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才是毛泽东一生克敌制胜的终极心法

路线和政策

1、叶帅:“根本在路线,关键在领导,力量在群众。”

2、毛主席:“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3、毛主席:“市委书记和市长必须委派懂政策有能力的人担任。”

所有的竞争,都是博弈,毛主席更是支配性策略高手: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不管对方的策略如何选择,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

路线和政策是博弈论的策略集,路线就是支配性策略,政策是支配性策略的路径,领导就是路线的极力执行。

集中和分散

1、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

2、应该集中的不集中,在上者叫做失职,在下者叫做专擅,这是任何上下级关系上特别是在军事关系上所不许可的。

3、应该分散的不分散,在上者叫做包办,在下者叫做无自动性,这也是在任何上下级关系上特别是在游击战争的指挥关系上所不许可的。

集中和分散,是博弈里的两种运算,就像加法和减法,也像计算机里的0/1二进制运算一样,通过集中和分散实现支配性策略。

美国的支配性政策

毛主席:“从经济上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的喜马拉雅山。”

拜登在讲话中提到,

很久以前他在一次私人晚宴上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后者曾向他提问:“你能为我定义何为美国吗?”

拜登回答:“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可能性(Possibilities)。”

我们可以认为美国的支配性策略就是可能性(Possibilities),或者说是基础概率。

两个问题

1、与可能性(Possibilities)相抗衡、甚至更胜的支配性策略是什么?

2、通过集中和分散怎么运算出可能性(Possibilities),或者说是基础概率?

毛主席的法宝

我们再从毛主席那儿再找个法宝,毛主席说:

1)切合实际就是要看需要和可能,可能就是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干部条件。

2)一是可能,一是需要。

3)创造必要的条件。

4)我们说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来规定。“需要”和“可能”这两个缺少一个都不行,会变为脱离实际。

理解美国的支配性策略

“可能性”的关联词或平级词是“必然性”、“确定性”,用毛主席的法宝:

可能性+需要=确定性或必然性

从这个公式,可以得到4个理解:

1)美国在新冠疫情时,为什么给家庭或者个人直接发现金了,这是为了让需要不枯竭,为了保存可能性,让可能性能继续发生,让可能性能生存。

2)通过可能性,保存了个人差异,或者说个人差异保存了可能性。或者说通过可能性,翻转了确定性的缺点(抹消个人差异)为优点。

3)蒙哥马利元帅说“在上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等到战争打到一半才参加进来。”这是美国以“需要”养活自己的“可能性”。

4)毛主席说“日本就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才占了大半个中国。日本没有铁,没有石油,煤也很少。这三样东西,都是美国源源不断给日本送去的。”这是美国以“需要”养活自己的“可能性”的明证。

这一看,美国是个活的生物!是个嗜“可能性”、嗜“需要”为生的生物,“可能性”和“需要”又互相养活。

问题:这样的生物很强大,什么样的生物能比它更强大呢?

再看基础概率角度,基础概率本身就等于条件,和毛主席认识的“可能”的内涵基本是吻合的。

毛主席:可能就是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干部条件。

理解美国的集中和分散运算

集中运算有:

1)科学化

《人类简史》:要建立某个科学学科,就像是一项建国大计。

科学学科的建立,这是集中运算。

2)标准化

标准化的过程,这是集中运算。

3)流程化

流程化的过程,这是集中运算。

4)专利化

兼具标准化、流程化和商品化的特征,这是集中运算。

5)商品化

是对标准化、流程化和专利化的过程,进行商品化,这是集中运算。

6)数学化

是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最高级形式,这是集中运算。

7)开源化

是分散的最高级形式,但也是集中运算。

真是很奇怪,这些动作,都是集中运算,天然对接分散,也天然对接需要。

这些是现实性的来源,改造了现实世界,也是毛主席说的:

人们必须在自己的实践中,精心地去寻找客观事物的固有的而不是自己主观地臆造出来的规律,并利用这种由客观反映到主观的规律,亦即客观真理转化为主观真理,就可以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人们的理想。否则是不可能的。

从1)到7),也完全符合《易经》的乾坤之道和易简之术,也达到了“成位乎其中矣”: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问题:有没有其他像上面特性的集中运算?

与可能性相匹敌的支配性策略

与“可能性”相匹敌、甚至更胜的支配性策略,“确定性”应该是一个候选。

美国是从可能性和需要的结合,创出普及的确定性。

我们可以从确定性和群众路线,创出普及的确定性,创出新的可能性。

即:

确定性+群众路线=确定性

确定性+群众路线=可能性

(改开前的20年,应该是“确定性”没有搞好,导致了群众路线的混乱。)

在创业期有“党员军事化”,现在可以围绕着“确定性”,可以怎么化呢?

也许“党员数学化”?因为数学是最确定的东西?数学是科学的特征。

集中上的群众路线+分散上的群众路线

只有形成梯次后备队和 正反馈传导链的,才是群众路线,既不能形成梯次后备队、也不能形成正反馈传导链的,那就只是混乱。

实例一

格鲁夫说:“从日本参观回来的人把形势描绘的非常恐怖。”当时的一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大楼全用于半导体内存的研发。各层员工各自研发不同容量的半导体内存。第一层人员研发16k,第二层人员研发64k,第三层人员研发256k。对于硅谷的公司来说,这很可怕。

像这种研发是在确定性上的集中,形成了确定性的梯次后备队。

这种在经济发展上似乎是验证了成功的。

实例二

扩大红军,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

像这种提升是在确定性上的集中,形成了确定性的正反馈传导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36计可以这么破(下)
毛主席的11个金句,精辟!
毛主席:集体创造的三个诀窍
执剑人毛泽东
毛主席:什么是多数?
毛主席:什么是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