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遇拐点
中国的光伏企业尚德太阳能电力自今年3月破产至今已有半年时间,由于同行之间的设备投资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以及欧美反倾销诉讼等限制进口,中国的光伏企业处境艰难。在中国,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十分严峻,出口大幅下滑。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国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正迎来拐点。

 光伏电池成了“装饰”

 
        中国在2006年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力争2020年之前,将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力)所占比例提高至一次能源整体的16%。这是因为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受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不得不制定地球变暖对策。为此,中国积极培育两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设备厂商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作为中国特有的现象,相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更关注培育可再生能源相关厂商。

       结果,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以惊人的速度普及。06年风力发电的设备能力合计仅为258万千瓦,落后于先行一步的美国、德国甚至是印度,而12年则猛增至7537万千瓦,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是德国的2.5倍。光伏发电能力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位居第3,12年的设备规模为830万千瓦,是06年的10倍以上。

       中国政府的促进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不过更关键的是地方政府使用国家补贴来购买当地光伏板厂商和风力发电设备厂商的产品,然后安装在公共设施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上,使企业实现了盈利。结果,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厂商提高了竞争力,席卷了欧美市场,导致Q-Cells和Solon等德国知名光伏板厂商被迫破产。

       对于中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当地企业成长壮大不仅会增加就业和税收,设备投资等还会推高地区生产总值,提升当地政府一把手的政绩。地区的GDP竞争成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壮大的东风。

安装有光伏板和小型风车的路灯矗立在马路两旁(河北省曹妃甸)
        拿河北省曹妃甸来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曹妃甸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计划投入约日元9万亿日元。在工厂都尚未建好的开发区内,一抬头便会看到道路两旁的路灯上安装着光伏板和小型风车。即使到了晚上路灯也不亮,光伏板和风车似乎都没在发电。路灯上的可再生能源设备仅仅成了马路上的“装饰”,这反映出盲目的基础设施投资支撑着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相比环境,更重视增长

       如今,中国出现了多个“鬼城”。地方政府斥巨资规划工业区,建设大厦、高层住宅、商业设施、港湾和高速公路,入住的企业和居民少得可怜,开发区沦为废墟一样的鬼城。大部分工业区都在建筑物上装有光伏板等,以展示重视环保的形象。这是因为保护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一把手的口碑。中国如今依然是“相比环境,更重视增长”,而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不过是掩盖这一事实的“装饰”。

       在中国的开发热潮开始降温,泡沫随时可能崩溃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产业能否生存下来、继续在全球显示存在感呢?现在正是关键时期。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后藤康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我国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产业的思考-环球光伏网-太阳能光伏门户新闻网站!
引用 风电,还是疯电?
河西风电走廊 一项关系全局的大战略
2015年德国风力发电量比去年增加50%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苏科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