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标之我见——课程理念

2022版新课标课程理念立足于六个方面: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资源,即(1)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2)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3)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4)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5)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6)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课程理念的作用是什么?

课程理念确定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画像和概括表述。课程理念明确了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三有新人),课程结构(分级体系),教什么(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选择,以单元形式呈现,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学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注重综合发展。)如何教如何学(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指向主题意义的学习),如何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下面逐一进行阐释:

1.如何理解英语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而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

我们的英语学习不是只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简单的词汇知识、句子,语法知识,不是让我们的学生只会做一套又一套的卷子,如同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仅仅认识一些汉字一样,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并非只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系统,同时也是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的过程。英语课程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他们可以用英语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一系列基于现实社会情境和跨文化交际语境,设计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养成。

2.课程结构基于分级体系更体现了学段特点和要求,可以满足学生循序渐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需求,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特点。

同时让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有机进行链接,体现了英语学习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而在每个级别的学习,教师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相应等级设计教学。

3.我们可以看到课程内容是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之前我们教学单个课时之间是割裂的,因此我们的育人目标难以达成,而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可以让我们很好的把握单元的主题意义,根据主题意义对各语篇进行分析调整,避免了之前碎片化的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4.新课标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上进行变革,提出“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语言符号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才能感知,需要教师依据情境重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取决于我们教师意识的转变,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考虑情境是否合理,是否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是否反映学生真实问题。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不能把课堂当做自己的独角戏台,也不能把课堂当做学生念经的庙堂,理想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主动为学生呈现结构化、情景化的活动。

5.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有些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总把学生设想为“天才”,总以为“我教过了,学生一定学过了,学过了一定考得出来了”,因此总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教过了,是不是讲过了,有没有讲完,有没有讲漏”,而很少关注“学生真的听懂了我所说的内容了吗?这反映了教师缺乏对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评分不等于评价。教学评一体化反映的是我们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以及评价什么的问题,要解决的是教的结果,学的结果以及评价程度,教学评一体化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一张卷子,它包括我们对于学生的一些口头提问,包括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思考的深度,如当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学生所表现的离我们预期的有距离时,教师就应思考活动是否恰当?或者学生是否理解了活动的要求?同时立即予以调整,我认为教学评一体化它不是割裂开来单独谈的,是体现在我们课堂中的每个具体的活动中,如我们想让学生能通过视频回答问题,那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在于他们是否可以在观看完视频后回答出问题,这是同时发生的。(具体的在之后的案例中呈现)

6.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育学的自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促养心使用谁技术和再现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信息化时代,各类英语学习app都是绝佳的学习工具,但是教师应注意使用的“度”和使用目的。低年级应以浪漫输入为主,到了高年级应聚焦精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谈初中英语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不教之教:核心素养的教学实现方式
面对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一线教师可以做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