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高检:未成年人刑事案不得公开姓名住所照片
2014年01月06日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高检:未成年人刑案不得公开姓名照片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对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程序予以进一步完善、细化。修订后的《规定》共六章八十三条,对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和原则、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与出庭支持公诉、法律监督、刑事申诉检察予以全面规范。
《规定》要求,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特殊保护的原则,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和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方式进行,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在依照法定程序和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办理,减少刑事诉讼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
《规定》强调,要依法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名誉,尊重其人格尊严,不得公开或者传播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人名誉,避免向不知情人员泄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涉罪信息。
《规定》提出,省级、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较多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应当设立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条件暂不具备的,应当成立专门办案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
《规定》要求,人民检察院应当充分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对于符合条件的被害人,应当及时启动刑事被害人救助程序,对其进行救助。对于未成年被害人,可以适当放宽救助条件、扩大救助的案件范围。
《规定》设立专节对附条件不起诉予以规范,规定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意见听取程序、特定案件进行听证、附条件不起诉的送达与宣布、对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处理、公安机关复议复核、被害人的申诉程序、考验期限与审查起诉期限的计算方法、考验期内未成年人应当遵守的规定及附随义务、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帮教和考察方式、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情形等。
此外,《规定》还明确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效力、犯罪记录封存与解除封存的条件、社区矫正的监督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界定等问题。
《规定》是各级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检察机关依法适用刑事诉讼法,保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孙莹)
延伸阅读:
郑州中原区全方位救助涉罪人员未成年子女
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意见 突出体现对未成年被害人特殊保
包头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出新措施:封存犯罪记录
深圳"飙车案"犯罪嫌疑人侯培庆被批准逮捕
中国今年1至4月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1万人次
修正草案肯定中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多年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在附条件不起诉案中应赋予被害人自诉权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就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答问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裁判一得(第5期)]张 华:刑诉法修正案附条件不起诉解读与应对
(2017)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