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味觉减退该从何论治?

胡希恕经方医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中,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定义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中型患者核酸/抗原转阴后,以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口渴咽干、胃脘痞闷、纳呆便溏、心悸不寐、嗅味觉减退、自汗盗汗、昏蒙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群,多发生在感染后2周~3个月

味觉减退转阴后是常见症之一,从六经角度来看,味觉减退或异常多见于何经病变?味觉障碍属于孔窍类疾病,胡希恕先生认为孔窍部位多属少阳,少阳病易在孔窍部位发生热象;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阳证,如果热邪郁积在半表半里,邪气既不能出表,也不能入里,循孔道行至耳鼻口咽致面部孔窍出现各种病症。

《伤寒论》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指出少阳病发于口,则见口苦;发于咽,常见咽干、咽痛;发于耳,常见耳鸣、耳聋;发于目,常见目眩、目赤;发于鼻,则可见鼻干、鼻痛。口、咽、耳、目、鼻皆人体面部孔窍,提示孔窍病可从少阳论治。

味觉减退除少阳论治外,还可见于太阴病证;《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胃论》曰:“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此胃伤脾亦伤明矣”。可见,脾胃与口中味觉密切相关。马家驹老师总结太阴病的病位在胃肠系统,胃肠功能沉衰不足,阳气偏弱,以至于出现了虚寒的症状,如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等。上述提到的专家共识中,将味觉减退主要证候定为“脾虚湿阻”,常见表现为:味觉减退,乏力倦怠,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或滑;这些症状表现,属于我们太阴病的范畴。由此可见,新冠后胃肠功能沉衰,太阴不足,也是味觉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案举隅
患者,男,57岁。2022年4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热峰38.2℃,无明显咳痰,当时味觉、嗅觉正常,在家中自服连花清瘟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发热、咽痛症状逐渐好转。第2天在社区进行常规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4月29日被送至方舱医院,当天出现味觉轻度下降,患者未在意,未告知病区医务人员。患者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等均无特殊。4月30日首诊,见神志清楚,精神尚可,体温36.8℃,无恶寒、发热,无肌肉酸痛,无鼻塞、流涕,无明显汗出,无咽痛;偶有咳嗽,咳少许白痰,较易咳出;无明显口干、口苦,无胸胁满闷;嗅觉正常,味觉明显减退;饮水不多,食欲正常,夜眠可,二便正常;舌边略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5g,黄芩12g,清半夏10g,党参20g,甘草10g,广藿香12g,薏苡仁30g,前胡12g,桔梗10g,芦根20g,草果仁6g,槟榔10g,厚朴12g,生姜6g,大枣6g。共3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餐后温服。

5月3日二诊:患者神志清,精神好,味觉较前改善,口中无异味;偶有咳嗽,咳少许白痰,易咳出;无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咽干、咽痛,无鼻塞、流涕,无肢体酸痛,无胸胁满闷,嗅觉正常,无口干、欲饮;食欲正常,夜眠可,二便正常;舌边略红、有齿痕、苔白略腻,脉弦细。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有效,守上方,加茯苓30 g,炒苍术15 g,继服3剂,服法同前。

5月6日三诊:患者味觉明显好转,无咳嗽、咳痰,无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鼻塞、流涕,无肢体酸痛,无口苦、口干,饮水不多,无胸胁满闷;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守上方,减桔梗、前胡、芦根,加苦杏仁6 g,豆蔻9 g,继服6剂以巩固疗效,服法同前。

5月8日继续口服小柴胡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1 周后随访,患者味觉已恢复正常。
王吉磊, 司廷林, 刘世宾, 等. 从少阳病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味觉减退验案1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22 (06): 70-7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虎门弟子医案•胁痛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思路与方法
发热咽痛验案(小柴胡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大柴胡“缩心”建奇功
中医本来就这么简单
莫见咽痛就清热,温化伏火取效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