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映潮:练一点文章写作的功夫

小学语文名师



余老师说


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点文章写作的功夫,这是“教师”这门职业的要求,我们无法回避。而这一点写作的功夫,必须要在训练之中、实践之中获得,因此就需要坚持习练。文章写作,作为忙碌的一线语文教师来讲,最好多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最好多写千字左右的短文,最好多写与教学实际密切关联的文章。


练一点文章写作的功夫

 余映潮

 

关于教师的论文写作,笔者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些观点:

精于教学研究而且确有心得,就有可能产生论文成果。

论文写作的基础就是研究,有深刻的研究才有优秀的论文。

一切的论文都是“研究成果”的外在表现。

论文写作是教学科研中的一个难点,在对这个难点的突破中,我们的学术境界能得到提升和升华。

教学论文的写作,既是操作的过程,也是研究的技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要求很高的研究技法。

教学论文的写作最讲“积累”: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勤于笔记,勤于研讨,勤于动笔。

教师论文的写作,有非常多的着眼点,如:观点论述、专题研究、教法探索、技法例谈、课文欣赏、学法指导、作文辅导、创新研究、教学智慧、经验介绍、课例品评、说课文稿、教案设计、教学随笔、课中偶得、备考研究、听课评课、语文知识、辨析指正、教学反思……,可以说,在教学之中专注于什么样的思考与探索,就可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但本文的标题没有着意于“论文写作”而只是提出“练一点文章写作的功夫”,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论文”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有写作上的难度;二是“文章”二字,于忙碌辛苦的语文教师而言,在内容与体式上显得更为宽泛自由。

所以笔者主张一线语文教师多动笔,多写小文章,多写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文章,多写教材教法方面的文章,以此来练一练写作的功夫。

在日常教学之中练文章写作的功夫,可以从“三写”的角度进行。

一是“为自己积累资料而写”。

为自己写作是一种有心的、随手的写作,即在备课、教学、教研活动之中将自己研读教材的感受、研究教学的感受有意识地“顺势”写下来。这是一种及时而又省时的写作,既能为自己积累资料的仓库,又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动笔习惯。

如《七颗钻石》备课随笔:


1

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本文开头的写法叫做“设置背景,烘托人物”。这一段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为表现人物的心灵之美而设计的。它开门见山,叙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大旱之年。因为“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因为“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水就显得异常珍贵,小姑娘找水、送水、让水的故事就能表现出异常感人的力量。

这叫做,写风写雨,笔无虚设。


2

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文中写小姑娘送水的故事,其写法叫做“一波三折,尺水兴波”。这里写了四次“波澜”。第一次,小姑娘自己想喝水而没有喝;第二次,小姑娘把水给小狗喝;第三次,妈妈让水给小姑娘喝;第四次,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喝。文章有波澜,故事就好看,它们让故事情节变化多姿,从更多的方面表现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试想,如果写小姑娘一直将水罐抱回家,这故事还好看吗?

这叫做,轻波微澜,曲折有致。


3

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文中写水罐的变化,其写法叫做“进行穿插,意在烘托”。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作者穿插了“水罐”的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非同小可”,它们既表现出课文的层次,又从侧面表现出对小姑娘和她妈妈的心灵的赞美,烘托了爱心的美好、纯洁、高尚。可以说,“水罐”每变化一次,就是对爱心的一次赞美。而且,“水罐”的变化,还有力地表现了、渲染了这篇童话的美好诗意。

这叫做,美好穿插,诗意烘托。


4

话题四:文章结尾处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文章结尾的写法叫做“戛然而止,比喻象征”。文章好像是结尾了,但它让我们从“七颗星星” 升上天空而展开联想——星星永恒,爱心也永恒;星星是闪亮的,它象征着小姑娘那晶莹的爱心;反复咀嚼,真让人觉得余味悠长。

 这叫做,结而不尽,意味深长。


这样,就构成了离奇的童话故事,展现了奇异的童话境界,塑造了丰满的童话形象。

为自己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表现,即是工作习惯好、工作效率高的表现;这也是一种自得其乐、自得其味、自得其果的研究方法。写不写,在能力的提高与资料的建设上大不一样。当教师的人要很有毅力地积累由自己撰写或编写的资料。在很多的时候,这种资料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与研究。

假如一位语文教师:

有自己亲手编写的许多课文的阅读教学资料,

有自己逐步形成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材料,

有自己写作的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

有自己记录下来的数十例课后反思,

有自己积淀下来的与语文教育有关若干专题研究资料……

那么他就有了带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渗透着自己的心血与汗水的“仓库”;久而久之,他就会写、能写、善写了。

二是“为指导辅导学生而写”。

语文教师,除了为学生“教”,还要为学生“写”。写什么?写学法指导文章,写下水作文,写课文赏析微文,写文言诗词“素描”,写课堂观察日记,写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心得,如此等等。在勤于动笔的教师眼中,其写作的机会也是可以随时创造与捕捉的。

如笔者曾经为学生写的中考作文范文:


复习生活剪影

 

睡梦之中的钟声

清晨,在迷蒙的梦幻之中隐约听到闹钟声,便猛地惊醒,一骨碌地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翻开第六册英语便背了起来。背完了课后的单词表,又背不规则动词表。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我轻轻的背书声。

天还不见亮。我想今天的复习效率可真高,兴致勃勃地继续背下去。猛然间一阵清脆响亮的闹钟声把我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时钟正是六时整,这才是我应该起床的时间!

原来是哪一家的闹钟把我提前唤醒,使我多得到一段复习的时间。我不由得对自己说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考试课上的鼾声

上午第三节是数学课。张老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叠纸。我们敏感地知道,又是一节考试课,于是教室里发出一片叹息声。

三大张卷子发下来了,同学们埋头做着,教室里很安静,不断有同学翻动着卷子,发出轻微的声响。张老师巡视着课堂,边走边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他和同学们都听见了课堂上极为少见的声响——鼾声。循声望去,只见李平的头歪在数学卷上,睡得又香又甜。

老师走过去,凝视着他,很久未动,但终于还是拍醒了他,然后老师大声地说道:“你们睡觉的水平越来越高,不知是谁让你们这么辛苦!”

 

晚自习中的掌声

星期一的晚自习属于语文老师,肖老师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他很神秘地说道:“今天晚上,我让你们写毕业赠言,给你们一段自由掌握的时间。”

掌声响起来了,肖老师“嘘”了一声,大家有的伸舌头,有的笑,掌声又很快停止了。

大家很兴奋,非常感谢肖老师的理解,感谢他在我们单调的复习生活中抹上了一丝青春的色彩。

不过,下自习时他“点题”的话可有点不大妙:“如果中考的小作文涉及毕业赠言,那我们这节课就具有很高的价值。”


 就这篇“下水文”,还加上了构思指导的文字:

这是一篇横式结构的文章,运用了“分镜头剪影”法,组合三个彼此之间相互并列而又有内在联系的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复习生活。

写这样的文章,还可以用“总分式剪影法”进行构思,即先选用抒情或议论等方式开头,进行总说,接着选取复习生活中的精彩片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活,最后再进行总说,或抒情,或议论。

为学生写,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面大有好处。在学生心目中,自己的语文教师是能干的教师,是会写的教师,是值得敬佩的教师,这就能直接地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和语文学习。有时候,甚至连作文的评语都是为学生而写的美妙短文:

如笔者对习作《美,在我们中间》简评:

文中表现出如下方面的写作技巧:

1.环境设置的技巧。小作者将故事放在“雨境”中进行,“雨”是人物活动的场景,由“我”在“雨”中的困难而表现出周围人们的心灵之美。

2.画面组合的技巧。作者注意到“美,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两个字,利用它们组合了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的材料,有力地扣住了文题。

3.抑扬技巧。文中第三段是抑,第五段是扬,一抑一扬, 既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也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美。

如果说要使这篇文章显得更美,还可以在“剪裁技巧”上下一点功夫。

三是“为发表书面成果而写”

这就是为报刊而写,为投稿而写,为发表而写,为参赛而写,为练自己的功夫和提高自己的水平而写,这是一种有着更加高远追求的练笔与写作,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写”、“为学生写”。写得好的美文、妙文、短文,如果发表在中小学生使用的报刊上,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为追求发表而写,则要注意“适用”、“优质”、“创新”三个方面的问题。

“适用”,就是适用于报刊选稿的需要,要关注某报或某刊的办刊特色与栏目风格,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优质”要求做到:论题视点集中,展开角度细腻;思路非常清晰,结构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准确,绝对杜绝语病;开头少说闲话,结尾不说套话;引用不能求多,陈例尽量不用;适当限制长度,文面清朗灵动;写完反复修正,确保行文优雅。

“创新”是制胜的法宝。要关注前沿新动向,关注教改新趋势,关注报刊新视点,关注杂志新栏目。构思写作时,要注意新在独创的内容,新在独特的视角,新在独有的深度,新在独特的表达。动笔行文中,要注意到标题新、内容新、观点新、表达技巧新。可以说,没有那种紧跟新形势的意识,没有艰苦的研究与发掘,没有颇有新意的表达,就写不出优秀的长短文章。

如笔者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系列短文之一:

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

教案是什么?

教案,简言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策划的一种教学安排。目前,我们要从表现课程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的角度来看教学方案创新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果连教案的设计都不能进行创新,那改革就谈不上有力度了。

教案的创新设计不仅要求教师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技巧,还要求教师有精细深刻的研读教材的能力。从教案创新设计本身来讲,教师应多角度多层面地理性地思考体味下面一些问题:

1.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2.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等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素。3.教学设计要力求做到“课型新颖,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

4.教学方案的美学境界是“简化,优化,美化”。

阅读教学方案创新的角度与内容实在是丰富多彩。如:

1.从“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角度创新设计;

2.从“线索式教学思路”的角度创新设计;

3.从“选点式教学思路”的角度创新设计;

4.从“主问题引领”的角度创新设计;

5.从“淡化提问设计”的角度创新设计;

6.从“课中微型话题”的角度创新设计;

7.从“课堂实践活动”的角度创新设计;

8.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出“点子”;

9.设计无分析过程的“感悟——积累——运用”式教学方案;

……

下面是《小石潭记》“一课多案”的创新教学方案。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方案之一:

1.反复朗读(约15分钟)(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老师听音。(2)学生听读课文,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全班同学朗读课文,每朗读一段停一次,由五位同学概括五个段意。(4)老师强调落实一批四字词语,同学们朗读,并读课文注释。

2.自由发现(约14分钟)

(1)同学们对“课文美点”进行自由探究,进行发现。(2)同学们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课中探究活动。(3)全班交流。(4)教师也向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发现。

3.趣味欣赏(约14分钟)

(1)教师提问,引出“清”字。(2)同学们自由发言,用带“清”字的形容词品析课文内容。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方案之二:

1.读前铺垫(4分钟左右),

穿插柳宗元的《江雪》,从侧面点示课文写作背景。2.朗读背诵(13分钟左右),穿插字词板块的梳理落实。3.精段品读(10分钟左右),穿插赏析课文语言的学法介绍。4.整体欣赏(13分钟左右),用“资料助读”的方式,穿插精短的赏析短文,引导学生品析、欣赏课文。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方案之三:

1.教师点拨:对课文进行整体赏析,主要方法是对课文进行全面的咀嚼、理解,然后从课文中或找到一个“点”,或发现一条“线”,看其在技法上、在表达效果上的特点或作用。2.教师示范:课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就拿“石”来讲吧,“全石”、“卷石”是明写石潭,“犬牙差互”是暗写石岸;“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悲凉的心境……3.请同学们从“小石潭记”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用“小”“石”“潭”“记”来说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 4.同学们自定内容,自由赏析。


这篇文章的表达特点在哪里?

短而新。千字左右的篇幅,阐述了一个当教师的天天要面对而又较少关注的问题: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

短而丰。千字左右的篇幅,有理性的阐释,有实例的列举,有“面”的覆盖,有“点”的突破。

短而实。千字左右的篇幅,点示了教案创新设计的4点要求,列举了教案创新设计的9种角度,还例说了《小石潭记》的三种可行的创新教学设计。

短而精。千字左右的篇幅,探幽发微,小文深写,确保“前沿”的高度,每一个板块都有着其特定的内涵,没有套话,也没有缀语。

也许,这篇文章点示了“为发表而写”的基本要求:短,新,丰,实,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
语文教学艺术50讲5 余映潮 - 有你真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河南名师武凤霞自叙成长故事(转)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教案设计的艺术(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
教学实践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