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神----陆游的茶诗

 

    陆游(1125—1210)不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有宋代著名的茶人。他出生茶乡,做过茶官,晚年又归隐茶乡,并以陆氏桑苎家风自诩,对茶倾注了无限深情。自号茶神。他一生创作了300多首茶诗,是历代诗人中创作茶诗数量最多的诗人。陆游的茶诗描绘了其所处时代的风物世情,展现了诗人士大夫的丰富情韵,还通透着体性典雅、情致恳切、寄寓深厚的美学意味与文学内涵。

 第一节  陆游茶诗的茶事内容

   “茶事”又称茗事,是古代对有关茶艺、茶技和茶经济活动的总称,是极广泛的概念。陆游的众多茶诗记述了茶事活动的许多方面,细致描绘了茶艺活动的情节,真实写照了当时的品茶习俗,再现了广阔而绚丽多彩的宋人生活画面,成为映现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窗口。

一、陆游茶诗中茶事的物化层面.至宋,制茶工艺日臻完善,饮茶程序更趋细腻,陆游茶诗中不仅有对名茶香茗的溢美之辞,还对各式各样的茶具做了细致记述。此外,他的茶诗中还涉及到当时的茶叶贸易等经济活动,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宋时茶文化的特色和发展面貌颇有意义。

1.“建溪官茶天下绝”——名茶珍茗的展示:陆游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各地,使他得以遍尝各地名茶,并熔铸入诗。诗人饱蘸笔墨、满含欣喜地吟咏了尝及到的香茗,敏感和细腻的才思也使得他笔下的名茶愈发活色生香、惹人喜爱。《秋晚杂兴》“聊将横浦红丝磑,自作蒙山紫笋茶”[①],显现出对名茶的珍视;《建安雪》“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饱含对建茶的称赞。不仅如此,陆游的茶诗中还提及许多史料中不曾记载的名茶,如蒙顶茶、壑源春、安乐茶、叶家白、茱萸茶等,为研究古代的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而其茶诗中涉及的许多茶具,如茶磨、茶灶、茶瓯等,则可以使世人了解宋人烹茶饮茶的独特步骤和程式,映衬出了古今茶道的异同。

2.“花坞茶新满市香”——茶业经济状况的反映:陆游晚年隐居乡里,关心农事,在其茶诗中大量描绘了茶农植茶、采茶、卖茶等诸种茶经济活动。《初夏喜事》中“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描摹出一幅采茶煮茧的农忙图;《秋兴》中“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透显出民间村舍茶叶贸易的朴素景貌;《兰亭道上》中“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则表现了茶市的繁盛;《自上灶过陶山》中“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又反映了宋时苛重的茶税及茶农的艰难处境。这些诗句从不同的角度,真实映现了宋时茶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状况。

二、陆游茶诗中的茶艺活动:陆游的茶诗中,涉及到对磨茶、煎茶、分茶、斗茶等技艺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茶艺的谙熟,展露出他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所具有的盎然雅趣。同时,其诗中的记载为我们研究茶文化的发展嬗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1.“茶煎小鼎初翻浪”——煎茶:古时的饮茶方式与今时大相径庭,常要先把成块状的茶叶碾成碎末状,然后再把茶放到提前烧开的水中加以烹煎。《或以予辞酒为过复作长句》中“解衣摩腹午窗明,茶磑无声看霏雪”便是对这种磨茶活动的生动描写,“霏雪”喻指磨茶时纷纷落下的茶屑。陆游有许多茶诗记述了煎茶这一茶艺活动,如《秋思》中“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唤煎茶”,《雪後煎茶》中“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东窗》中“蛮童未报煎茶熟,一卷南华枕上看”,等等。

2.“茶分细乳玩毫杯”——分茶:宋代,随着制茶工艺和品饮技艺的提高,涌现出众多以茶助兴怡情的茶艺活动,分茶便是当时非常盛行的一种。《清异录·茗荈·茶百戏》载:“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另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②]《过湖上僧庵》中“奇香炷罢云生岫,瑞茗分成乳泛杯”,《试茶》中“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临安春雨初霁》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等等。由此可见,较之煎茶,分茶对茶品、汤水的要求都很高,对茶人烹茶技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追求的是更美的视觉享受和更高雅的艺术情趣。

三、陆游茶诗中的宋代茶俗 :陆游的茶诗映现了人们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联络友情的宋代茶俗茶情,尤其对民间的饮茶风貌也予以了生动描述,正所谓:民间品饮,多味茶香。宋代文人士大夫崇尚纯茶,这是少数上层名流的识见,实际上普通百姓因经济条件所限,很难享受到茶中珍品,他们所用的一般的茶叶苦涩不堪,故民间饮茶有加入一些调味品的习惯。陆游在《午坐戏咏》中“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直抒对把茶和橄榄放在一起烹煎出来的多味茶的喜爱;《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中“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浣花女》中“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等诗句,都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品饮风貌。陆游的茶诗对当时当地的品饮习俗的诸多记述,一方面说明了其个性的品茶取向,同时也映现了宋人饮茶习惯的多元化倾向。

 第二节  陆游茶诗的审美价值

 所谓“诗茶一体”,茶具诗的文化品格,诗也因茶香的氤氲而焕发出异样夺目的光彩。陆游的茶诗正如珍茶名茗,古雅清香,有余味有远韵,耐人品玩。

一、自然古朴的艺术笔法与茶诗的清新隽永之美:陆游绝大部分的茶诗是他晚年在景色宜人、物产丰饶的山阴故居创作的,文字一洗早年诗作的雕琢藻饰,而代之以清新流丽、简淡古朴。《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云:东园三日两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满地落红的绚烂转眼间消逝在风中,无从觅得痕迹,让人暗自抱怨其不堪风雨的脆弱。惟有在风中愈发摇曳多姿的葱绿山茶,在经受住风雨的考验后,又绽放出点点花红。这首小诗以烂漫桃李的不堪风雨衬托茶花的坚忍耐久,在简古、平淡的语言外壳中,蕴涵着一股清新隽永的气息和意味深远、耐人咀嚼的诗境和诗意,使读者领略到诗人旖旎、超脱的情怀以及独特的美学追求。

二、悲怆凄凉的情感格调与茶诗的沉郁蕴藉之美:陆游的一些咏茶闲适诗,在情感基调上并非轻松、惬意、自适,却常充斥着悲怆凄凉的情感,有着杜甫式的深沉、厚重,但又有一份不曾说破的含蓄、沉静。

 闲中高趣傲羲皇,身卧维摩示病床。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

门无客至惟风月,案有书存但老庄。问我东归今几日,坐看庭树六番黄。——(《闲中》)

    此诗于绍熙五年秋作于山阴。六年前即淳熙十六年,陆游以莫须有的“嘲咏风月”罪被斥归乡里,朱熹认为他“恐只是不合做此好诗,罚令不得做好官也”,是比较中肯的。诗人本想乘新皇帝赵惇即位之初,力谏恢复之策,没想为赵惇所不喜,也不见容于佞臣,而“为时所忌”。诗人此时的心境是灰暗的、悲凉的。诗中墨色、茶香的惬意,风月、老庄的闲适都消解不了诗翁的愁闷,“坐看庭树六番黄”扭转了全诗的主旋律,轻松的前奏马上被浓重的哀叹和感伤消解了,反而显得愈发沉痛。全诗无一愁字叹字痛字,在一幅悲剧式的画卷中,那颗被压抑的近乎崩溃的用世之心却表露无疑,给人一种雄浑、悲壮的美感。

三、茶禅一体的精神体验与茶诗的空灵静寂之美:陆游的很多茶诗契合着“茶禅一体”的精神,散发着神物相通的韵致,浸润着幽谧的空灵之美。诗人笔下的空灵之美无迹可求,需要充分调动所有的感观和想象,更需要用心去仔细品味和感悟。

 驱除云雾极知难,敢意天公不作悭。汛扫中庭待明月,攀跻危榭望青山。

取琴理曲茶烟畔,看鹤梳翎竹影间。不为新晴宜著句,拟将幽事破除闲。——(《秋霁》)

   “茶烟”,典出唐代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③],本指煎、点茶时出现的茵蕴之气,其升发出的是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饱含着“茶禅一味”的机锋和奥秘。试想,诗人身旁有香茶和仙鹤相伴,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诗人凝望清冷明月和幽幽青山,轻扣琴弦,泠泠琴声于指间悠悠飘过,打破了沉寂,如同驱除了阴霾,心情也会随之晴朗,或许所有的烦恼和委屈都会在这禅定似的茶烟中随风而逝去吧。诗中无一“禅”字,而禅境毕现;并没有刻意营造空灵之美之境,但“青山”、“茶烟”、“琴”、“鹤”等意象共同渲染出的境界,又让人着实体会到了一种空灵的美感。

 第三节  陆游茶诗的文化意蕴

    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们是作家身世经历有感而发的结晶和产物,正如白居易《策林第六十九》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④]陆游茶诗的创作亦然。他的茶诗包蕴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取向,集中展示了他的“茶客”心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态:陆游一生命运多舛,青壮年时期虽曾有过金戈铁马的经历,但又被朝廷屡次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归山阴故里。他经历过无数次的矛盾挣扎,我们从他的茶诗中可以体悟到他那颗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犹豫不决的心灵。

1.心系天下,渴望建功立业:钱钟书说:“爱国情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鹤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⑤]。由于茶在陆游的诗中经常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而存在,因此他烹一壶香茗、啜一杯香茶时的诗作,经常会流露出他入世报国的襟怀和志向。《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云:

 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

    这首茶诗是淳熙十五年七月诗人自严州归山阴时作,时年六十四岁。诗人首先歌颂家乡山水之美,为自己能居住在如此风景秀丽的地方感到满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享受着吃瓜尝茶的乐趣,诗人的生活仿若充满了无穷的情趣。实则不然,接着诗人便开始展露郁闷的心情:虽然年老,但尚有抗金报国的雄心壮志,而自己的狂态又不为人所容。最后两句说国家虽暂时没有战事,但终究是一个偏安的局面,流露出对朝廷安于现状、不图恢复的不满。

2.道法自然,缓解现世紧张:儒学提倡经世致用,鼓励士人积极参与社会,投身王道政治。道家则倡导出世,成为失意士大夫规避现实的精神慰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不应沉溺于失意的痛苦中难以自拔,而是要效法自然,随遇而安。《到家旬余意味甚适戏书》云:

 天恐红尘著脚深,不教经岁去山林。欲酬清净三生愿,先洗功名万里心。

 石鼎飕飀闲煮茗,玉徽零落自修琴。晚来剩有华胥兴,卧看西窗一炷沉。

   “华胥”指道教的代表人物黄华,又名皇华真人、华胥子,相传在山中炼丹修道,终于得道成仙,驾鹤升天而去。诗中明显流露出道家思想的渊源。《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当老子把“道”规定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和本原时,也把“道”规定为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崇尚自然无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践履他们人生历程的指导思想。庄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不知能规乎其始者也”[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⑧]。这都是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而运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人也应效法“自然”,让人性按其方式自由发展,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而不应从外界人为地去约束它。

二、执拗与超脱的复杂情结

    1.执拗自持,坚守心中大道:陆游从茶“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思想的铸造中,使茶的自然属性与儒家修身养生之道达成了完美的契合。这使他在任何危难的情况之下都能信守心中的大道,不会为了物质和名利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是他的坚持也是他的执拗之处。

试析绍熙五年作于山阴的《西窗》:

 西窗偏受夕阳明,好事能来慰此情。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钗评。

 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蓴喜共烹。酒炙朱门非我事,诸君小住听松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因“嘲咏风月”被罢归故里的第六个年头,满腹冤屈无处诉,只得强忍心中不满在山林幽静处寻得暂时清净,但故作自适和镇静的外表依然掩盖不了诗人的愤愤不平之气。儒家的价值观决定了诗人并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趋炎附势,当他的苦心不能为统治者接受的时候,他会持守心中的大道,不会向黑暗的现实妥协,即便面临贫穷和寒涩的困境仍不改其志,“酒炙朱门”于我何有哉?这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士大夫的高尚情操,他宁可选择清贫的生活,也不愿让自己的灵魂承受沉溺于无道的痛苦的折磨;宁可痛苦地退出,也要在喧嚣的世态中保有卓尔不群的自我。

2.形上超脱,忘情世味人生:不可否认,诗人在执拗和坚持中有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禅的超脱和茶的空灵共同作用于诗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使诗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试析《饭昭觉寺抵暮乃归》:

  身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聊凭方外巾盂净,一洗人间匕箸膻。

  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潜光寮里明窗下,借我消摇过十年。

 这首茶诗作于淳熙三年二月,时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作为范成大幕府的幕僚,本以为范基于对他的了解会助他实现恢复计划,却慢慢发现范并无意于恢复,于是他再次堕入失望的深渊,《宋史·陆游传》载:“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⑨]加之整天疲于应付大堆簿书,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也让诗人不胜其扰。这首诗传达出诗人对尘世的极度厌倦,希望能过一种脱离尘世的生活,希望能用方外净土涤尽人间的腥膻和烦恼,在朦朦茶烟的氤氲下逍遥过活十年,故而想在寺庙这一清净之所寻求灵魂的栖息地。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他的世界观和用世之心决定了佛永远不可能成为他的安身立命的归址。

    纵观陆游的茶诗,它们表面上展示出士大夫的闲情雅致以及体验生活的独特心境,实则流露出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和昂扬的时代精神。这种态度和精神,可以说是宋代士大夫阶层特有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写照。《初归杂咏》曰:

   窗下初收剥啄棋,疏帘窣地画阴移。下岩石润挥毫後,正焙茶香落磑时。

   癃老入朝元是错,期年决去已为迟。天公赋予谁能测,只吝功名不吝诗。

    此诗作于嘉泰三年,诗人已近耄耋之年,之前一年他应诏入朝撰修孝光实录,并想借此机会向统治者献计献策,共商一统中原的大计。无奈当政者韩侂胄并无此意,召他入朝的举措无非是为自己作些个人政治生涯的点缀,诗人意识到真实情况后,失望至极,在归居山阴后的第二年创作了这首茶诗。诗中溢满悔恨之情,一个“错”字流露出了诗人的满腹无奈和苦痛,他自责自己没有对当时形势做出正确判断,癃老复出遗人话柄,他不禁在隐隐茶香中抒发着天意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无奈之感。唏嘘自嘲之余,诗人心态又趋于平和宁静,不至于痛不欲生或无法自持,又重新回归既定生活的轨道。同时,诗人的毅然离去,决不再与无能之辈纠缠不清的果断绝决,也足以说明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精神上的骄傲和清醒,他的志向和节气从未因为物质或名利的诱惑而改变过。他宁可信奉苍天的安排,所谓“天公赋予谁能测”,以之来解释世事的变幻莫测和难以预料,也不愿向人为的污浊不堪和卑鄙阴俗低头,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不屈和昂扬的精神气质。

    陆游的茶诗体性典雅、情致恳切、风骨遒劲、文采斐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意义。尤为可贵的是,陆游以茶为依托体验世界并以茶为意象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把自身置于茶诗之中,做到了茶品、诗品、人品的统一。他通过茶诗在美学层次艺术性地言说了他的理想与追求的境界,故他的茶诗体现了他志在高远的欣赏品位与自我超越的价值取向。虽然从表层来看,他的茶诗或向我们缘构了一个超然世外的自得境界,或是为了排遣忧愤而发泄自己对此在的不满与失望,但从本质来看,诗人从未放弃对人的信赖与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纯真的本性与人道尊严的信念。他的茶诗真正表达的是诗人对美好人生的眷恋,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个体之于天下的责任感。读陆游的茶诗,可以使我们品味平淡真醇,体会人生甘苦,引导我们对世界本质及人生意义的思考,这或许正是陆游茶诗在当下继续存在与阐扬的最重要的意义。(来自:建茶; 收藏:xy67896789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袅袅诗香伴茶香:品读南宋诗人陆游的茶诗,茶香与诗韵美艳了时光
它年犹得作茶神:陆游与茶,品的是意境,品的亦是人生
观宋填词121 诗人陆游以填词为耻吗?他为何对填词有矛盾心理呢?
名人与茶的故事:陆游嗜茶“续茶经”
陆游 | 一代茶神是这样炼成的?
陆游诗好字也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