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人理财应避免走入误区

朋友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她最近在一位银行理财师的建议下购买了理财产品,现在每月要往里存几百元钱,60岁以后每月就可以拿多少多少的钱,并且现在还可以做定投,理财师建议她定投可以选择投资股票,并保证她每年有多少多少的收益。

听罢,我问她十年以后的收益真的有这么高吗?你计算过没有?是不是定投的股票一定能收益这么多?她说理财师帮助计算的,同时理财师还解释如果朋友现在20多岁,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60岁时就可以收益达亿元以上。

我问朋友怎么知道有这款理财产品的?为什么这么相信理财师的建议?朋友说明是去银行存款,坐在银行大堂的理财师建议她不要储蓄,购买这款理财产品怎么怎么好,于是朋友就决定改储蓄为买理财产品。

记得几年前,另一位朋友也来电话,说去银行存钱时被坐在银行的理财师建议购买理财产品,当时朋友手上的股票被套得掉入了地下室,亏得太厉害,心急之下被理财师灌输得头晕忽忽的,于是,就将准备储蓄的钱全部购买了理财师为其推荐的一款理财产品,为期一年。一年后,我问朋友买的理财产品收益如何?是否已将钱取出?她郁闷地说,别提了,去年买的理财产品现在拿不出来。

“我以为一年期呢。谁知当时买的是保险类的理财产品,且这保险是三年期,现在拿出来属于提前退保,划不来的,只好再'被’它们'理三年财,保三年险’”。朋友如此解释。

“你当时不知道买的这款理财产品是保险类的吗?”我也没想到朋友买理财产品怎么变成了买三年的保险?

“不知道,去银行存款时大堂的理财师建议我买这理财产品,说收益高,现在储蓄划不来,就买了,心想银行的理财师是专业人士,还会有错吗?我怎么会想到是保险呢?!”朋友坚信银行理财师的建议是真理,现在却是感觉不再良好了。

“去银行问,可银行的人说他们不是银行的理财师,是保险公司的人员,他们与银行合作,在这儿卖他们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现在这些卖理财产品的人已经都不坐在银行,撤回去了。”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很多人有了理财的愿望和需求,但如何打理个人资产?由于一些人缺乏基本的理财常识和金融知识,走入了不同的误区。

    误区一:急功近利

      眼下不少商业银行都开设了理财工作室,由资深专家为客户度身制理财计划。可几乎每位客户上门来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的钱能增值多少”或者“你们可以给我多高的收益率?

      这显然有些太急功近利了。其实,理财并不等于投资。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宽泛。

      一般来说,理财包括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种。在国外,专业的理财师会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情况,在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设计理财方案并帮助客户来实施。而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自行安排个人资产,也有一些人请求理财师给予理财规划。虽然目前我国可供选择的理财渠道主要是储蓄、债券、股票、保险、不动产等等,但品种的选择、比例的分配、风险的控制是制订理财计划的关键。所以,人们要想理好财,还是要学习一些理财知识,了解金融,才能更好地运用金融知识为自己财富的积累服务。

      误区二:存钱就是真谛

      虽然投资股市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债市、汇市的投资队伍也日渐庞大,可仍有众多的人固守着一的理财方式:存钱。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认为“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理财真谛。

      不可否认,在诸多投资理财方式中,储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稳定的一种。但人们已经体会到,央行的连续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已使利率处于低水平,外汇存款利率更是降至“冰点”。小额账户管理费,跨行取款手续费等无形中也降低了存款收益。钱存银行越来越不划算,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存款实现个人资产增值几乎没有可能;一旦遇到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个人资产还会在无形中“缩水”。

      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只是存折上的数字,它不具备股票的投资功能或者保险的保障功能。所以,建议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误区三:面面俱到

      买一点股票,买一点债券,外汇、黄金、保险,个人资产平均或不平均地分配在每一种投资渠道中。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

      面面俱到式的理财方式,确实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市场的动向,结果可能在哪儿都赚不到钱,甚至有资产减值的危险。

      对于掌握资产并不太多的普通百姓来说,优势兵力的相对集中,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收益。当然,如果所有的余钱都买了股票,或者把全部家当都用来房产投资,也会带来风险过于集中的隐患。

      所以,套用曾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的理论,“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坚持原创,感谢我们能够相遇。原创图文,欢迎关注、收藏和以分享链接的方式转发。谢绝未经授权转载、摘编、洗稿及其他方式变相引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负利率时代,如何避免自己的存款缩水?
国内已有2家银行破产 2018年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
如何辨别银行理财产品,掌握四点就够了
虎年抗通胀理财指南
【理财课堂】年薪8万的年轻人如何理财获得高收益|年轻人|理财|高收益
邮政银行推出业务,每年存三万元,连存三年,第四年可取11万,那么利率是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