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春老建筑物语—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长春老建筑物语—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大楼,位于新京大同广场西侧(现长春人民广场西边),建成于1935年。在此建筑建成后,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的本部(俗称“电电会社”)于1935年11月,由奉天(沈阳)迁移至长春,入驻该建筑内。


        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凹”字形,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整体建筑为欧美现代风格,为了避免过于刻板,在主门中间楼顶,设了一个三层的塔楼,并做了一些局部的小造型处理,而在左右拐楼的中间上方各做了一个二层的塔楼。整栋楼的半地下开窗处及一楼门厅外贴大理石,上方是黄色瓷砖敷面。整栋建筑基本就是前文(《长春老建筑物语—062 关东局》,现省政府)大楼的加高板(当然塔楼有那么点“兴亚式”的味道),其余没什么其他的奇特之处。

     (“满洲建国”十年大庆的游行队伍经过大同广场,右边建筑就是前文的“满洲中央银行总行”)
   

        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是在“满洲国”注册的国策特殊会社,1932年8月在奉天成立。其出资方为日本政府、“满洲国”政府、满铁、日本放送协会、朝鲜银行等。虽然名义上是股份制,但在理事会中,除了副总裁和监察理事各一人为中国人外,其余全部为日本人。在经营上的重要事项,除了要经会社理事会决定外,还必须经过两国政府的认可。其设立和经营的内容就是“满洲国”范围内电信、电话、广播和其它通信事业的统一管理。1935年11月,“电电会社”本部从沈阳迁移长春,入住了这栋新落成的大楼内。


        当时的“电电会社”是“满洲国”的一个庞大和重要的会社,其在大连、新京、奉天、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承德等地设有管理局,分别控制着各个区域的电话和电报业务。而各种级别的营业部门遍及全境,比如新京就有中央电报局、中央电话局等。除了这些管理局外,还设有技术研究所;在新京、大连和旅顺设有职员培训所;在日本东京和大阪设有办事处。在广播事业方面,“满洲国”成立后,设立了“放送总局(广播总局)”,将此前成立的各类广播机构全部整合到“电电会社”统一经营。而在此楼的西安大路一侧,成立了“电电会社”下辖的“新京中央放送局”(现在的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从此,“电电会社”的广播成了“满洲国”政治宣传的喉舌和急先锋。

        除了这些业务外,“电电会社”还拥有满洲特殊造纸、通信器材、印刷厂、满洲电电建筑等多家会社,还将“满洲国”唯一的通讯社“满洲国通讯社(满通)”的庞大无线通讯设施受让。另外,还与“满洲国”政府、关东军三方共同投资兴办了“东亚通讯调查会”(对外称“满洲电电调查局”),主要任务是监听苏联无线电信、干扰广播。当时“电电会社”在电信电话线路、电信机械、电话机械、载波电话设施、无线通信设施等硬件水平方面,超过了日本,是具有国际水准的,而其电报电话业务近达日本、远涉欧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军迅速占领这座的大楼(任何兵变的要务之一是控制广播和电信业务,那时没有电视台哈!),而大量的自动交换机、无线电发报机、接收机等设备被苏军拆卸回国。其后,国民政府成立了“东北电政管理局”,此楼成为其下辖的“长春电话管理局”的办公场所,下设电话局和电报局。有200名“电电会社”的日本技术人员被国民政府留用,在1946年11月后,电信电话业务逐步恢复。此后由于国共内战的日渐激烈,国民政府也心无旁骛,1947年10月,全部留用人员返回日本。

        长春解放以后,这里成为长春市电信局,1956年吉林省政府搬迁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也入住原“新京中央放送局”(西安大路一侧主楼)。现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依旧在此,而长春市电信局已经变成中国联通长春分公司。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图片,“华主席”的照片赫然在挂,当时这里是“长春市电信局”,感谢全真保璞!)


                              (现在的照片,已经改成中国联通长春分公司)



                  (这是西安大路一侧,原新京中央放送局,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所在地)
   

        将近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这里的主人多次更迭、名称也屡有变化,但这栋建筑承载的功能始终没变。老楼被原封不动地保留至今,也没被加高(原就不矮了吧?!)。从这点上看,跟站前的宽城邮局一样,是从建成之初到现在,少有的几个“虽然改名,绝不更姓”的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利用“满铁”都干了些什么?
二战日本“满拓”:日本化解通货膨胀和金融殖民的疏导池与跳板
「流逝岁月」我所经历的八十年代(1)
58年视察长影,看着摄影棚的场景,毛主席:怎么不到实景中去拍?
满洲烟草株式会社及其旧烟标
[转载]长春老建筑12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