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与成为恶人的距离有多远

———读《路西法效应》

■王逸人

   尽管不愿意,但生命的经历还是让我滑到了怀疑主义者的一边,而人性的不确定性可以说在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起了《蝇王》

  许多年以前读了戈尔丁的《蝇王》,它所展现的故事与我内心所惧怕的所需保持距离的东西是那么一致,所以《蝇王》一直是保留在我内心图书馆里的一本书,可以说这与戈尔丁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真的没有丝毫关系。《蝇王》是一本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在我的价值认同里这种既谈了哲学又讲好了故事的小说才是内外兼修练艺又练功的文学武林正宗。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一次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飞机因遭到袭击而迫降在太平洋上的一座荒无人烟的珊瑚小岛上。

  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孩子们开始了岛上的生活。12岁的拉尔夫是英国海军司令的儿子,他优雅举止,乐观自信,为脱离大人的管制获得自由而欣喜若狂。他吹响了一只螺号,将分散在岛上各处的孩子组织起来,在全体会议上当选为领袖。孩子们在拉尔夫的领导下搭帐篷,采野果,点起篝火等待求援。起初孩子们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和睦相处,倒也其乐融融,但随着“野兽”的出现,小岛上的安宁与和谐被打破。孩子们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拉尔夫为代表,坚持在岛上建立文明的社会秩序,比如要求大小便在指定地点、遇事开会并举手发言、海滩上始终燃起一堆火作为求援信号等。另一派则是以唱诗班领队杰克为代表,他们对这些文明的、民主的做法嗤之以鼻,而崇尚人性中的原恶,以及破坏、毁灭的本能。杰克自命不凡,对拉尔夫当选领袖十分不满。他被分配去打猎,便把猎来的野猪头插在一个尖木桩上,又逼着其他孩子仿效野蛮人将脸部涂抹成五颜六色,围着落满苍蝇的野猪头狂欢,却任凭救命的篝火熄灭,从而失去了得救的宝贵机会。可怕的是,越到后来,后一种倾向就越占据上风,更多的孩子加入了这群人当中。在远离了人类文明及其规范制约之后,人性恶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使他们渐渐步入“罪恶”的深渊。为了夺取领袖地位,杰克带人袭击了拉尔夫的住所,在激烈争斗中,拉尔夫最要好的朋友猪崽仔,被一个叫罗杰的孩子丢下的滚石砸中并坠崖死去,西蒙被乱棍打死,拉尔夫自己也陷入重围。男孩们自相残杀,整个小岛陷于恐怖之中。这群男孩最终彻底毁灭了这里的一切,整个海岛在熊熊大火中燃烧起来。紧急关头,一艘英国军舰发现了岛上的大火,及时赶来,拉尔夫幸免于难。拉尔夫最终实现了他被拯救的愿望,但他却感到异常悲痛,为同伴们人性的沦丧而不停地哭泣……后来我还曾在“北影”小西天的放映厅里看过一回《蝇王》的电影,我至今还记得结尾处被从前同伴所追杀的拉尔夫绝望地扑倒在沙滩上,这时从镜头上方伸过由军靴和迷彩服裤子构成的大腿,而后面准备跑上前继续杀人的杰克团体每个人的脸上大惊失色,“大人”来了,杰克王朝的大厦瞬间崩塌……

“人之性恶,其善伪者也”

  就像我在上中学时看到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得到了启蒙,明白“义和团”根本称不上反帝反封建先驱一样,《蝇王》也是让我原有三观尽毁的一个构成部分。人性善一说在我心里彻底没地位了。相反像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伪者也”从此深植于我的内心。我知道国中之人其绝大多数还都是性善论者,从“人之初,性本善”就开始被洗脑,从一代代的“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国人……”等诸多程式化语言来强化这种洗脑,从不探究一下,你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什么作为了“善”的保证。那勤劳或许是真命题,中国自古人口众多,不勤劳你吃什么?可“善”好像就没这个逻辑链条存在,而且人性可比单纯的谋吃喝复杂多了,回想一下我们这个民族所以多灾多难,多少次是因相信别人是善的,而轻易地交出了自己的一切。比如“打开城门迎闯王,迎来闯王不纳粮”,结果闯王集团的腐化比明政府还要迅速,这时你拿闯王怎么办?再比如黄巢造反,像一切农民起义一样,他反唐初期的确有反抗腐败政府的正义性存在,可是后来在没吃的情况下,黄巢让手下把百姓推到碓子里将人捣成了肉糜然后充当军粮,这……这……这……这样的队伍我们拥戴你干什么呢?相反,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则是另一番样貌,大家知道美国所以要独立是因为英国人只要当地人纳税,而又不给他们相对的权利,这和只干活不给钱一样能长久吗?于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可这场战争直到结束华盛顿一直都处在财政吃紧的状况下,但他和汉密尔顿研究过,不能向北美当地人无限派遣税收,因为独立军派出的税收一旦超过了当初英国的税收数目,那么很多人肯定会立刻不干了,你们下手比英国佬还狠,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跟着你卖命呢?所以他们宁可发行国债,向法国等国家借钱,也绝不在税收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和前边吃人肉的黄巢部队相比是否有着云泥之别?西方的思想体系从原罪论开始那就是人性本恶的,到了尼采的“上帝死了”可以说是发展到巅峰,所以他们拼命完善各种抑制人性恶的构架和体系,以达到受损最小的目的。即使像丹麦那样的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老百姓也还是豪不放松地紧盯着把握权柄的人。而国人数千年来掉到这个人性善的坑里爬不出来,这不表明你善良,而是说明你愚蠢。历史的教训一再告诉我们没有保障体系,有人好话说尽时,就离坏事干绝不远了。我常在想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从先秦开始就是“人性恶”的,我们这个国度今天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副模样。

  人性是极端复杂的,人性变恶和人性为恶的过程也是极端复杂的,前面所以铺陈了那么多感想,完全是因为近期读到的一本名为《路西法效应》的书所致。不知现在的人作何想念,反正在我的价值观里一直对文字有种天然的神圣感,在我准备以写字为生之前,是正正经经坐过几年冷板凳的,其间读了大量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类的书籍,其中的历史几乎是我重新学的,因为用以前所学的历史对我后面要干的事情完全是障碍。而哲学(或说学术类书籍)是这几个构成分科里让我最初最感到头疼的,抽象、干涩,自说自话普遍存在于这类书籍中,犹记当年捧着一本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硬着头皮看,读了二百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乔姆斯基的书我也曾咬牙去啃,就为了搞明白他研究体系里“句子的结构层次”问题。可以说这些书的阅读经验都是不快乐的,但该读还要读,第一扩大知识点,第二锻炼逻辑能力。这些训练能让你能在现实中面对各路障眼法和骗局骄傲地发噱。但有些学术类书籍绝不是这个样子,我曾不止一次在文章里推荐过弗雷泽的《金枝》和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样的书的代入感极强,往往是让人手不释卷,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看完后自问这就完了,怎么不再多写点儿?这是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充分爆发的结果。而今天要说的菲利普·津巴多所写的《路西法效应》一书就是属于后者的范围,它的本质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实验报告,但它就像一本环环相扣玄思缜密的小说,起码做到了我在读得已经很累时,但心中还想再看一会。我是多么希望周围那些认为人性本善、无法构建安全保障且又不愿意动脑子、看到种种不公只因大家都在承受就能在心底里放过的国人,(请原谅这句话前面冗长的定语)都来看看这本书,我知道这是无法办到的事,但我想我的文章只要影响到哪怕一个读者去看了这本书,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能多出一份经过反思的安全来。

好人可靠吗?

  伟大的思想家汉娜·哈伦特,不但做过海德格尔的情人,帮助海德格尔将其哲学在西方传播深远,还写出了《集权主义的起源》这样的书,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研究,提出了“平庸之恶”的观点,她发现像艾希曼这样的人被裹挟于纳粹体系时,他们在屠杀犹太人时,就是奉命而为,根本不动脑子,他们像机器一样顺从、麻木不仁且不负责任,而这样的“平庸之恶”的承载者,放眼望去,每个社会体系里遍地都是。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发现,因为哲学说一千道一万是用来拷问每个人自己的内心的。当我把“平庸之恶”四个字放到自己身上来检视时,我立刻就变得非常不安。我如果在艾希曼的位置上会如何呢?我是否会为了抗拒这种体制所带来的“平庸之恶”而被体系屏除?即使不是艾希曼那样的一个军官的位置,再低等的社会职位又会如何?我的回答是我也没法完全凭借自身力量逃避开这种“平庸之恶”,但我要想办法把它在自身降到最低。后来我想自己从小就自由散漫(小学老师开家长会发给我母亲的通知书上的评语,我妈妈回来会对我说一句:上次开家长就说你自由散漫,这回还是自由散漫),且一直在内心与各种体制抱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否是冥冥漠漠中我已有抵挡“平庸之恶”的某种内因?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告诫自己将来或许要为不成为“平庸之恶”者而付出牺牲,我不知道自己到了那种时候是否会那么勇敢,但我已经在内心做好了某些准备,起码在姿态上不让自己太跌份儿。一下想起苏轼的一句诗———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否也是苏学士在察觉到了体制带给人的“平庸之恶”后的感慨呢?是啊,人类啊,什么时候能够不像个苍蝇一样钻营,不像条狗一样苟且,活得真正地有点尊严呢?!所以怀疑主义者是很累人的,不是把外面的事情或人拿来怀疑一下就完事的,怀疑的最终结果靶心没有一个不是指向自己。不知道我上面所做的心理准备和受迫害狂想距离还有多远?看到他人笙歌燕舞,唱着“高兴,高兴,今儿个今儿个真高兴”脑残到了极致的歌曲时,常会拿出“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去活的”这样的话来抵御,可是有反思的人生的确沉重,但这是必然的,无需抱怨。

  好了,说回《路西法效应》,你可以把这本书的观点看成是汉娜·哈伦特“平庸之恶”的某种继续与呼应,前面说过西方文化在根上把人定义为本恶后,后面建立了一套抑制恶的机制和办法,当然最主要的是对人的教育作用。人在被教化后,习惯、道德、法律、宗教等力量作用在一起起到维护外部环境良性与安全,但教化真的就起作用吗?一个被教化了的所谓的好人可靠吗,会一直好下去吗?环境和他人对他的影响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他又会变坏呢?这又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会费尽很大心力去研究的问题。当然,在一个“性本善”的族群里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会被摆到桌面上来,甚至想都不会去想,所以一旦在人性恶被全面打开的时候,这样的族群是损失最大的,作恶的手段也是最卑劣的,作恶的后果也是最骇人听闻的。为此本书作者菲利普·津巴多作出了这样的一个比喻:我们可以假设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有道德的动物,但是道德好比汽车排挡,平时打到空挡的时候,道德会在,但如果汽车停在斜坡上,那么车和驾驶员就会缓缓向下滑动,这时自然情况会左右结果,而不是驾驶员的技巧和意图。这是作者所提出的一个叫“情境刺激”的理论,那么在情境刺激之下,我们有可能成为恶魔吗?就像弥尔顿在《失乐园》里所道出的那句名言:心灵拥有自我栖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创造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能创造出天堂中的地狱。

把人性放入实验室

  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在他所服务的斯坦福大学进行了这次非常著名的实验。首先,他偷偷改造了学校里的一些教室,将它变成监狱,在很多地方安放了用于拍摄和观察的摄像镜头,他准备在斯坦福大学里找一些正常的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将被分成两组,一部分扮演狱警,一部分扮演犯人,实验打算为期14天,每个参与者将得到每天15美元的报酬,这在当时的美国还是非常诱人的,而菲利普·津巴多自然是典狱长了,他想看看钻入了这所监狱后,斯坦福的精英们到底会干些什么事情出来。今天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活动可能就是吃饱了撑的,很多中国大学的管理者也会不屑吧,更不会为它而投入资金,科研经费能这么用吗?真是胡闹。但菲利普·津巴多却是认认真真地干起来,不但找了电视台的人做拍摄,甚至为了更加逼真他竟找了当地警方帮忙,一路警笛地把那些学生从街上、从家里抓到了学校的监狱里。警察在抓人时甚至不忘给他们念“米兰达权利”———就是神探亨特抓人时常常叨咕的那几句:你有权保持沉默……小时候,看电视不明白这是干嘛啊,亨特你把坏人抓到了先胖揍一顿得了,现在才明白这是多么宝贵的程序正义,保持沉默就是说你有沉默权了,而有了沉默权就表示你不用参与证明自己有罪,法律保护人不自证自己有罪,剩下的就是律师和法律程序的问题了,要像我最初想的胖揍坏人一顿,那么刑讯逼供就会蔓延,那么冤狱就会不断出现……如今我很为我当年的念头而羞愧,谁教我的呢?

  “路西法效应”实验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斯坦福大学的学生“犯人”  

  蒙着眼睛的9个“犯人”被抓进监狱,并被编了号码。用菲利普·津巴多的话讲“堕落仪式正式开始”,一个叫阿内特的狱卒进入角色真快啊,他挥动着警棍高喊:“头不要乱动,嘴巴不要张开,手不要乱动,脚不要乱动,哪里都不准乱动!闭嘴!乖乖站在那里!”这样的嘴脸读者一定很熟悉吧?外边世界里像阿内特这样摇头摆尾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不在少数吧?有的人拥有了一点鼠尾毫大小的权力, 就把下巴撅到天上去了,而这种人也正是我在平时最蔑视的一类。 另一个叫马库斯的“狱警”在“典狱长”讲完话后立刻对“犯人” 们说道:“还不赶快感谢典狱长对你们说的这席话! ”看到这里我放声大笑,对于这样的语式,我们中国人应该最熟悉不过了吧? 比如“让我们用最热烈掌声感谢×××长讲话”之类的句子几乎我们每天都能听到,以至于我们根本都无法思辨它的本质了,可联系到上面的实验,它的可笑性就出现了吧?所以有些人根本就不希望大众去掌握哲学, 因为当事者可不想让别人感觉他们是荒唐的(后面所有有关监狱实验的文字,读者都可以联系现实来看)。说实话,书读到这里,我已经心情沉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天之前他们还是斯坦福大学里的学生呢, 他们也知道这是个虚设的实验,可在进行了角色扮演后,人变得怎么就这么快呢? 这是环境允许了人性里潘多拉盒子开启后的使然?教化呢?思辨呢?这是多么残忍而又让人战栗的一幕,进而我又开始拷问自己,若换成是你,你又是什么嘴脸?我拿什么来保证自己会比他们表现好呢?或许这时要喟叹的不仅是某个人,而是整个人类了,人类啊!你怎么会是这样的?而这,还只是实验的破题。

  当“犯人”们了解了监狱规则,“狱警”也排好了三班倒的时间表后,一切开始走入正常,违反了规定的“犯人”会被惩罚蛙跳,甚至关小号(一般为一小时)。后来“狱警”竟然从发布命令强迫犯人就范中找到了乐趣, 而他们的统治原则就是不容许异己之见。 当“狱警”们设计出新的处罚方式时,菲利普·津巴多将之称为“创造邪恶之第一个征兆”。 而“狱警”们普遍感觉,穿上了那身衣服渐渐地他们就感觉像有“金钟罩”护体,他们享受这份“安全感”,并觉得软弱是不适合“狱警”的,他们要把这份软弱转化成“残酷成性的笑容”。

  再说“犯人”,“犯人”们总体很好,但还是有不顺从者,8612号就不听话,关他禁闭也没用,刚从小号放出就骂:“×你妈的,狱警先生。”甚至他连实验主持人都骂:“他妈的,该死的津巴多。”他还想趁着午餐时间逃跑,结果被抓后关了最长的两个小时的禁闭。 后来他向“斯坦福大学监狱犯人申诉委员会”投诉,接待者自然是典狱长菲利普·津巴多教授, 教授毕竟是老江湖,他找了一个刚刚从监狱里放出的真犯人卡罗来当他的顾问,结果8612号的话还没有说完,猛然间卡罗就用凶悍的口吻打断了他的话:

  “站着别动,小流氓!你说你没办法撑下去?俯卧撑,蛙跳,狱卒嘲笑你、向你大吼?那就是你所说的‘骚扰’吗?别我打断我!你说他们把你丢在橱柜里几个小时? 让我来教育你一下,白种男孩,你在圣昆廷的监狱里撑不过一天的, 我们会嗅出你的恐惧和软弱,你的狱卒会从你的头上一棒挥下,把你丢到真正让你感到无比孤独的坑洞里, 我在那里忍受过一次就是几个星期的生活, 而你这样就受不了。 不知死活, 如果遇到了坏透了的上司, 就会塞给你两三包香烟, 让你屁股鲜血直流,青一块紫一块,而那只是将你变成娘娘腔的第一步而已。 ”卡罗的一番话结束,8612立刻被吓傻了,卡罗嘴里的“环境”肯定在8612心中有巨大的改变作用。 而更坏的是“典狱长”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他最后竟然要8612成为“告密者” 和“线人”, 这样会给予他特殊权利的回报———人性的卑劣至此可以说上升到了让人无语的程度。

猛醒者是局外人

  结束这一切的是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后来的太太克里斯蒂娜·玛丝拉奇,彼时她刚刚获得了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学位,有一天,她出于好奇来到津巴多教授的实验监狱里,那些作为“狱警”的学生们看到她时,礼貌的谈吐都非常符合斯坦福大学学生的身份, 可过了一会她从监视器里看到刚才的那些学生,面对自己的同学“犯人”时,竟瞬间从头到脚换了个人,大声地叫骂斥责他们,随时要扑灭一切他们认为的无礼。这时,作为局外人的克里斯蒂娜·玛丝拉奇一下子就流出了眼泪, 她一边哭一边对菲利普·津巴多教授说:你不觉得,你的实验已经失控了吗?这句话让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猛醒, 于是他的监狱王朝也瞬间崩塌,他宣布实验立即结束。菲利普·津巴多后来在体察自己内心时说,连他自己都沉浸在典狱长的角色里不能自拔了,因为很享受啊!

  搞哲学(心理学)等有个非常不好的方面,那就是很多结论容易把每个人的皮都扒下来,把每个人都放在高倍放大镜下来检视, 人类将会因此疼得满地打滚,这是人类自身所不能更不愿意承受的。 人类宁愿简单地相信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愿景。但愿望永远无法代替现实,其实人间的一切苦难都是人类自己给予自己的,就像那个斯坦福的监狱。 此外书中也例举了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实验结论,被用于考究“卢旺达大屠杀”和“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哲学在人类这么惨痛的地方体现了它的现实作用。这里只能再次说人性是本恶的,人性大多也是经不住考验的,人性是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 所以不要对人性过于轻信,了解这些事情后,当它们真的发生了,失望或绝望的落差才不会太大,所以怀疑主义者大多数最后会走向虚无,走向佛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间所获的伤害远远大于慰藉, 佛教起码能告诉你人类的渺小———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能告诉你只要心无挂碍便无有恐怖。 这还是能存放虚无的所在吧?

  那么面对如此人性, 有没有什么克服的办法呢?我要说还算有,但是也比较消极,记得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妻子结束那个实验时的身份吗?对,局外人,局外人———凡事做个局外人吧, 当有人许你美好愿景时,你做个局外人;当有人通过“敌意想象”,制造仇恨计划,让一个群体憎恨另一个群体,甚至作出更出格的事情时,你做一个局外人吧。

  附一首小诗吧———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远/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路西法效应》

【内容简介】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 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 接受一项实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验。 然而,实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实验不得不终止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作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分析。

【作者简介】

  菲利普·津巴多 毕业于耶鲁大学, 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退教授。 他的《害羞》、《心理学与生活》, 两书总销量已逾250万本。津巴多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现任斯坦福大学恐怖主义跨领域政策、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由于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向他颁发了希尔加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坦福监狱实验:只需6天好人变恶魔,见证了赤裸裸的人性
40多年前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让人们看到了人性本恶....
最考验人性的心理学实验|每日谈心
史上最疯魔人性实验,终于被拍出来了
你可能突然变得凶残
人类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5个出现意外结果的社会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