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差等生不是一辈子的事情!送给那些曾被认定为差等生的孩子和大人们

 

两天前,“小学语文教师”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一位差生在班会上的精彩发言,震惊全场!掌声一片!》。文章推送后,有朋友留言质疑。一位朋友说:“一个差生能有这么有条理的发言吗?我们看到的差生连话都不敢说,说出来也是语无伦次,也是像蚊子哼哼。当然我还不知道这个是几年级的差生。至少不是最差的学生。能有这么好的口才,这么逻辑严密的发言,我认为还是一个优等生,至少在语文方面。一个语文水平达到这个境界的,其他课程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句话我不认为这个是差生。你们觉得呢?“还说:“差生是和他班学生比的,不能和其它班级和年级比的。这是相对的。能言会道的,能有如此见识,能分析透彻看待问题的学生绝不是差生。真正的差生每门功课都不合格,甚至完全不会。我们经常看到每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数英三门成绩总分在50分以内。还有十几个总分在50到120之间。这才可以称的上差生。总分在270以上的有三四十人。这些差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无异于哑巴,写作文完全没有内容,更不用说逻辑了,哪有像文中那样的差?“

 

朋友的质疑也许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那篇文章转自网络,我们无法知晓那个发言的孩子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可是,我要说的是,虽然那篇文章的真相一时无法厘清,但穿透时间的旷野,走出校园的围栏,有一些事情还是非常清晰的。比如,我们下面要谈到的几个观点:

 

 1. 差等生不是一辈子的事情


有一本书叫做《伟大的笨蛋》,看完此书,你一定会诧异,那些在科学史上、文学史上、艺术史上璀璨闪耀的名字,那些让人高山仰止的人物,他们小时候竟然曾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差等生。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甚至十分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谁能想到多年后的爱因斯坦会成为那样的一个科学巨擘?

 


爱迪生8岁时,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希望他能安安份份上学。谁知,爱追根问底的他,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不但是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虫”,还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也不知道那位赶走他的老师,后来享受着他发明的电灯、留声机的进修,作何感想?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我们都是小虫子……但我坚信我是一只萤火虫!”而他这只有着非凡政治历程和军事生涯的“萤火虫”,却是从一个“差等生”开始的。在丘吉尔报考哈罗公学的拉丁文试卷上,他一个问题也没有答出来。但哈罗公学的校长韦尔登博士以他“超群”的洞察力认定丘吉尔具备了入哈罗公学的资格。丘吉尔被编在最差学生的行列,在低年级待了一年时间。别的学生都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拉丁文、希腊文这些极为时髦的科目,而丘吉尔却被认为是只能学英语的“差等生”。那些当年嘲笑他的同学,后来谈论起这位伟大的首相,又会说些什么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说出许多来: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所有老师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退学;艺术家罗丹考了三次都没有靠进艺术学院;牛顿小的时候成绩不好但很爱动脑子,他做的风车很好,长大之后见到苹果落地,偏要问个究竟,最终创立了“万有引力”说……

 


中国的例子也有很多: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一次看见河边一个老妇人在磨铁杵就好奇地问她为什么磨铁杵,老妇人告诉他自己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从中得到启发,从此发奋好学,最终成为千古流传的大诗人;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成绩很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三都赋》。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近现代的还有华罗庚、苏步青、沈从文、三毛等,他们自小都是不守规矩,桀骜不驯,野性十足;他们天生喜爱独立思考,我行我素;他们被老师称为“笨蛋”,受尽屈辱,他们被学校视为不可造就的“废品”,可是他们偏偏得到历史的青睐,成为杰出人物。

 


对了,还有马云。这位当今商界的精英,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2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在金华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才幸运地上了本科……

 

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些在起跑线上就拼尽全力的人,过早地消耗了体力,所以往往并不能成为终点线上的英雄。而那些起跑时落在后面的人,却时常能实现一次次超越。所以,差等生不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很长,超越的机会也很多。只是,不要停下你前进的脚步。

 

2. 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是过去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就是北宋大文学家、《六国论》的作者苏洵青年时代的事。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齐白石,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他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至于他真正声名大振,那已经是他56岁之后的事了。真可谓“大器晚成”。


此外,数学大师华罗庚初中数学考试还曾有过不及格。郭沫若中学语文也曾有过不及格。所以,今天试卷上的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说明什么?悟道有先后。有的人悟道早,成了神童、天才;有的则愚钝一些,需要慢慢开化。但最终是否修成正果,其实和悟性高低无关,和毅力更相关。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讲述过一个《伤仲永》的故事:一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所以,今天的“优等生”“学霸”,其实并不一定能最终有所成就。今天的“差等生”却很可能“知耻而后勇”,反而后来居上,成为业界的翘楚、社会的栋梁。

 

3.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建立在大脑科学和进化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具有多元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除此之外,加德纳认为人还可能有第九种智能,即“存在智能”,也就是对于为何要生、为何要死,何谓美、何谓爱这些人生大问题进行探求的能力。加德纳强调指出:人人都有至少上述几方面的智能,但是人与人之间在各种智能方面是有差异的,没有各方面智能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存在不同智能方面的差异。可是,我们传统习惯上所说的“智能”,往往仅指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这两种智能正是现在学校用以衡量学生智能的重要标准,也正是现在学校用以判断学生优、差的主要尺度。今天的学校,多数时候只用这两种智能将孩子加以区分,于是就有了“优等生”,有了“差等生”。可这种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如果拿这样的尺度去度量那些成功者,恐怕也会量出一个又一个“差等生”出来。著名学者钱钟书在清华的入学考试上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才华之优轰动整个清华,可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大家,皇皇巨著《管锥编》让人叹服。袁隆平中学时代数学成绩一直不及格,可是却成为当今享誉世界的水稻杂交之父。,陈景润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算术能力超乎常人,使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比常人薄弱,所以他当老师期间并不受学生欢迎,拿当老师的标准来衡量他,他也只是一个“差等生”。

 

这种差异在学校里是比比皆是的。语数英成绩差的孩子,往往体育成绩特别突出;不擅长动笔的孩子,往往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强;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是班上的劳动模范;平常不爱发言的孩子,往往心思却特别细腻;做事情马马虎虎的孩子,却特别善于与人交际……只要你用心去寻找,你总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正像罗丹所说:“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所谓““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良马行千里,耕地不如牛”,器物各有专用,人物各有短长。“古语也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全才”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每一个人都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贡献罢了。在某一领域差,也许是你还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也许是你还没付出足够的努力;或许你本就不擅长这一领域,与其死磕,不如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待到柳暗花明日,一切终会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要相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4. “差等生”是违法张贴的标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到现实中来,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有着太多的无奈。

 

毕竟,考试还是人才选拔的最重要的方式。没有考试,何谈公平?

 

有考试,分数就一定有高低,排名就一定有先后。也就必然会有“优等生”与“差等生”之分。可是,这种只拿一把尺子量出的“差等生”,是怎样的偏颇与片面啊?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多个文件,严禁进行成绩排名,严禁侮辱、歧视“差等生”。在此意义上说,“差等生”这个标签不仅不科学,其实也并不合法,是明显的“违法张贴”。作为老师,决不能也决不应该随意给孩子贴上“差等生”的标签。

 

孩子的心是十分敏感的,一个被贴上“差等生”标签的孩子,必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敌意。

 


最近,我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被老师认定为“差等生”,班上学生轮流读生字,到了他那儿会被隔过去;期末考试,老师建议他不要参加考试,以免影响班级的学习成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很不快乐,他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他觉得同学在嘲笑他。于是,他开始与这个世界为敌,只要别的孩子对他稍有触犯,他就大打出手。他成为班上最让人头疼的孩子。老师甚至对他的家长说:“这孩子只有长大了送到军队里才能管得住。”还好,没有说“只有送到监狱里才能被管住”。

 

幸运的是,后来这个孩子又遇到了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她发自内心地爱这个孩子,她夸孩子字写得工整,她夸孩子动手能力强,她夸孩子能替老师做事,孩子不再认为自己是“差等生”了,他用心地学习,听写生字,他竟然考出了100分。孩子由讨厌学校,变得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老师和同学。你看,去掉了一个“差等生”的帽子,改变了一个孩子,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虽然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可是我们依然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可以选择给那些现在成绩不如意的孩子更多一些关爱与鼓励,而不是嘲笑、讥讽与呵斥,也许正是你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激发出孩子上进的力量;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可以选择更多一点耐心去等待,要知道,也许你的种子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棵参天大树啊;如果你就是那个被别人叫做“差等生”的孩子,你可以选择拒绝认同,别人的偏见也许你无法去消除,可你对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人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只要自己奋发向上,你就不是“差等生”,不是“失败者”。要知道那些历史上的“伟大的笨蛋”,他们小时候与你并没有什么不同。


最后,以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此文,陶行知先生这段话是对老师说的,他说:“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正被认定为“差等生”的孩子,那些曾被认定为“差等生”的大人。当然,还有此刻正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年被称作差等生的我们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大器晚成的外国名人
数学天才陶哲轩:8岁高考得760分,智商240超爱因斯坦,现咋样了
“神童”陶哲轩:8岁高考760分,智商超爱因斯坦,后来发展如何
在一片叶子上推敲阳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