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说山水画之“气韵”是没法学的,是与生俱来的,真是这样吗

导言:接触过山水画的朋友一定是知道什么是“气韵生动”的,但其作品要达到“气韵生动”,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人对绘画作品之“气韵生动”的论述,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气韵”不可学,生来自知;也有人认为是可以学习达到,只要多读书,多行路即可。不管怎样,当你的山水画水平达到一定的境界时,一定会对“气韵生动”深有感触。那就是, “气韵生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涵养达到的。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简单讨论,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多多批评指正!

关键词:山水画;用笔;气韵生动;养气;

如想了解更多的书画笔墨知识和用笔技巧,点击加关注,下期更精彩!

元 倪瓒《容膝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一、什么叫“气韵生动”?

何为“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的说法,源于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理论中的第一法,被后世尊为绘画最高审美法则和审美标准。自谢赫提出“六法”以来,已成为历代画家创作追求的至高境界。

二、如何才能使用自己的绘画作品达到“气韵生动”?历代画论家各持两种观点。

北宋郭若虚对“气韵生动”推崇备至,他在《图画见闻志》中说道:“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郭若虚认为“气韵”这东西,太难以达到了,它飘忽不定,琢磨不透,变幻莫测,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到了明末,董其昌提出了“气韵”也是可以学到的。他在《画禅室随笔》这样论述的:“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矣。”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诚如郭若虚所言,有很多人,穷极一生,积累的多年的笔墨经验,但就是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而持有气韵可学的画论家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的,正如董其昌说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也是可以达到的。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则从笔墨这个本根出发,认为气韵生动不能脱离笔墨而凭空存在,是由笔墨所呈现的。因此黄宾虹认为,若果笔墨修炼达到一定境界,山水画何愁不能气韵生动?难就难在,许多人的笔墨功夫根本达不到一定水准,当然也就跟气韵生动沾不上边了。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专栏
中国传统山水画心路探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秋笔墨 万里云山——北海探析中国山水画的四重境界
淝陵草堂 || 浅说山水画的欣赏
大写意山水画更带劲,苍茫老辣,层层叠叠,气韵生动,笔墨浓厚
「徐桂玲」中国山水画家第一人!气韵生动,清新明快!
画家王世盛与他的山水画作品。
山水画笔力软弱的根本原因找到了,不知“骨法用笔”为何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