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素描”对国画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素描在近现代以来对中国画影响很大,其弊病也是近几十年来艺术家及艺术批评家们集体反思和探究才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种美术表达方式,素描跟速写、勾勒、白描、泼墨、工笔等都是姊妹弟兄,哪一个对中国画影响好,哪一个对中国画影响坏不是一个专家学者说了算,这个是历史的长河说了算。只要你纵观整个中国美术史,你就会发现,中国文化有极强的包融性。中国美术也是如此,包容并且包融,凡是散发了灿烂的艺术魅力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都是兼容并包的时代。


汉末魏晋时期,佛像为内容的宗教艺术盛行,石窟佛像雕刻、洞穴佛教壁画都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的产物!云岗石窟震撼不震撼?敦煌莫高窟壁画震撼不震撼?龙门石窟精美不精美?你看过就情不自禁给跪了!在兼容并蓄的风气下,才出现了“曹衣出水”这样的大家,才出现了张僧繇、顾恺之、陆探微这样的大家!


唐代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了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代的绘画一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五胡乱华其实就是五兄弟窝里斗,鲜卑族敞开胸怀与汉族融合,正是民族大融合才有了文化的大融合艺术的大融合,否则文化艺术之花单调乏味,自己都会凋谢。唐代人物画大发展,线条勾勒,以吴道子为最,《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衣带飘飘像有风吹来,故有“吴带当风”的美誉!借鉴佛教绘画的艺术经验是必然的,闫立本、张萱、周昉等虽然各具特色,但脱不开向佛教艺术的借鉴。唐卡的艳丽多姿也是少不了民族元素的融合。


因此要从长远来看,这个素描对中国画有无利弊得失的问题不言而喻,肯定是有好处的,只不过从目前来看,近现代以来吸收化用而成功的大家确实不多。导致大家都怀疑是不是素描把中国画带跑偏了。其实是画家学养不足文化浅薄惹的祸,与素描本身无关。


虽然素描是西人油画创作的基础,但中国画也未尝不可吸收其妙处,只是创造性使用实在需要天赋与卓识,需要多学习有了文化才能走进去,走出来,来去自由。你一味地练习技术拼凑艺术,中不中西不西就会很痛苦。就像《绿皮书》里面的黑人音乐家,没有白人白,没有黑人黑,谁都不接纳认同你,剩下的只有孤独和痛苦了!


你看看日本的浮世绘,他就作为一种艺术的风格很成功,十九世纪以来影响到了很多国家的艺术家,包括凡高、莫奈、毕加索。但你再深入地了解一番又会感觉似曾相识,为什么呢?吸收借鉴我们中国的艺术呗,敦煌壁画肯定是吸收了的,借鉴了我国宋代的水图画法。你看人家不也成功化用了吗?所以说素描也是有好处的,看你会不会化用,消化了精气神就出来了,消化不良就放一屁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华夏文明与佛教文化的一次完美融合
已有丹青约 ---蒋采苹先生自述
老素描的艺术高度
华裳|王岚
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观音宝相集萃供养大众
牛首山《佛教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壁画诞生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