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作文语言更精彩

  河南长垣一中  李慧香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的魅力靠语言,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的成功同样靠语言。那么,如何使作文语言富有魅力,让作文语言更精彩呢?
     一、锤炼词语 准确传神 
     清代诗人、诗论家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唐朝诗人皮日休也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因此,作家都很注重自己的语言。如王安石《京口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应是绿肥红瘦字,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字,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非此莫属,不可更换,词语用得好,可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我们写文章要做到篇中炼句,句中炼字,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要描写些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了事。如明末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这,这,这,准确传神,含蓄隽永,如一幅简约的画,一首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把西湖雪景描绘得简洁生动。再如《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一个字,境界全出。
      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字,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字,描绘了春天万物苏醒的情态,非常贴切自然,可见作者很善于提炼语言,特别注意炼字,抓住关键性的单音节动词,进行认真挑选和艺术加工。正如古人所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语文教学最基本最直接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扎实的基本功,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
      平时训练可以通过一个场景、一次对话、一个动作或一则生日祝福的创作展开,也可以把课文中运用的绝妙传神的词归纳整理出来点评、鉴赏、品味。比如,古诗词的炼字比较,小说中的动作描写,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等,以此感悟语言,理解语言,从而内化、积累、运用语言,进而推敲、锤炼语言。
     考场上不可能让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仔细推敲,几易其稿,但平时练习时多锤炼词语,功夫到了,到了考场上用词才能准确传神,才能文思泉涌。
       二、妙用诗文 语句出彩
      翻看那些考场满分作文,无不文采飞扬,原因之一,是把一些经典古诗词、警句、熟语等等,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以致美景迭出,读来让人为之一振,怦然心动,不忍放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引用方式,有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两种。
      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尾段等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如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的《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贴切凝练,耀人眼目,富有文学情趣。
      又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是: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个开头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意蕴深刻,诗意灵动。
      2003年四川考生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以称得上全篇引用的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的名句作为标题,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多个角度阐述主旨,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文章恰到好处的旁征博引,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味。
     三、善用修辞 铿锵生动
     重视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也会使你的作文充满阳光,精彩灿烂。排比、对偶使句式整齐而充满气势,引用、仿词使语言厚重而富有才华,比喻、拟人使事物形象而充满灵性,夸张、反语使文章幽默而显深刻……让我们一起走进2004年广东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生命中的乐音》:在这样的声音里,我想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在这样的声音里,我想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叹;在这样的声音里,我想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悟……”此段文字运用了在这样的声音里……”一组排比句,语言铿锵流畅,意味深长,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005年上海考生的《充满活力的岁月》中有一段充满活力的岁月犹如茫茫沙漠之中的一弯清泉。充满活力的岁月犹如萧条雨季之后的一抹彩虹。充满活力的岁月犹如倾盆大雨之后的一缕阳光……”这段文字运用了充满活力的岁月……”一组排比句,其中每个句子中又运用了比喻,把抽象的岁月比作具体可感的清泉彩虹阳光,生动形象,大放异彩。
     又如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月圆是画 月缺是诗》,韵味十足的标题亮人眼眸。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多么富有诗意,两个比喻,一个对偶,明白如话,亮人眼眸;两个判断,一个对比,充满哲理,深刻地揭示了圆满和空白的辩证关系,润泽心灵!从而彰显了文章主旨,以此演绎话题留一点空白,大有诗意行文、诗意栖居的雅致。
      再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写出了荷叶的动感美、洁净美,嗅觉、听觉、视觉和谐统一。
     “大地上黄苍苍的野草,像喝饱了甜酒的醉汉,东倒西歪的摇晃着。生动形象,富于生活气息。
     “如璧的雾挡在了车前,有一种没有出路的感觉,车头迅速和雾相撞,几乎可听到丝丝的撞击声。我想,我们是在一只巨茧里蠕动。设喻新颖,夸张离奇,但谁又敢说写得不真切呢?
     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力。
      四、整散长短 摇曳生姿
     整散句结合,长短句搭配,错落有致,摇曳生姿,音韵铿锵,富有节奏感,凸现底蕴厚实。
     整句如仪仗行进,整齐划一,散句如林间散步,悠闲自如。整中有散,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散中有整,齐整对称,起突出强调作用,都使文章显示了整齐中的错落之美。
     如作家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中: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辛弃疾想为国杀敌,可武途政道又不通的悲愤心情。
     又如冰心在《观舞记》里有这样一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急转,舞蹈出离合悲欢。句式长短富于变换,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长句严密细致,气势畅达,短句简洁有力,生动活泼。长短句交替使用,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002年高考作文《昭君的选择》中一段:宫廷的猜忌、冷漠、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前面两个长句,成功地渲染了昭君进退两难矛盾犹豫的心理,后面的几个短句,准确地描绘了战争造成的一幅幅惨状,是促使昭君痛下决心的多方面力量。整个片断准确表现了昭君面对心灵选择的矛盾心理。
     你有了满腹素材,你搭起了文章框架,你有了不吐不快的情,但写出的文章未必精彩。成功与否,还要瞧瞧你的真功夫——语言。语言的锤炼非一朝一夕,但语言这朵奇葩永远属于生活中的有心人,永远会为勤奋者开出绚烂之花。当然,除了以上几点,还要以情缀文,文章才有亲和力、生命力。只要做好了以上几点,你的作文,不精彩才怪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董教学随笔240】锤炼语言秀文采
古代诗词中常见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专题
现代诗歌写作要领
【语文提分技巧】诗歌语言的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