是拥有较好的透气效果。又因为明代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即使是烈烈夏日之下,明朝的公子哥们,他们已经要远比古人好得多。

不过话说回来,明代时期流行红色的外衫,又因为衣服通透性比较好,所以,如果男子的身材不是特别好,几乎可以通过衣服一眼看出。假若回到祝英台的时代,如果她的里衣不好好准备一下,那可能要面临走光的麻烦。

因此,结合以上的记载来看,古代人其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保守,虽然伦理道德喊得震天响,但是面对夏日都是各家有各家的办法。人们不仅会想尽办法,让更多的肌肤裸露在外,同时也会想尽办法让衣服变得更加透气。

不过古人还是受道德伦理的约束,虽然露一些,但不会失去体统,虽然可能通透,但自始至终都讲究礼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叉裙 、开裆裤?古人这穿衣也太自由了!
古代人夏天穿开裆裤?古人并不古板,穿着比现代人还大胆
古人穿的衣服都拖到地上了,不怕把衣服弄脏吗?看完脸都绿了!
古人很保守?别被电视剧骗了,看看他们夏天的穿着,比我们还大胆
一点资讯【文化:想不到汉代人穿开裆裤竟为做这事】
和800W的学区房相比,古人或许更想要一条温暖的秋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