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信阳发展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信阳发展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宋效忠


今天召开的信阳毛尖荣获金奖百年纪念座谈会,大家对信阳毛尖的百年风雨、百年历程回顾得很全面,对信阳毛尖的百年辉煌、百年经验总结得很到位,都讲得很好。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我们回顾过去的目的是为了继往开来,是为了在今后的百年和更长的时间内,把信阳茶做得更大、更强、更优。下面我就信阳发展茶产业谈几点思考,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转变发展观念,稳面积提质增产

前些年,我们信阳茶的面积迅速扩张,全市现有茶园187万亩,开采面积100万亩至110万亩,未采面积约有80万亩。这未开采的80万亩未来的走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如果茶叶的经济效益好,很快会成为可采面积;另一种可能是茶叶的经济效益差了,茶农有可能转型、甚至荒废茶园。从信阳的地质地理条件和茶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茶园面积稳定在目前的面积是合理的。稳定茶园面积是确保产量和市场占有份额的基础,要做到不因市场的变化和工作的失误而下降。

现在发展的重心应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前提下,转移到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上来。现阶段,在信阳茶的质量和效益方面,我们存在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探索不够的问题。茶叶质量问题贯穿品种栽培、管理、采摘、炒制、包装、贮存等过程,任何环节不按规程操作、不高标准地精细制作,都会影响茶叶质量。而我们习惯性地根据芽头大小、茶叶档次,有无农药残留来判断茶叶质量,这些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很不全面。我们要转变过去传统的茶产业发展理念,探索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手段来提升茶叶的品质,提高茶叶的质量。提高产量,目前最关键的措施,一是延时开采,不采摘芽头,毛尖的产量就会大幅提高;二是在科技的指导下,不断更新信阳茶的品种,大力发展产量高、香气重、味道好的优质品种;三是推广无性系种植(现有50万亩)。

二、转变发展模式,调结构强基增效

我们的茶产业发展目前还处在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交合运行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大小茶企1200余家,有注册商标的只有200余家,有茶叶基地的仅100家左右,其中部分龙头茶企业的生产、销售模式虽然初具市场经济的特征,但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远没有形成规模和辐射带动效应。信阳茶的主要发展方式还是茶农卖茶叶于集市,茶店或茶企收购茶农手中的茶叶或加工、分包、售出,这部分份额占到全市茶产量70%左右,而直接由基地采摘加工售出的茶不足三分之一,信阳茶产业的小商品经济的特征还是主流和常态。

我认为,目前的茶产业结构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链条松散,利益分配不均衡,茶企与茶农争利;二是有基地的茶企,茶园流转不规范,大多数是茶企业不可控的松散型茶园基地,可控的紧密型茶园基地较少,而不可控的基地实质上等于没有基地。这样的茶产业结构要想做大做强是困难的。要想做大产业,首要任务是要调优茶产业的结构。我建议凡是有条件的茶企业都应积极建设自己的茶园基地,努力打造山村有基地、城市有茶店、茶馆或超市的企业结构。目前全市具备此种结构的茶企业只有100余家,如果能够增至200家,每家茶企业有5000亩至8000亩茶园基地,就能够建100万亩至160万亩优质茶园。这样一来,不仅茶叶的质量会更有保障,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费用也将降低,我们生产的各种茶叶产品也将更有竞争优势,信阳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为此,政府应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茶企业加大流转茶园的力度,同时总结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罗山佛灵山茶叶公司的钱晓玲,她公司流转的茶园都是自种自管,她的做法值得肯定,效果有目共睹,应加以总结推广。

三、转变芽头观念,规范宣传口径

当前,大多数人都习惯性地认为信阳毛尖越小越好,事实上这个观念亟须转变和更正。历史上,茶圣陆羽是反对芽头观念的。他在《茶经》中曾提出“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唐代的尺寸不同于当代,那时的1尺约合现在的7寸,那时的四五寸也就相当于现在的3寸左右,3寸左右应该是一芽两叶的茶。宋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茶者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惟芽长为上品,以其质干土力皆有余故也。如雀舌,麦颗者,极下材耳。乃北人不识,误为品题。”沈括从植物生长的规律揭示茶叶品质。清代重臣张廷玉虽也曾认为茶芽越小越好,但当看到沈括的论述后,也发出了“每随俗呼嫩芽为雀舌,而不知其误也”的感叹。可见,茶圣陆羽主张的不是茶叶越小越好,沈括也认为茶叶越小越下等,张廷玉最终也认识到茶叶越小越好是谬误。

人们崇尚芽头越小越好的错误认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认为,主要是从唐末文人斗茶开始。文人喝茶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过分追求茶叶的外在形状和感官,而忽略了茶叶本身的质地。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茶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栋芽,一枪二旗次之。”宋徽宗因其身份特殊,他的评茶标准对于芽头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可比拟的导向作用。芽头观念之误久远,追根溯源,与文人的推波助澜有重要关系。

信阳毛尖前几年又制定了珍品标准,珍品毛尖要求85%以上为芽头。这个标准制定得很不好,有不顾真理而迎合所谓市场需求的味道。珍品毛尖的制作成本很高,好看不好喝。从科学角度讲,芽头茶并未长成茶,茶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等,当芽头没有长成叶时,那些元素均未形成。我们一定要真正转变芽头观念,规范信阳毛尖宣传口径,积极倡导沈括所说的“惟芽长为上品”,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两叶初展为信阳特优级毛尖的形制标准。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降低信阳毛尖的成本,提高信阳茶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回归信阳茶的本源。

四、转变制茶观念,倡导复合茶

当前信阳毛尖无论手工制茶还是机器制茶,制作观念还比较落后,制茶工艺也比较粗放。一是标准不统一。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数次制定了信阳毛尖标准,但是我市各县区的产茶区因炒制工艺不同,其执行的标准也不统一。正因如此,信阳毛尖的形制各异,不像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茶的形制特点突出、易于辨识,这就导致了信阳毛尖的市场认同度低,冒充信阳毛尖的现象突出。二是原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茶企业的机器制茶方面,由于茶企收购的原材料茶出多源、品种混杂,茶叶的品质无法保障、优劣难以评定。三是制作不精细。当前市场上的信阳毛尖,无法让消费者全面了解自己所购茶叶的采摘时间、地点、品种和制作人,这也是信阳毛尖难出放心茶、精品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问题必须正视,茶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尽快规范统一信阳毛尖制茶标准,引导茶企和茶农转变制茶观念,规范制茶工艺,把紧原料关口,明确产品标识,培育和推出信阳毛尖制茶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探索建立茶叶制作署名制度。

转变制茶观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转变以往单品种制茶和饮茶的观念和做法,提倡和推广复合茶和拼配茶。“好烟都搭配,好酒靠勾兑,好茶需拼配”。凡是好酒都是勾兑出来的,凡是好烟都是搭配出来的。那么,茶为什么独善其身发展呢?究其根源,就是自唐代文人大肆介入茶事后,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将文人张扬个性的特点融入茶文化中,使茶叶发展走向了相互斗茶、相互比拼、独善其身的歧途,而忽略了茶最重要的精神要义和文化内涵——“和”。事实上,“好茶需拼配”有优秀的成功典范——立顿红茶。立顿红茶是19世纪80年代创立的品牌,这个茶的最大特点就是拼配茶、匹配茶,把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茶拼配到一块生产出来红茶,这红茶可以与咖啡、牛奶调和混喝。所以,它能适应世界各地区不同种族口味的需要,只有适应了口味才能有销路。立顿红茶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在茶叶的制作环节,要转变单品种制作的观念,树立多品种拼配、复合精制的观念;在茶叶的消费环节,应倡导饮用拼配茶,可按自己的口味,绿红青黑白黄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级别,任意拼调。

五、转变清饮习惯,开发推广保健茶

全国茶叶生产、销售供略大于需,全国每年都有几十万吨陈茶。13亿多人,饮茶者不足3亿,多集中在产茶区。饮茶的人群数量不增长,茶叶产量过剩是必然的。事实上,决定茶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不是种茶人和卖茶人,而是用茶人。目前饮茶人少,说明茶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喝茶的人群发展慢,与茶的功能作用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目前,人们对茶功能的开发仅限“饮用”和“文化”。扩大茶的消费队伍,必须从功能上拓展,开发茶的养生功能和保健功能。虽然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难,但劝人养生易,开发茶的养生保健功能有空间、有前景、有效益,大有文章可做。

茶作为单一饮品是唐后期到宋代以后出现的。唐中期以前,特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那个时候茶都是与其他植物的根、茎、种、叶混合煮饮,并不是冲泡而饮,实际上混合煮饮具有保健功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学这方面?现代人最渴望的就是健康,如果我们的茶能够养生保健,喝什么样的茶保护肝脏,喝什么样的茶养胃健胃,喝什么样的茶有益心脏,改变了茶一般普通的功能,想想我们还会是仅仅2亿多的消费者吗?因此,我认为在产业上要走保健茶产业的路子,不突破不行。我们现在的一些茶企业也在尝试,但在茶叶里面放虫草、人参等名贵中药材,这些太贵重,一般人是喝不起的,也是不可行、走不通的。茶不仅可以煮着喝、冲饮,还有饮料可以让你保健,只有让茶的保健功能充分发挥,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才更加光明。

六、转变产业观念,探索融合发展

一是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茶食品(伴侣)产业;二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茶文化产业;三是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茶配套产业,如茶具、茶台、茶用品等;四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验式茶旅游产业,如发展“一湖一茶”的体验式茶旅游产业;五是与医药业融合,发展茶保健产业。

我相信,只要我们信阳毛尖的全体从业者和服务者能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务实重干,信阳毛尖未来一百年的发展将更加辉煌!(此文系作者在2015年4月29日信阳毛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来源:2015-06-19 信阳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频】白龙潭村——山青水秀茶飘香
一杯信阳毛尖茶!世界级非遗就在你的杯子里
龙潭茶叶品牌介绍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明前茶
信阳毛尖有哪些好品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