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风伴我行D5:雪白莺歌海

        D5: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尖峰镇——X782——G225——佛罗镇——X780——莺歌海镇——莺歌海盐场——黄流镇——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98公里,骑行时间6小时3分。

        今天上午继续在尖峰岭游玩,一大早起床,发现整个天池笼罩在雾气之中,犹如仙境一般,我们泡好昨天在山下买的方便面,在水边吃早餐,同样是方便面,在天池旁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简单吃完早餐,我们骑往10公里外的雨林谷,我有过很多骑行,但这10公里绝对会是非常难忘的,朝阳的晨曦均匀地散在茂密的树冠上,空气新鲜得好像我们钻进了一个大氧吧,雾气中的水分凝结在我们的头发和眉毛上,天空蓝得像水洗过,枝头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中国最美的森林此时只由我们三人独享。悠闲地游览完雨林谷,回到桃花园酒店已经中午时分,退房下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绝美的尖峰岭。

        下山的16公里实在太爽,3公里上坡,13公里下坡,一路狂飙,瞬间就来到尖峰镇,在尖峰镇午餐后,前往莺歌海镇,莺歌海的海不出名,莺歌海的盐出名,这里是南中国最大的盐场,5、6月份收盐旺季,这里是一片雪白的,在莺歌海了解如何制盐、收盐,与盐工聊天大半个小时后继续出发。经过黄流镇到达利国镇后住下,在骑行路程上度过了有意义的一个跨年夜。

 骑行与其他的旅行方式不同,可以看到最原真的景色,体会最淳朴的民情,了解最真实的社会,我的骑行不以赶路为目的,有计划但不囿于计划,遇到有意思感兴趣的事情,会停下来多做些了解

 2014年最后一天,尖峰岭天池的清晨是笼罩在雾气之中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经常会这样,但这种仙境般的感觉让我十分留恋

 从天池骑行前往雨林谷的10公里也是令人难忘的旅程,我喜欢那片森林、那束阳光,还有那无比新鲜的空气

 骑行在氧吧中的感觉是不会觉得累的,从生理和心理上来说都是有依据的

 在小桥上,我们遇到了一片仙境,在这里,我再次觉得《中国国家地理》的评选极具权威性

 雾气正在散去,尖峰岭中国最美森林正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露出美丽的真颜

 幸运地我们独享了这片森林, 享受着人世间的美妙

 阳光明媚,天蓝如洗,负氧离子爆棚,青山绿水中骑行,这种感觉十分棒

 如同尖峰岭的另一景区鸣凤谷一样,雨林谷外面其实也是一家度假酒店,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景区有可能是酒店打造的

 度假酒店旁边有个中华鲟养殖基地,水池里都是一两米长的中华鲟

 今天天气不错,雨林谷依然没有其他游客,自始至终就我们三个

 进入雨林谷的栈道,雨林谷比鸣凤谷范围小,大概半个小时就能走完

 雨林谷其实就是一条沿着小河边的栈道,山清水秀

 相比鸣凤谷,有水是雨林谷最大的特色

 河边的石头上有一片片圆圆的凸起,据说是恐龙蛋化石

 还有环山的栈道,应该可以爬山,时间原因没有继续前行了

 石头上的遍布的地衣代表着雨林谷的空气质量非常好

 路边一棵被砍掉的树很有意思,看起来像一棵树被塞进另外一棵树里面,其实却是奇妙地生长在一起

 碧空如洗,树影婆娑,一汪碧水倒映着优美的身姿,雨林谷的精华在这里

 游完雨林谷原路返回,刚才梦幻般的仙境已经消失了,但依然是一片静悄悄的森林

 远处是山顶的部队驻地,偶尔到此地避暑休闲确实是不错的享受,常年累月住在山上可不是件好玩的事

 今天天气好,天池比昨天更加美丽了几分

 回到桃花园酒店,其实酒店里的景色也非常不错

 刚好中午时分,办理完退房手续后离开尖峰岭,感觉这地方还会再来

 在尖峰岭上的天池边骑行,从昨天到今天,还没有看见其他骑车的人

 天池静悄悄的,尖峰岭也静悄悄的,最喜欢这种感觉,不多的几位游客,坐在天池边发一天呆都不会有人打扰你

 也许是叫做天池的地方太多了,所以这块石头上刻着“南天池”,从纬度上来讲,位于海南南端尖峰岭上的天池,应该算得上中国最南的天池了

 其实天池是山间凹地,从山脚的尖峰镇上来,在这个路口左边继续上山是去部队驻地,右边3公里下坡则到达天池,所以我们从天池出发,先要爬坡3公里,然后开始13公里的大下坡

 半山腰有尖峰岭主峰观景台,今天可以清晰地看到主峰,据说爬上主峰可以看到南海之滨

 下山时买了几个据说是野生的香蕉吃,不管野不野生,实在是太生涩了

 下山时的槟榔林,在尖峰岭,小白的下坡速度创下了历史记录,瞬时速度达到60km/h

 山脚下的海军驻地,应该也是山顶部队的驻地所在

 又回到昨天中午吃饭的尖峰镇餐厅,非常喜欢这个开满三角梅、绿树成荫的小院子,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出发

 公路上的羊群大摇大摆

 乐东县莺歌海镇政府,这个名字很好听的小镇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因海南岛最大的盐场而著名

 由于不靠近主要交通干道,地处海南西南海角,小镇安静而整洁,人行道很有特色地被漆成了绿色

 莺歌海镇离莺歌海盐场几公里,本来计划住在莺歌海镇的,但考虑到时间还早,也不愿意走回头路,就继续前行了,其实住在莺歌海挺好的,安静整洁,不像后面的黄流镇、利国镇一样,太过嘈杂,看起来很乱

 莺歌海以盐场闻名,网上资料显示莺歌海盐场建于1958年,总面积3793公顷,其实路边大片的水池已经都是盐场的范围了

 先经过盐场化工厂,然后来到盐区,破旧的拦车杆后面居然还有门卫,看来车是不能随便进去的,但自行车和行人就无所谓了

 冬季不是产盐的旺季,产盐的旺季在5、6月份,整个莺歌海盐场堆满了盐山,一片雪白

 日本人占领海南时期,就发现了莺歌海优良的制盐条件,曾大规模勘探并编制了盐场开发计划,要建“东亚第一大盐场”。1957年莺歌海盐场开始筹建,1958年3月以部队转业和退伍的5600多人为主,当地民工为辅,近万人开始建设莺歌海盐场

 1962年,郭沫若访莺歌海,看到莺歌海万亩盐田的壮美景观十分激动,挥毫题诗:“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

 今天的莺歌海盐场早已过去了国营鼎盛时期,显得有些破败,人数也不多,红火的劳动场面可能很难再看到了

 这种池子就是结晶池,海水经过好几道兜转之后,来到池子里时,浓度已经够高,晒个几天就会结盐,工人隔几天过来收盐即可

 这些池子看起来简单其实讲究,为何不抹成更光滑的水泥底,其实连池底的砖都是专门烧制的,吸收水分便于结晶

 池子其实也分好几种,食盐是用砖底,人工收盐,尽量减少污染,而这种大池生产的是工业用盐,很硬的泥底,用机器收盐,被油污污染了问题也不太大

 工人师傅正在收盐,我抓了点盐品尝,味道还不错。与师傅聊了40多分钟,收盐工人的种种辛苦与低待遇确实不容易,夏天最热的时候正是收盐最频繁的时候,海南海边的盐场,站着都晒到脱水,何况还要进行强体力劳动,而报酬不过每月1300多元

 远处还有女工在收盐,海南西线一路上走过了,最大的感觉就是海南的女人比男人能干多了,如同出名勤劳的惠安女一样,很多重活累活都是女人在干

 两名附近的妇女过来装点盐,当地人的食用盐都在此免费获取,只要你不大量运走,工人们也不会多说什么。还有一个疑惑是,食盐直接堆放在地上,底层食盐掺了沙子怎么办,据说解决的办法就是下面那一层盐不用

 两名妇女满载而归,帽子里也装满了盐,夕阳正在西下,我们今天的任务又圆满完成了

        莺歌海盐场到黄流镇只有7公里,我们骑到G225上的黄流镇,车声人声鼎沸,交通一片混乱,实在不太喜欢这个地方,继续前行了13公里来到了利国镇,依然比较嘈杂,但天色已晚,只得找房间住下。骑行行程到了第五天,按计划完成海南西线骑行已经毫无问题,从2014年骑到了2015年,我们三人在G225国道边的大排档喝着啤酒吃着晚餐,提前庆祝下一路的圆满和收获。2015年跨年夜在一个自己从未听闻过的海南小镇上度过,海南人民好像过春节那样过元旦,居然放了一晚上鞭炮,又睡得不安稳,第二天一早起床刷新闻,得知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慨叹人生无常,安全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风伴我行
和我一起去看海
换个角度看海南—环岛自驾游记
海南岛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51|乐东——尖峰岭
(骈赋)霸王岭赋、尖峰岭赋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