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长春的记忆——文化广场的前世今生

从杏花村到文化广场





    杏花村,是长春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人文景观。1934年,溥仪在杏花村用土临时堆砌的“天坛”上举行了其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祭天仪式。同年,杏花村被确定为“宫廷建筑用地”,并于1938年起修建“皇宫”。后由于日本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败退,物资匮乏而停工。而今的文化广场,即为当年规划的宫前广场区域。

    解放后,人们在已经修成一层和地下部分的“皇宫”原址基础上修建了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的主楼,取名“地质宫”。

80年代的地质宫广场掠影

    1996年电影节前夕,长春文化广场一期宣告落成。从此,群众自发性的自娱自乐活动在广场随处可见,有声有色。广场每年重大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也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筑了文化广场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文化广场今貌 (摄于2011年5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春文化广场
长春文化广场跳绳俱乐部
长春 我的家(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的变迁
长春记忆:内涵丰富的地质宫
长春文化广场、地质宫与御花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