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动刀枪的侵略者“满映”

  李香兰主演的《支那之夜》剧照

  ▲李香兰在香港主演电影《金瓶梅》的海报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历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宣传性,可对别有用心的侵略者来说,每一部电影都要蒙上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其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为了达到长期对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成立了一支不动刀枪的“奴化教育先锋部队”——“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以下简称“满映”),上演了一幕幕宣传殖民主义思想文化的丑剧。

  硬件达到世界水准

  今天,坐落在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就是“满映”的旧址。“满映”这个许多现代人都不知为何物的名字,承载的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

  据长春市政协出版的内部刊物《议政》介绍,1937年8月2日,伪满国务院正式通过了“满洲电影国策案”,投资500万元,设立“株式会社满洲电影协会”。8月21日,“满映”正式成立。

  “满映”成立之初,总部设在伪满新京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日本毛纺织品商店二楼,暂借宽城子二道沟的一座铁路仓库(今长春机车厂院内)做临时摄影棚。此时已开始着手修建新的办公楼和摄影棚。“满映”办公楼和摄影棚占地面积1639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原计划为16892平方米,实际建成了20294平方米。建筑群包括办公楼一座,摄影棚6个,录音室、洗印室各一间,还有大道具厂等附属建筑,全部采用砖木结构。

  “满映”的设备当时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从拍摄、照明、编辑、洗印、录音、放映到银幕合成,设备质量精良,性能优异。崭新宽大的6个摄影棚,可以同时容纳很多摄制组拍摄内景使用,为各片种的生产创造了便利条件。再加上先进的拍摄设备,使电影效果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绝活是“挂羊头卖狗肉”

  可以非常明确地说,“满映”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政治色彩,这一点从它所从事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一系列活动可以看出。“满映”是由日本关东军及其控制的伪政权,为了达到向中国人民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和文化的目的建立的“舆论媒体”。

  当时,东北境内的电影内容一直受到日本殖民主义者的严格审查,有损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政府的,有损日本皇室的,有损日伪官吏的,特别是有悖“皇军”、“圣战”思想内容的影片,均被查禁,取而代之的是由“满映”精心炮制的影片。日伪统治机构借助强权控制了“满映”,完全独霸了东北的电影市场。

  1941年以后,为了满足日本侵略政策的需要,“满映”把拍摄影片的内容进行调整,分成三类:“启民电影”、“娱民电影”、“时事电影”。

  所谓“启民电影”主要是通过电影形式向日本人民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面前制造“跃进满洲”的假象。

  著名电影史学家、长影厂办原主任胡昶曾多次表示,日伪当局就是利用电影从不同侧面颂扬“王道政治”,美化其殖民统治,以此对东北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所谓“娱民电影”就是故事片,主要是通过黄色、恐怖的内容来毒害中国人民。如《蜜月快车》《富贵春梦》《冤魂复仇》《铁血慧心》,都是“满映”的国策片,赤裸裸地宣传“日满亲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殖民统治思想。《东游记》是丑化中国人民的影片,极力宣扬日本帝国主义的所谓文明。

  所谓“时事电影”主要记录伪满时期的各类时事,当然,这类电影的内容依然是粉饰太平,为日伪政权歌功颂德。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政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满映”的国策影片更是充满了“决战必胜”的战争味道。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为迎合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行径而拍摄的。如《兰花特工队》对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赤裸裸地表达了赞颂之情,《大地逢春》《黄河》《碧血艳影》《银翼恋歌》等,都是极其反动的“国策片”。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殖民统治的14年里,电影完全成为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工具。因此,“满映”只不过是日本侵略者手中的玩偶,也注定了它灭亡的命运。

  “鲜花朵朵”艺术常青

  “满映”作为一个电影生产基地,也曾培养出了很多明星,我们姑且把他们称之为“满映”的“鲜花朵朵”吧。比如:“古典美人”郑晓君、“活泼美人”夏佩杰、“永远青年”浦克、“喜剧青年”王启民、“金鱼美人”李香兰等等。

  这些演员都是阅读了刊登在《康德新闻》、《大同报》上的招生广告,经过考试走上演艺道路的。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的招考地点就在“新京”长春的“日毛”百货店楼上,报名费为一块钱。那时候,18岁的王启民是伪满中央银行小职员,原名叫王福春;那时候,郑晓君才16岁,是税捐局的打字员……

  1945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首先在“满映”建立起了“东北电影公司”(长影前身)。很多“满映”的演员也实现了自我救赎,在党的领导下,成了人民艺术家。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刘三姐》里的莫进财,由贺汝瑜饰演,他还因为这个角色获得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还有《平原游击队》和《桥》的摄影李光惠,《上甘岭》、《党的女儿》的美术师刘学尧等。

  “满映”头牌李香兰

  记者 张贤达

  “满映”的明星很多,但最大牌的非红极一时的李香兰莫属。

  一曲《夜来香》声名大噪

  “满映”成立后,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并被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影星推出。李香兰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此后,她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

  李香兰进入“满映”后迅速走红,变成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成为与周璇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李香兰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 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

  《夜来香》是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专门为李香兰谱写的。《夜来香》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但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很快,这首歌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

  日本当局制造和利用了李香兰这个歌星、影星,替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粉饰侵略战争。

  险些被当做汉奸处死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父亲叫山口文雄,祖父是士族出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山口文雄受其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

  13岁时,山口淑子认父亲的中国同学、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取名李香兰。由于她天资聪慧,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经常在电台演唱歌曲,李香兰这个名字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1934年,年轻的李香兰满怀对中国、日本的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今北京),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姓来自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时任天津市长潘政声;“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

  正是因为这两个名字的使用,为李香兰的人生埋下了一个性命攸关的伏笔。

  抗战结束后,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以“汉奸罪”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逮捕,押上了审判台,一度因为无法证明“山口淑子”、“李香兰”和“潘淑华”是同一个人而差点被国民政府枪毙。但是,鉴于李香兰在法庭上出具了证实她真实身份的凭据,在证明了她的日本移民身份后,法官宣布“让我们以德报怨”,李香兰被无罪释放,并于1946年2月被遣送回日本。

  回到日本后,李香兰用原名山口淑子,继续从事演艺事业。1951年,她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1956年离婚。1958年,山口淑子嫁给外交官大鹰弘后,从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并告别舞台,转而从政。

  1978年7月6日,“永远青年”浦克接待了已是日本环境厅政务次官、日本环境代表团团长的李香兰。重回“满映”旧址——长春电影制片厂时,这位“满映”时期的“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等昔日同仁的欢迎。

  “黑夜皇帝”甘粕正彦

  1939年11月1日,“满映”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粉墨登场,臭名昭著的甘粕正彦出任协会理事长。对于这个人物,在日伪统治时期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在伪满,白天是关东军的天下,晚间是甘粕正彦的天下。”因此,甘粕正彦也就有了“黑夜皇帝”的外号。

  ■曾是日本侵华的急先锋

  甘粕正彦于1891年出生于日本仙台市的一个士族家庭,从小的志愿就是当一名军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他师从东条英机,毕业后当上了宪兵。1923年9月,他担任东京某宪兵分队长时,在关东大地震的混乱中杀死了日本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和他的妻子及7岁的外孙,因此被判有期徒刑10年。甘粕正彦在服刑2年10个月后获释,于1929年秋来到我国东北,同日本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等人,成了策划侵略我国东北的急先锋,专门从事阴谋活动。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甘粕正彦就迅速赶到吉林市,同当地特务机关勾结,秘密炸毁日本侨民住房,反诬中国人所为,以此作为侵华的借口。9月21日,他又窜至哈尔滨市,采取同样的手段,炸毁日本领事馆。由于他在九一八事变中“表现出色”,深受日本关东军的赞赏。

  甘粕正彦还参加了日本关东军密谋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活动,在他的秘密串连下,把溥仪从天津带到辽宁汤岗子,后经旅顺护送到长春。

  在策划成立傀儡政权时,日本关东军采纳了他提出的主张:“满洲国”作为“大日本”的附属国,不能实行总统制,而应实行帝制。伪满洲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伪满民政部警务司司长,以伪满警察最高头目的身份残害和镇压东北人民,可谓罪大恶极。

  ■亲手打造大明星李香兰

  在任职的6年里,甘粕正彦对“满映”进行了多次改革,从日本吸收大批专业人员,并起用了一部分中国导演,在故事片题材上较以前有所放宽,但更主要的还是利用所谓“国策电影”推行殖民主义文化,大肆宣传伪满洲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为日本殖民统治政策歌功颂德。

  可以说,在甘粕正彦的直接领导下,“满映”所拍摄的影片完全是为了适应殖民政治的需要,根本无艺术性可言,但它却造就出一颗闪亮的银幕明星——李香兰。 “满映”成立后,于1938年6月聘李香兰为专职演员。李香兰虽然没有娴熟的演技,也谈不上什么艺术创作,但由于她形象出众,具有东方美人的魅力,所以成为红极一时的女明星。

  ■罪恶人生以自杀谢幕

  伪满洲国垮台时,甘粕正彦同其他侵略者—样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他从伪满大陆科学院要来1000包有毒的氰化钾,分给一些日本人,以防万一。他还在摄影棚里安装了引爆装置,想在苏军进入长春时引爆,让全体日本人“玉碎”。但是,他的这些疯狂计划都没有实现,那包白色粉末最终只留给了他自己。

  1945年8月20日凌晨,甘粕正彦服下了白色的粉末,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伪满时期的明星:李香兰 (组图)
她被称为汉奸, 可张学友歌中却在致敬她? 看历史中的李香兰
别了,李香兰
中国女星以汉奸罪被判枪决,临死前拿出日本户籍,法官:无罪释放
1945年,女星李香兰汉奸罪判枪毙,临刑前揭露秘密:我不是中国人|亲日派|山口淑子|日本|李香兰
二战中国最红女星被定汉奸罪,最后却因身份特殊,被无罪释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