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眸东莞通讯工具之变

  • 原创 2018-04-19 东莞日报 



       

         墨绿色的大杠单车,驮着鼓鼓囊囊的帆布挎袋,伴随着一声呼喊,轻握手刹,车上的邮递员下来,将一封“家书”递来。曾经,“带个话、捎个信、拍封电报”,是东莞好几代人的记忆。

     


    老式摇把电话  资料图片

    1987年,长安只有手摇电话200部,同年开通程控电话   唐寿新 摄


           情长不再怕纸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固定电话在东莞出现。电影《手机》里骑上几十里路,打个手摇电话要多次转接的场景,被遗忘在历史的一角。不过,这时候用电话,还得靠“头脑加运气”。那时,凤岗一家台资企业为了与国外客户保持联系,电话打通了就一整天不挂掉,因为大家都在抢“线路”。




    1987年,东莞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网。图为当时的话务员   资料图片


          时光推移,电话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少东莞家庭里在装了第一部电话后,头一件事,是告知全村的人“我家装了电话”。因为费用很贵,光“初装费”就要3000多块钱,差不多一位普通市民几年的工资。追求6、8吉祥号码的习惯,随着港片和TVB剧,从珠三角走向全国。



    建成全国首个城乡一体化程控电话网之后,电话镇相继建成,东莞市第一个电话村也随之建成   资料图片


          另一个让人羡慕的派头,是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别着“BP机”,这是身份与财富象征。



    1993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安(街口)社区,赖福豪在艺光照相馆手拿“大哥大”留影   赖汝强 

    1996年,厚街人陈成基一手拿“子机”,一手拿着固话,忙于生意 


    20世纪90年代,在东莞街头使用“大哥大”的年轻人。这种“大砖头”,一部二三万元,只有大老板们才用得起,拿在手里就是身份的标志。 资料图片

    一位“美女”手持大哥大通话中  资料图片


    大哥大和小手机,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郑志波 摄


           90年代初,在东莞邮电局工作不久的王朝光,因为业务需要配发了一台BP机,感觉走上了“成功者”行列,每每发出呼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




    BB机、手机、小灵通、智能4G……这些耳熟能详的字眼,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留着一份属于它们各自的空间   占有兵 摄

    ▲ 南城街头关于传呼台的广告宣传   胡克嘉 摄

    2000年以后,GSM手机迅速成长,诺基亚等品牌受到人们的好评   张村城 摄


          转眼之间,固定电话降到了大众价位,迅速普及,东莞的“电话村”越来越多;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和得到处找电话打回去的“BP机”,被更加小巧便捷的手机取代。这时,不少莞企因为国际业务的需要,买回“286”“386”的电脑,用起网络接发邮件、浏览讯息,尽管网速在如今看来是“龟速”,只有几十K、一百多K……



    2004年左右,东莞咸西村219户人家户户装有“AD-SL网络快车”,成为当地首个“宽带村”   资料图片

    截止1995年5月15日,长安镇电话普及率:住宅109.43%,人均37.77%,成为东莞首个电话镇。 唐寿新  摄于1996年 


    2005年12月10日凌晨,东莞市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号码正式升为8位。正式升位后,来自台湾的台商同胞与自己的家人通话    张村城 摄

    2006年,给家人打电话的长安镇沙头社区胜百吉鞋厂员工  唐寿新 摄 


    2007年,手机商家的广告,诺基亚等品牌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 2009年,3G时代来临。工作人员展示天翼3G手机   曹雪琴 摄


    2012年,长安某工业区的IP电话超市,因其长途通话资费便宜,受到不少工友的青睐  占有兵 摄



           新的世纪,东莞普通工薪阶层手里也有了更加功能多样、造型精致的手机,从黑白道彩屏,从单弦到和弦。一两年换一部新手机,让人们不再想着把手机当传家宝一样传下去。更多的人用它来娱乐和工作,从听歌、上网、游戏,到直播、拍照、炒股。而在用过多部智能手机后,虎门著名网络作家王普宁依然还念他那部让他第一次在手机上写作的诺基亚。



    2011年,扮演粤剧《三界》龙王的长安业余粤剧团演员何秋聃,上场前玩自拍。 唐寿新 摄

    2016年2月20日,东莞万达广场,一群粉丝纷纷举起智能手机追拍偶像。手机从功能手机迈入智能手机时代,拍照能力的好坏成为人们购机的标准之一   郑志波 摄


    2017年加博会上,模特在展示东莞产手机OPPO   郑志波 

    ▲ 手机投影仪投放的大屏,手机智能化越来越强大   郑志波 摄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不但可视频通话,还可进行视频直播。今天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不断演变,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郑志波  摄


          昔日手机巨头有的离开东莞,但如今全球每四部智能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再连上无处不在的宽带、WIFI,都让如今在东莞生活打拼的年轻人,不再遭遇父辈们牵挂的、歌词里唱到的“车马邮件都很慢”。接下来,就看5G时代会有怎样的巨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G时代:谁来主宰?4G时代的抖音、快手、微视频
大哥大旧照
40年通讯工具的变迁
老照片 七八十年代的巨型“大哥大”手机 显摆多于实际用途
从手摇电话到大哥大、智能手机
手机江湖恩仇录,那些年我们用过的手机(一)摩托罗拉篇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