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麻黄、石菖蒲的那些事
明医公开课第19期
打造中医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鲁法庭

编辑/邓爽 校对/周俊


导读:鲁法庭老师系中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伤寒论》经方证研究,精于辨证论治。本期为大家分享两篇鲁老师的文章,第一篇围绕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麻黄粉的关系及区别,第二篇则为鲁老师总结有关石菖蒲的临床应用。

一、说说麻黄那些事
什么是麻黄绒?即生麻黄投入清水中迅速取出(抢水洗),将粉碎机的筛子去掉,用硬纸板挡住出药口部(注意从里放入并和筛子的圆周边缘平行,使粉碎机中的麻黄不掉出口外)。将抢水洗的生麻黄趁润慢慢放入粉碎机里进行粉碎,取掉纸板,取出麻黄用细米筛筛去粉末部分(取名“麻黄粉另作入药),剩下部分即麻黄绒。麻黄和麻黄炮制品及副产物“麻黄粉”的临床应用:
麻黄性温,味辛、苦,发汗解表,散寒,平喘,利水。用于风寒感冒,咳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水肿等。中医认为:麻黄生品发汗作用很强,有过汗伤阴亡阳之弊,对体虚患者不宜,蜜炙后缓和发汗力,并能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表症轻而喘咳重的患者。

麻黄绒较麻黄作用缓和,适于老人、产妇、幼儿及一切虚人风寒感冒认炙麻黄绒作用更加缓和,适宜表症巳解,喘咳未愈的患者。麻黄主含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主要在髓部;挥发油主要在皮部。麻黄碱与伪麻黄碱主要是平喘、祛痰、止咳、利水作用.挥发油具有兴奋汗腺,主要是发汗作用。

蜜炙麻黄在温度的作用下挥发油减少而使发汗力有所减弱,但祛痰、止咳、平喘、利尿作用未受到影响,并在蜂蜜的协同作用下有所提高;而麻黄绒仅损失其髓部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即止咳.平喘、祛痰、利尿作用降低,而皮部的挥发油成分并未受到多大损失,相对而言在同等剂最情况下有所提高,即发汗作用并没有降低。麻黄绒的制取,不管采取那种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损失部分有效成分。制取麻黄绒过筛粉末部分名“麻黄粉”,功能止咳、平喘、祛痰、利尿,用于表症巳喘咳未愈及老人、幼儿、产妇及一切虑人风寒感冒。可能因为其制作相对麻烦,故临床麻黄粉使用较少。

二、石菖蒲临床应用总结
菖蒲“气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窍,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本经》)
诸书所载,石菖蒲均为芳香化湿,开窍宁神之药,然祛痰化浊实为其基本功用,此《本经》所旨也。
前人有“怪病皆生于痰”之论,寻常之病与痰浊有关者实不为少数。
1. 平胃散、二陈汤、保和丸、茯苓丸、三子养亲汤、清气化痰汤等除痰消积方中多稍加石菖蒲,诸方消痰化气除痞利湿化浊之力则有所增加。

2. 用补益之方,稍加石菖蒲,借其行痰湿之力,则方有流动上下之性,无有滞涩之害也。

3. 痰湿阻于经络,致肢节疼痛,关节肿胀之痹证,故诸痹方中可用石菖蒲。

4. 咳逆上气无论寒热,多有湿痰阻于气道,若为脾不化湿,痰涎壅滞,石菖蒲善治之。

5. 冠心病之发作每有寒热之痰阻于行血之心窍,可于益气化瘀,行气化瘀诸方中加石菖蒲;

6. 癫狂、痴呆诸证,其神明之心窍为痰所蒙蔽,石菖蒲为常用之药。中风、温病热邪内扰,痰浊蒙闭心包,以致神昏失语,痰盛气粗,菖蒲郁金汤可用之。

7. 慢性咽炎类梅核气,声音不利,为痰结气郁之证,以半夏厚朴汤加石菖蒲、蝉衣等治之有良效。

8. 神经性耳鸣并听力下降,早期用石菖蒲、茯苓、蝉衣、生龙齿、生地、丹参,时日稍长则须石菖蒲与左右归丸为方。

9. 老年人智力减退则健忘,辨事物皆不明,并精神抑郁,性情孤僻,所谓老年性痴呆也。此因肾虚脑髓渐空,复有痰浊阻于清窍,以致精神不爽,神志混淆。可用还少丹益肾,并加石菖蒲除痰。又有古方读书丸(石菖蒲、炙远志、熟地、菟丝子)治心肾亏损,记忆力减退,也可用于老年性痴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泰斗张锡纯解读普通医生“不敢用的虎狼之药”,说得很明白!
【原创】小儿风寒咳喘中医治疗
【中华本草】中药麻黄的临床生用与制用
【不一样的中药】大家话中药之麻黄、桂枝
抗击新冠肺炎多方剂应用麻黄,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