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尺水兴波 曲折生姿

王安石诗云:“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波澜,常被借用来比喻诗文内容的跌宕起伏。如何在叙事中掀起文章的“波澜”,使尺水兴波,曲折生姿呢?

巧设悬念,情节扣人心弦

人都有追根问底的天性,作文要有波澜,就要善于制造悬念,“卖关子”“抖包袱”才能吊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章开头,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当然,既是悬念,就得让人捉摸不透,顿生疑惑,以激起读者曲径通幽,去探胜景。

设置悬念基本模式是:设置悬念——探因释疑——解疑明旨。如宗璞《紫藤萝瀑布》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让人思绪万千:是什么样的奇景让她把脚步停住?什么样的瑰丽能把她的心挽住?是什么样的仙境能让她留下永久的惊叹?读者心一下子被抓住。


巧用误会,行文节外生枝

有一种说法叫把误会推到极致,就是当误会产生时,先不急于消除误会,而让读者在误会“迷宫”里多兜圈子,在山穷水尽之时“峰回路转”,给读者柳暗花明之感。巧设误会,情节跌宕多姿,魅力无穷,在大开大阖的情节里,人物性格也鲜明地凸现出来,呼之欲出。

如《驿路梨花》,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又是误会。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由于巧置误会,悬念层叠,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运用巧合,情节大起大落

巧合是指运用生活中偶然事件来设置故事情节。把一般情况下互不关联、偶然情况下才碰到一块的人和事以一种特定的情景联结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情节的故事性、戏剧性,使读者在惊讶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当然,运用巧合必须合乎生活逻辑,合乎生活情理,偶然中有必然,决不能瞎编乱造。如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便是个典范。因为经济拮据,妻子德拉卖掉自己的美发买回丈夫喜爱的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丈夫则卖掉自己祖传的金表而买回妻子喜欢的发梳。这种巧合巧得新奇,又巧得合情合理。


使用抑扬,行文曲折有致

抑扬手法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人们认识事物总有个过程。开始时,因为了解不全面,就容易产生误解,等了解深入后就改变了认识。这个中的曲折性便是抑扬手法的认识根据。我们的文章以赞扬为主,所以以“欲扬先抑”方法为常用。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采用的是欲扬先抑法。文章开头描写阿长黄胖而且矮的特征,“我”讨厌她粗俗的睡相,厌恶她背地里说长道短等等,这就是“抑”。然而下文写阿长不怕麻烦给“我”买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突出了她的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这样一位善良朴实、迷信而又唠叨、性格鲜明的劳动妇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抑扬手法,使情节波澜起伏,避免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写作指导》第一讲 怎样让行文波澜起伏
使记叙文起波澜的十种方法
高考作文专题:曲平起伏,峰回路转
黄河九写事要有点波澜
情节摇摆的技巧(转载)
写作方法|如何使文章内容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