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壹份】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一《鬼谷子归隐天门》

今天【一份子(mexi100)】特别推出石继丽老师近期音乐作品之一《鬼谷子归隐天门》。

鬼谷子归隐天门(点击即可欣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47 鬼谷子归隐天门(音乐) 来自一份子

作词:邓奕琳  
作曲:董董
演唱:李子阳
制作人:卢明
编曲:李勇/卢明
录音:李子阳
贝司/混音:卢明
录音棚:明天音乐工作室

 策划人:石继丽

作词:邓奕琳

1、当天我经天纬地,当天我风华盛极,当天我翻手为云覆手雨。

伴唱:帐前旗,腰后印,吴钩月下,黄沙万里。)

纵横捭阖,江山如弈,六国终归秦。

终归是流光一瞬,英雄双鬓。

伴唱:浩浩愁,茫茫劫,多少青山埋忠骨,歌台舞榭。

风流总被雨打去,夕阳正斜。)

2、如今我天门归隐,如今我渔樵读耕,如今我了无知己天涯人。

伴唱:英雄泪,寂寞心,笑看江湖,生死浮云。)

百花为伴,百鸟为邻,功成自然门。

人生是白驹过隙,莫问输赢。

伴唱:风波息,星疏朗,多少往事东流去,滚滚红尘。

世无风雨也无晴,邀月对饮。)

3、结尾:

终归是流光一瞬,英雄双鬓。

终归是白驹过隙,莫问输赢。

来,天门归隐,来渔樵读耕,来听雪听风听烟云。

多少往事东流去,滚滚红尘。

不问沧海事,不计身后名,不等夜归人。


邓奕琳:湖南张家界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代表作短篇小说《曾经的夏天》,话剧《如你所愿》,与其母亲石继丽联手合作出版中英文旅游读物《下一站就到湘西》、《王家坪密码》、《走庸城》。
作曲:董董

董董:董军,广西知名音乐创作人,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其作品创作思路广、曲风多样。代表作品:《琵琶行》、《勇敢的心》、《一公顷伤悲》、《听张学友的歌》、《同期的桂花》、《淑女》等。
演唱:李子阳

李子阳 
出生:1991年2月20日
血型:B型
体重:62kg
身高:182cm
星座:双鱼座
职业:音乐制作
毕业:广西艺术学院
主修:音乐表演
音乐类型:R&B、流行爵士 、Bossa Nova
2011年何润东男性主义 menplus TVC广告特邀演员;2014年广西电视台合作TVC模特;2015年2月 上海复旦大学原创音乐比赛优秀评委;2015年6月 MTV中文频道原创音乐大赛原创作品《好脾气》全国25强。
制作人、编曲、贝司(混音):卢明


卢明:音乐制作人、明天音乐工作室音乐总监;90年组建乐队于南方各地演出,97年加入天梯乐队担任贝斯手并活跃于各界举办的演出活动至今,1999年开始从事音乐制作。多年来曾制作过《哈嘹》、《杂音》、《希望》、《壮族故事》等个人及乐队、组合专辑、《骆越阡歌》、《锦绣苗山》、《水韵漳江》、《江孜印迹》等多个大型实景舞蹈音乐及《阿波节情话》、《出嫁》等各种主题舞蹈音乐,多首国内知名品牌广告歌以及各地唱片公司艺人的单曲及专辑、各种晚会歌曲、晚会舞蹈音乐等。2001年获最受欢迎乐队奖;广西经济广播《广西创作歌曲先锋榜》十大金曲奖; 2008酷狗音乐top10金曲奖;2009广西经济广播最佳编曲奖。
 策划人:石继丽

石继丽:苗族。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委员,出版《品读张家界》《脚尖上的湘西》《在张家界老去》,诗歌集《我和我曾路过的青春》上下集,小说集《狗尾巴草上的青春》《庸城笔迹》等。第49届贝尔格莱德世界作家代表聚会代表兼翻译,2013年,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代表团赴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
一座山到底有多重
-------天门山的人文传奇
文/石继丽   摄影/董兵


(天门山。)

当武陵山脉逶迤至张家界市,造出了四座海拔1500多米以上,气势磅礴,大气恢弘的台形岩溶绝壁。它们遥遥相对,依次叫七星山,天门山,熊壁岩,崇山,堪称张家界山国里真正意义上的大山。其中崇山的历史最悠久,史书记载舜曾“放欢蔸于崇山”,建古庸国;熊壁岩最险峻,四周是悬崖绝壁,有“千山人踪绝”之称;七星山海拔最高,山势最奇特,山一层又一层,重重叠叠,回旋往复,形成秀美的山谷景色,鬼谷神功一般;而天门山,则以其厚重的文化成为旅游界的一座名山,一座有灵魂的神山,更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座文化圣山。 

人文之一:鬼谷子
天门山史有圣山之说,这是源自传奇人物鬼谷子。在天门山顶东段的峭壁上,有一个方形洞口,距山顶百米,下临深渊万丈,地势险峻,面北坐南,洞高10米,宽6米,进深80余米,因鬼谷子曾经在此隐居兼修武功而得名鬼谷洞,是天门山十六洞里最为著名的洞。洞上方有株千年古藤,形似蟠龙,且龙眼、龙嘴、龙须逼真。左边有一巨石形如雄狮,狮口含一圆石,传说撬下此石,即可得无数的金银,石壁上还保存着甲子篆文。洞内钟乳石变幻着千姿百态的造型。水珠沿着倒垂的石笋滴滴落地,叮咚有声,犹如仙人抚琴弄筝在为人配乐。洞内有一潭,水清凉,深不可测。洞口上方有一天窗,窗口下有一排水珠沿洞口滴落,恰似一幅高悬的珠帘。雨季时洞中泉水溢出,在洞外形成一道飞瀑,啸声充谷,有'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阎浮四百州'之气势。野史曾记载鬼谷子晚年在天门洞“静坐思维,修习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食一麻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由于他趺坐苦修,不经行散步,目不瞬睛,心无恐怖,变得形销骨立,须发卷乱犹如蓬蒿,被喜鹊错认作草丛,就此在他头上做起窠来,”出得洞后,收弟子200,流传至现在的大庸“硬气功”就是鬼谷子所创,又名鬼谷神功,代代相传。咸丰年间,天门山下的刘明灯拜鬼谷子传人余道人习练鬼谷神功,“幼奂奇气,习骑射,智勇双全”,以武举身份参加左宗棠的新楚军,于1865年坐镇台湾,成为土家族的第一个二品级将领。刘家老四刘明燧曾随左宗棠转战新疆,抗击法俄侵略,平定阿古伯叛乱,收复新疆失地,战功卓著,1884年新疆设省,被封为首任巡抚,其事迹在《新疆两千年》中有详细记载和非同一般的评价。另四个兄弟均战死他乡,只有刘明灯告老还乡,如今墓地还在,碑前立有一高3米左右的刘明灯石像。2300多年过去,鬼谷神功作为土家族的传统表演剧目,遍访欧洲各国,无数观众为之疯狂,盛赞它是“了不起的中国功夫”。

(鬼谷子隐居的天门山仙气缭绕。)
鬼谷子,姓王名诩,战国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曾一度归隐天门山,“采百花为食,极山林之乐”。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他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相传鬼谷子具有超人的智慧,惟其如此,他对宇宙生命的探究,和世事社会的洞察始终无法使他安于现实。一天,他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田野里耕种的农人烈日炙背,挥汗苦作,耕牛力挽重犁,被驱使鞭打,备受虐待,又见犁田翻土,地下虫豸无法藏身,群蚁纷纷爬起,似已感知大祸将临,寻觅它们生命希望,结果飞鸟云集,资为口粮,无一幸免。这种弱肉强食,众生熬煎,残酷无情的世间相,使他感到更大的惶惑和更深的痛苦。加上当时战国诸侯的互相侵凌,各阶级的苦乐悬殊,无一不使他触目惊心。因此他对这个世间的芸芸众生,时常抱有一种无常之痛,他想用大悲的慈心寻求彻底解决人世间弱者的生存之道。因此他的著作《鬼谷子》重点教授的就是作为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怎样运用谋略口才巧言令色,进而控制成为强者。《鬼谷子》又叫《捭阖策》,从衣、食、住、行、医到料家理财、治国方案、外政外交、兵书战策、兵器发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养生教子,诸多理论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游人行至鬼谷洞口上方时,依然可以看见木头上镌刻的《捭阖策》。


(天门山高空走钢丝挑战活动。)

真正值得现代人关注的是鬼谷子的教育论,他主张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发展,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历史记载: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人。他的学生,武可安邦,文能治国。在五百弟子中,最有名气的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苏秦配六国之相印到处游说,联合六国共抗强秦。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辩术而成为秦国宰相,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使秦最终统一了天下。苏秦主张的是合纵策略,而张仪却主张的是连横策略,可以说两个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却各自成就了国家大业。孙膑与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俩后来都成了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著名战例“围魏救赵”就是在这对师兄弟间展开的。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在伦敦中国专场拍卖成交,成交价是15,688,000英镑,约合2.3亿人民币。青花瓷上再现的就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打着“鬼”的旗号骑马一路飞驰而去的情境。

有史学家称其教学育人论超过孔子。孔子虽有弟子三千,名徒七十二位,这些学生除子贡可勉强称为奇才外,大部分是贤德之士,在历史上并无大的作为。由于鬼谷子所代表的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代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鬼谷子以及他的教育主张没有得以推行。明时慈利知县叶守礼诗云:“悬崖峭壁隔尘寰,上有仙人学炼丹。炼得丹成鹤已去,独留丹灶在峰峦。”说的就是鬼谷子天门山炼丹一事。

遥想当年鬼谷子与渔樵村夫为伴,与采药老人对奕,授徒习武,潜心研习,让你体悟到一种思想的微笑。这种感觉,是一个朝圣者走近灵光的感觉,是一个小我面对大我的肃然。你仿佛看到了一种深邃中幽幽的洪远,你仿佛听到了一种文化者走近森林漫步的回响。鬼谷洞之美妙,全然在这一刻,激活你悠远的神思,让你不愿从一个遥远的梦中醒过来。


(天门山佛光。)

人文之二:野佛
在山顶的中心,便是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闻名遐迩的天门山寺,视野开阔,极目东南,众山皆小,有一山独尊的气概。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东汉时(马援曾来此征战,封伏波将军,后人为纪念他)始建伏波庙。唐朝时重建寺庙,千百年承接天地万物的灵气,成为天南地北的香客祈福许愿的灵地,香火鼎盛。明朝沈庆在《重建永定卫庙学记》诗云:“蝶梦翩翩杳,名高峰愈奇。书成传世远,吏隐少人知。翠绿山横案,盈虚月展眉。何当挥彩笔,峭壁为题诗。”记载了天门山已经成为历代隐士的圣地。天门山下枫香岗人候昌铭,曾任清末民国时光绪内阁中书,后厌弃官场腐败,退隐天门山,在《退园诗草》写道:“年来脱网尘,云卧天一方。足不屐城市,口不谈沧桑。守我田园地,重理旧庄荒。……身即为农隐,世亦为我忘。”   


近年随着天门山对外开放,古刹重修,采用清代官式风格,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法堂等建筑群组成。庙堂里有僧侣近50,烧香,诵经,祈福,祭祀,抄经,坐禅。每个殿堂佛像、法器、佛具、曼扎、供物陈列整齐,引来无数香客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此虔诚朝拜,烧香,祈福,醒悟。


(天门山日出。)

天门山有“湘西第一神山”之称,细究它的历史,不能不说到这座山的另一个传奇人物,那就是李过,天门山寺庙的住持,法号“野佛”。李过,李自成的得力大将,骁勇善战,侠义忠胆。曾随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大战吴三桂。史料记载,李自成兵败后,弃北京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大顺军分兵三路南撤,以李自成,刘宗敏带领的中路军由襄阳经荆州、澧州、凤凰、广西龙虎关、连县、宜章莽山,最终到达湖南常德的夹山寺“禅隐”;以宋献策,郝摇旗、刘体纯等率领的东路军抵达湘阴,共十余万人,与明将何腾蛟联合抗清,最后宿于南岭山脉;而李过、高夫人等人带领的西路军直取湘西的天门山。


李自成要李过选址,拟修山寨作根据地,准备再次卷土重来。李过受令,在湘鄂川黔边境四处觅寻,看中了天门寨。经李自成秘密察看后,觉得天门寨虽小,但山势险峻,山路崎岖,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小径通往山顶,山下峡谷幽深,巨石间隔内的地势则相对平缓,可屯兵。一年后,在天门山峡谷顺地势垒起一座寨城,设有四道城门和炮台,定名城门寨。《永定县志》记载:“拥众万余,石工数千,设有长寨、大寨、方寨、圆寨、盆寨等营寨”。这就是万古金城。李自成即化名“曹国公”。如今在天门寨还可见有一段用大麻石砌成的古城墙将山路堵死,顶部为半弧形的拱门,仅容一人通过。寨前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从中断裂为两段,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多数文字已经难以辨认,能看几处刻着“曹国公”字样,并刻字其间曰‘万古金城’”,今为天门山寨的一个主要景点。


(天门山下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天门狐仙》。)

后来李自成不幸为自己内部的叛军所害,死于“湘粤之途,马背之上”。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李过决定暂时归隐,遂出家,法名野佛,遁迹天门山寺庙,接任住持。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名李过,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野拂的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 “恢复中原”、“扫平寰宇”。因此在此设鬼谷馆,借此招募天下英雄好汉,以期有朝一日完成反清复明的大业。相传李自成死后,野拂遵遗嘱带领100多人到夹山寺取走大量从京城携来的金银财宝,雇了九艘大木船从石门沿澧水而上,至永定城的南门码头时下货,悄悄运上了天门山,埋在了几个隐秘的地点,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以期东山再起,扭转时局。无奈清廷根基日渐稳固,很多明朝的旧将都归顺了清朝,大势已去,野拂惆怅不已,迷上了琵琶,终日轻拢慢捻那首《兰陵王》: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可能是李过取曲中离人别愁之意,想自己一生戎马生涯,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屡建战功,却其功未成,其名难就,且忠孝未尽,壮志未酬,不免心中悲苦。史料记载,待唱到'沈思前事似梦里'之句时,野佛“曲动人心,当真是字字珠玑句句血泪。”


(天门山盘山公路。)

大约1660年左右,困兽犹斗的一代名将李过抑郁而死,同时出倌五具,后在慈利高峰村发现一座野佛墓地(溇水茅庵旁),碑文如下:

老禅师,武夫也,生于明,终于清。壮志轩昂,丰姿凛然。抱经天纬地之才,久恨权阉;乘倒海翻江之势,敢逐寇林。枕戈待旦,方期恢复中华;拔剑登坛,定欲扫平寰宇。战吴王于桂州,追李闯于澧水。无如戎马屡成,莫展风云之路;是以逐鹿不事,竟甘泉石之栖。爰乃来零阳,木屐响洞,于茅为庵,架木为刹,基地初创,田园渐垦。心之明也在于斯,性之见也在于斯。而旷野于以拂焉矣,而天真于以修焉矣。序。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二十一日龙岗撰。


历史学家们认为李自成“不著信义、为人刚愎、御下刻薄、生活腐败” ,战略意识差,远不及朱元璋、洪秀全。他的大将张献忠一路逃跑,一路杀人,在四川以人风干人肉做军粮,灭绝人性;从经济制度方面称其“破性有坏余,建设性不足。”于是这些叱咤风云人物也在历史的烟尘中渐渐远去。然而三百多年来,据说有很多神秘的香客僧人上天门山朝拜,实际上是为寻找野佛当年埋葬的宝藏,他们问风水,测方位,挖地掘洞,但都空手而归。这些财宝成了天门山的难解之谜。


佛教中的因业果报、轮回转世和追求来世的思想是和鬼谷子的“纵横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主张认命,乱世纷纭,潮起潮落,男男女女,吉凶祸福,一切仿佛早已注定,后者主张一切都要抗争,“敢生敢死,敢爱敢恨,敢冲敢闯,敢扬敢弃”,即便是“危机”也是危险中还有机会;前者主张弃恶从善,要“五戒十善”,后者主张运筹帷幄,以弱胜强,纵横驰骋,不择手段;前者相信宿命安排,“平静和顺应,了悟和通达”,将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来世,后者相信人自身的力量,拼却最后的力量将理想付诸与今世的实践。一座神山承接两种思想,这就是天门山的重量。


 “青山流水清兮,可以濯吾身,青山流水洁兮,足以涤吾心”。天门山,她随时都会撞击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却又无声无息,没有半点喧哗,是鬼谷子让她锋芒毕露,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是佛教让她韬光养晦,像大海一样安宁静谧。这一切自然的、人文的,流动的、静止的、哲思的、绚丽的美,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天上人间的风情画屏,让你久入其间,不舍离去。


文化圣山---天门山

文/石继丽  摄影/董兵


(天门山。)

10亿年前,地球浮出水面;2000万年以前,地层开始断裂,经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球出现山的样子,青藏高原隆起,武陵山脉呼啸而生,当逶迤至湖南西北部张家界时,陡峭的石群拔地而起,造出一座北高南低蜿蜒30余公里,面积达68平方公里的波峰浪谷,浑朴却带狷狂,惊世骇俗,雍容高贵。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洗礼,在澧水东岸形成长宽约2公里的凌空独尊的岩溶台地绝壁景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圣山------“武陵之魂”天门山。


椐史书记载,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云梦山。公元263年,嵩梁山上空忽然一阵电光石火,绝壁崩裂,巨石翻滚,显出一洞,高130余米,宽50余米,深80余米,南北对开于素壁之上,气势磅礴,巍峨高绝,嵩梁山也由此易名天门山。天门洞常年不绝地流淌着清流,滴滴浑圆,犹如木鱼声声,余音绕梁,创造了一种不朽的历史语言,被视为“天界之门”和“天界圣境”。而天门洞也被定格为上苍深邃而永恒的眼睛。它用传奇颠覆了山的传统,否定了盘古至今关于山的概念和审美情趣,让人不得不赋予它一种人的思想、灵感和生命。它因此成了立体的山、鲜活的山、传奇的山,文化的山,一座富有神韵的山  。古往今来,这座被誉为“狂者之舞”的大山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才子,也不知见证过多少幕历史风云。

天门山海拔1200米以上,千百年来都在飘渺不定的云雾中忽隐忽现,仿似有万千巧手在为天门山穿梭纺织,还携带着缱绻鬼魅的仙气。天门山上的云,是铺天盖地的云,是亘古不变的云,柔情妖娆,仪态万千,像白练,像轻纱,像云朵,像哈达,像盘头发鬃,像玉带银炼。尤其是山顶,终年白雾氤氲,山岚色染,仙气弥漫,若海波起伏,远近诸山如同漂浮不定的小岛,恰似云中蓬莱仙境。2001年著名文学大师金庸登临天门山顶,见千峰万峦奔突浮现,岚涌峰浮,挥笔写下“天门仙山”四个大字。云与山柔刚相济,珠联璧合,成就了天门山绝美的诗画之源。 


(天门山寺一隅。)

天门山远离喧嚣,有着离尘遁世的神秘气氛,几千年来,成为高僧名道修行的理想之地,史有“圣山”之说。在山顶东段的峭壁上,有一个方形洞口,下临深渊万丈,地势险峻,面北坐南。据史学家考证,战国时鬼谷子曾在此“采百花为食,极山林之乐”,借静读书,成为名垂青史的“诸子百家”之一。鬼谷子的《捭阖策》为天门山正式留下历久弥新的文明薪火,开启了人文历史的画卷,历代文人骚客一如文火煮山,留下许多不朽的田园诗篇:“两山凿穿一门空,一门劈开两山通,多少神仙关不得,常年只许白云封”。天门山也借着这些诗词奇才以及诗词歌赋成为一座文化圣山。


天门山还有佛教“神山”之称。东汉时,天门山顶始建伏波庙,后陆续异名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朝时重建,佛教正式登上天门山的文化舞台。寺庙琉璃粉墙,三进两殿,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寺外古木参天,古雅清幽。《永定县乡土志》记载:“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门山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名李过,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相传野佛最初并非“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期待有朝一日 “恢复中原”、“扫平寰宇”。因此在寺庙设鬼谷馆,兴旺时多达五六百人,借此招募天下英雄好汉。终因清朝政局日渐巩固,野佛最终皈依佛门,成为天门山寺的一代住持。如今英雄虽然远去,但气息还在,英魂还在。


在与本土文化1000多年的融汇中,佛教深奥的哲理和晦涩的经义早已被重新诠释和改造,与当时本地最为流行的儒教、道教,玄学,巫术等思想悄然融合,善恶因果,祈福求安这些人类最纯朴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植下来。千百年来天门山寺承接天地万物的灵气,成为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香客祈福许愿的灵地,晨钟暮鼓不绝于耳。及至民国,寺庙衰败。解放初毁于大火,成为张家界文化的一场劫难。2009年06月08号下午,修葺一新的天门山寺迎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故乡——尼泊尔蓝毗尼迎请的舍利,正式安放此间。天门山寺庙再度香火鼎盛,昔日的繁华重现。


(天门山寺。)

如今一到秋天,寺庙外的彼岸花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每株有花5至7朵,花瓣反卷如龙爪,漫山遍野地开着。相传此花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看上去就像是血铺成的地毯,是冥界唯一的花。《佛经》曾有诗云:“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彼岸花永远在彼岸悠然绽放,此岸心唯有在此岸兀自彷徨。


走进佛堂,你会生出一种久违的悸动。这种情感已经不再是狂风暴雨之下翻滚的江涛,也不是一片污浊中的死水微澜,而是一种大海的壮阔宁静:清晰可辨,富有节律,持久而永恒。天门山寺庙之美妙,全然在这一刻,启动你悠远的神思,如同一个朝圣者走近灵光,仿佛看到了一种深邃中幽幽的洪远,仿佛听到了一种文化者走近森林漫步的回响,让你不愿从一个遥远的梦中醒过来。


佛教中的因业果报、轮回转世和追求来世的思想是和鬼谷子的“纵横学”主张是完全不同的,一座山承接道教和佛教两种思想,这便是天门山又一不朽的传奇。

 


(鬼谷栈道。)

如果说从鬼谷子第一次登顶算起,无数群星闪耀照亮了千年时空,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传奇的话,那么现在的天门山留给世人的经典之作就是不朽的神话。近12年内,天门山创造了建设史上的三项奇迹:世界最长的索道,史称世界公路史诗的“通天大道”和“鬼谷栈道”。同时还上演了三大传奇活动:飞机穿越天门洞;“蜘蛛人”徒手攀登天门洞绝壁;新疆赛买提高空走钢丝、三次世界翼状飞行大赛等等。最摄人心的是由奥斯卡音乐奖得主谭盾、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舞蹈皇后杨丽萍组成的“金三角”联手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用500多名小狐仙演绎了一场气势恢宏磅礴、歌舞美轮美奂的凄美爱情故事,堪称中国文化名片。这些史无前列的成功运作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史上写下新的史诗。网易、环球游报等三十多家媒体联合将天门山森林公园推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天门山的神话与史诗,传说与传奇,飞扬与神韵,喧嚣与骚动,这一切自然的、人文的,流动的、静止的、哲思的、绚丽的美,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天上人间的风情画屏,也为你展开一幅副神秘神奇的人文历史长卷。


(远眺天门山。)

诗人说天门山是一首有风骨的诗,书法家说天门山是气韵生动的狂草,画家说天门山是幅绝壁上的泼墨山水,音乐家说天门山是伟大的无字歌,历史学家说天门山是博物馆,地质家说天门山是世界自然遗产。无论怎么浓墨重彩,天门山,它莽莽苍苍、潇潇洒洒、岑岑寂寂,远离现代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浑身透现着一派自然而安宁的情怀,承载着一种最圣洁、最原始、最古朴、最本色的自然之魄,以一种母仪天下的气派绽放成天下最惊动人心的花朵,雍容大方地展示着她神韵的风采,只等远方如约而至的旅人纷踏而至,为你展现她最明媚深情的如画美景。


摄影:董兵(张家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座山到底有多重——天门山的人文传奇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
北京也有个天门山,气势不输张家界!
张家界旅游一定要去的奇险景点(图)
天门山与风水局
湘西第一神山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