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82季【湿地秦风】察言观色细捕捉,浓墨重彩习成文

刊首

学会写人,是写作的必修课。如何让人物在自己的笔下走出“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脸蛋”的泛化,习得鲁迅笔下,“圆规”杨二嫂人未至而声先行的尖利,孔乙己“排”“摸”钱简单动作里的心情?那就请以眼睛为镜头,请用心辨识,察颜观色,聚焦捕捉吧,生活中的人物,一定会在你笔下栩栩如生,神采奕奕。本期秦风,邀你和杨璠老师一起,在“猜猜他是谁”的作文实践里,摸索,探寻,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猜猜他(她)是谁,精彩纷呈画人物

——人物写作指导

文/杨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人物单元,在学习本单元后,写作任务是要求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要求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针对这一要求,我设计了“猜猜他(她)是谁”系列作文课,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以使学生在刻画人物方面有所提高。

>>>>

写作指导


1.浓墨重彩画脸谱

要想让读者猜出这个人是谁,在外貌描写方面,就得抓住特征。可事实上,学生只是简单、泛化地叙述:他有一双眼睛,一张樱桃小口等。更不用说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生动形象地抓住外貌特征了。针对这些问题,我先让学生在本班找寻一个观察对象,对他(她)的眼睛、眉毛、嘴巴、鼻子、头发、身材、个子、衣着等方面做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写下来,同时尝试使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最后在班上读出自己的写作片段,让全班学生猜猜是谁,如果同学们在最短时间内能猜出来,而且准确度高,说明描写成功。在“猜猜他是谁”这个环节,学生的情绪高涨,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


>>>>

【学生习作】


A.快看!一个体形微胖,中等个子的女孩子在玩跨步了。乌黑的头发扎成了一束小马尾,头发不是那么平顺,有一绺很不听话的在额前晃来晃去,有几缕发丝在头顶随着她的跳跃迎风飞舞。她的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就像天上的小星星似的。翘起的鼻子和她那会心一笑,合起来就是一幅令人心醉的图画。鼻翼两侧有很多雀斑,虽然不怎么漂亮,但跟她很般配。(岳静怡)

B.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尤其是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两只眼睛就变成了一对弯弯的小月牙。她的两颗大门牙也很有特点,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椭圆的,说话时经常会露出那两颗别出心裁的大白牙,好笑极了。(巨月)

C.他身形微胖,圆圆的大脑袋,圆圆的脸蛋,圆而有神的眼睛,圆圆的嘴巴,肥肥的双耳,一切都显得那么圆润可爱。他生气时,双目圆睁,脸鼓鼓的,活像一个萌神,让人看了又好笑又好气。(李聪)

>>>>【老师点评】


这三位孩子的片段描写,都抓住了人物外貌的突出特点,对人物做了生动传神的描写,并能使用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让读者在猜猜看的同时享受了文字带给他们的愉悦。

2.走跳蹦跑显性格

抓人物动作可以说是在写作中最难的,因为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只能抓住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动作做文章。鲁迅在《孔乙己》中也只是抓住孔乙己的“摸”“排”两个动作,活画了一个又穷又酸、死爱面子的落魄文人形象。契诃夫在《变色龙》中也只是抓住奥楚蔑洛夫一“脱”一“穿”这两个动作,刻画了人物虚伪、恐惧的内心活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抓住人物典型动作刻画人物,是一个写作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抓住人物动作,我在班上搞了一次“模仿秀”,让学生模仿班内一个同学的典型动作,其他同学根据他的表演猜出被模仿的人。这样学生的兴趣特别高,都睁大眼睛去捕捉同学的典型动作,并试着做夸张的模仿表演,最后形成文字记录下来。

>>>>

【学生习作】


A.在课堂上,他就如同销声匿迹了一般,蜷缩在教室的一个角落,竖起两只招风耳,捕捉着老师的句句真言。铃声一响,他却像变了一个人,把全部精力爆发出来,和同学一起追逐,奔跑,嬉戏。(张宁)

B.她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懒。我见过懒人,道行都不如他,走路都要别人拉着,和别人坐在一起,也总是把头靠在旁边人的肩膀上。(巨月)

C.走进教室,你会看到一个女生正专心致志地看书,突然一声巨响,不知道谁打碎了玻璃,她依然没有回头。(刘攀)

>>>>

【老师点评】


在这次动作片段写作中,学生已经有了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意识,但用词还不够准确,只求形似,动作的神韵还不到位。

3.只言片语塑形象

语言描写,不只是生活中对话的简单再现,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然后才能表现出描写对象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在学生笔下,很多时候是以你说,我说,他说开头的,忽略了人物描写的组合拳。既然不能简单再现生活,那电影和电视剧片段这些艺术作品,就是孩子们模仿的好范本了。我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电影中的经典对白视频,让他们体会人物语言的描写之妙。

>>>>

【学生习作】


A.我到校时,已经七点钟了。李悦欣早已捧着语文书在教室里转悠,监督着大家读书。见我来了,她立刻奔过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快点儿,快点儿”,一点儿也不顾念旧情。听着“紧箍咒”,我自然是不敢怠慢,急忙取出课本,大声地朗读起课文。她见我这么听话,得意洋洋地说:“算你识相,今天总算是认认真真地读了回课文,我再到别处去转转,你好好读书。”(巨月) 

B.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当然,她有时会有点“小活泼”。比如和我们几个要好的女生在一起玩,她总是会把别人欺负的“落花流水”。自己还得意洋洋地站在一边,笑嘻嘻地说着:“你来啊!你来啊!”(李妮娜)

C.她的声音很好听,十分悦耳,只不过有的字发音不太标准,最典型的俩字就是“二门”,她经常会读成“澳门”,我给她纠正了很多遍,但她还是改正不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崔忆月)

>>>>

【老师点评】


在A片段中,小作者抓住李悦欣“快点儿,快点儿”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负责的课代表形象;B片段中“你来啊!你来啊!”,这句话活脱脱把一个调皮、活泼的小女孩展现在我们面前,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她那得意洋洋的表情。C片段没有人物语言,但小作者却敏锐的抓住“她”发音不标准的特点,刻画了人物的语言习惯。

4.喜怒哀乐描心理

第三人称的心理,只能通过外在的神态捕捉。这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很难。如果能够把表情尽量放大,再细心捕捉,相信学生可以领略一二。在这次专项训练中,我让学生一起观看了喜剧片《憨豆先生》、《摩登时代》,让学生观察、体会、模仿、描摹喜剧大师憨豆、卓别林等夸张的表演,习得方法,再观察身边某位同学的表情,揣摩他(她)的心理,形成文字。

>>>>

【学生习作】


A.她还是一个比较爱发呆的女生呢。如果你不细心的话,或许发现不了。每天早晨,她走进教室,放下书包,便呆呆的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等过上一会儿,她才会回过神来,两只眸子又变得亮晶晶的,又充满了活力。(黄优萱)

B.他皮肤黑黑的,红红的小嘴讲起笑话来可有趣了。下课时,他总是面带笑容,讲着冷笑话,一笑起来两只眼睛就眯成了两条缝。(李静静)

C.她最爱笑。她的笑容很美,犹如一汪清泉,滋润着每一个注视着她的人。我喜欢她的笑容,喜欢她那样的无忧无虑,喜欢她那样的快乐。我想,这种笑容大概会永世长存吧!(钟逸轩)

>>>>

【老师点评】


这三个片段描写了两种表情:“呆”“笑”,可以说都比较成功的抓住了人物表情,特别是片段C,能采用比喻的修辞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她”的笑容的感染力。


>>>>

小荷才露尖尖角:(习作篇)   


   

   她是谁?

陕西岐山七年级三班     王优萱

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满眼高冷范,像个女王,相处久了,才知道她其实是一个邻家小姑娘。

一头齐耳短发,额前有一道黑色的瀑布,那是她标志性的直刘海。刘海下的大眼睛亮晶晶的,衬得眉毛很淡,淡到如果你不努力去寻找,就一定会误会她没有眉毛。鼻子高且直,典型的北方美女。

鼻子下方的那张嘴,极尽其功能,让她成为了一个吃货。她说要立志吃完天下所有美食。不过薯片才是她的最爱。虽然爱吃,却单吃不胖,有着让人羡慕的高挑挺拔的好身材。

她,是典型的白羊座领军人物。几乎具有白羊座的所有特点:爱冒险,毒舌,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一旦下定决心,不到黄河不死心。

她,喜欢追星。她是一个行星饭,她的偶像是韩国男子偶像天团EXO的吴世勋。她有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行星饭,她们俩在一起说话,谁也插不进去。

虽说她很毒舌,还是吃货。但是,我就想和这样一个是毒舌、是吃货的她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她是谁呢?

她呀,就是我的同学,更是我的好朋友。她就是人送外号“王屁瑶”的王璐瑶。


 猜猜她是谁

陕西岐山七年级四班  刘月茹

在班上,我有一个好朋友,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垂肩的长发,一笑起来,漂亮的双眼皮更深了。一对甜甜的酒窝显漏在外面,让人看了不由得想掬一杯酒出来。

别看她长得十分可爱,学习成绩可不理想,我们语文老师上次都批评她只知道笑呢。也对,她不光爱笑,就连她的名字里都带着“笑’”字呢。如果你跟她发生矛盾了,她会放下架子来向你求和,让你生不起气来。

她的声音十分好听,脾气也很温和,口头禅就是:“我又怎么了?”她会在你最伤心时用甜美的歌声安慰你,也会在你灰心丧气的时候鼓励你,还会在你受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只要她能帮上的忙,她就一定会帮。如果你和她成了好朋友,你的福利就会有很多哦。

她的偶像是汪苏泷,她特别喜欢听他的歌,每一次听到他的歌都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一副陶醉的样子。她更不许任何人诋毁她的偶像,不管是谁,她都会拉下一张脸来跟你理论。

在我眼里,她长相好,脾气好。她的优点很多,当然也会有缺点。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她是谁吗?


           

>>>>

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篇)


      回忆我的父亲

杨  璠

 取出最洁白的纸张,拿起如椽的巨笔,我的手有千斤重。现在,我才知道我的学识太过浅薄,文笔太过稚嫩,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您,没有能力为您立传,完成您为自己写个传记的愿望。女儿好惭愧,好抱歉,只能用我不成熟的笔书写您对我的教诲,只希望您不要怪我。

曾记得,儿时的我最喜欢的事是坐在您自行车的前架上,吹着凉风,一路欢笑跟您到岐山高中。吃着苹果园里的稀有果实,扎着您梳成的歪歪扭扭的羊角小辫,在校园和小朋友攀爬那高大的、空心的老槐树。那时,好羡慕城里小孩的吃穿。也许,改变生存环境的念头,在那时,就落根在我幼小的心田里。

也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您从西安五爸家,长我一岁的姐姐那带回数学卷让我做,我得了满分,您眯着眼,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比城里娃娃学的好。那是我最骄傲的一次。我知道,我能胜过城里孩子。

也曾记得,小学五年,那一个个周六,我翘首期盼您带回的零食:一个黄碱馍或一颗糖,或一把瓜子。您从没让我失望过,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在贫困的日子里,您从口中省了多少给我,我才长的如此健壮。您从没有嫌我们姊妹吃得多,只是对母亲说:“吃吧,吃了才能长。”可那又给您和母亲增添了多少辛苦啊,我无私辛劳的父母!

您为了我们姊妹学习,一直订着《少年文艺》、《语文报》《中学数理化》,从小学到中学,整整十多年,您那微薄的49元工资要挤出多大一块来订阅书刊杂志啊!您的碗里又要增加多少白开水泡馍啊!我今天能有一份工作,能站在讲台上讲历史谈文学,那全都得感谢您啊,我清贫了一辈子的父亲!

您经常教导我们要节俭,您也以身作则,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即使快要馊的饭菜,您也会把它吞下去。即使到了晚年,日子好过了,儿女工作了,您也总是苛待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您的言传身教使您的后辈儿孙受益匪浅。

您曾经考过我中国古代史,幸好那次没让您失望,所以以后只要我回家,总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不是问字音,就是问历史问题。八十多岁的老父拿着字典、晃着满头白发,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让职业倦怠的我倍感惭愧,又捡拾起勇气,投入教育的洪流中。

记得在宝鸡那几个月,您独自乘着公交车,走南闯北,那可真是我提心吊胆的岁月,而您却乐在其中。周末向女儿汇报着您的壮举,脸上溢满骄傲。

记得那个阴雨的星期天下午,我不让您送我去车站,您却偏要去,我生气了,不理您,独自走在道沿上,而您走在道沿下,一脸羞愧陪着女儿,一直到南关路口。我不让您过马路,可等我走过马路一回头,您正穿梭在车流中,满头的白发在秋风微雨中是那样晃眼,我的眼眶一下子涌满泪水。提心吊胆的看您左闪右躲,终于蹒跚出车的急流。八十四岁的老父亲啊,您可真够勇敢的!您坚持要送我进站,却被保安挡在了进站口外边,您告诉他们:我只是站站。那天,您就站在进站口,远远地眺望着女儿乘坐的车一点一点的远去。车内的我不敢抬头看您一眼,只是任凭泪水在脸上肆虐。后来,母亲告诉我,您那天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听到这个话,我不能想象,您到底在站台站了多久?可我知道了,您想家了,城市再好,没有家乡好,那里有您记挂的亲人和土地。

您是一位教师,可自您退休后,您似乎就变成了农民。您在田间小路上锻炼,在田野里耕作。您的白发伴着种子落地,发芽,长高,成熟,一年又一年。庄稼就是您的儿女,您精心地侍弄它们,人们都说您在地里扎花。是啊,田野就是您的艺术园地,您就是一位倾注全部心血的艺术家!

大姐家的苹果园里时常有您的身影,白发掩映在绿树中,您悄悄地去,默默地离开。那几年大姐家的苹果长的好大好甜,那是您的汗水和心血啊。

太多的回忆,让我无从一一细说,我的老父,虽然您的病倒是一件不幸的事,可感谢您给了我照顾您的机会。以前,我只知给您买吃、买穿,也很少给您洗衣服。自从2010年您第一次病倒后,我才有机会给您浆洗,照顾生病的您。这几年来,虽然有点累,可更多的是快乐。您的康复让我欣慰,您的笑话让人捧腹。尽管您缠绵病榻,可有您在,我就有了山一样的依靠,我知道世上还有疼我的父亲,我还是个孩子。可现在,您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从此后,我们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尽管我已人到中年。

痛哉!哀哉,我的老父!我将再也不能见您的容颜、聆听您的教诲。

痛哉!哀哉,我的老父!田野的麦苗再也不能享受您的照顾,再也不能伴着您的白发跳舞。它们是不是也如我一样,时时产生幻觉?

痛哉!哀哉,我的老父!

我的老父亲,您一路走好,我会遵守周末之约,常来看您。我知道,您等着我们——您的儿女们来看您!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您的怀里永安他的魂灵!

  


 

写作后记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一辈子兢兢业业,恪守着做人为师的原则,换来的是“好人,好教师”的称呼。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之后,父亲去了,带着太多的不舍,去了。那一刻,我们姊妹几个,痛哭失声。同为人师的我深深懂得父亲的艰辛,人生的不易。在这次作文教学中,我把这篇回忆文章读给学生,想告诉学生:文学即人学,真情无需粉饰。那一时刻,我读,孩子们听,我悲痛,孩子们轻轻地啜泣,我知道,有一粒情感的种子,已悄然根植。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点鲜明的人》习作指导
湿地课堂】孔爱萍 张明霞|课例研究:他____了
五年级人物外貌描写
作文课《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观察积累,具体生动——小学生习作指导-作文-考试吧
沈从文如此教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