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背锅侠】曹化淳
【大明背锅侠】偶然间,看到了北京民俗学者刘仲孝先生90年代所撰一短文《曹化淳“开城门”辨》,全文如下: 曹化淳为明代后期的宫廷总管大太监。清初学者计六奇在《明季北略》卷二十中写道“十八日申刻外城陷”,“……贼攻西直门不克,攻彰仪门。申刻,门忽启,盖太监曹化淳所开。得胜、平子二门亦随破,或云王相尧等内应也。”文中认为李自成起义大军进攻广安门(彰仪门)乃是曹化淳开的城门。但在清乾隆七年编纂的《武清县志》“人物”部分里记载曹化淳是这样的:“……迨怀宗(崇祯)不讳,义不辞难,亲为含殓。上疏乞封陵安厝,诚恳悉沥肝膈。世祖章皇帝监其悃忱,召侍讲帷,准不受职。时有流言诬以广宁、东直门者,上疏奏辨,奉旨‘化淳无端抱屈,心迹已明,不必剖陈,该部知道。钦此。’”由此可知,县志里澄清了曹化淳开广安门的事实。 曹化淳祖籍江苏省徐州宿迁县,明永乐二年迁居顺天府武清县王庆坨。明崇祯时特进荣禄大夫曹化雨是其兄,至今武清王庆坨尚有曹氏家族后裔,故《武清县志》将曹化淳写进“人物”部分是必然的。 县志记载了曹化淳对明王朝忠心耿耿,对崇祯皇帝的死“诚恳悉沥肝膈”。这一点,入清以后,清最高统治者肯定是对其进行审查与甄别的。他的态度表明,当农民起义军围北京时,他没有为起义军开城门的可能性,因此顺治皇帝才给了他“无端抱屈”的结论。康熙皇帝在他死后的康熙二十四年、三十一年,两次谕祭,“恩隆之过,光及泉壤。” 曹化淳是崇祯皇帝十分崇信的大太监,和崇祯皇帝的关系极为密切,北京西城古迹广化寺内有一块崇祯七年(1634年)崇祯皇帝奖谕曹化淳的御笔草书诗碑,足以证明曹化淳与崇祯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曹化淳在崇祯朝任司礼监大司礼,崇祯皇帝还曾让他代皇帝兼管过北京地区的军事防守。他忠于职守,崇祯十一年修建卢沟桥城堡拱极城时,积极筹划银两,第一次筹到六万二千八百六十五两三钱五分四厘;第二次一万五千两;第三次三万五千八百八十六两八钱六分七厘;第四次五千两。建城资金69%以上系曹化淳筹集。他办事很有魄力,皇帝称赞他“公清直亮”,故而把监管军队的重要大权交给他。明网后,曹化淳三次上书(《武清县志》记载了上书全文)清朝顺治皇帝,请求维修和妥善保管崇祯帝、后的陵墓,得到批准后又亲自奔走,向各方筹划资金数千两,亲自督修陵墓工程。他的种种行动表明他效忠明王朝,一般没有“开城门”的可能。另外,清统治者对于背叛明王朝过来的“贰臣”的大多数是不信任的,而独对曹化淳进行甄别平反,康熙皇帝对曹化淳的“殊遇”,又证明了曹化淳“开城门”实属“流言”。甲申之后,启门之说,仍广为流传。曹化淳阅读南方传来的野史笔记时,见仍有“捏诬之语,”深恐“流传既广而秉笔者不加确察,便成无穷之秽”,遂于1662年去世前作《被诬遗嘱》及《感怀诗》四首,并抄录旧稿《记事俚言》和《剖陈疏稿》、《告归底册》,分发给诸子侄。《被诬遗嘱》及《感怀诗》,经曹氏后人传承抄录,至今仍保存完整。《遗嘱》较长且为文言,《感怀诗》情真意切,愤懑与无奈溢于言表。如《忽覩南来野史记内有捏诬语感怀》诗:“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曹化淳与东林交好且为人忠厚,并没有其他恶迹,竟然也遭到文人的污蔑,蒙“开城纵贼”之冤。“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他终于体会到了文人的无耻,感受到了被他排斥的魏忠贤的无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太监曹化淳,历史第一背锅侠
大明崇祯帝手迹
闲话朝韩半岛:朝鲜怀念大明,崇祯后年号用到二百年
大明疑案——崇祯皇帝自杀之谜<43>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是魏忠贤支撑着大明王朝吗?为何魏忠贤一死,大明迅速败落下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