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务公开

各预算单位、乡(镇)街道财政所、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各代理银行

为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根据福建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关于加快推进地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的通知》(闽财库〔201732号)精神,决定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为确保此次改革工作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从基础上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有助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传统管理模式单靠纸质凭证衔接各个业务管理环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制度执行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系统内部审核控制与纸质凭证管理相互脱节,未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加之伪造凭证、私刻公章等违法手段越来越简便,极易诱发腐败和违法犯罪问题。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将原来相对独立分散的安全控制扩展为依靠固化的流程、规则及信息安全技术共同构建的立体“防护网”,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财政资金支付业务,支付流程中的任何操作都运行在阳光下,最大限度的杜绝财政资金管理漏洞,防范财政资金安全风险。

(二)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在传统资金支付管理方式下,业务人员需逐岗手工签章、逐笔打印凭证、每日往返银行和单位取单送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取消纸质凭证流转,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资金支付,并可延长用款业务办理时间,将工作人员从大量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

(三)从整体上提升国库管理水平,有助于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既是财政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财政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取消纸质单据仅仅是表象,其核心和实质是业务流程和模式的变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业务审核方式、账务处理方式、凭证管理方式、印鉴管理方式等都将都随之变化,有助于建立起动态校验、电子验章、自动对账、全流程跟踪等新型业务管理形式。

二、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为基本方向,以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为主要目标,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财政国库业务支付电子化网络安全系统,实现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在财政、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预算单位之间“全闭环”流转和监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按照财政部关于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支撑软件”的工作指导思路,紧密结合我实际,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遵循确保安全、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原则,实现数据传送无纸化、审核自动化、业务处理标准化和资金拨付安全化。通过提高财政国库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和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三、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业务范围及实现形式

(一)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业务范围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业务范围,包括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预算拨款、财政专户拨款资金业务所涉及的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及预算单位等各个环节,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管理。预算单位可通过代理银行柜面业务系统和自助柜面业务系统两种模式办理授权支付业务,并可实现委托收款业务的电子化管理。

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上线初期,实行电子化处理模式与原业务处理模式并行的方式。已上线的单位,其授权支付业务全流程各环节均实行电子化管理;未上线的单位仍按原业务处理模式办理业务。

(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实现形式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以后,预算单位办理授权支付业务将取消纸质凭证和手工签章,在原业务处理流程上增加电子签名(章)环节,其电子凭证通过财政业务系统发起,经财政端电子凭证库发送至代理银行电子凭证库,再由代理银行按电子支付清算流程与清算银行进行清算,并向预算单位反馈支付凭证电子回单,完成支付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财政部、人民银行印发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章)制作的电子凭证与纸质凭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作为会计核算依据。预算单位可根据需要,自行将电子凭证打印成纸质单据作为内部审核和账务处理的有关凭证。

为规范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预算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电子印章统一规定为2枚,分别是:预算单位公章,预算单位法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章。预算单位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在业务工作流程中设置一岗一人,在系统操作日志中将记录该笔业务实际处理人员的操作痕迹。

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实施的时间安排(详见沙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实施方案)

五、预算单位需开展的相关工作

按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工作实施要求,各预算单位要在上线前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确定相关岗位人员,领取usbkey数字证书,报备电子印章。运行代理银行柜面业务系统,预算单位应根据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结合本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确定相关岗位人员,并向财政局申请领取相关岗位业务人员身份认证的usbkey数字证书(详见沙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预算单位电子印章数字证书采集的通知)。财政局统一将各单位usbkey数字证书相关信息提供给代理银行备案,作为预算单位自助柜面授权支付的电子签章依据。通过代理银行自助柜面业务系统办理业务的单位,还需与代理银行签订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自助柜面业务服务协议。

(二)安排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业务操作培训。每一批实行改革的预算单位上线前,财政局将组织当批次上线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操作培训。各预算单位要按培训通知要求,安排相关岗位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具体培训事项将另行通知。

六、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是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强化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提升财政资金支付效率、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电子化管理改革不仅是资金支付“无纸化”的技术层面改变,而是深层次管理方式的变革。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改革给现有财务管理带来的变化,研究完善单位内部适应电子化管理需要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二)加强内控与权限管理。实行电子化管理后,改变了现有纸质单据逐级签字审批、加盖大红印章的审核管理机制。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为财务人员申领usbkey数字证书,即意味着授权给相应人员在财政支付系统办理本单位支付业务的权限。各单位要结合电子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权限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岗、每人,确保资金支付安全。

(三)严格usbkey数字证书管理。usbkey数字证书是财政局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核发的业务操作身份验证工具,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和使用usbkey数字证书。使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usbkey数字证书只能由相应岗位业务人员本人保管,不得交由他人代管。妥善保管身份验证密码,严防泄露。申请人领取usbkey数字证书后,要及时更换身份验证密码。

2.usbkey数字证书仅供在办理相关业务操作时使用,不办理业务时应脱离计算机保管。

3.usbkey数字证书损坏,应及时与财政局联系,进行维护或更换。

4.usbkey数字证书丢失,应及时向财政局申请作废,并补发新的usbkey数字证书。

5.财务人员变动调整时,原业务人员需将usbkey数字证书交回财政局,新上岗人员需重新向财政局申请核发新的usbkey数字证书。

(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后,仍需保留原业务系统作为备用业务处理模式。如果相关业务系统发生故障,暂时不能通过电子支付流程办理业务时,可按原业务操作方式采用纸质凭证办理相关业务。

(五)加强沟通反馈。改革实施期间如果遇到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或代理银行反馈。

 

附件:沙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第一批

          上线预算单位名单

 

 

 

                                                                                                                                                                     沙县财政局

2018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零余额账户管理相关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知识点100题
对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服务的思考
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试行)
对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