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消失的心脏支架——北医三院心内科完成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

41岁的门先生,最近1年来经常在饮酒后出现胸骨后闷痛,持续半小时左右才能缓解。半年来症状进一步加重,每月发作2~3次,持续大约1分钟症状可以部分缓解。他在河南老家做了冠脉CTA检查发现左前降支血管中重度狭窄。

医生建议他行支架植入手术。目前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使用的都是第三代金属药物支架。它的主要材料包括钴铬合金、不锈钢。这些材料的支撑性、柔顺性较好,可以把血管的狭窄段支撑起来,同时能释放抗血管增殖药物,防止支架里面再狭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门先生和家人一时无法接受病情的严重程度,年纪轻轻就需要在身体里植入异物,他们也心存疑虑。难道除了植入金属支架,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带着这个问题门先生和家人慕名来到了北医三院,也得到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

经过前期国内外多年研究,2019年初,由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了第一款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这种新型支架在植入人体后,经过血运重建、支架降解吸收和血管修复三个阶段,在三年内,整个支架就可以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体内不再有异物,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也得到恢复,实现血管再造的目标。这一优势,也可以给临床类似门先生的患者未来更多的选择。



在充分了解了这种新型可吸收支架后,门先生和家人十分期待并决定尝试。8月22日,介入手术由高炜教授团队的张永珍主任医师和汪宇鹏副主任医师共同完成,将生物可吸收支架精准输送到病变部位进行施放。术后冠脉造影显示,支架膨胀和贴壁良好,而且血管基本恢复正常状态,未出现不良反应,也说明支架植入成功。这是北医三院完成的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希望今后能为更多适合此类支架植入的患者带来治疗获益。

小贴示: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用生物可吸收支架,适合病变时间不太长,血管没有严重钙化或迂曲患者;同时对血管直径及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能不能植入可吸收支架,最终应由心血管病介入医生综合评估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首例冠脉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首例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成功
威海首例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首个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河南开启全面应用
创新科技造福患者——新一代生物可降解支架守护“真心”
早读 | 介入手术的绝对主角,一枚洗脱支架的独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