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用「中医思维」治疗痤疮?



1
 病 例 分 享


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皮肤科工作,可是自己脸上的痤疮此起彼伏,惨不忍睹,怎么治也治不好,就凭这张痤疮脸在皮肤科混实在尴尬,就回学校来找我,要我给她治疗。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山药30克,炙甘草6克,麻黄6克,薄荷10克,郁金15克,蒲公英30克,银花30克


7剂,每天1剂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


1周后复诊,痤疮明显减轻减少,原方再服1周,痤疮消失,改用竹叶石膏汤加薄荷服2周善后。


处方:竹叶10克,生石膏15克,西洋参6克,麦冬10克,清半夏10克,生山药15克,炙甘草6克,薄荷10克



2
 痤疮的病因和机理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


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3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皶,即面部生长的粉刺,一说为酒渣鼻。

痤,为内有蓄脓的小疖,即为疮疖,一说为痤疮,即粉刺日久积脓增大者。


粉刺的形成是因为劳动汗出被风吹,寒邪郁闭汗孔致汗出不畅久郁热盛,腐败气血,则成痤疮。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女子七岁,肾气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阳明经脉分布在人身的前面,面部为阳明经所过,女子五七,即35岁时,阳明脉开始衰减,实即胃气开始虚衰,面部失去胃气的滋养而变得焦粹。说明面部的疾病和阳明相关。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这条原文虽然是三阳合病,其实质是阳明病胃热炽盛,充斥内外。其中的“口不仁面垢”,是胃热炽盛,循经上灼。面垢,即面部如蒙污垢、油垢,和痤疮病人的面部油腻相似。


综合《内经》和《伤寒论》的理论,痤疮的主要病机是阳明胃热炽盛,循经而上熏灼于面,诱因是劳汗当风,寒邪郁闭汗孔,加重因素是“郁”久气血腐败。


“郁”包括了寒郁、热郁、气血郁,在痤疮的发病过程中,“郁”的病机很重要。



4
  处 方 回顾
 


针对阳明胃热炽盛,主方是《伤寒论》中治疗阳明胃热炽盛的白虎汤,胃热清,不再熏灼于面,则导致痤疮的根本原因去除;


加少量麻黄,针对的是“寒薄”的诱因,解除寒郁


薄荷郁金,针对的是“”的加重因素,薄荷以解除热郁,郁金以解除气血郁


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针对的是热毒炽盛的表现;同时脸部也属于皮肤,也是肺所主的部位,因为肺合皮毛,薄荷、银花、蒲公英,也有清肺热的功效。


若有便秘,可以加生大黄,就是承气汤意。



5
 中医思维来自于经典
 


中医的思维来自于经典,经典是中医的根本,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经典的原因所在。经典不仅要背会,而且要理解,还要用来指导临床。


你的方是在经典指导下,用中医思维开出来的吗?


正所谓,胸有“经典”气自华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痤疮而烦恼的患者的福音
针灸能美容 针灸能解决4个皮肤问题
脸色发黄暗淡皱纹黄斑多?这个古法美容术让你告别皱斑疮,脸色红润有光泽
《中医诊断学》72.胃热炽盛、寒饮停胃、寒滞胃肠、食滞胃肠
经络调理——养颜
“痤疮”满面心愁烦,中医治疗换新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