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4.《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圣人积德,一心为民(第八十一章)

204.《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圣人积德,一心为民(第八十一章)

【原文分析】:

本章文理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从“言”“辩”“知”,到“圣人不积”,再到“道”,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三段文字三种意思。

【现实意义】: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积德不积财。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已交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这与第四十九章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差不多。

为何“圣人不积”?看看古今学者的解释:

河上公章句:“'圣人不积’,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也。'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施设德化,己愈有德。'既以与人,己愈多’,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而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也。”

余秋雨翻译:“圣人不喜积藏,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更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更增多。”

南怀瑾说:“圣人不积”的意思是不自私,不占有,不储藏,一切贡献出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不但你自己有贡献,而且给出的越多,你的成就越高;你真为人民服务的话,付出得越多,你自己则会越加富有。

陈鼓应今译:“有道的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并引述:“这是一种最伟大的爱的表现。……'圣人’的伟大,就在于他的不断帮助别人,而不私自占有,这也就是'为而不争’的意义。”

“圣人不积”,帛书本和傅奕本是“圣人无积”,意思差不多,一个是行为意识,一个是行为结果。为什么圣人不积?下文就是老子的解释: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先说何谓圣人。圣人作为一个词语解释,有六、七种之多,我们只说在本章的意思:圣人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完备,心地最善良的至善之人;或者是指德高望重,一心为民,人格完美的人;也是对上古时代品德高尚先贤们的赞誉。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应是尧、舜、禹等上古先贤们。圣人的行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圣人既然已经选择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付出,反而“己愈有”“己愈多”;也就是说圣人的无私奉献反而得到更多的回报。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圣人奉行天下为公、天下平等、天下大同。圣人的一切都是天下人的,何须积累个人财富?反过来说,天下人民的财富也是圣人的。你想想,是个人积累的财富多,还是天下人民共同积累的财富多?所以圣人不积。

圣人积德不积财。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已交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现实社会中,凡人要向圣人学习,不要爱财如命,贪得无厌。

附: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新译】:

诚实可信的言辞不华丽,华丽的语言不可信。善良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博取别人的喝彩,那些卖弄知识以博取别人赞美的人,往往是一知半解没有知识。

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富,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交给了人民,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天之道,有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于万物。圣人之道,是有所作为而不争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中向世人泄露了三条天机#认知思维 #智慧人生 #哲学 #国学 #道德经
丁小川说道德经 | 81 为而不争
浅议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七句名言,为人处世大智慧!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心得
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宜;凡事皆缘忙里错,且要从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