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价月饼: 中秋节“礼品”?

八月十五话月饼

中秋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月饼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要面子讲排场催生过度包装

中秋临近,“极品”、“天价”月饼再现市场。几个普通的小月饼“马甲儿”一穿,身价就翻着滚儿暴涨。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8月的统计显示,今年月饼包装花费仍超20亿元。这些经过过度包装的月饼看似气派,感官富贵体面,实质包装之“椟”更比待售之“珠”的成本高出许多倍,多是好看不好吃,中看不中用。

针对传统食品的包装,国家专门出台过限制标准,但进入市场的许多商品包装非但没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每每遇到传统节日,一边是媒体高喊“回归朴素”,一边是市场高档礼盒食品照卖不误。

为什么过度包装近年来非但不减,反而一路风行,愈演愈烈呢?根源首先还是国人的好面子心态在作怪。

古人有“十大俗气”之论,如: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等,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一幅好“面子”的图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价高好卖,越贵越火。一些消费者明知是浪费,还趋之若鹜;明知购买食之无用、弃之可惜,有如鸡肋的“天价物什”很不实惠,还情愿花“天价”购之,原因是节日送礼的“面子经济”催生了“只重表不重里”的畸形消费观。

一些商家也牢牢抓住一些消费者“逢节必礼”和逢“礼”必上档次的心态,除对商品的外表“涂脂抹粉”外,对商品内容也大做手脚,视传统食品为“幌子”,包装极度奢华。

如果究其价高“玄机”,过度包装的礼盒内不仅仅是月饼,且内藏“猫腻”多多。借的正是传统节日做幌子,高档的“紫檀木”盒内装的是名酒、礼品等;月饼成了“配角”,贵重的金、银、水晶饰品反而成了真正的“主角”,满足的是不同层次送礼人的需求。

一些人将“礼”与“礼品”,商品的价值和人情的厚薄画上了等号。为了面子讲排场,为了办事摆阔气,总认为包装越精美越上档次,价钱越贵越有面子,出手越阔气越能体现“诚心”,情愿花钱买“奢侈”。拿传统节日当“遮羞布”,实际是做着行贿受贿的勾当。[详细]

警惕“黄金月饼”背后的腐败

在今年的月饼市场上,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北京某公司推出来的多款用真金白银制造的月饼,两枚10克的黄金月饼,一套9520元;6枚10克的黄金月饼,一套25740元;两枚50克的黄金月饼,一套47620元;50克的银月饼,850元一枚。该公司销售人员称,银月饼卖得最好,“企业、单位都有买上千套的”;价格最贵的黄金月饼,售价为47620元/套的“国宝中秋”,“北京限量2000套,现在只剩一套了”。据银行一位理财经理称,上述金银月饼很畅销,“我们周围全是政府机关,各地过节来送礼的买得多。”不过,专家却介绍,金银月饼价格远远背离金银本身价格,不具备投资价值。

中秋节当然也需要吃月饼,但在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吃喝不愁的年代,月饼,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应景的点心。但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图的就是“送人月饼,手留余香”,月饼不能成为饮食时尚,但送月饼绝对可以成为世风民俗。于是,中秋节就这么过成了月饼的流通节,从这家单位送到那个公司,从表叔家送到二婶家,直到把每家的冰箱都填满月饼,然后储存大半年,无福消受,只能扔掉。

月饼扰人,天价月饼被禁,那么把月饼折现,变身金银法宝,或许算是送礼“曲线救国”最不坏的选择。套用那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白银黄金”,有需求就有市场,市场从来不乏商机,以此观之,“金银月饼”或许既是送礼市场的新商机,也是买方市场的新选择。就像那位银行理财经理所说的那样:“周围全是政府机关,各地过节来送礼的买得多”,月饼吃腻歪了,假送月饼之名,换个金银口味的,焉有不火爆之理?

送礼讲究的是技巧,既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要达到良好效果。有新闻就报道了,本周北京进入“最堵周”,受开学,中秋节、国庆节前走亲访友送礼,外地车进京增多等影响,号称“全年最堵”的9月,有7个工作日更是“堵上加堵”。送礼导致大堵车,看来送礼市场的竞争委实激烈。这种情况下,“舍不了黄金套不了狼”,送月饼不祭出黄金白银,岂能完胜?

真是“金银一出,谁与争锋”,可硬币总是有两面。金银月饼既已送出,但这背后是否包裹有权力交易,腐败现象,有没有出卖公共利益,就很值得人咂摸联想了。送礼能送出一个市场,收礼也能收出一片质疑。经济规律告诉我们,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谁敢担保,送礼故事不会在廉政风暴、公众围观中被曝光,收礼人不会成为第二个周久耕、杨达才?谁又敢保证,送出金银月饼的人不会鸡飞蛋打、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详细]

“天价月饼”盛行是传统文化之殇

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地方公职人员都会扎堆进京,拜访上级单位或合作单位,北京城里的京外车辆也会明显增多。这些人基本不会空手而来,一盒包装精美甚至堪称奢华的月饼,往往是最基本的“道具”。正是这样,曾以“合家团圆”为主题的中秋节,从一个增进家庭情谊的传统节日,慢慢变成了维系社交资源的重要契机。

中秋节的“异化”,最直观的表现在于月饼的“异化”。月饼原本是一种普通的时令食品,如今却越来越精致和昂贵。商场里的月饼价格动辄数百元,售价超过千元的也不在少数;不仅有用檀香木盒、玉盒包装的“天价月饼”,还有用真金白银打造的“金银月饼”。看着这些贵到普通民众都舍不得买的月饼,相信很多人都会怀念十多年前那些物美价廉的中秋美食。

中秋节的“异化”,还表现为节日文化传统从注重情感“异化”为注重形式。在以前,中秋节和春节的文化传统大都与“团圆”有关,离家在外的游子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家,与亲友相聚一堂,在吃喝玩乐中增进感情。但在当下,节日传统变得非常庸俗,送礼变成了中秋节的“例行公事”,很多人都为给关系户送礼绞尽脑汁,失去了享受节日的闲情雅致。

中秋节已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中秋节,套用一种比较滥俗的说法,如今的节日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劫日”。那些“天价月饼”、“金银月饼”,很难再让我们品味到中秋节的文化意蕴,反倒因为过度商业化而让我们闻到了铜臭味,因过度包装而让我们尝出了腐败味;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节日传统,则因为变形走样而失去了色彩和生机,甚至变得有些面目可憎。

可实际上,无论是节日食品的“异化”,还是节日传统的式微,都不是中秋节这一个节日遭遇的困境,而是几乎所有传统节日都正在面临的危机。一方面,传统节日的魅力越来越淡,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已几乎等同于几天假期和单位发放的节日福利;另一方面,人情交际的压力、给关系户送礼的压力,让很多人每逢节日来临都不堪重负,难言轻松。

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维系社会交往和国民认同的重要纽带。当“异化”改变了公众对节日的情感认知,蚕食了公众对节日价值的认识,很多传统文化都将无可依附。正因如此,我们要从当前的“异化”迹象中觉察出危机意识,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化解传统节日所面临的危机。[详细]

让月饼回归简单

在我们对种类繁多、包装繁复的月饼大甩钞票时,其实忘记了月饼本身的简单——寓意团圆的食品。在这个美好的佳节,应该让月饼回归简单。

一方面,我们要提倡节约为上。虽说民以食为天,越来越美味的月饼确实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日益甜美,但是,对月饼的“追求”还是应该量力而行,要理性购买。在价格方面,特别是近年出现的“天价月饼”,没必要盲目跟风,选自己买得起的,选自己想要的,吃得快乐就好。

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倡简约为美。曾记得,儿时的月饼按个买,然后用纸包着再用红绳捆上,简单,又很有节日的味道。可是这些年,“两斤月饼‘穿马甲’后价涨三倍”之类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所谓的包装标准也没能杜绝过度的包装。过度的包装,很多时候是“好面子”造成的,并不能增加月饼的品质和品饼的乐趣。花哨的包装既是金钱的浪费,更是资源的浪费,不值得提倡和追捧。所以,在这个中秋佳节,商家要凭良心卖饼,作为消费者要以实惠为原则购买。

月饼只是孩童解馋、大人抒怀的节日食品,它承载的是团圆心愿,与贵贱无关,与多少无关。只要和亲人团圆,在月下品着月饼时,能品出生活的美好,能怀着感恩之心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节日符号的月饼也就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了。[详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传统节日生态恶化
举饼问青天 不知天上饼 能卖多少钱?
公务员面试热点:金银月饼包的是啥馅儿
天价粽子一盒12个卖1088元 一个成本两三元(图)
月饼,送礼都被嫌弃?
深圳礼品展:节庆馈赠食品“卷”出新高地,美味又走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