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字改变曾国藩一生:“悔”
曾国藩 (资料图 图源网络)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弟求兄随时训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
同治六年,曾国藩在给其弟国荃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悔字诀:“弟当此百端拂秽之时,又添此至交龃龉之事,想心绪益觉难堪。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初调。又尝以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坚危之际,若能以硬字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可挽回一二乎?”
曾国藩两次提到“悔”,足见他在修炼自己的时候,非常注重自我反省!在反省的过程中他克服了自负的人生态度,在四十岁以前,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恰恰是这种骄傲自满的情结让曾国藩初入职场就遭遇了信任危机。
道光去世,咸丰即位,下诏“求言”。曾国藩以为咸丰帝是个明主,于是上了个奏折,骂京官退缩、琐屑;骂外官敷衍、颟顸。这个奏折虽没有招致灾祸,却给咸丰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又直接上疏,直指咸丰三个缺点:见小不见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敢于说皇帝的不是,自然是犯了天威,结果引得咸丰龙颜大怒,直接把奏折摔在地上,准备治曾国藩的罪,幸亏在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人的劝阻下才作罢。曾国藩这位愤青得罪了不少权贵,几乎成了朝廷大臣的公敌。咸丰二年,曾国藩得到了江西乡试主考官的外差,终于逃离了处处是敌的北京。通过这件事,曾国藩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于是坚持每天“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因为有了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曾国藩不仅在学问上大有长进,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变得更加圆融。
曾国藩非常喜欢朱熹的“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
“悔”让曾国藩懂得了“知错就改”。曾国藩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他的父亲也跟着他住到了北京。有一次他给父亲过生日,有一个名叫郑小珊的好朋友来曾府祝寿。郑小珊跟曾国藩关系很好,而且医术高明,平日还经常给曾家看病。此时的曾国藩春风得意,不知什么原因,两个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郑小珊当场拂袖而去。事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把他好好教育了一顿。父亲的一番话点醒了曾国藩,他对此也后悔万分。后来,曾国藩又约上好友陈岱云与郑小珊在酒楼喝酒,主动认错,两人从此尽释前嫌。
对于“悔”,从曾国藩的家书到他与郑小珊闹矛盾后知错就改的实践精神可以看出,自我反省的态度完善了他的人格,也圆融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二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三个人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他的功名,将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
后来三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刘铭传。
缓行三千步,不过一小时的光景。就这一小时的光景,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有人也许要说,这曾国藩,也太绝对了吧。其实,一个人的品性,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他细微的形态动作中看出来的。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他在缓步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了三个人。这是一场未曾事先通知的考试。因此,三个人的表现也都发乎本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一封家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敢公布,为何?早公布恐遭灭门
学曾国藩做人,学胡雪岩做事——曾国藩的进退之智 1
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 第四章
李鸿章为何总能猜透皇帝的心思?
黄守愚:曾国藩是如何转入上升正道的?
曾国藩:顺境不惰,逆境不馁,以心制境,万事可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