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游徽州之
 
       昌溪古村,距歙县县城30公里,到深度镇大约7公里。整个古村落沿昌溪河西岸呈南北方向条状分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北部福金山南侧的是沧山源,又称燕窝山庄, 是经学大师吴承仕的出生地。
 

 
  我们从村子的北面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江南式的水口。昌溪河水拍打着浪花从村旁顺势而过,几座粉墙黛瓦的房舍座落在河畔,轻盈而安静的依河而卧,在茂密的修竹掩映下,参差错落的勾勒出山村风情。
 

 

 
 
  位于村落核心区的是昌溪,它被划分为两个行政村,主要是吴氏家族聚居之地。南端是昌溪下村周邦头,以周姓为主。 
 
 
 
        入村后,纵横交错的二百多条巷弄曲折蜿转,如入迷宫。
 
  
     村头村尾水口古树参天。
 

        石拱桥、亭阁、书院、学堂、古庙、古井、水塘、宗祠和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一一等待在你的面前,据介绍至今昌溪仍存有宋、元、明、清古建筑201幢,。汪华在天下大乱时保全了数州百姓生命,因而在徽州一带长久被人怀念。旧时徽州各地纪念“汪王”的活动很多,“汪王庙”在徽州也是时常能见到的景观。但昌溪的“汪王庙”又称“忠烈庙”,并且到今天还保存完好,则体现了昌溪人对汪华的忠烈之心的由衷敬仰。在此“忠烈庙”柱子上有楹联曰:“英雄千古山河壮,忠烈一心天地长。”“功封社谡丕昭今古隆,德被生民永享春秋祭。”“铁马金戈开霸国于六郡,太湖昌水壮庙貌于千秋”,于此看出昌溪人对忠烈的特别看中和追求,天长日久也使它逐渐成了昌溪人内在的固有品格。 

        
        太湖祠建于清嘉庆年间。由正厅、廊庑、享堂、寝室、天井等部分组成,门前有一晒谷场,南端有一宽大的照壁,门楼非常整洁,虽为五凤楼形式,却无翅角,与一般的民居没有多大的区别,


        穿过窄小的门厅,空间豁然开朗,大尺度的廊庑、享堂及天井呈现在你面前,享堂比天井高出三个台阶,堂中上方正悬“叙伦堂”的匾额,沿天井周边的柱子,为了防雨,均采用巨大石柱,柱础亦为方枕型石础,享堂梁柱用材硕大,月梁、瓜柱、平盘斗等雕刻简朴大方。

 
 
     
        周氏宗祠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十年,即公元1497年。座北朝南,北靠来龙山,门临昌源河,祠前辟有上下两个大坦,全以卵石缀成,通街大道,穿坦而过。 周氏宗祠建筑为明代徽派古建筑典型风范。
 

        整个祠堂布局分栅棚、丹墀、正厅、后进和寝陵五大部分,是“三进两明堂”的代表作。正门之上高悬“周氏宗祠”、“钦点主政”、“恩赐进士”、“四世二品”等匾额。 正厅左右大梁之上悬挂的“进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书”,匾额昭示着周氏的显赫功名。横梁两端有一米大小“和合”诸仙木像,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厅内四根一人合抱的茶园石柱和两根一米五腰围的白果木柱挺立其间,浑厚庄重,气势非凡。 
 

 
 

 
古井——三眼井。建于元末明初,又名“思古井”,直径分别为2.2尺、2.3尺、2.4尺。
 太湖祠里精致的屋顶建筑。
 
 
 
 
 
建于明代中晚期的——宋代茶肆酒楼,为云峰公所建,楼高20米,宽30米。
 
参观完古建筑,我们在村里的溪边随便走走,夕阳下那景那色让人陶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歙县昌溪古村,只是个2A,却被称为歙南第一村
歙县昌溪周氏宗祠
唐模
胡氏宗祠(1)
安徽绩溪龙川胡氏宗祠的艺术与古韵之美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