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血化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思考

专业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请勿自行操作!

活血化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思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林 谦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中心血管疾病血瘀证以及活血化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我国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最为活跃、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陈可冀院士及其团队所取得的成果代表着这一领域的最高成就,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引领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方向。

1 血瘀证诊断标准

自1982年陈可冀等首次制定了第一个“血瘀证诊断标准”以来,血瘀证诊断标准不断更新和提高,也日趋规范。尽管血瘀证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也是最基本的中医证候,但不同疾病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均有各自的特点,而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最重要的临床诊疗模式,因此广泛适用的综合性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显然不能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求,病证结合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成为未来的方向。现代理化检查指标可视为中医四诊的延伸,除可为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客观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为诊断标准的量化提供支撑,病证结合血瘀证诊断标准应向更加细化、更加量化的方向努力。

2 血瘀证兼证

既往的相关横断面研究显示,血瘀证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但临床上由于心血管疾病较为复杂,或有多种发病危险因素,或发病隐袭,及确诊时病程已久,因此单纯血瘀证较为少见。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来看,血瘀证的成因亦有多种,如心血管疾病常见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候。证候不同其治则治法亦不相同,药物配伍亦有所不同。

心血管疾病血瘀证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血瘀相关证候的研究,如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瘀毒互结等常见证候。包括血瘀证相关复合证候诊断标准、相关证候病证结合特异性指标探索、血瘀相关证候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不同功效中药如补气药或理气药与活血化瘀药物配伍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及相互作用研究以及不同功效中药配伍量效关系等,都有可能成为血瘀证研究新的领域。

3 活血化瘀药物

中药是否同时具有促缺血血管新生及抑制斑块血管新生的双向调节作用;活血化瘀方药与抗血小板药物双抗甚至抗凝药物联合应用是否会增加出血风险;当出现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或抵抗时,活血化瘀方药是否能够替代或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心血管疾病常规治疗药物与活血化瘀方药联合应用时协同作用机制;活血化瘀方药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的整体调控机制探讨等等,或可带动活血化瘀药物研究进一步深入。

 end

内容来源:医师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翁维良活血化瘀五论及临证十二法
为这项研究点赞!活血化瘀防治心血管疾病,六十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三七
活血化瘀法不能滥用
三七、丹参虽都是活血药,但怎么用才好?中医给出几点建议
丹参和三七,打成粉冲水喝,对心血管系统真的有益吗?看专家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