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评一体化”:目标和评价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即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教学评价一致化,是教师“入门第一课”,是教师及教研员的基本功。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可以分为教师“教”的角度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和学生“学”的角度的“目标、学习、评价一致性”两个层面理解和运用。从老师层面来说,教学评一体化就是有效教学的灵魂三问:①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习目标)②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策略和过程)③我如何确定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评价与反馈)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教,即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育人导向,即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教什么,即课程内容(大概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化,教材单元转化为课程单元)”“怎么教,即课程实施(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学习的策略等)”“教到什么程度,即课程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从学生层面来说,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学——学习目标(做成什么即完成何种真实任务的结果以及质量标准)”“学什么——核心任务(以真实情境问题、任务或项目)”“怎么学——学科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套典型做法,外显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序列化活动步骤、方式方法)”“学到什么程度——学习评价(问题解决过程性质量标准、活动规则,诊断学业结果的检测和作业)”。即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习任务的提出),如何做(学习活动的组织),怎么才算做好(评价反馈的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就是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它回答的是最原点的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而这四大原点问题反而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载体,是“回归本质”和“规范(教学行为)”。

二、学习目标设计:去哪里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术红指出:“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一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应用至少60%的时间来从事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撰写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素养导向,有两个目标不容忽视:1.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迁移应用目标。2.通过基础性知识技能进行意义建构的目标。要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宗旨。其次,课标解析,研究课标要从“文本的课标”到“行动的课标”。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进行课标解析,要出解析“产品”。从“做(学)什么?怎么做(学)?做(学)到什么程度?”三个层次的追问进行课标解析。备课研讨时,解析、研读课标简单程序:第一步:在课程目标中寻找关键词。行为动词、核心名词,以及规定情境或条件等三个方面。例如:“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第二步:分解核心名词。“认识周长”中的“周长”就可能包括“定义”、“与边长或半径之间关系”、“不同图形的周长”等。第三步:分解行为动词。是一段较长时间该达到的目标,如“认识”,是指“能说出”、“能识别”,还是“能解释”?第四步:对分解的行为动词和核心名词进行重新组合。将“掌握”分解成记住、推导、运用;将“周长公式”分解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公式本身、推导过程。“记住正方形计算公式”就是目标列表中的一种。第五步:分析教学内容,从目标列表中选择适当的目标。

再者,目标撰写。学习目标撰写,可以尝试从可操作(可实现)、可测评(可管控)、出成果(有产出)方面凸显和改进。可采用“三问法”:问“双基”、问“问题”、问“成果”。即表述方法为:运用………(双基)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或任务)的……(成果与表现)。强调“运用双基来做事”的“成果(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二、学习评价设计:在哪里教-学-评一致的关键在评价,学习即旅程,评价即GPS。学习评价设计和实施表现性评价是教师的“硬功夫”,也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准。

首先,思考、设定目标的实现指标(成功标准)即达成评价。 是对课程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度如何进行的评价。 学习目标需要细化为成功标准,当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回答、行为、作品、方案等呈现出来,它们各有怎样的表现或标准可以作为测评的证据。其次,确定、设计评价方式和评价任务。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1.交流式评价(灵活)通过课堂上提问和回答、对话、口头测验等方式评价。2.选择式评价(效率高)通过选择题、正误判断题、匹配题、填空题等评价。3.论述式评价(展现思维)通过论述题、解答题等评价,涉及理解、分析、应用等概念性的知识。4.表现性评价(成本高)评价学生技能、能力的表现,表现分作品、行为、过程。作品:如考察报告、研究报告、论文、诗歌、思维导图、概念图等。行为:如使用显微镜、角色扮演、演讲、演奏乐器等。加强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是我国中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当前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崔成林教授在讲座中呈现了一个老师布置学生写作任务PPT,上面有写作目标:写自己五一劳动节的一篇旅游日记。也有支架(策略和方法):借助鱼骨图提示(关键词、句等)。更有评价标准。因此, 课堂练习或其他作业布置都要借鉴这三点:为什么要布置这个作业?(达成学业质量标准的哪一点?达成目标是什么?)学生如何做?(要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学生做到什么样才算是优秀?(评价标准)

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评”一致性地的思考:让目标更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评价让学习过程“看得见”,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或社会建构知识或经验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9月7日┃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教、学、评”一体化
听程晓堂教授解读“教-学-评”一体化
大单元教学(28):“教-学-评一体化”学案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破解“有效教学灵魂三问”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
新刊首发 l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