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王庙与古道郭村的故事

艾明义

    一、谷城—周王城—周王庙
    黄山西大门的焦村镇郭村,古名谷城。在谷城有个“周王庙”,每年九月二十四日,当地居民都举行隆重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祭祀庙会。这个远古的祭祀活动难道与西周王朝有什麽内在的联系吗?
    1、周族元祖“弃”与文王传奇
    传说古代有一个“有邰氏”部落,有个年轻貌美女子叫姜源,一天和同伴郊游野外,见一巨人足印,出于好奇,她把自己的脚踩到这个巨人足印上面,顿感有一股魔力冲击,腹中忽然产生了怀孕的感觉,十月后便生产了一个奇异男孩,部落人都认为这个男孩不祥,应该抛弃掉,无奈姜源便把孩子放在村巷之中,但见牛、马都绕道而行,避之不踩;后又再弃之山野,但见山中猛兽虎豹不啖,却被樵夫盖衣呵护;最后,又抛之冰河之上,更奇怪天上飞禽纷纷下落,以翅膀为其档风取暖,终不能弃。于是乎,姜源不顾部落人反对,决定抱回抚养,并给这个男孩取名“弃”,他就是周族的始祖。周族传到公亶父手里,周族在各方面却出现了新兴气象,公亶父为周族奠定了基业,后周文王尊公亶父为“太王”。但太王专宠姜妃,不娶妻妾,因此周族“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文王的母亲是挚国国君的第二个女儿,叫作“太任”,挚国是殷王朝东方的一个诸侯,太任嫁到西方的周国,路途遥远,很不容易,故迎娶礼节十分隆重,由于“太任”恪守胎教,腹中怀孕的孩子很安祥,当时举国上下提倡发展农桑,为了积蓄农业肥料,大小便都在猪圈中,即使国君和夫子也不例外,一天晚上,太任梦见一个高个子的男人对自己十分友善,第二天去猪圈小便时,就顺利地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被取名为昌的周文王。据说文王具有龙之容颜,虎之腰背,身高二米,他身上长有四个乳房。文王执理朝政时,任用四方贤良,拜帝甲,尹佚等贤土,用周公,召公之贤臣,国事兴盛,万民顺和。
    周文王去世后,由太子发即位,他就是周武王,因殷纣无道,武王盟津观兵,代纣成功,商朝灭亡,周统天下。就是在西周成为中原大盟主之前,古亶公的长子“泰伯奔荆蛮”,来到了江南荆蛮之地。
    2、悠悠古城—谷城—周人建立的“山城”
    黄山区西南边陲的郭村,位于青阳黟县古道之上。处于旧时宁国、徽州、池州三府交界之地,据羊栈岭要冲之险。这里群山环抢,平畴千亩,古道蜿蜒。闾阎栉比。溪水流淌于民宅之间,炊烟缭绕于松竹之隐,好一派世外桃源的古朴景象,正如诗云:“我欲寻仙迹,村民趣转嘉,瓦盆盛腊酒,茅屋煮春茅,翠滴松杉杪,清分蕨笋芽,相逢无别话,只有种桑麻”这就是宋代太平县令(后升郡守)蒋忠笔下的郭村。
    郭村虽仅一村之建制,却素有东、南、西、北四门之称,威仪如有城坦。据说其缘于二:一说郭村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平知县李简奉令建公署,并在宏潭建巡检司廨、距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据清嘉庆《太平县志》中远史黟人许天赠写的《宏潭巡检司廨》载“巡司曷为而设?设巡司、以御暴也,国初远地险隘,为盗贼出没冲,建巡司防剽掠,顾地有变迁,道有通塞,则势不得不改建宏潭司隶宣之太邑。司以宏潭名,曷为不建宏潭而建岩前?宏潭者为要冲,路寝辟,岩前者为区莽,今为要路,通京师,适吴越,往来必由宁、徽、池三郡毗连之地,会馆在焉。”宏潭巡检司廨的设立能够就地解决和处理民间治安和司法案件,避免由于距县路遥,往返不便,贻误机宜。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太平知县张廷榜在郭村岩前三府会馆前移建巡检司廨,为体现威严,炫耀官位而将村庄划为四门。
    另一说,清朝中期这里人口众多,村庄扩大,村民为方便起见,便有了四门之称谓,时间一长就习惯成自然了。
    郭村是建于宋代的村庄,历史悠久,名胜颇多,有诗为证:“碧天云净万峰低,纵目东园秋色迷。红楼满庭风飒飒,黄花遍地草萋萋;暮烟横镇山俱断,鸿雁远飞霞与齐;日落波光相映发,游人如在武陵溪。(明代程树本)”其重要景点有:
    1、狮象把门:在村南,远远望去两山对峙,一水居中,东西山如一卧狮引颈汲水,西面山似一巨象注目凝视,栩栩如生,人称狮象把门。古代狮象征威仪,驱魔辟邪;象则象征平安吉祥,人们企望狮象把门能给郭村带来祥瑞之气。
    2、观音阁:是清嘉庆年间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也是太平境内现存的唯一建于石桥之上的楼阁,与林氏宗祠遥遥相对。阁下现存清顺治,乾隆年间石碑3块,碑上记载着古代时村民捐银建桥修路,疏浚水渠,兴修水利的事迹。二楼原供有观音菩萨和以神农氏等为主体的药王菩萨等10尊塑像。凡头年结婚的媳妇,均在农历正月初七后,去参拜观音菩萨,企盼如愿早生贵子,平日里村民则常去拜药王菩萨祈求驱病消灾,四季平安。虔诚香客不绝,香火薰得观音阁栋梁黝黑。登斯楼也,可尽览郭村之全貌,观西山落照之美景,听稻花香里之蛙声,抒登高凌风之襟怀。
    3、五谷庙(大圣菩萨):在郭村东山有一个东山洞,洞口有一泓清泉从岩壁中流出,掬饮清心爽口,燃炬而入,幽深数里。洞外原有一座五谷庙,供奉一个木雕大圣菩萨,传说大圣菩萨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如遇久旱不雨,就组织村民抬着大圣菩萨到杨垄龙潭求雨,领班沿途喊:“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龙王,四拜雨,拜下雨来救禾苗,大众生命才安宁。”并烧纸敬香,跪拜求龙王,求雨仪式后仍将大圣菩萨放在桥过坦晒太阳,让它到天庭告诉舅舅玉皇大帝,人间赤地千里,禾苗干枯,赶快下令龙王爷下雨,普救黎民众生。
    4、惠安桥:村中有一座百年历史的石拱桥,据说林氏二甲上份和下份兄弟的后代升安公,福安公、开安公、祥安公、王安公等和睦相处,且乐善好施,便于清代中期共同出资建造了这座惠安桥。至今仍静卧东门河上,百年来它不仅方便了交通,更向林氏后代昭示着一种和衷共济,助人为乐的优良品格。
    5、西山塔:1938年前后,当时发瘟疫南门村民染病而亡较多,经请地理先生和神汉察看,认为东门东山岗的白虎形是只白虎精,咬断龙脉,导致南门发瘟疫,需要呼龙降妖,首先捉一头150斤重的猪,在寨山脚下捅一刀,然后两人用绳子拖猪沿途滴血嗥嗥叫,经董家山,南门头至桥过坦,还有五个人装扮成五猖菩萨,头戴面具,身穿祀服站在五张桌子上手持钢叉铁戟,摆出凶神恶煞,驱魔降妖的架势,折腾一番,然后拖着半死的猪到西山顶上进行血祭。为镇白虎而建西山塔。旧时每夜有专人在塔内点灯,叫天灯(谐音添丁),此塔成为郭村一道特有的夜景,不仅为过路人指航,而且还用来制约白虎凶魔,不再残害百姓,使南门村民添丁,人口兴旺发达。
    6、“三府会馆”:由于旧时郭村地处徽州、宁国、池州三府之交界处,三府尖海拨1227米,是太平与黟县交界最高峰。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载,教谕邹旸在《三府会馆记》写道:“去宁国之太平县治百里地曰郭村,带徽蹑池,为三郡禁喉,其南三十里至羊栈岭,又四十岭至徽之黟治,其西北至桃岭,十五里至压岭脚,二十五里至池之石台。黟壤相距百五十里,视驿道之迂省三分之一,然非穷日之力所能至……每当道抚察使至,寄宿民舍,其不称观望,弘治癸丑(公元1493年)都室浙东何公过而慨之,谓于此构馆为宜……地于村之岩前。”明弘治六年(1493年)巡抚彭礼檄徽州、宁国、池州三府在郭村三府尖下兴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会馆,叫“三府会馆”,以便于三府官员在此下榻,就地协调事务,处理公务。明侍御沈赉在《三府会馆》诗中这样写道:路转溪回觉岭长,青骢稳步看山忙,风摇竹影和云合,鹤踏松花带露香,白正飞龙霜外意,青蛇不逞袖中章,明朝停我轺车处,水色山光又一乡。
    由于郭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近代曾多次成为古战场。在郭村发生的战役中。著名的当为清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军杨辅清所部与清军罗勉农所部的郭村争夺战和清咸丰十年(1860年)12月太平军周国虞部与曾国藩所属康福部发生羊栈岭阻击战。在郭村现仍有营盘岗,弹子丘等体现古战场的地名。清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至公元1948年间,郭村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达14次之多。其中咸丰十年(1860)七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十万大军经郭村越羊栈岭过境。
    正由于近代以来这一带战乱频烦,不仅世外桃源的悠闲与静谧被打破,更便这一古老大村蒙受了空前的破坏;下首村和繁华的北门街几乎全部败落,人口十减其九,“千灶万丁”降为“百灶千丁”。不少人迁往异地谋生。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郭村人民在党的阳光淋浴下,正同心协力创造着古村的辉煌。

    3、黄山仅存的周王庙—周人祭祀先祖的太庙
    由于林姓氏周武王所赐,在郭村桃岭古道旁曾有一座颇为巍峨壮观的周王庙,这里古木葱郁,泉水淙淙,环境清幽,庙里供奉着周文王、周武王,林姓以此祭祀,祈求保佑林姓平安,建国前尚有专人驻庙管理,每年农历正月村民手持竹叶,前往桃岭周王庙求签拜佛,往返人群络绎不绝,烧香焚纸,烟雾缭绕。同时每年农历九月,郭村上下都要举行盛大的周王庙会,九月二十四日由一百多人组成的仪仗队将周文王、武王菩萨自周王庙抬到村中二甲祠后殿,叫下殿,仪仗由一对龙、一对狮子、一对象、一对佛手、一对球、一对将扇等二十四支銮驾(均用铜锡制成,约四十至五十公分高,下面按上两米的木柄)与两人抬的大锣两面,锣鼓两付开道,另外有四只香炉和几十面长旗,三角旗簇拥而行,九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菩萨在仪仗队护送下分别在石壁下、岩寺、郭村游行,所到之处鞭炮双响、锣鼓齐鸣、沿途村民杀鸡“血祭”,二十七日停放在桥过坦,在周王菩萨供桌上摆放上百碗供品,搭台日夜唱戏,四乡八村的亲友均来郭村看戏,加之卖吃的,做生意的过桥坦上可谓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五谷丰登的喜庆场面。此庙会至建国初才停止,现庙宇虽已圮,但遗址尚存。
    二、黄山西大门郭村的林姓与王子比干家族
    郭村是太平林姓的聚居地,追溯林姓来源,相传最早是一支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是殷商纣王叔比干的后裔。比干遭纣王杀害时,正妃夫人陈氏身怀有孕,与婢女四人奔于牧野避纣之难,逃至长林石室而生男,取名坚,字长思。至周武王伐纣获胜,正妃夫人乃将坚归周,武王以其居长林而生,遂以林而命氏,赐为林姓。是故,林氏始祖当为比干之子林坚。
    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太平郭村林姓原籍福建省莆田县,迁居江西婺源,南宋宝佑年后(公元1253-1258年)安抚使林椿年公为躲避战乱,由婺源迁往郭村定居,繁衍生息,墓葬县西九十里,杨梅林蟠龙形,系郭村林姓始祖。”至清代中叶,人口众多,有千灶万丁,至清嘉庆年间,林中已有村民总祠,支祠达十几座,十分兴旺。清咸丰十一年由于战乱,又有部分林姓自此迁往浙江开化、江北庐江县几山镇怀远县,异乡生息。林姓排行家谱:祖显曾文达,春雨蒙上征,守先恒以学,承衍自童姜。齐召正来有,源志发丁长。
    追溯林姓家族远祖还要从殷商说起。商纣无道、专制暴虐,人神共怒。相传纣有一个亲戚,人称“王子比干”,为人性情耿直,忠于社谡,曾屡次进谏纣王,都遭斥逐,但仍不灰心,见商纣天下局势危如累卵,心急如焚,当众发誓:“主有过不谏,非忠也;畏死而不言,非勇也。有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王子比干来到纣王寻欢作乐的地方,直谏纣王:“国家危难,君王应当机立断,杜绝荒经的生活,施行德政,关心民众疾苦,善待诸侯,使四方都来归附,训练军队,保卫王畿和属国领土。”商纣对比干的进谏不理不睬,比干一连进谏三天,反复进谏,使得商纣大怒道:“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你是这样的圣人吗?”说罢,就下令卫士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比干惨遭杀害。
    武王在牧野大胜商军,诸侯向武王礼拜,武王让群臣告诉商朝百姓“上天降福于民”。并命人打扫朝歌的道路,修缮祭祀天地神灵的宗庙、社坛(祭天仪式在我国古代,每年的祭天大典是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其表现形式是“圆丘祭地”根据“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来,在周武王时,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祭天仪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确定了郊祀苍帝、赤帝、黄帝、白帝制度,至汉代又将黑帝加入,郊祭五帝)。到了祭祀时刻,先由一队人举着九旒的旗作先导,由武王弟叔振铎推常车作威仪,周公拿着大斧,毕公拿着小斧夹辅武王随后行进,散宜生、太颠、闳夭诸大臣都执剑在旁保卫。进入社坛以后,毛叔郑捧着洁净的明水,康叔封撒布公明草,召公奉上币帛,师尚父牵着祭祀的牲口。众诸侯在社坛前立定。太史尹佚就读策书祝文道:“段的末孙纣,废弃先王明德,侮蔑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罪行昭著,已经显闻于天皇上帝”。读罢祭文,武王再拜磕头,当众宣布:“周朝兴起,商朝灭亡。我受天命来治理天下”。武王这句誓言,标志着周朝的建立,开始了包括西周东周八百年的历史。
    祭天誓言以后,周武王美玉归诸侯,美女归其所,还命大臣闳夭加高比干墓上的土,叫做“封墓”以示对比干的悼念。比干的后裔自西周封林姓后,纷纷回中原讨姓,林姓始兴四方。。。
    三、吴国的先祖—泰伯奔荆蛮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泰伯到了荆蛮后,荆蛮人为他把家业传给幼弟的义举而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跟随。在他和仲雍的带动下,由开始的一千多家,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建立了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泰伯庙是后人为纪念泰伯而建,始建于汉代,眼下所剩的最古老建筑已是宋代的。至今,庙前的牌坊上镌刻着“至德名邦”四字,可以说,它涵盖了梅村人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一种精神。“泰伯城荒德求荒,至今遗址尚流芒。”如今在江南绵长的雨季里,泰伯庙还散发出缕缕静谧幽深的气息,让人们在透过时间的雨幕中作出悠长的遐想......
    1、周人建立的第一个江南根据地——古吴
    “ 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
    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泰伯到了荆蛮后,荆蛮人为他把家业传给幼弟的义举而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跟随。在他和仲雍的带动下,由开始的一千多家,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建立了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荆蛮”一词,《辞海》云:“即楚。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这称呼,与“不服周”,形成了对立的双方。
  楚人或楚国,始见于殷商。《诗经·商颂·殷武篇》云:“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殷周之际,楚人分布在汉水西的荆山一带,到春秋时已发展成汉水到长江中游两岸的一个相当强大的地方势力了。
  当时周国已有立嫡立长的传统。无缘无故地废长而立幼,在制度上说不过去。这成了周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难解的结,也使大王颇感棘手。
    泰伯、仲雍知道父王的心思后,决定让掉王位,以遂父亲之愿。他们在古公亶父生病的时候,以到衡山(古地名,待考)采药为名,带着部属,离开周国,直奔荆蛮之地,即今无锡梅村一带。他们入乡随俗,文身断发,即在身上刺上蛇、龙一类的图纹,把长发剪短,北方人将长发束于头顶,扎成椎髻像棒椎似的发髻。殷商武乙二十一年,古公卒。据《吴越春秋》、《论衡》、《韩诗外传集释》等书记载,太王卒后,泰伯、仲雍曾回去奔丧,季历要让泰伯继位,但泰伯一再辞让,最后以自己是“刑余之人”文身断发为理由固辞,即声明自己已是异族之人,不便当部族之主。于是季历继位。季历在位有所建树,扩张了周的势力,后因遭商王太丁妒忌而被杀害。季历卒后由其子昌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周文王果然是位贤君,他任用贤才,治国有方,使周国在诸侯中威望大增,为他的儿子武王灭掉殷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伯让王,成为古代政治史上有名的事件。后世称泰伯让王为“泰伯三让”。
    孔子具有很强的中原正统观念,他十分鄙视蛮夷之邦,他在《春秋》中很少提及吴国这样的蛮夷国家,但他还是由衷地赞叹泰伯,可见泰伯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无独有偶,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太伯传记列为“世家”的第一。
    那么,泰伯为何要沿着长江流域长途跋涉,来到无锡呢﹖目前还没有发现直接的资料,我们只能依照情理,作如下推测:一是因为周太王要废长立幼,泰伯既要成全父王的意愿,又不想惹出任何麻烦,就必须做得彻底一些,即远离周国,断绝往来。二是无锡一带属于荆蛮之地蛮是一种似龙似蛇、四足的动物图腾,宜兴闸口镇有唐代石刻为证,该地还有“岁末祭蛮”的习俗,这里的土著居民,可能和泰伯、仲雍封地的一些氏族有某种渊源。泰伯的封地为弓魚,音姜,在今陕西宝鸡,仲雍的封地为虞,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弓魚、虞都和鱼图腾有关,而鱼、蛇都是龙图腾的组成部分。鱼族、蛇族、蛮族 在中华大地上都有较广的分布,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交流、融合。中华民族统一的图腾龙的出现,正是各个氏族、部落互相融合的结果。泰伯、仲雍千里迢迢来到无锡而不是到别的地方,可能有氏族联系的因素。泰伯断发纹身,表示自己己脱离周族,彻底放弃了继承权。三是当时泰伯要在中华大地上寻找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并进行长远发展,也确实不易。长江以北是殷的统治地盘,殷、周有矛盾,泰伯不会到殷人统治区去;长江以南是苗、越等民族,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当时在中华大地上有数以千计的“方国”,直到周武王灭殷时,还和“八百诸侯”会盟;至于西北地区的戎狄,更是经常侵扰周族,周人避之犹恐不及。而太湖流域的无锡一带呢?这里在原始社会末期文明程度原本不低,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发达地区之一,后来由于遭受洪水侵袭,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成为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泰伯来到这里,正可以开拓经营,进行发展。
    泰伯为什么要给自己起名叫“勾吴”?“勾吴”的最初疆域是有多大?
    据《吴越春秋》载,吴人问泰伯:为什么要起“勾吴”这个名号?泰伯回答说:“自己是因为长兄的缘故才做了这个国家的首领,但是我没有后代。真正应该受封的是吴仲雍。所以,我自号勾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比方吗﹖”原来,泰伯起这个名号,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忘故土,二是因绝嗣而把自己比作干鱼,预示着将把吴国君位传给仲雍。
    泰伯在梅里安顿下来以后,周围的土著居民都很钦佩他,有一千多家归附于他。这“一千多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一千多户人家,而是一千多个氏族,也许相当于一千多个自然村。
    关于勾吴的最初疆域,《吴越春秋》载:“……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泰伯在梅里所筑的周长三里二百步的小城,是勾吴的“王城”。至于“外郭三百余里”,汉以前一里约合现在415.8米,则三百余里约为125公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外郭”并不是后世所谓外城,而是以山、川等地形为天然屏障,辅以篱笆、石墙、土坝等简陋的防御设施而形成的边界线。有些人不懂“外郭”的含义,怀疑泰伯那时不会有三百里的外城,因而擅自改为“外郭三十里”。岂知历史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要说“外城”,泰伯那时根本没有能力建造三十里的外城。勾吴最初疆域为三百里范围,由于古今地理情况变化较大,加上古迹遗存已无,其具体四至己较难考证,我们只能作一个大致的勾勒:勾吴以梅村为中心,东至常熟练塘、杨园、吴县黄埭、浒墅关、通安一带,南至太湖沿岸,西至惠山、舜柯山、桃花山一线,北至东北塘、查桥、安镇、羊尖一带。这一带的地理特点是水网密布,湖泊纵横,间有丘陵,而且处在太湖和芙蓉湖之间,不易遭受外地势力的侵袭;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人口己较多一千余家约有三、五万人 ,但发展情况还较落后。
    泰伯的历史贡献
    泰伯创建勾吴,在无锡乃至苏南的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泰伯到无锡,加速了这一地区的文明进程。周太王古公亶父在岐山下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国家。相对于周国,无锡地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落后的。泰伯的到来,使得这种落后状况有可能较快得到改观。
    泰伯所筑的三里二百步的小城,虽然是简陋低矮的土城墙,但其城市是一个地区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条件。吴国既尊泰伯为始祖,则其时已经建立国家。据《竹书纪年》载:“武乙二十一年,古公亶父薨,泰伯君于勾吴。”可见古公死后,泰伯已经立国。勾吴城里很可能只有平民,没有奴隶。周人以农业传世,古公亶父在中原崛起,也和发展农业分不开。泰伯来锡后,带来了周族人先进的农业技术。无锡一带由于是水乡泽国,居民主要以鱼虾为食,虽早在泰伯奔吴前,吴地已有耕作但不大重视。泰伯确定了三百里疆域后,率民耕作,“人民皆耕田其中”《吴越春秋》。农业的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泰伯到来之前,江南地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是,青铜器的使用并不普遍,社会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石器、陶器。泰伯来后,促进了青铜器的推广使用。据传,泰伯教住地附近的居民使用铜锅,改善了烧煮食物的条件。
    泰伯关心人民的生产、生活,领导人民开凿了伯渎港。这是一条运河,在当时条件下要靠人力挖掘这么条河,的确很不容易。由此也可推测,那时已有了青铜制造的生产工具,因为要用石器来挖条运河,简直是难以想像的。
    由于泰伯淡泊名利,爱护百姓,他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在位四十九年而逝约为公元前1078年。泰伯逝世后,当地人民非常悲痛,成千上万人自发地为他送葬。后来,邑人又以立祠的方式纪念他。先是在景云乡今南站镇的泰伯渎边立庙祭祀,此庙称为“渎上之庙”,至元、明时犹存,后废。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奏请朝廷,在泰伯故居立庙奉祀即宅为祠 ,这是地方政府所立之祠,以后历代都曾修葺,至今香火不断。明清时,在城中娄巷、惠山建立至德祠,奉祀泰伯。
    吴国的周族人后裔以国为姓,吴姓后成为一个大姓,遍布海内外。
    2、西周多次发兵南征伐荆蛮,不伐吴
    据《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子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能光融天下,帝命曰祝融……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有六孙,其“六曰季连,芈姓氏,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汉江流域荆山地区)……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每年向周王室进贡“包茅”(《左传·僖公四年》)。
  地方势力和少数民族的扩张,必然要对周王室的利益造成威胁而逐渐加剧矛盾,以致不断发生军事冲突。与周王室较早并长期引发军事冲突的就是楚国。
  自周昭王(前995-前977年)始,周王室南征楚荆的记录屡见于青铜器铭文和文献中:
    《过伯》:“过白(伯)从王,伐反荆”;
    《鼒》:“鼒(鼒)从王伐荆”;
    《史墙盘》:“广能楚荆,惟患南行”;
    《周宗钟》:“南国子敢()虑我土,王 伐其至, 伐都”;
    《竹书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荆楚,涉汉,遇大兕”;“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
    《史记·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绎玄孙)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越),至于鄂(今武汉武昌一带)。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禹鼎》:“噩(鄂)侯驭方率南淮尸(夷)、东尸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寒”;
    《逨盘》:“用会邵王、穆王,盗政四方,搏伐楚荆;”
    《毛诗·小雅·采芑》:“蠢而蛮荆,大邦为仇……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史记·楚世家》又云:周平王三十一年时,楚国对周王室及中原姬姓各国仍将其视之为蛮夷,而不能参与中原会盟的歧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忿懑了。“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大举北进,观兵于周疆,甚至问鼎中原,欲称霸中国。
  从上述金文和文献可见,西周宣王初期,“荆蛮”一词尚未出现。至于《史记·楚世家》云熊渠、熊通自称“蛮夷”及屡提“荆蛮”、“楚蛮”之说,抑或是熊渠等的怨言气话,也可能是司马迁出于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一统观念,沿用传说的杜撰。西周因与古吴有一层血脉关系,故多次南征伐荆蛮,而不伐吴。
    (1)昭王南伐不归之谜
    昭王16年,由于周朝在成王、康王时积聚了一些物资和国力,因此昭王很想用武力去征服叛乱无常且不断壮大的荆楚,首次出动大军伐楚,并获小胜,掠夺了不少财富,利欲熏心的昭王尝到了甜头后,过了三年,又亲率六师,对荆楚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征伐,周师浩浩荡荡开到汉水河边,昭王急于要渡汉水,抓来楚国的船夫,强迫他们出船运送大军,楚国船夫对昭王侵略行径恨之入骨,他们谋出了一个妙计,用一条以胶粘板合成的船来运送周昭王,当渡船驶到河水中流时,因胶液遇水溶化,船只解体,昭王和祭公等纷纷落水,待右卫辛余靡把昭王营救到汉水北岸时,昭王因溺水时间过长已经命亡,楚人乘势发起反攻,把昭王的六师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此事被后来史书记载为“昭王南巡狩不返”或“昭王南征不返”。
    (2)召穆公舍子救主,周宣王危难登基
    召穆公名虎,是周初辅佐大臣召公奭的后代,“穆”是他的谥号。召公虎是周厉王的重臣,经常辅佐太子静<即后来的周宣王>,其父厉王不听召穆公等忠臣的劝谏,专横无道,凡有怨言者即行斩首,国人愤怒而暴动,厉王夺门而逃,于是愤怒的国人就迁怒到“太子”静的身上,将躲有太子的召穆公家围得“水泄不通”,要求穆公交出太子,由他们处置;危急关头,召穆公为了平息事态,召穆公毅然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送出门外,交给了国人,愤怒的民众,见“太子”出来,就是一顿暴打,假太子很快不省人事,命归黄泉,“太子”一死,众人泄愤后即已散去。
    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厉王逃亡,“太子”也已身亡,国人听说诸侯中有一个共伯名和的国君,品性贤德,好行仁义,于是就请共伯和来京城代理行使国君职权。这一年就称为“共和”元年。据推算,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从共和元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可靠的纪年。中国古代第一本正规史籍—司马迁作的《史记》,其中《十二诸侯年表》就是从共和元年开始编起的。
    共和十四年,京城传来逃亡周王厉在彘逝世的消息,召公便宣布厉王的太子静还在人间,共和伯说服了诸侯与国人确立静为王。太子静登上王位,就是周宣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伯奔吴三论
泰伯奔吴
【阎氏家谱】关于泰伯
江南第一古镇——梅村(图)
梅里探宗----古月斋
梅村泰伯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