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8.3《平均数的再认识》视频讲解 知识点 同步练习

封面





电子教材





视频讲解





版本一

版本二

版本三

知识点





1、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不同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复式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

(1)在上方居中写上标题,并在标题右下写上制图日期;

(2)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量;

(3)在横轴上确定宽度和间隔,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4)根据数据画直条;

(5)给直条涂色,标上图例。(注意各直条宽度要相同,间隔要一致,单位长度也要统一。)

2、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先写好标题,标好图例,把两组数据区分开,表示数量的单位长度要相等,横轴上的间隔也要相等。然后再根据原数据分别描点、连线。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通常先描一组数据的点,画出折线后,再描另一组数据的点。两条折线要用不同的线来表示,如实线、虚线等,或用不同颜色的折线来表示。

3、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几种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不同项目数据的多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

4、读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运用横向观察、纵向观察、对比观察、综合观察等多种观察方法。预测、判断发展趋势时,不要只看两组数据的大小,还要从折线图上升或下降的走势综合分析再进行判断。

5、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的值叫平均数,它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具有代表性。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平均数必须要弄清楚谁是总数量,谁是总份数(总个数)。

6、平均数的特点:

(1)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具有反映灵敏、计算简便等优点。

(2)平均数极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每个数据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图文讲解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材第87~8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 98 94 96 100)÷5=96(分)

选手2:(97 99 100 84 95)÷5=95(分)

选手3:(90 98 87 85 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应先将所有的数据逐个相加,求出这组数据的(    ),再(    )数据的个数即可。

(2)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    )和一个(    ),然后再计算(    )的计分方法。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为了反映五(1)班学生的成绩,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成绩的(  )。

A.平均数  B.高分人数  C.最高分

(2)为了加速资金的周转和减少商品库存,服装店老板在进货时要关注各种型号上衣销量的 (  ) 。

A.平均数   B.总数  C.多少

3. 五(1)班的小兰同学参加了“中国梦”演讲比赛。七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95分、89分、92分、93分、92分、90分、93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小兰同学最后的平均分是多少?

4、选一选。

1)植树节少先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    

A、180 315÷2             

B、180 315÷3

2)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A、(8 15 24 17)÷4    

B、(8 15 24 17)÷(1 7 13 19)

5、解决问题。

1)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2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

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为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总和 除以

(2)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1)A (2)A

3.(92 93 92 90 93)÷5=92(分)

41)B  2)A    

51)平均每班46人,给一班6人,二班4人,三班1人。 

2)6道    

3)129厘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第_第七章_统计与概率_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知识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几年级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统计与概率教材分析-桐乡数学网
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