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凝血常规报告单?这些数值需要您注意

凝血常规是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至少包括PT、INR、APTT、FIB、TT 五项。

PT(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 10~14秒,PT延长提示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血症(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PT缩短提示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药物影响、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INR(国际标准化值):正常值 0.82~1.15,INR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其值越高,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越长,可防止血栓形成。

如INR值非常高时,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风险。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APT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正常值25~45秒,APTT延长提示因子Ⅷ、Ⅸ、Ⅺ、Ⅻ血浆水平降低,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纤溶活性增强,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APTT缩短提示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FIB/Fbg(纤维蛋白原):正常值 1.8~4g/L,FIB增高见于感染、血栓性疾病、恶性肿瘤、外伤等;FIB降低提示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结构异常,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如DIC晚期、纤溶亢进、重症肝炎和肝硬化。

TT(凝血酶时间):正常值14~21秒,TT延长提示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其中更多见于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如肝素治疗、肿瘤和SLE等。

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时(如DIC),由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对凝血酶有抑制作用,可导致TT延长,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时,血FDP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减低,二者的变化均会使TT延长;TT缩短一般无临床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凝血常规检查 解读
pt,aptt
出血性疾病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凝血四项的解释与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及其临床应用,全面解读!
如何解读凝血功能化验单?抗凝和抗栓药物需要哪些监测指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