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帖卷,纸本,纵:24.7公分,横:46.8公分。


  王羲之(约303-361),祖籍山东,是当时的贵族,西晋末随父南渡,作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永和年间(345-356)辞官,与当时名士畅游山水,诗歌为乐。


  行书,三帖同书於一纸之上,前四行是为平安帖,次三行为何如帖,最末二行为奉橘帖,帖文大概是慰问酬对之语。此帖前隔水上有瘦金书题签「晋王羲之奉橘帖」,下钤宣和朱文连珠玺。羲之书法,载誉千年,惟世传墨迹,多为唐人临本,或钩摹本,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藏家多定为羲之真迹。用笔圆钝,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


  韵。


  这件书迹是双钩廓填(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覆于原作上,先双钩字的轮廓,再逐笔填墨)的方法,摹写在硬黄纸上,包含了三封短信。 第一则为「平安帖」,是一件行书兼草书的作品。第一则为「平安帖」,是一件行书兼草书的作品。 第二则「何如帖」和第三则「奉橘帖」都是用行书书写。第二则「何如帖」和第三则「奉橘帖」都是用行书书写。 三帖中,「平安帖」的运笔提按顿挫变化较多,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十分灵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变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较端整。三帖中,「平安帖」的运笔提按顿挫变化较多,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十分灵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变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较端整。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 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 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钩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钩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 ”用的就是这件书迹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谘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用的就是这件书迹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咨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历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将零散的书迹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复原貌。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历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将零散的书迹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复原貌。 这卷书迹是用双钩廓填的方式,复制了三件王羲之短札。这卷书迹是用双钩廓填的方式,复制了三件王羲之短札。 《平安帖》行书兼草书,信中提到的“脩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 《平安帖》行书兼草书,信中提到的“修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 《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 《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 《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 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中“当复”之“复”为草书,《何如》帖中三个“复”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中“当复”之“复”为草书,《何如》帖中三个“复”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 《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复”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 《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复”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 《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未”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 《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未”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 其他如“白”、“奉”等字。其他如“白”、“奉”等字。 也是变化不一。也是变化不一。 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前二帖略见於褚遂良《右军书目》。前二帖略见于褚遂良《右军书目》。 《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萧梁时代鉴书人徐僧权、唐怀充二人的“僧权”、“怀充”押署,故此帖钩摹的上限,可能在梁隋之际,亦未可知。 《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萧梁时代鉴书人徐僧权、唐怀充二人的“僧权”、“怀充”押署,故此帖钩摹的上限,可能在梁隋之际,亦未可知。 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驸马都尉李玮家,尚有“李玮图书”收藏印。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驸马都尉李玮家,尚有“李玮图书”收藏印。 后入宣和内府。后入宣和内府。 再绍兴内府,明清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觐辰、张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再绍兴内府,明清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觐辰、张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 入清内府,未受重视,《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入清内府,未受重视,《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 惟古法帖为《宝晋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异。惟古法帖为《宝晋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异。 现藏故宫博物院,先后收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墨迹》,《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及二玄社精印。现藏故宫博物院,先后收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墨迹》,《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及二玄社精印。 存真卷行於世。存真卷行于世。

数位典藏联合目录
本幅 24.7x47.3公分 石渠寶笈續篇(御書房),第四冊,頁932 故宮書畫錄(卷一),第一冊,頁1 王羲之(西元三0七-三六五年),山東臨沂人,西晉末隨父南渡,曾拜右將軍,世稱王右軍。和東晉士人一樣,他嚮往道家,喜愛山水,書風富有詩意和性靈的特質,正代表了藝術家所尋求的自我解放。此三帖雖是唐代以前的雙鉤摹本,但筆劃的使轉勾挑仍可看出充滿速度和方向的變化,書法線條彷彿有了獨立的生命。它打破了隸書方正莊嚴的特質,把書法帶入能自由而豐富地表達個人性情的境地。
(来源:中国书法网;上传:看客2007;编辑:xy67896789)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part1.rar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part2.rar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part3.rar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part4.rar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part5.ra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丧乱》《二谢》《得示帖》《袁生》《干呕》《长风帖》九帖
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带释文)
王羲之传世墨迹二十种(全部高清)
王羲之《平安三帖》领衔,台北故宫“人气国宝展”更新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台北故宫国宝级书画,高清珍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