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郭艺芳教授:重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
 

郭艺芳教授:重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

编者按:在今年长城会上(10.10-10.13),郭艺芳教授就“糖尿病患者一级预防:阿司匹林用还是不用?”做了报告,为此,丁香园特别邀请郭教授针对这一主题撰文成稿,供医生会员学习、交流。此外,丁香园在长城会上曾对郭教授进行专访,详情查看:治疗HDL、LDL、甘油三酯:终结靶点在哪里?

血栓栓塞事件是心血管病致死致残的主要机制之一。长期以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确凿证据表明,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脏性死亡与全因死亡率。因而,阿司匹林被视为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基石。然而近年来,关于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

2012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指出,现有证据显示对于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弊大于利,这实质上是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地位的否定。在随后更新的2013年欧洲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病指南则建议,心血管危险水平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无需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而心血管风险水平较高者应该考虑使用该药。这两部指南的更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作用的广泛讨论。然而,同期颁布的美国与我国相关指南却继续肯定了阿司匹林的临床地位。2012年更新的美国ACCP9指南认为,年龄≥50岁的无心血管病的人群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利大于弊;2013伴美国ADA糖尿病指南推荐≥50岁(男)或≥60岁(女)且伴其他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也建议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也作出相似建议。

深入分析欧洲两部指南,可发现其否定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地位所依据的是2009年发表的抗栓治疗协作组荟萃分析。该荟萃分析共纳入6项随机化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无明显心血管病人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否使患者获益。该研究结论认为,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净获益不显著。认真分析该荟萃分析,可见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所纳入人群整体心血管风险水平很低(10年风险仅5.1%)。现行国内外指南一般推荐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者应用阿司匹林,而该荟萃分析中受试者的心血管风险很低,显然难以显著获益。但由这一相对低危人群的研究结果否认其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价值显然不合理;2. 阿司匹林剂量不合理(50mg/d~500mg/d)。研究显示,每日服用75~150mg阿司匹林时的抗血小板效果最佳,剂量过低或过高均可影响其疗效。在该荟萃分析中,受试者用药剂量不合理,也是影响研究结论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可以认为,欧洲两部指南的建议有失偏颇。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不容否认,但适宜的对象与适宜的剂量是保证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的关键。新近,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认为,合并以下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无明显心血管疾病个体其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1. 男性≥50 岁或女性绝经期后;2. 高血压;3. 高胆固醇血症;4. 肥胖(体质指数≥28kg/m2);5. 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 岁、女<65 岁发病史);6. 糖尿病;7. 吸烟。另外,合并慢性缺血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也是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适应证。

在临床实践中,应遵循我国指南性文件的相关建议,合理应用阿司匹林,最大程度的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最新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发布:防病,是一辈子的事儿!
防心梗脑梗 吃阿司匹林对不对?
严晓伟: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管斑块,都要吃阿司匹林吗?
糖尿病患者,是否要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
百年神药 | 预防结直肠癌,阿司匹林又有新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