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四十二)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巡次数最多的就是北上围场木兰秋狝,他在位六十年秋狝大典参加了四十次。小编查阅了《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 、《乾隆朝起居注》等资料,以乾隆出巡为主线编辑整理了《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以供大家欣赏。

       恩慕寺山门:乾隆四十二年(1777),孝圣皇太后病逝。乾隆为圣母皇太后“广资慈福”,便在畅春园的恩佑寺南侧修建了恩慕寺。取名恩慕寺。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正月,御阅武楼阅兵,命诸王大臣、外藩蒙古及回部、库车、哈萨克使臣、金川土司等从观。皇太后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二月,皇四子履郡王永珹薨。三月,给大行皇太后上谥号,为十六种书藉任命编撰总裁。四月,乾隆帝亲送孝圣皇后梓宫往泰东陵。五月,行孝圣宪皇后升祔礼。六月,铸给热河道儒学印。七月,下谕添加缮录《四库全书》之人。八月,命辑满洲源流考。九月,恭谒泰陵、泰东陵。十月,在紫禁城办公。十一月,冬至,祀天于圜丘。十二月,祫祭太庙,停止延宴群臣。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弘历六十六岁)。

正月。戊辰朔(初一日)。上诣奉先殿行礼。诣堂子行礼。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遣官祭太庙后殿。御乾清宫,赐皇子、皇孙、亲王等宴。

己巳(初二日)。上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庚午(初三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申(初五日)。上诣雍和宫行礼。

○癸酉(初六日)。享太庙。遣理郡王弘日为恭代行礼。遣官祭太岁之神。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紫光阁,赐蒙古王公台吉及回部郡王等宴。召大学士并成功将佐及内廷翰林等茶宴。以新正紫光阁赐宴联句。

○甲戌(初七日)。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乙亥(初八日)。上诣大高殿行礼。奉皇太后居长春仙馆。诣安佑宫行礼。幸圆明园。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丙子(初九日)。上御阅武楼、阅兵。命诸王、满汉文武大臣、及朝正外藩、蒙古王公台吉、并年班回部库车三品阿奇木伯克、及哈萨克使臣、金川土司等从观。

是日,设帟帐于丹陛上。建纛于桥南海螺鹿角咸设。健锐营、八旗火器营前锋护军、汉军官兵、皆按旗成列。届时。铙歌大乐作。上升座。总理演兵王大臣等。咸左右立侍桥南左右列侍卫各六人。贯甲立马以竣。传令官在其前。满洲索伦蒙古善驭马侍卫十六人。不擐甲。按翼立侍卫后。上命赐坐。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与观者。皆坐。迺奏鸣角。楼下蒙古画角先鸣。各旗分列海螺以次递鸣。司炮举炮三。迺行阵。伐鼓。鸣螺。整队前进。鸣金、止一字成列。领队甲士麾红旗。枪炮齐发。鸣金止再伐鼓、整列并进。鸣金、麾旗、发枪炮、如初。如是者三。第四进。枪炮连环齐发无间。鸣金三、迺止。开鹿角。藤牌兵出舞。毕。施放进步枪。八旗齐鸣螺呼噪而进。两翼协队乘马斜向前进。营中鸣螺。迺振旅退。为殿之八旗满洲、火器营、炮位、鸟枪、护军、骁骑、及首队前锋护军次队骁骑、各立本旗大纛下。八旗分鹿角为八行。火器军结队退。首队兵、殿后兵、以次鸣螺。各列初成列之地。礼成。铙歌清乐作。上还圆明园。行赏如例。

○奉皇太后幸九洲清晏侍晚膳。

○丁丑(初十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御山高水长,赐蒙古王公台吉、回部郡王等宴。

○戊寅(十一日)。上还宫。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庚辰(十三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辛巳(十四日)。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幸圆明园。

○以皇太后圣躬不豫。诣长春仙馆问安。奉皇太后幸同乐园侍晚膳。御奉三无私殿。赐皇子皇孙诸王等宴。

○壬午(十五日)。上诣安佑宫行礼。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等宴。

阅武楼:西苑阅武楼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东南侧不远处,也称西苑校场。它处于“清漪园(颐和园)之东,畅春园之北,圆明园之西,乃护军训演及圣上阅武(兵)之地。”

癸未(十六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御正大光明殿。赐大学士尚书等宴。

谕:朕于二月初三日御经筵。所有应行事宜。各该衙门照例豫备。

甲申(十七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乙酉(十八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丙戌(十九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丁亥(二十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戊子(二十一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己丑(二十二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二次。

庚寅(二十三日)。子刻。皇太后疾大渐。上至长春仙馆问侍。丑刻。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崩。上哀痛号呼。擗踊无数。摘冠缨。易素服。命备黄舆。恭奉大行皇太后还宫。上哭无停声。先诣寿康宫东配殿祇俟。辰刻。大行皇太后黄舆至慈宁宫。上翦发。服缟素。跪迎于永康左门外。亲扶安奉大行皇太后于慈宁宫正殿。礼部奏奉升梓宫吉时。豫陈仪驾。张幕。设供。届时。大行皇太后大殓。一切仪服隆备。尽礼尽诚。上痛哭失声。擗踊不已。既殓。行奠献礼。侑食如视膳时。妃、嫔、及皇子、皇孙等。皆成服。亲王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公主、福晋以下、侍卫、佐领等妻以上。并内务府佐领、拜唐阿等男妇。皆齐集、成服、举哀。

自中夜迄日暮。上哀恸深切。水浆不御。群臣环跪。恳上节哀。上悲不自胜。左右皆感泣。莫忍仰视。

以含清斋为倚庐。席地寝苫。王公大臣恳请还宫。上不允。朝夕诣梓宫前供奠。日凡三。自是日至启奠前、有常礼。哭必极哀。

是日丑刻,奉大行皇太后遗诰曰:予以薄德。祇膺昊苍眷佑。列圣笃祥。诞育帝躬。丕绍鸿绪。今皇帝秉性仁孝。承欢养志。克敬克诚。视膳问安。晨夕靡间。每当巡幸所至。必掖辇同行。亲见亿兆呼嵩。尊亲并笃。合万国欢。以天下养。信可谓之兼备矣。且木兰秋狝前期。必奉予幸避暑山庄。以协夏凊之理。新正御园庆节。必奉予驻长春仙馆。以惬宴赏之情。至凡遇万寿大庆。必躬自起舞。以申爱敬。每当宫庭侍宴。必亲制诗画。以博欣愉。予因益怡乐康强。颐和晚景。又见皇帝神武懋昭。庙谟广运。平定准夷回部。广拓幅员。而近年征剿两金川。宵旰焦劳。运筹五载。大功幸得告成。皇帝之心始宽。予怀亦因以大慰。方谓际兹海宇乂宁。丰登迭奏。予更得长延景福。葆养天和。惟念年齿日高。未免桑榆景迫。深惕于衷。犹幸体气素强。精神未耗。期颐或可渐臻。皇帝每见予康健如常。喜形于色。讵意昨者偶遘寒疾。寖至沉疴。皇帝侍药问安。忧心时切。日叩天神保助。祈予速就痊可。予亦思调理向愈。以安皇帝之心。不期延至二十三日丑时。大数垂尽。遂至弥留。予寿已八十有六。母仪尊养。四十二年。因集勋归羙、而三晋徽称。遇万寿祝厘、而三举庆典。中外一统。五世同堂。稽之史册。实罕伦比。今予福寿考终。夫复何憾。惟念皇帝孝思纯笃。久侍膝下。孺慕终身。今大故忽婴。虑必过于悲痛。宜勉自节哀。勿致稍毁。惟当以国事为重。中外文武群臣。恪恭奉职。共襄郅治。予灵爽庶少安焉。其丧制悉遵典礼。皇帝持服。当依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天、地、宗庙、社稷之祭。不可久疎。百神群祀。亦不可辍。故兹诰谕。其各遵行。
谕:朕蒙圣母皇太后。鞠育恩慈。情深罔极。临御四十二年。承欢奉养。深荷慈愉。且见圣母动履康强。不烦扶掖。私心庆慰。第寿日益高。万年岂真可祝。欣喜之余。并不敢存孔子一则以惧之想。惟有诚祈天佑。益算延祺。而朕躬爱日之悃忱。实无能一刻稍置。今春恭奉皇太后幸御园。初九日、于九洲清宴、侍膳观灯。五世一堂。同伸欢忭。是日慈颜康豫。不减常年。朕方庆幸。以望七之龄。得侍望九圣母。实从来史册所未有。十一日、进宫斋戒。十四日、祈谷礼成。回御园请安。知圣母偶尔违和。旋进参药调治。体亦稍安。不意疾寻反复。圣母犹不欲令朕知慈躬病剧。恐朕忧烦。然势日以增。急难平复。朕昨两次诣寝宫问安。圣母言笑如常。惟气力稍觉疲倦。谕朕云、颐养数日。可即就痊。朕亦冀可克副慈谕。讵意将及夜分。痰忽上涌。遂至大渐。遽于二十三日、丑时仙驭升遐。奄弃朕躬。一何迅速。昨日未时请安以后。竟无由再仰懿颜。呼天抢地。痛何能极。朕尝命皇六子推测算法云。乾隆五十一年、六十年、皆正旦日食。朕私计以五十一年丙午。皇太后春秋已九十有五。朕年亦七十有六。是岁或遇圣母大事。虽未满百岁。而已届期颐。且系人生必有之事。庶稍无憾。其六十年乙卯。则系朕当归政之年。均可以应悬象。孰意距丙午尚十年。皇太后忽尔宾天。竟不能遂朕之愿。则朕将来归政。亦恐难如奢望。此究系朕心不诚。未能仰邀天鉴。今呼号无及。哀痛之外。更复何言。至于孝服日期。皇太后遗诰。令朕止穿孝二十七日。然追忆雍正十三年。遭皇考大故。朕欲持服三年。因奉圣母慈谕。止令穿孝百日。朕即遵从。今值皇太后之事。朕仍当依前谕。穿孝百日。其余王公大臣官员等、并照例二十七日而除。所有大丧礼仪。著派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庄亲王永瑺、协办大学士尚书英廉、尚书永贵、署尚书迈拉逊、侍郎金简、管理。其一切应行事宜。并著详稽旧典。悉心核议。随时具奏。至于圣母慈爱朕躬。每谕朕勿过忧劳。惟当以国事为重。今朕遭此大故。虽不能节哀。亦不敢过毁。至国事所系。惟当益勉孜孜。朝乾夕惕。以副天下臣民之望。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又谕:闲散宗室觉罗等、俱著穿孝。

又谕:蒙古王公台吉等、现今在京者。俱著穿孝。

又谕:现遇大行皇太后大故。其年班、及木兰应来之内扎萨克、喀尔喀、杜尔伯特、乌梁海、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回子伯克、及一切人等。今年、明年、俱著停止前来。该部院即遵谕行。

辛卯(二十四日)。命大学士九卿议。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谥。谕曰、大行皇太后。坤元协德。懋著徽音。四十二年。母仪天下。尊养兼隆。福德备至。实古今史册所未有。今忽遭仙驭升遐。朕心哀痛。不能稍释。敬稽典礼。宜隆谥号。以表尊崇。第至德难名。实非臣下拟议所能切当。朕欲亲尊为孝圣宪皇后。其令大学士、九卿、公议可否如是。所有节次晋加徽号。其中或有按例应行酌减、及应增加字样。仍著敬谨详议具奏。

又谕曰:泰东陵为皇太后万年吉地。典礼綦重。著派諴郡王弘畅、侍郎刘浩、前往敬谨办理。

还居养心殿。

壬辰(二十五日)。上诣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殷奠礼。陈大行皇太后冠服于几筵。仪驾全设。王以下百官齐集。届时。上举哀。视馔。读文致祭。成礼而退。

定二十七日内大祀朝服用乐之制。

命议百日后服色礼制。

又谕:圆明园之长春仙馆。正殿、偏殿、俱著改为佛堂。将畅春园内现供佛座、移往供奉。并添设佛像。

甲午(二十七日)。以奉移梓宫日期祗告大行皇太后前。行启奠礼。

乙未(二十八日)。上诣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谕曰:大行皇太后万年吉地今定为泰东陵。此后著各衙门敬谨遵照缮写。

丙申(二十九日)。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安奉九经三事殿。上居圆明园。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1693年1月—1777年3月),镶黄旗满洲人,加封一等承恩公、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她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葬泰东陵。全谥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二月。丁酉朔(初一日)。上诣安佑宫。于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神御前行告哀礼。 

戊戌(初二日)。祭大社、大稷,遣简亲王积哈纳恭代行礼。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居无逸斋苫次。

己亥(初三日)。上诣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回圆明园。

庚子(初四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王公大臣等奏恳:间一二日亲诣梓宫前奠祭。得旨,所奏不准。

辛丑(初五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壬寅(初六日)。谕:前曾降旨。著巴图于明岁木兰陛见。办理绵惠阿哥成婚之事。今遭大行皇太后大故。著巴图明岁不必前来。于四十四年再赴木兰。

癸卯(初七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初祭礼。陈大行皇太后冠服于几筵。仪驾全设。陈楮币于大宫门外。王以下百官齐集。届时。上举哀。视馔。读文致祭如礼。

甲辰(初八日)。遣官祭先医之神。

乙巳(初九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军机大臣等议奏、恭拟御用服色。一、百日内服缟素。百日释服外。二十七月内素服。诣大行皇太后几筵前。冠摘缨纬。一、百日内。遇祭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日坛。遣官行礼。斋戒日。素服。冠缀缨纬。带斋戒牌。百日外。亲诣行礼。斋戒日。常服。不挂朝珠。阅视祝版。先期宿坛。常服。挂朝珠。不御龙褂龙袍。祭日。朝服。作乐。还宫时。导迎鼓乐。设而不作。一、百日外。祭堂子。御龙褂。龙袍。一、百日内。祭奉先殿。戴缨冠。青褂。青袍。百日外。珠顶冠。金龙褂。蓝袍。一、二十七月内。祭月坛。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先农等坛庙。俱遣官行礼。一、宫内祀大神。百日后举行。亲诣行礼。龙褂。蓝袍。挂朝珠。一、二十七月内。遇元旦前后七日。御貂褂。挂朝珠。一、御门听政。百日外举行。常服。不挂朝珠。一、二十七日外。召见臣工。及引见官。俱在便殿。服缟素。一、遇万寿节七日。常服。一、阅视大行皇太后册宝。素服。冠缀缨纬。先期斋戒三日、如之。带斋戒牌。一、阅视玉牒。朝服。一、十二月封宝。正月开宝。龙褂。一、传胪不升殿。一、经筵耕耤等礼。二十七月后举行。一、山陵礼成。二十七月内。前往恭谒。途中青长袍褂。不摘缨纬。还亦如之。谒陵时。青长袍褂。冠摘缨纬。一、内廷主位。二十七日释缟素。二十七月内。常服。遇元旦、前后七日。万寿前后七日。吉服。一、内廷主位亲蚕。百日内。奏派王福晋一人恭代。朝服。百日外。二十七月内。照常行礼。吉服。不用朝服。一、二十七月内。紫微周围。门上对联、门神。及宁寿宫各门殿。至太和门止。照旧张挂。余处、俟二十七月后张挂。酌议王大臣官员服色。一、王公文武大臣官员。二十七日内。服缟素。二十七日外。至百日。素服。帽缀缨纬。夏、戴雨缨帽。至大行皇太后几筵前。摘缨纬。百日外。至二十七月内。青褂。袍不拘色。夏、戴纬帽。诣大行皇太后山陵前。青袍褂。帽缀缨纬。一、百日内。遇祭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日坛。遣官恭代。所遣之官。先期省牲。视牲。素服。斋戒。祭日。承祭执事官。朝服。作乐。百日外。恭遇上亲诣行礼。斋戒日。常服。挂朝珠。上阅视祝版。及先期省牲。视牲。宿坛。补褂。冬、貂褂。挂朝珠。不服蟒袍。祭日。朝服。作乐。一、百日外。祭堂子。执事随驾各官。补褂。蟒袍。朝珠。一、百日内。祭奉先殿。执事随驾大臣官员。青袍褂。百日外。补褂。朝珠。一、百日内。祭月坛。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先农等坛庙。遣官致祭。承祭执事官。素服行礼。乐设不作。百日外。素服斋戒。祭日朝服作乐。一、二十七月内。元旦日。补褂。蟒袍。朝珠。前后三日。常服。朝珠。一、万寿前后七日。常服。朝珠。一、百日外。遇御门听政。常服。朝珠。一、二十七日外。百日内。引见人员。青袍褂。百日外。青褂。袍不拘色。一、百日外。二十七月内。遇升殿常朝坐班。朝服。一、百日内。雨衣雨帽。不论品级。均青色。百日外。帽按品级。衣青色。一、外省来京官员。赴天安门谢恩。朝服。遇乡试、会试、停止筵宴。内外帘各员。常服。谢恩。朝服。一、对联门神。二十七月后张挂。各衙门封开印告条如旧。从之。

丙午(初十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丁未(十一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戊申(十二日)。春分。朝日于东郊,遣平郡王庆恒行礼。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庚戌(十四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癸丑(十七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谕:大行皇太后大祭后。著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绵德、绵恩、轮流每日二人。在九经三事殿住宿献奠。其余众阿哥等。俱不必在彼。著照常读书。遇朕亲往献奠日随往。

甲寅(十八日)。谕:现今已届大行皇太后大祭。此际前来之蒙古王公额驸。所进曼达,著不必收。其所进马匹,两翼税务处未收者,不必交纳。即给还本人。以前所进曼达,不必令堪布带去。亦著给还原人。嗣后再有来者。俱不必收。

乙卯(十九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大祭礼。仪与初祭同。

丙辰(二十日)。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龙王之神。

丁巳(二十一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月祭礼。

己未(二十三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癸亥(二十七日)。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礼。诣安佑宫行礼。

甲子(二十八日)。上临西花园。视皇四子履郡王永珹疾。皇四子履郡王永珹薨。

乙丑(二十九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临履郡王永珹第赐奠。回圆明园。

皇太后大丧出殡

三月。丁卯朔(初一日)。

戊辰(初二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己巳(初三日)。祭先蚕之神。遣怡亲王福晋行礼。

○辛未(初五日)。谕:今年京察届期。吏部开列在京各部院三品以上大臣。暨各省督抚等。奏请甄别。内阁大学士。以领袖班联。向不与列。第念大学士舒赫德等。或赞襄机要。兼统部曹。或扬历封疆。勤劳懋著。均能敬公称职。宜加优叙。以昭恩眷。舒赫德、高晋、于敏中、李侍尧、俱著交部议叙。

○又谕曰:吏部开具在京部院三品以上官。请旨甄别。以重考绩大典。协办大学士尚书阿桂、程景伊、署协办大学士尚书英廉、尚书丰昇额、袁守侗、福隆安、绰克托、奎林、侍郎福康安、梁国治、和珅、庆桂、均勤慎称职。宜加优奖。著交部议叙。其左都御史素尔讷、大理寺卿尹嘉铨、精力就衰。难以供职。均予原品休致。余著照旧供职。(编者注:此举意在考核高级官员)

○壬申(初六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谕:武英殿御书处、雍和宫事务俱著八阿哥永璇管理。

○甲戌(初八日)。谕:今年乡试届期。所有应行开列试差之进士出身人员。著于三月二十五日。在正大光明殿考试。仍著吏部照例按各衙门次序。于二十七日带领引见。

○乙亥(初九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祭先农之神,遣平郡王庆恒行礼。

○丁丑(十一日)。曰:喀喇沁王喇特纳锡第等。闻四阿哥之事。来请朕安。其余蒙古王公额驸台吉等。闻信后。必有赶来者。但伊等近日才回游牧。且时令亦渐暑热。伊等往返劳苦。朕心甚为不忍。著交该衙门即速行文。将欲来者、概行停止。

○戊寅(十二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己卯(十三日)。上诣雍和宫行礼。还宫。

○辛巳(十五日)。以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谥。遣官祇告天、地、太庙、奉先殿、社稷。

谕:四月十四日。恭奉大行皇太后梓宫。前往泰东陵。福隆安、丰昇额、俱应随往。所有步军统领印务。著英廉在京署理。协办大学士程景伊、著派随往。同大学士舒赫德豫备题主事宜。

壬午(十六日)。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谥。上素服。诣太和门。恭阅册、宝。行三拜礼。由别道出神武门豫诣畅春园大宫门外幄次。易缟素、祇俟。册宝至。跪迎。随入。届时。上就拜位。率群臣行九拜礼。兴。跪进册、宝。上行九拜礼。迺行致祭礼。奠帛。读祝。三献爵。均如仪。礼成。回圆明园。

册文曰。崇仪告备。荐玉策以伸虔。懿行垂光。勒琅函而阐实。报劬劳之厚德。礼洽馨闻。严对越之鸿名。义隆睿作。钦惟皇妣大行皇太后。顺体天经。化彰人极。萱庭示范。仰宫中之有圣人。瑶甸归仁。临天下而为大母。自流徽于京室。荷笃庆于藐躬。亿兆腾欢。萃万方为尊养。曾元衍瑞。裕五世以融怡。缅义训之常昭。洵扬言之莫罄。贲凤纶而赐复。泽及葭蓬。扶翟辂以观民。呼兼嵩岱。益图旅贺。来庭之鹣鲽骈臻。偃伯承禧。绝徼之干戈并戢。是皆慈晖普照。覃岳澥而含和。用能纯履康绥。丽乾坤而集福。忆昨者金泥绚祝。十八字叠演箕畴。冀来兹宝琰镌华。亿万龄重增姬算。惟爱景情殷顾复。依旬之胪颂何穷。宜慈躬祉懋升恒。晋册之扬庥未艾。何升遐之忽觏。竟攀恸之难追。率土缠悲。终天衔恤。肇尊称于殷礼。念形容无得而名。稽上谥于周书。极拟议于斯为盛。有孝实原有德。本百行于地天。乃圣即协乃神。媲独隆于尧舜。一词莫赞。敢凭素悃以追攀。万世为公。并询佥言而咸翕。爰遵彝典。请命于天。谨奉册、宝、上尊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于戏。溯璇闱徽音大行。宜特隆冠古之声。颂清庙昌后燕天。庶稍展崇亲之悃。伏冀神灵式妥。陟降在兹。文琬贻型。抒慕诚之罔极。彤毫述德。荷申锡于无疆。宏启嘉符。茂昌景祚。谨言。

甲申(十八日)。上诣安佑宫行礼。

乙酉(十九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二满月祭礼。

谕:香山各项陈设。著派福康安前往查明。交与该苑丞收贮。盘山各项陈设。著派保宁会同嘉谟查办。两处查办之后。所有太监。均即彻回。其盘山太监。人数无多。著拨在圆明园当差。至香山太监较多。著分拨圆明园一分。清漪园、静明园一分。瀛台三海一分。令其当差。

己丑(二十三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供奠。

庚寅(二十四日)。谕:今日据刘墉奏,昨进四库全书内少阳集。誊写错字。伊未经看出。请交部议处一摺。四库全书。誊写屡有错误。经朕指出更正者不少。若不定以处分。将来鲁鱼亥豕。累牍连篇。成何事体。但若将奏请处分之人交部。其未经奏请者。转得置身局外。何以得情理之平。著自今年正月起。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交军机大臣通行查核。经朕看出错讹者。其分校覆校名下。错至两次。总裁名下所校。错至三次者。均著查明。奏请交部议处。处分原轻。不过示以知愧。既已分阅。可不悉心乎。此后著交军机大臣照此。每三月一次。查办奏闻。其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所办书籍既多。竟应免其处分。

壬辰(二十六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供奠。

乙未(二十九日)。谕:昨理藩院具奏。准伊犁将军伊勒图咨报、土尔扈特亲王策伯克多尔济。于本年四月完婚。今遇皇太后大故。暂且停止。听候部议。朕已降旨。不必令其停止。听其自便矣。所有扎萨克喀尔喀等众蒙古。感戴朕恩。或照京城王公大臣。一体停止嫁娶。亦未可定。此次皇太后大故。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均闻信赴京成服。叩谒梓宫。与朕请安。意甚诚笃。深堪嘉奖。伊等已属尽心。若再停止嫁娶。伊等俱系生长口外。何必拘照内陆之例。著交该部。通行晓谕各蒙古王公扎萨克等。令其不必停止嫁娶。听其自便。此内如有指配近派宗室格格者。与众不同。仍俟二十七个月后完婚。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承办未竣书藉。共十六种。内通典、通志、二书。派有专管总裁。《日下旧闻考》亦派有总裁。惟《一统志》、《西域图志》及《辽》、《元》、《明史》、《热河志》、《明纪纲目》、《通鉴辑览》、《音韵述微》、《太学志》等书未经特派。应派专管之员。责成定限速纂。并统交稽查上谕处稽查。...蒙古源流著派舒赫德、奎林。《临清纪略》著派舒赫德、彭元瑞。《金川方略》著派福隆安、丰昇额。《一统志》著派袁守侗、和珅。《西域图志》著派福康安、刘墉。《元史》、《辽史》俱著派金简、钱汝诚。《明纪纲目》著派和珅、彭元瑞。《明史》著派英廉、钱汝诚。《通鉴辑览》、《热河志》俱著派梁国治、和珅。《通志》、《通典》俱著派钱汝诚、彭元瑞。《日下旧闻考》著派英廉、刘墉。《音韵述微》、《太学志》俱著派梁国治、金士松。

民国初年畅春园的恩慕寺山门和恩佑寺山门

夏。四月。丙申朔(初一日)。享太庙。遣怡亲王弘晓恭代行礼。

丁酉(初二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供奠。

戊戌(初三日)。谕:四月初六日。举行常雩典礼。例遣亲王恭代。敬念天坛、地坛、祈谷坛大祀。礼尤尊重。更非太庙可比。所有上坛承祭执事之人。自宜蠲洁将事。以肃精禋。况看守郊坛人员。遇有大事。并不摘冠缨。而祭时朝服乐章。又一切如常。未便仍留长发从事。现在派出承祭之亲王、及坛上执事官员。俱著先行薙发。再进坛行礼。用申诚敬。其陪祀各员。在坛壝以外者。毋庸论。将此永著为令。

辛丑(初六日)。常雩。祀天于圜丘。遣简亲王积哈纳恭代行礼。以泰东陵恭悬扁额。遣官告祭孝圣宪皇后几筵。

壬寅(初七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供奠。

谕军机大臣等、朕阅四库全书馆所进钞本朱彝尊经义考。于历代说经诸书。广搜博考。存佚可惩。实有裨于经学。朕因亲制诗篇。题识卷首。此书现已刊行于世。闻书板尚在浙江。著将御制诗录寄三宝、就便询问藏板之家。如愿将朕此诗添冠卷端。听其刊刻。亦使士林咸知朕阐崇经学之意。

丙午(十一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三满月祭礼。以奉移孝圣宪皇后梓宫往泰东陵。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

戊申(十三日)。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祖奠礼。酉时。行辞奠礼。哭尽哀。王公大臣官员。俱齐集举哀。是日上居无逸斋苫次。

己酉(十四日)。孝圣宪皇后梓宫发引。上躬亲奠献。哀恋切至。恭奉梓宫。由九经三事殿出。上先趋立畅春园宫门外。候梓宫升大昇轝。跪视启行。哭泣步从一里余。由别路先往芦殿。敬视陈设。跪迎梓宫。奉安于芦殿。行夕奠礼。致敬尽哀。是日。亲王以下。有顶带官以上。公主、福晋以下。侍卫妻以上。及内务府佐领拜唐阿等男妇。俱齐集举哀。恭送与不克恭送王大臣官员。皆哭泣随行。至途次二班外。随从之王大臣官员。将近芦殿时。从别路先往排立。梓宫至。跪迎。供奠时。皆随上行礼举哀。驻跸黄新庄行宫(北京市房山区黄辛庄)。

谕:现在恭奉孝圣宪皇后梓宫。诣泰东陵安奉。宜加渥泽。用广慈恩。著将沿途经过地方、本年地丁钱粮。蠲免十分之五。易州蠲免十分之七。该部遵谕速行。

庚戌(十五日)。上诣芦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朝奠礼。跪送梓宫启行。哭泣步从一里余。由别路先往半壁店芦殿。祇候梓宫至。跪迎。奉安于芦殿。行夕奠礼。致敬尽哀。随从之王大臣官员。朝夕皆随上行礼举哀。驻跸半壁店行宫(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半壁店村)。

辛亥(十六日)。上诣芦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朝奠礼。跪送梓宫启行。哭泣步从一里余。由别路先往秋澜村芦殿。祇候梓宫至。跪迎。奉安于芦殿。行夕奠礼。致敬尽哀。随从之王大臣官员。朝夕皆随上行礼举哀。驻跸秋澜村行宫(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永阳镇北秋兰村行宫村)。

○壬子(十七日)。上诣芦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朝奠礼。跪送梓宫启行。随从之王大臣官员。皆随上行礼举哀。梓宫至古谢村。奉安于芦殿。遣皇八子永璇、恭代行夕奠礼。至翼日朝奠礼亦如之。驻跸梁格庄行宫(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格庄镇梁格庄村)。至庚申(二十五日)皆如之。

○癸丑(十八日)。孝圣宪皇后梓宫启行。上先往恭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殿。上香。诣宝城前。恭奠行礼。号恸良久。王大臣官员随行礼。上出。犹挥泪徐行。瞻仰慕恋。感动左右。诣泰东陵阅视工程。至神路分道处。候梓宫至。暂停。躬代孝圣宪皇后、向泰陵行礼。奉梓宫启行。仍先至泰东陵。祇候梓宫至。跪迎。哭泣随行。奉安于隆恩殿。供奠行礼。悲哀笃至。王大臣官员。俱随行礼举哀。

○以孝圣宪皇后梓宫至陵。遣官告祭泰陵泰东陵后土。永宁山神。

○甲寅(十九日)。上诣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步入隆恩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飨奠礼。恸哭良久。王大臣官员。俱随行礼举哀。

○丙辰(二十一日)。上诣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步入隆恩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百日大祭礼。恸哭良久。王大臣官员。俱随行礼举哀。上释缟素。更青素服。冠缀缨纬。回行宫。

○戊午(二十三日)。上摘冠缨。诣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步入隆恩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迁奠礼。哀恸良久。卯时。恭奉梓宫至宝城前芦殿内。安奉龙輴上。奠酒行礼。悲伤号泣。哀恋笃至。王大臣官员。俱随行礼举哀。

○庚申(二十五日)。上摘冠缨。诣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步行至芦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礼。跪拊梓宫号哭良久。辰时。上躬送梓宫入地宫。安于宝床。恭奉册、宝、安于石座。上于梓宫前。伏地恸哭。号呼哀恋。于将闭元宫时。始退出。诣祭台前。行大葬告成礼。

礼臣奏:点主吉时届。上冠缀缨纬。更龙袍衮服。王大臣官员、同点主大学士。皆更朝服。上诣隆恩殿。向上立。王大臣官员。各于班次排立大学士于敏中、暂署大学士永贵、恭点神主。奉安宝座。行虞祭礼。王大臣官员随行礼。上恭捧孝圣宪皇后神牌。安黄舆内。神牌黄舆启行。王大臣官员。跪候过。随行。上更青袍褂。冠缀缨纬。步随至隆恩门外。跪送。由别路先诣宿次。祇候神牌黄舆至。供奉黄幄。行日夕上香礼。

○以孝圣宪皇后梓宫奉安地宫礼成。遣官告祭泰陵。泰东陵后土。永宁山神。

○辛酉(二十六日)。上自梁格庄行宫启銮。诣黄幄。奉孝圣宪皇后神牌黄舆启行。至秋澜村黄幄。行日夕上香礼。驻跸秋澜村行宫。

○壬戌(二十七日)。上诣黄幄。奉孝圣宪皇后神牌黄舆启行。至半壁店黄幄。朝夕上香行礼。驻跸半壁店行宫。

○以孝圣宪皇后神牌升祔太庙吉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

○癸亥(二十八日)。上诣黄幄。奉孝圣宪皇后神牌黄舆启行。至黄新庄黄幄。朝夕上香行礼。驻跸黄新庄行宫。

○甲子(二十九日)。上诣黄幄。奉孝圣宪皇后神牌黄舆启行。行朝晨上香礼。以恭候奉迎神牌。先还宫。遣官恭代行日夕上香礼。

皇太后安葬泰东陵路线

五月。乙丑朔(初一日)。

孝圣宪皇后神牌。升祔太庙。奉先殿。卯时。上御礼服出宫。至幄次祇候。孝圣宪皇后神牌黄舆。进大清门。王大臣官员、俱朝服。各于班次跪迎。上出幄次。于天安门外、跪候黄舆过。步行随至太庙甎城门内。戟门外。上诣孝圣宪皇后神牌黄舆前。行三叩礼。亲捧神牌入太庙。跪安于拜位。躬代行礼。恭捧孝圣宪皇后神牌。敬升。奉安于孝敬宪皇后之次宝座上。行升祔太庙致祭礼。如时享仪。礼成。

上回宫。届时。上御龙袍衮服。由景运门至诚肃门。降舆。诣恭造神牌处。恭捧孝圣宪皇后神牌进奉先殿。奉安于孝敬宪皇后之次宝座上。行升祔奉先殿致祭礼。礼成。回宫。

命皇十一子永瑆、恭捧孝圣宪皇后神牌。进奉先殿后殿。皇十五子颙琰恭捧孝贤皇后神牌。出至穿堂跪迎。随行进右第二间寝室。赞引官跪奏。孝圣宪皇后。升祔奉先殿后殿。行参拜世宗宪皇帝、孝敬宪皇后礼。皇十一子永瑆、安奉孝圣宪皇后神牌于拜位。恭代行礼。敬捧孝圣宪皇后神牌。奉安于世宗宪皇帝之右宝座上。皇十五子颙琰安奉孝贤皇后神牌于拜位。恭代行参拜孝圣宪皇后礼。敬捧孝贤皇后神牌。还御寝室。奉安行礼。

是日,孝圣宪皇后神牌。奉安于泰东陵享殿。遣皇六子永瑢行礼。如四时大祭仪。

丙寅(初二日)。以孝圣宪皇后升祔礼成。诏告天下。

戊辰(初四日)。上临大学士舒赫德第赐奠。

己巳(初五日)。吏部带领保送一等之翰林院侍讲学士成策等五十九员引见。

庚午(初六日)。吏部带领京察保送一等之兵部郎中多隆武等六十四员引见。

壬申(初八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甲戌(初十日)。上诣太庙。恭进孝圣宪皇后玉册。玉宝。尊藏行礼

丙子(十二日)。吏部带领京察二三等官、年六十五岁以上之宗人府笔帖式宗室恳特等五十三员引见。

丁丑(十三日)。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谕:前因明史内。于蒙古人地名、音译未真。特命馆臣、照辽金元三史例。查核改订。并就原板扣算字数刊正。其间增损成文。不过数字而止。于原书体制。无多更易。兹阅所进签之英宗本纪。如正统十四年。巡按福建御史汪澄弃市。并杀前巡按御史柴文显、同时杀两御史。而未详其获罪之由。不足以资论定。又土木之败。由于王振、挟主亲征。违众轻出。及敌锋既迫。犹以顾恋辎重。不即退军。致英宗为额森所乘。陷身漠北。乃纪中于王振事。不及一语。尤为疎略。虽本纪为全史纲领。体尚谨严。而于帝王刑政征伐之大端。关系国家隆替者。岂可拘泥书法。阙而不备。致读者无以考镜其得失。盖缘当时纪事。每多讳饰。又往往偏徇不公。而明史修自本朝。屡淹岁月。直至朕御极以后。始克勒成一书。其时秉笔诸臣。因时代既远。传闻异辞。惟恐涉冗滥之嫌。遂尔意存简括。于事迹要领。不能胪纪精细。于史法尚未允协。前因明纪纲目所载。本末未为赅备。降旨另行改辑。所有明史本纪。并著英廉、程景伊、梁国治、和珅、刘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务令首尾详明。辞义精当。仍以次缮进。候朕亲阅鉴定。重刊颁行。用昭传信。(编者注:这段乾隆关于修史指示,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辛巳(十七日)。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诣恩慕寺行礼。幸圆明园。

戊子(二十四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辛卯(二十七日)。谕:四库全书馆缮写之书虽多。而各总裁校勘者少。不能供进呈披阅。即再添总裁数人。仍恐无益。著派皇八子、皇十一子、及书房行走之侍郎周煌、内阁学士汪廷屿、卿吴绶诏、侍读学士朱圭、侍讲姚颐、编修倪承宽、分与应校之书。同该馆总裁。一体校勘。陆续呈进。

甲午(三十日)。谕曰:舒妃薨逝。著派六阿哥、十一阿哥、绵亿、绵聪、扎兰泰、丰伸济伦、成服。绵亿办理陵寝事务。不必来京。并派六阿哥、庄亲王永瑺、金简、办理丧仪。

泰东陵:乾隆四十二年(1767)正月,86岁的太后驾崩,举国致哀,尊徽谥号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孝圣宪皇后死时,泰陵地宫已闭封了39年。按清朝制度,孝圣宪皇后应另建山陵,而且与帝陵一至。

六月。乙未朔(初一日)。上至西花园舒妃金棺前奠酒。江南陶庄新建河神庙成。上亲制碑记。

戊戌(初四日)。上还宫。

己亥(初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幸圆明园。

庚戌(十六日)。月食。

癸丑(十九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丁巳(二十三日)。遣官祭火神庙。谕曰:和珅现署吏部侍郎事务。恳请将伊弟吏部笔帖式和琳、照例回避。著照所请。和琳以工部笔帖式补用。

己未(二十五日)。上诣黑龙潭祈雨。

辛酉(二十七日)。上还宫。以孟秋享太庙。是日起斋戒三日。

壬戌(二十八日)。谕:《西域图志》、《日下旧闻考》俱派于敏中同英廉、钱汝诚阅办。

铸给热河道儒学印。从直隶总督周元理请也。

秋。七月。甲子朔(初一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诣恩慕寺行礼。幸圆明园。

壬申(初九日)。谕军机大臣等:上年金川全境荡平。所有该处地界。归入版图。安屯耕种。

丁丑(十四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戊寅(十五日)。中元节。上诣恩慕寺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上命皇十五子颙琰祭孝贤皇后陵。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庚辰(十七日)。命大学士公阿桂充玉牒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正总裁。

癸未(二十日)。命大学士公阿桂充文渊阁领阁事。

戊子(二十五日)。谕:办理四库全书、并荟要二处。所用誊录、计六百余名。而应行缮录之书籍甚多。上届甲午科京闱乡试。曾于落卷中挑取补用。现在又届乡试之期。而明年誊录中。即有五年期满。应行议叙开缺者。均须随时顶补。自应豫为筹备。

己丑(二十六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癸巳(三十日)。谕:朕于九月初十日启銮。恭谒泰陵、泰东陵。所有应行事宜。各该衙门照例敬谨豫备。

    恩佑寺原为清初畅春内的清溪书屋,康熙皇帝常宴寝于此,后死在这里。雍正即位后,“为圣祖仁皇帝荐福,建恩佑寺于畅春园东垣。”原为三进殿,将书屋改为恩佑寺。现仅存山门。恩佑寺的南侧是恩慕寺,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该寺布局限制与恩佑寺相同。

八月。甲午朔(初一日)。

○乙未(初二日)。上还宫。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丁酉(初四日)。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英廉行礼。

○戊戌(初五日)。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幸圆明园。

○己亥(初六日)。遣官祭关帝庙。顺天乡试。以顺天府尹蒋赐棨、为监临官。户部左侍郎梁国治为正考官。礼部右侍郎阿肃为副考官。

○庚子(初七日)。遣官祭昭忠祠。谕:朕于二十七月以内。恭谒泰陵、泰东陵。启銮及回跸时在京之王公大臣官员等毋庸迎送。 

○癸卯(初十日)。上还宫。

○丙午(十三日)。万寿节。上诣奉先殿、寿皇殿、大高殿行礼。遣官祭太庙后殿。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遣官祭孝贤皇后陵。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丁未(十四日)。上诣恩慕寺行礼。幸圆明园。

壬子(十九日)。命辑满洲源流考。谕:顷阅金史世纪云。金世祖居完颜部。其地有白山黑水。白山即长白山。黑水即黑龙江。本朝肇兴东土。山川钟毓。与大金正同。史又称金之先出靺鞨部。古肃慎地。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其实即古肃慎。为珠申之转音。更足徵疆域之相同矣。又后汉书三韩传。谓辰韩人、儿生欲令头扁。押之以石。夫儿初堕地。岂堪以石押头。其说甚悖于理。国朝旧俗。儿生数日。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斯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辰韩或亦类是。范蔚宗不得其故。曲为之解。甚矣其妄也。若夫三韩命名。第列辰韩、马韩、弁韩、而不详其义。意当时三国必有三汗。各统其一。史家不知汗为君长之称。遂以音同误译。而庸鄙者、甚至讹韩为族姓。尤不足当一噱。向曾有三韩订谬之作。惜未令人尽读之而共喻耳。若唐时所称鸡林。应即今吉林之讹。而新罗、百济、诸国。亦皆其附近之地。顾昔人无能考证者。致明季狂诞之徒。寻摘字句。肆为诋毁。此如桀犬之吠。毋庸深较。而舛误之甚者。则不可以不辨。若夫东夷之说。因地得名。如孟子称舜东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至于尊崇本朝者。谓虽与大金俱在东方。而非其同部。则所见殊小。我朝得姓、曰爱辛觉罗氏。国语谓金曰爱辛。可为金源同派之证。盖我朝在大金时。未尝非完颜氏之服属。犹之完颜氏在今日。皆为我朝之臣仆。普天率土。统于一尊。理固如斯也。譬之汉唐宋明之相代。岂皆非其胜朝之臣仆乎。又有云。我祖宗时。曾受明龙虎将军封号。亦无足异。我朝初起时。明国尚未削弱。因欲与我修好。借此以结两国之欢。我朝固不妨为乐天保世之计。迨我国声威日振。明之纲纪日隳。且彼妄信谗言。潜谋戕害。于是我太祖赫然振怒。以七大恨告天。兴师报复。自萨尔浒、松山、杏山、诸战。大败明兵。明人欲与我求和。斥而不许。彼尚安能轻侮我朝乎。且汉高乃秦之亭长。唐祖乃隋之列公。宋为周之近臣。明为元之百姓。或攘或侵。不复顾惜名义。若我朝乃明与国。当闯贼扰乱。明社既移之后。吴三桂迎迓王师入关。为之报讐杀贼。然后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统一寰宇是得天下之堂堂正正。孰有如我本朝者乎。至若我国家诞膺天眷。朱果发祥。亦如商之元鸟降生。周之高禖履武。纪以为受命之符。要之仍系大金部族。且天女所浴之布勒瑚里池即在长白山。原不外白山黑水之境也。又金世纪称、唐时靺鞨有渤海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是金之先即有字矣。而本朝国书。则自太祖时、命额尔德尼巴克什等。遵制通行。或金初之字。其后因式微散佚。遂尔失传。至我朝复为创造。未可知也。他如建州之沿革。满洲之始基。与夫古今地名同异。并当详加稽考。勒为一书。垂示天下万世。著派大学士阿桂、于敏中、侍郎和珅、董诰、悉心检核。分条编辑。以次呈览。候朕亲加厘定。用昭传信而辟群惑。并将此通谕知之。寻阿桂等奏、编纂事宜。酌拟凡例呈览。并请钦定嘉名。得旨、知道了。书名著定为满洲源流考。(编者注:乾隆这段评论可作为朔源满族的一个依据)

乙卯(二十二日)。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多罗信郡王修龄行礼。上还宫。

丙辰(二十三日)。世宗宪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丁巳(二十四日)。上幸圆明园。

己未(二十六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庚申(二十七日)。遣官祭贤良祠。

乾隆四十二年谒泰东陵

九月。癸亥朔(初一日)。

戊辰(初六日)。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龙王之神。

己巳(初七日)。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壬申(初十日)。上以恭谒泰陵、泰东陵。自圆明园启銮。驻跸黄新庄行宫。

癸酉(十一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甲戌(十二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乙亥(十三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丙子(十四日)。上谒泰陵、泰东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驻跸秋澜村行宫。

丁丑(十五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戊寅(十六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己卯(十七日)。驻跸潭柘岫云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

庚辰(十八日)。驻跸静宜园。翼日如之。

壬午(二十日)。遣官祭历代帝王庙。上回圆明园。

谕:盛京乃我朝定都创业之地。永陵、福陵、昭陵。巍然在望。皇祖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一年。曾经三次展谒。孝思追远。常切钦承。朕自乾隆八年、及十九年、恭谒祖陵以来。迄今已二十余年。遥企桥山。每深依恋。常时恭阅太祖太宗实录。敬惟开创艰难。佑启万年统绪。兹际重熙累洽之庥。溯念前劳。辄不禁愀然泪下。而松云葱郁。向惟再莅瞻仰。心甚歉焉。朕现在精力如前。尚堪远涉。拟于明岁秋间前诣盛京。恭谒祖陵。以申积悃。所有跸路往来。俱由内陆、出山海关而行。于置顿安营。较为妥便。尚在二十七月之内。途次不行围。至盛京时。不升殿。不筵宴。朝鲜国毋庸遣使朝贺。其扎萨克蒙古王公等、亦毋庸朝觐。至启銮日期。届时再降谕旨。将此通谕知之。

乙酉(二十三日)。上诣恩慕寺行礼。

庚寅(二十八日)。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还宫。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

辛卯(二十九日)。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懋勤殿:北京故宫乾清宫西南,月华门旁。

冬。十月。癸巳朔(初一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乾隆四十三年时宪书。

○甲午(初二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丙申(初四日)。上御懋勤殿。

○丁酉(初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戊戌(初六日)。调刑部尚书英廉为户部尚书,仍兼管刑部事务。以仓场侍郎德福为刑部尚书。以户部侍郎和珅为步军统领。

○辛丑(初九日)。上御懋勤殿。

○癸卯(十一日)。上御懋勤殿。

戊申(十六日)。上御懋勤殿。

壬子(二十日)。上御懋勤殿。

甲寅(二十二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丙辰(二十四日)。上御懋勤殿。

庚申(二十八日)。上御懋勤殿。

壬戌(三十日)。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十一月。癸亥朔(初一日)。

甲子(初二日)。遣官祭先医之神。

丙寅(初四日)。上御懋勤殿。

乙亥(十三日)。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戊寅(十六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癸未(二十一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甲申(二十二日)。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丁亥(二十五日)。上以孝圣宪皇后诞辰。诣慈宁宫行礼。

己丑(二十七日)。上诣大高殿行礼。

庚寅(二十八日)。上幸瀛台。

南海瀛台

十二月。癸巳朔(初一日)。

甲午(初二日)。谕:明年正月。恭值孝圣宪皇后周岁忌辰。及三月初节届清明。朕俱亲诣泰东陵、展谒致祭。所有应行豫备事宜。著各该衙门、照例敬谨办理。

乙未(初三日)。上幸瀛台。

丁酉(初五日)。上幸瀛台。

己亥(初七日)。上诣大高殿行礼。幸瀛台,翼日如之。

癸卯(十一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乙巳(十三日)。谕:明年立春。系正月初七日亥时。是日、不便穿朝服。而亥时距初八日不远。所有春山宝座。应于初八日清晨呈进。

丁未(十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戊申(十六日)。谕:朕于明年巡幸盛京。恭谒祖陵。所有大臣侍卫兵丁等。若止照前例。给予帮银。购办行李。或尚不敷。著加恩御前及乾清门侍卫等。各赏银一百二十两。大门侍卫、护军参领、各八十两。牵驼章京、及拜唐阿、闲散官员、各五十两。护军校、骁骑校、各四十两。前锋护军等、各三十两。侍卫、护军、拜唐阿等、不必拘班次轮派。

丁巳(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

己未(二十七日)。以岁暮祫祭。遣官祭太庙中殿、后殿。

庚申(二十八日)。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遣官祭太岁之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
顺治中国清朝第三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1644年-1661年),始于1644年(顺治元年),至1661年(顺治十八年),共十八年。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
志六十一  礼五
雍正和他的甄嬛们:熹妃、皇后和华妃是怎么死的?
康熙朝宫廷大事年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