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项不被德国人看好的技术,流入法国人之手,成就了一款最经典的武器,它就是现代火炮的开山鼻祖——法制M...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地下一层重武器展厅,有着产自世界各国数量众多的各型火炮,真可谓琳琅满目。其中一门叫做法制M1897型75毫米野炮的火炮(见下图),解放战争期间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它虽然其貌不扬,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现代火炮的开山鼻祖。

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许多重要且有名气的火炮,但只有一种火炮最具开创性,它就是法制M1897型75毫米野炮(更准确地说法叫加农炮,以下称加农炮),几乎集所有的优良性能于一身,它的部件包括了当今时代火炮上用的所有部件。该型加农炮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火炮的革新,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火炮生产商纷纷进行对其仿制。

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于19世纪末研制成功,是当时保密级别最高的武器,法国人对其技术进行了极为严格的保密,长期禁止公众参观。甚至当美军在一战期间装备这种加农炮时,法国官员还在很长时间内拒绝告知美军炮手如何保养这些加农炮。

该型加农炮有多项创新,例如液压气动式反后坐力气缸、炮架架尾驻锄、轮闸、引信设定和双瞄准具。该火炮最出色的性能就是速射能力,这是由于它装备了液压气缸,能在发射时吸收后坐力,然后平稳地将火炮送回炮架,不用重新复位,不用重新计算弹道诸元,不用重新瞄准。在液压气缸引入前,所有加农炮每发射一发炮弹都会离开原发射阵地,发射下一发前还得复位,然后重新瞄准。该型加农炮就不必这样,极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其次,该型加农炮需2人瞄准,1人装填弹药,1至2人在弹药车旁利用机械装置迅速设定机械定时引信。瞄准手在炮弹发射时仍呆在瞄具位置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走开,瞄准手有2人(以前是1人),一个调整射角,另一个调整方位角,这也是提高射速的一个关键因素。

该型加农炮的第三种创新是旋转式诺登菲尔特偏心螺旋炮闩,简单动一下就可将炮闩旋转120度,使废弹壳从炮膛退出来,新炮弹填入炮膛,后膛关闭,完成发射准备,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用时1秒钟就可把炮弹填入炮膛。法国人还发明了先进的定时引信设定装置,炮组中1至2人使用这种装置来准备弹药,每次2发。

该型加农炮发射5.44公斤的高爆弹,射程6 858米,初速610米/秒。首批该型加农炮炮架对炮口射角有限制,即不超过正角19度。实战应用中,炮手们通过在炮架架尾的地上挖一个斜面,就可抬高火炮射角,将最大射程增加到8公里。虽然它能每2秒发射1发炮弹,但持续射击速度一般每分钟6发。除了发射高爆榴弹外,还可发射更重的7.62公斤榴散弹。

总之,这些先进技术综合起来,使得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能以每分钟25发的速度发射炮弹,其间还包括瞄准时间,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个奇迹。它在列装部队以后,当时不但改变了法国陆军的作战方式,后来还改变了世界上所有陆军使用火炮的作战方式。

M1897型75mm加农炮

生产年份:1897年
口径:75 mm
炮重:1160 kg
炮长:2.7 m
炮管长:36倍口径
有效射程:8000 m
射角:-11°~18°
炮口旋转角度:6°
初速:610 米/秒
弹丸重:5.44kg(高爆弹),6.4/6.1kg(穿甲弹),7.62KG(榴霰弹)

美国总统杜鲁门年轻时曾指挥过装备有M1897型加农炮的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炮兵部队,即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国民警卫队第35师第129野战炮兵团D连。D连1918年9月26日04时20分投入阿尔贡攻击战,以每分钟约30发的速度对敌人发射炮弹,直到炮管热得不行了才停下来,士兵们给它们披上湿毯子来降温。

法制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产量超过了17000门,还出口许多国家,其中就包括美国。二战爆发时,美军用这种加农炮在菲律宾对日军作战。美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在使用该型加农炮训练部队。20世纪70年代,一些小国还在使用它们。M1897型加农炮加装上半履带后成为一种机动性强的反坦克火炮,称为75毫米M3型机动火炮。1942年,这种火炮被部署至北非沙漠打击敌方装甲部队,相比之下,它在打击软目标时的效能更好。

事实上,法制M1897型加农炮成功的最重要部件——液压式反后坐系统,并非法国人的原创,而是由一位名叫康拉德·豪斯勒的德国人在1881年发明的,但却不被德国军方所接受。与之相反,法国人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液压式反后坐系统的巨大潜力,于是将这项专利收入囊中并应用到火炮上,随之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极大地震惊了德国火炮界。

不过,面对着法国人在速射炮领域内的巨大成功,德国人也奋起直追,奈何技不如人,于是采取了和法国人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就是发射大口径远射程的105和150毫米口径榴弹炮,与法国人进行远距离对决,最终的结果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法国人的这种75毫米近程速射炮根本打不到德国人,相反却被德国人的远程大口径火炮打得满地找牙,这就是技术和战术在实战中应用的差距。

当然,该型火炮也并非一无是处,美国人在一战和二战期间购买了许多该型火炮,并对其进行了包括底盘、炮架、高低射角在内的各种改进,把这种火炮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甚至将其装备在坦克底盘上,就成了二战期间闻名遐迩的M3格兰特中型坦克和M4谢尔曼中型坦克,都可以直接发射M1897型野战炮的高爆弹和榴霰弹。

著名抗日电影剧《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现成,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

在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该款火炮就被法军第一次使用,其优异的作战性能让德国人目瞪口呆,也懊悔不已。一战后,中国少数军阀曾经购买了M1897型野战炮,主要是云南军阀龙云,广东军阀陈济棠和国民政府。到了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政府曾经援助国民政府若干门该型加农炮,这批炮应是苏德瓜分波兰之后,苏联从波兰手中俘获的。苏联将每门作价15000美金卖给了抗战中的中国,同时输入了20万发炮弹,炮弹上可发现波兰的标识。这也是李云龙那门“意大利”炮最有可能的来源。

下图是二战期间波兰军队的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已经改型成为摩托化牵引。

一战后,受法制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的大威力和流畅操作的启发,美国人将一种受人喜爱的饮料称为“法制75火炮”,这是一种由杜松子洒、柠檬汁、白糖和香槟调制的饮料。之所以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1杯或2杯这种洒就可把人给喝趴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战前欧洲早期火炮发展历史
法国 240毫米 93/96型 铁道加农炮
文艺复兴时期火炮与城堡的发展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
二战时期各国陆军装备的主要地面压制火炮是哪种?
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压制火炮科罗廖夫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